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60節(jié)
湯不平行禮退出大殿。 朱允炆仔細翻看了幾遍郁新的奏折,喊來雙喜,道:“將這份奏疏,拿給內(nèi)閣審議,抄送一份給翰林院,讓他們拿出個章程來?!?/br> 雙喜剛剛答應(yīng),便想要離開,又被朱允炆喊住,道:“告訴解縉,皇子雖小,然仍需教導,朕分身乏力,讓其擬提一份名單,入東宮,作皇子之師吧?!?/br> “遵旨!” 雙喜笑著離開。 太倉州,劉家港。 “楊帆,開航!” 一聲聲吶喊,此起彼伏。 沈一元站在福船之上,看著遠處的船隊,不由地有些緊張,也有些興奮。 海! 我沈一元終于可以出海,可以遠航南洋了! 福船之上,有著熟練的軍士充當船員與護衛(wèi),外圍更是有全副武裝的戰(zhàn)船護衛(wèi),安全絕無問題。 只是,跟著自己來的伙計,可就受罪了。三十名伙計,能站起來的不到一半了。 暈船是個大問題,聽軍士說,暈著暈著就好了,不過從南京至這劉家港,走走停停,已經(jīng)暈了七八日了,若不是自己出價高,恐怕他們早就下船回家了。 又一個嘔吐的…… 沈一元微微搖頭,站在船舷旁,看著越來越遠的海岸線,目光中透著憧憬。 “喂,沈兄,過來喝一杯?有要事相商?!?/br> 對面福船之上,站著的是鹽商黃發(fā)財、典當行商伍堂。 沈一元爽朗一笑,高聲道:“這才剛出港,你們就喝上了?要知前路遙遙,兩位不怕沈某把酒給喝光了啊?!?/br> “哈哈,只要你來,管夠。” 黃發(fā)財招著手。 沈一元答應(yīng)一聲,轉(zhuǎn)身便想去換乘小船,卻不料與一伙計撞在一起。 “你沒事吧?” 沈一元看著摔倒的伙計,連忙問道。 這些人跟著自己出去闖蕩,可不敢出了意外。 “我,我沒事,嘔……” 伙計避開沈一元的目光,又開始嘔吐。 沈一元微微點頭,也沒多想,便準備從一旁下船,突然意識到了什么,轉(zhuǎn)過身看去,只見那伙計的身影,似乎很是熟悉,就連剛剛的聲音,也有些奇怪。 “你是誰?” 沈一元走到伙計身后,沉聲說道。 “?。俊?/br> 伙計猛地轉(zhuǎn)身,看了一眼沈一元,連忙把頭別過去。 “潤,潤娘?!” 沈一元瞪大眼,看著女扮男裝的潤娘,幾乎懷疑是夢中。 “你,你怎么來了!”沈一元惶恐不安,連忙轉(zhuǎn)身喊道:“王頭,掉頭,返港!” 王頭,腳下福船的船長。 王頭正在掌舵,回頭看了一眼沈一元,指了指張開的風帆,道:“若是返港,可就跟不上船隊了。你想好了再作決定?!?/br> “我不回去!” 潤娘堅定地喊道。 沈一元憤怒地喊道:“你胡鬧!海上那么危險,是你一個婦人家能來的地方嗎?我差人用小船送你回去!” “正因為危險,我才在這里!” 潤娘咬牙道。 “你如此,孩子怎么辦?素日里縱容你也就罷了,如今你竟然做出這種事,萬一有個閃失,我如何給老爺子交代?!下船!” 沈一元又是氣憤,又是擔憂。 潤娘微微搖頭,倔強地說道:“我已經(jīng)安排人將孩子送回婺源了,也給老爺子去了信。我來這里,是怕你找不到回家的路,到那時候,至少我可以陪你一起迷路?!?/br> 沈一元看著臉色蒼白的妻子,看了看大海,無奈地說道:“到廣東陽江后,你下船,我去南洋,你等著。這是我最后的底線,若你再胡鬧,我寧愿不出海,也不會讓你冒如此風險?!?/br> 潤娘沒有答應(yīng),也沒有反對,只是轉(zhuǎn)身,抓著船舷,看著大海道:“我是第一次出海,海,太大了,大到?jīng)]有盡頭。” “一定會有盡頭的?!?/br> 沈一元走到一旁,輕輕攬著潤娘,嘆道:“哎,罷了,且允你胡鬧一次,走吧,我們?nèi)ジ把??!?/br> “我不去,這樣子如何能見人?” “就這樣,免得他們妒忌。” 沈一元拉著潤娘,通過小船,攀著繩梯,便上了黃發(fā)財?shù)拇唬狭舜?,潤娘都有些手軟,這爬繩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沒想到弟妹竟也來了,哈哈,失禮失禮。” 黃發(fā)財笑得很是開懷。 在明代,并不存在女子不能上船一說。 歷史上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也有著數(shù)量不小的女人,不過多是中年婦女,主要負責做飯,洗衣,打掃衛(wèi)生,嗯,還有穩(wěn)婆,接生個孩子什么的…… 需要說下的是,穩(wěn)婆可不是給大明船隊造人準備的,而是給西洋國家準備的,旨在宣傳大明的接生技術(shù)…… 船員是不會帶女眷出海的,商人就無所顧忌了,想怎么來就怎么來。 沈一元見黃發(fā)財布置的酒宴夠大,不由問道:“可是還要其他人要來?” 伍堂微微點頭,道:“三十六家,一并請了?!?/br> “如此大局?” 沈一元有些意外。 黃發(fā)財微微點了點頭,道:“有一件大事,需要一起商議下?!?/br> 沈一元安靜的等待著。 沒過半個時辰,其他船只的管事人也紛紛到了。 此番南洋之行,有二十商人親自登船,只有十六人因身體、生意等諸事,不得不選派最得力的子侄或掌柜全權(quán)負責。 人齊之后,黃發(fā)財舉杯道:“諸位,今日邀請大家來,全因有一要事相商。想必大家在劉家港也聽聞到,鳳陽府境內(nèi)三水齊發(fā),懷遠被淹,受災(zāi)百姓眾多,朝廷為了賑災(zāi),已動用了京師儲備糧庫,委派內(nèi)閣大臣,親往賑災(zāi)?!?/br> 眾人點頭,這件事乃是國事。 黃發(fā)財嘆息一聲,道:“我等商人,歷來地位卑微。然自新皇登基以來,屢破桎梏,推行新商之策,前有遼王、珉王從商,后有代王朱桂估價黑金,而今我等隨使臣前往南洋,更是開了商旅先何。然諸位也知,朝廷百官并未接納我等?!?/br> 王忠富等人搖頭嘆息,黃發(fā)財所言沒錯。 無論是朝廷百官,還是地方布政使與衙門,對商人往往并無好臉色,一句“不事生產(chǎn),卻謀巨利”便讓商人跌落在了深淵之中,掙扎了幾千年,也沒混出個光耀門楣。 黃發(fā)財看著眾人,肅然道:“黃某思慮再三,認為朝廷之所以抑商、厭商,除我等不事生產(chǎn),四處游走外,更主要的是,我等沒有給朝廷帶來好處,沒給這大明江山帶來好處。眼下有一機會,可以讓我等一改朝廷態(tài)度,只是,不知諸位是否愿意齊心,辦成此事?!?/br> “黃兄你說吧,若可以讓朝廷給我們松松綁,付出點代價也是值得。” 秦亨言道。 黃發(fā)財看向眾人,緩緩說道:“三佛齊等南洋之地,有三熟稻,糧食堆積如山,從不愁吃。若是我等騰出一半船艙用于存糧,返回時供給朝廷,到時,百官會如何想?皇上會如何想?百姓又會如何想?唯有改觀天下,方可行商四海!” 第一百九十九章 走關(guān)資敵去(三更) 山西,太谷縣。 常家沉重的棗木大門緩緩打開,門外八個看家護院之人,垂手低頭。 常千里一襲玄青色綢衣,手持折扇,抬腳邁出了門檻。 “都長點眼,誰若是打了瞌睡,被人溜到院里,小心你們的狗腿。” 常千里冷冷地說著。 護院之人齊聲回道:“我等必會看好家門,保家主太平安穩(wěn)?!?/br> 常千里滿意地點了點頭。 此時,有小廝牽了兩匹馬過來,馬拉著一輛大型馬車。馬車之后,還有八個護院。 一個護院在馬車停穩(wěn)之后,連忙將墊凳擺好,拉開馬車簾門,低頭喊道:“老爺,請?!?/br> 常千里踩著墊凳進入馬車,馬車里面有兩個十七八歲的妙齡少女,笑語盈盈地坐在短案后迎候著。常千里哈哈一笑,探手便抓去,惹得一片嚶嚀之聲。 一個趕馬小廝,左右四個護院,簇擁著馬車緩緩而行,其威風與排場,就連太谷縣的縣太爺也比之不及。 “讓開,讓開!常老爺出行,統(tǒng)統(tǒng)避讓!” 兩個護院厲聲喊道。 一位身著青藍色錦繡服,腰配繡春刀的中年人懷抱雙臂站在路中央,安靜地看著越來越近的馬車。 兩個護院頓時急了起來,常老爺行路最惱怒之事,便是半路停下來。 若是因此人停了馬車,說不得所有人都要挨板子。 “讓開,聾了嗎?” 兩個護院兇惡地上前,伸手便要推開。 中年人抬手,抓住兩個護院的腦袋,猛地一用力,兩個腦袋便撞在了一起,砰地一聲悶響后,兩個護院大漢軟弱無力地倒在地上。 “啊,保護老爺!” 趕馬小廝見狀,連忙了勒緊馬韁繩,尖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