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24節(jié)
道源老臉放松下來,只要皇上點頭,那一切都好說,略一思索,便言道:“每年二十萬兩銀子,直至報恩寺與英烈碑完工,不知可否?” 二十萬兩,看似很多,但相對天界寺的財力而言,不過是輕松至極。 朱允炆對這個結(jié)果并不滿意,搖了搖頭,道:“若只是每年二十萬兩,道錄司恐怕也想出兩份力氣?!?/br> 道源老臉頓時不笑了,皇上這明擺著是坐地起價,打劫啊…… 不過,若將報恩寺交給了那些牛鼻子老道,此消彼長之下,佛門的影響便會式微,而這個結(jié)果,是道源無法接受的。 “皇上,本僧想了想,天界寺愿為大報恩寺與英烈碑,每年供奉四十萬兩……” 道源說著,做了個佛禮。 第一百六十三章 賣會試考題啦 貧僧,一點都不貧。 周圍金碧輝煌,連法器都含金,說貧也沒人信啊。 雖然明朝寺廟不像是唐初,資產(chǎn)動不動就數(shù)百萬兩,外借幾十萬高利貸,都不帶敲木魚的,但對于天界寺,一年拿出來四十萬兩,還不至于傷筋動骨。 朱允炆就當(dāng)他們上稅了,理所當(dāng)然地接受了天界寺的好意,說道:“既然天界寺有心,朕應(yīng)允便是。不過,若有道錄司、商人或士民想要參與報恩寺、英烈碑興修之事,朕也會答應(yīng)?!?/br> 道源聽聞之后,皺了皺眉。 想要獨享其中之利,看來皇上是不打算答應(yīng)了。 朱允炆平靜地說道:“以天界寺為主,其他為輔。日后,報恩寺朕交付天界寺統(tǒng)管,英烈碑則交付朝廷、道錄司等所管,如何?” 道源目光陡然一亮,連忙答應(yīng)下來:“妙哉?!?/br> 英烈碑與天界寺雖然是兩個工程,但要知道,英烈碑是位于天界寺內(nèi)的,若想要拜謁瞻仰英烈碑,那首先需要進入天界寺。 哪怕這些人不信佛,只想去英烈碑走走,憑吊緬懷之后,免不了會在天界寺內(nèi)走走,也可增天界寺香火。 只要英烈碑不朽,那天界寺便不倒。 這一筆賬,道源算得很清楚,相對于銀錢,他更在乎佛法的興衰與傳承。 夫子廟。 金幼孜與胡靖走上泮橋,看著眼前的半圓形水池,臉上帶著淺淺的笑意。 胡靖指了指眼前的水池,說道:“此泮池來歷,金兄應(yīng)知之甚詳吧?” 金幼孜自信地點了點頭,道:“泮池又稱泮宮,古人云,諸侯不得觀四方,故缺東以南,半天子之學(xué),故曰泮宮。依照古禮,天子太學(xué)中央,設(shè)置一座學(xué)宮,名為辟雍,四周壞水,諸侯只能南面泮水,故而有了泮宮一說。” 胡靖贊賞地看了一眼金幼孜,道:“《詩經(jīng)·泮水》有云,思樂泮水,薄采其芹。我等不知能否采芹而歌。” 古代士子在太學(xué)時,往往會摘取泮池中的水芹插在帽緣上,以告訴別人,自己是個文化人。 胡靖隱含的意思是,不知道此番科考,能否高中。 金幼孜看著前面的欞星門,肅然道:“入泮非入仕,想要入仕,那便需要真本事。不過以胡兄之才,恩榮宴必定是可以吃上的。” 胡靖苦澀地搖了搖頭,兩人走過泮橋,道:“如今不比往常,你我皆去過國子監(jiān),其中新學(xué)與雜學(xué)頗多,可見朝廷在取士之上,已不同于往日。” 夫子廟的布局是前為孔子廟,后為學(xué)宮,東側(cè)則是貢院,即會試考場。 看著眼前的大成殿,金柚子與胡靖也不再交談,而是肅穆地走向殿內(nèi)。 殿內(nèi)正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師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亞圣——顏回、曾參、孟軻、孔汲。 看著幾位先師,金幼孜與胡靖肅然行禮。 拜過之后,兩人通過東側(cè)小門,進入學(xué)宮,繼續(xù)著之前的話題。 “若是如此,行文八股,代圣人立言是否可以改一改?” 金幼孜有些擔(dān)憂地問道。 胡靖想了想,微微搖頭,道:“風(fēng)險太大,當(dāng)下朝廷并無明文,只通過國子監(jiān)變改,很難揣測朝廷實意。若違背了代圣人立言,那我等多年心血,可就功虧一簣?!?/br> 金幼孜也清楚這一點,總仿照圣人的心思去寫文章,確實有些憋屈,可若是擅自發(fā)揮自己的觀點,那很可能會被一棍子打回家。 努力了這么多年,誰會在如此重要的考場之上冒險? 兩人走出學(xué)宮,想要去貢院看看,提前熟悉下考試場地。 突然之間,一聲吆喝傳來:“賣考題了,賣會試考題了,都來買呀?!?/br> 金幼孜、胡靖頓時被嚇得一哆嗦,賣考題? 還有這福利? 不對,還有這腦殘? 就算你有考題,也不能公開發(fā)賣吧? 售賣試題,可是要被砍頭的。 竟然還有人買試題,這些家伙活膩了? “這位兄臺,你不知道買試題是重罪嗎?” 金幼孜攔住了一位買考題的舉人,嚴肅地問道。 被攔的舉人看了看金幼孜,甩了甩袖子,說道:“買份試題犯哪門子罪?去休去休?!?/br> 金幼孜郁悶至極,這年頭風(fēng)氣不對啊,買考題的囂張,那賣考題的更囂張,衙役都來了,也不跑也不逃,還在那喊著。 胡靖揉了揉眼,金幼孜也迷茫了,那衙役竟然還笑呵呵地,還施禮,然后,走了? 這算什么? 帝國京師,朗朗乾坤,竟有如此黑幕! 我等身為舉人,當(dāng)為君分憂! 金幼孜憤怒地上前,對賣試題之人嚴厲地道:“你發(fā)賣會試考題,按律當(dāng)斬!我已記住你容貌,想要逃走也沒用,奉勸你最好是去刑部大牢,等待皇命處置!” 遼王朱植聽聞金幼孜的話,也不介意,拿出一份考題,遞了過去,道:“要不,你也來一份?一兩銀子,童叟無欺……” “你!” 金幼孜從未見過如此之人,竟絲毫不畏朝廷! 胡靖拉了拉金幼孜,說道:“金兄,這確實是會試考題啊,不過,卻是前朝的……” “前朝的?” 金幼孜懵了,連忙低下頭,仔細看去。 果然,這些會試試題,都是宋元時期的試題,并無大明試題。 人家賣前朝的試題,自然是無所禁忌…… 朱植看著兩人,嚴肅地說道:“朝廷會試考題,誰敢拿出來發(fā)賣?別說拿出來了,就是出了泄密之事,怕也是人頭滾滾。這點誰會不知?” “不過科舉一途,總有相似之處。觀古而考今,以分上下優(yōu)劣。不如買幾份考題,回去好好研讀,或可從前人大作之中,窺出一點門道?!?/br> 金幼孜、胡靖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地將手伸向了袖子。 這雖然不是此科會試考題,朝廷也不會在已經(jīng)出過的考題里面再出一次,但看看前人大作,總還是有利無害的。 朱植看著離去的金幼孜與胡靖,掂了下手中的碎銀,微微一笑,又扯開嗓子喊道:“賣會試考題啦?!?/br> 想要吃一波考試紅利的,可不止是膽大包天的朱植,還有一眾書商、小商小販。 夫子廟、貢院周圍的街巷,已是人流如織,摩肩擦踵,直至六月五日晚,周圍再無商販身影。 六月六日,會試考試開始。 第一百六十四章 考試就是坐牢? 時間:六月六日。 考場:江南貢院。 好了,到時間了,貢院周圍不讓做買賣了,不準(zhǔn)賣西瓜吆喝,也不準(zhǔn)有人敲磚頭傳摩斯碼,貢院外的街道禁商、禁行。 監(jiān)考官們到了,坐轎子的主副、考官也來了。 舉人們,都排好隊,都吵吵,也別推搡,這是鯉魚躍龍門,萬一掉河里淹死了,那就不太好了。都精神點,把你們腳下的籃子提在手里,準(zhǔn)備好饅頭,還沒買好饅頭的,可以去武大郎家買幾個燒餅。 想要進入貢院,需要先接受檢查。 先看看你籃子里的東西,筆、墨、硯、蠟燭,沒夾帶,這個饅頭怎么看著不規(guī)則,該不會是你自己蒸的饅頭吧? 掰開饅頭檢查,好啊,竟然敢夾帶紙條,來人啊,把他押下去,先送到禮部,讓禮部交付司法部門處置! 還有那個正在吃饅頭的家伙,一并送過去。 考籃沒問題,頭發(fā)沒問題,脫衣服吧。 外衣沒問題,里衣沒問題,內(nèi)衣……咳咳,那什么,鞋襪也沒問題,好了,這是你的牌子,可以進去了。 進入貢院之后,別亂跑,按照牌子上的編號,對號入座。 貢院有上萬房間,都是清一色單間,你就在這單間里面考試,睡覺也在這里面睡覺。 舒服吧,想想后世,哪里有單間待遇…… 可是,這個單間,有點特殊。 它叫號房。 規(guī)格是這樣的: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 一尺大概三十厘米,多少比劃下就知道了,這哪里是什么豪華自助游單間,明擺著就是一個牢房啊。 后世人稱坐監(jiān)獄為蹲號子,這里的號子,就是號房。 沒錯,考試如坐牢,就是這么酸爽。 除了知道自己能見到明天的太陽,偶爾寫幾百個字之外,和坐牢真沒什么區(qū)別。 外面有人守著,盯著,不準(zhǔn)你跑了,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個人衛(wèi)生問題,也得在里面解決,別提多難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