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二爺?shù)慕鸾z雀瘋了、趁機、【咒回黑化】鎖鏈,早就不需要了、成為絕美貓郎后我在修羅場端水、病美人亡國后,靠臉在暴君手下續(xù)命、江南糯香[美食]、人外怪物都想讓我當(dāng)母親、舊夜新歡、頂級Alpha豢養(yǎng)的小蜜桃超兇
杜牧的父親是幼子,分下來也就只得到了……安仁里區(qū)區(qū)三十間屋子。 別看這看起來挺多,但是他們家當(dāng)初奴仆成群,三四十號人住在里頭其實還挺擠的。 杜牧父親自幼體弱,杜佑去世后第二年他也沒了,所以杜牧父親繼承的家產(chǎn)直接到了十五歲的杜牧手里。 結(jié)果杜牧一家婦孺不懂持家,沒幾年就靠舉債度日。 這些人給你借錢的時候說得好好的,催債時可就是另一副嘴臉了。 這不,他爹是元和十三年去世的,他到元和末年(這個年號一共二十年)就被人趕了出去,說是把屋子拿去抵債。 是以杜牧當(dāng)家數(shù)年,底下的仆從老死的老死,離開的離開,房子也抵出去讓旁人住了。等到對他們照顧有加的伯父也撒手人寰,他們這幾個孤兒寡母就只能去延福坊的杜氏家廟湊合著活! 知道安仁里三十間屋子是什么概念嗎? 在長安買套房可是韓愈和白居易他們工作三十年才買得起的! 地段可能還沒有安仁里好。 這些分家事宜外人無從得知,都是杜牧后來想出去當(dāng)刺史關(guān)照弟弟一家自己說的。 這個時期的情況就是當(dāng)京官很窮,當(dāng)?shù)胤焦俸苋菀讚棋X,至于怎么個撈法,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反正杜牧上書宰相哀求說自己要是能去湖州當(dāng)個九年刺史,可以攢個三百萬錢給失明的弟弟、守寡的meimei勉強度日! 震驚!杜牧居然宣稱自己能攢錢了! 想來當(dāng)時四十七八歲的杜牧已經(jīng)懂得怎么持家了吧! 但是年輕時的杜牧肯定不行! 這家伙短短幾年就把他宰相祖父留下的家業(yè)給敗光了! 李昂:“……” 不知道為什么,聽你們這么一介紹,總感覺天下讀書人沒一個能用的。 包括你蘇軾也是:) 蘇軾哪里知道自己又憑自己的嘴巴在眾皇帝的黑名單上更近了一步。 蘇軾還和杜甫聊起這位“小李杜”另一個絕妙cao作,他感覺自己病得沒多久好活了,居然自己給自己寫了墓志銘。 自己寫墓志銘可比求別人寫靠譜多了,畢竟杜牧自己給朋友寫墓志銘的時候就借朋友的名義罵了元白詩風(fēng),至于這些話是不是真的出自他朋友之口就沒人知道了! 杜牧估摸著是以己度人,覺得不能把這玩意交付給別人寫,于是就自己動筆了! 打開《樊川集》一看,你會發(fā)現(xiàn)杜牧除了寫寫自己的家世和生平以外,還往里頭塞上一句他的偶像老曹(曹cao),說曹cao最喜歡孫武寫的兵書,所以他也特意去研讀了,并且寫了十三篇注。 要是換了別人來寫墓志銘,能知道老曹和《孫子兵法》他的心頭好嗎?! 最后杜牧還表示自己某月某日終于安仁里。 可見杜牧對于安仁里這處開元年間就屬于杜氏的祖宅還是很有感情的,哪怕一度把它抵給別人還債,墓志銘上仍舊要強調(diào)自己死在里頭。 杜甫聽后很有些不平:“他還喜歡曹cao?” 蘇軾道:“他不是還寫過‘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嗎?都想老曹贏了,難道不是喜歡他!” 杜牧和曹cao注的《孫子》,那可都是后人很愛讀的注本,可見人杜牧也是正能量追星,硬生生和在兩個人都喜愛的領(lǐng)域并肩長存了! 杜甫表示這個小杜不行,他眼光不好。 蘇軾問道:“你知道你的墓志銘誰寫的嗎?” 杜甫:“……” 我年紀輕輕的為什么要知道自己的墓志銘由誰來寫! 杜甫道:“總不能是杜牧吧?” 他和杜牧可不算同宗。 蘇軾熱心地給他介紹起來:“那倒不是,是你孫子找元稹寫的?!?/br> 杜甫:。 元稹特別喜歡杜甫的詩,覺得杜甫和別人都不一樣,經(jīng)常當(dāng)眾夸杜甫的詩寫得精妙絕倫。 當(dāng)杜甫的孫子找上門來求他寫墓志銘的時候,元稹大筆一揮,開始猛猛分析杜甫的詩才,并表示在杜甫面前李白簡直不值一提。 在寫詩方面,杜甫可是全才! 李白算什么大佬?要是用孔子的評判標準來衡量,李白在很多體裁上連最外頭的籬笆墻都沒夸過去,更別提達到登堂入室的水平! 白居易讀了這篇墓志銘覺得酣暢淋漓,也跟著元稹對李白的詩文指指點點。 這兩人可是元和年間的文壇風(fēng)向標,他們的觀點一出來,不少人都開始尊杜抑李,你一句我一句地瘋狂貶低李白。 弄得韓愈都忍不住出來開腔:“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李白固然有不少缺點,但也不是你們能隨意謗毀的! 可惜這個經(jīng)典挑掐命題一直到后頭一千多年都沒有消停。 杜甫:“……” 這一刻忽然覺得好熟悉。 當(dāng)初他聽人嘲諷初唐四杰也忍不住寫了首詩罵人,且罵得很臟:“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可見讀書人為心愛的詩人沖鋒陷陣是很正常的事。 霍善聽著滿腦子的歷代文人八卦,很快睡得格外香甜。 翌日天才剛蒙蒙亮,霍善就把李世民和早已迫不及待的蘇軾放了過來。 李世民早早就帶著李昂給的信物出去了解情況,而霍善則很負責(zé)任地給蘇軾做了個檢查,看看他適不適合去找白居易他們歡暢宴飲。 蘇軾振振有詞:“你看人家白居易天天喝酒,還活到了七十好幾,可見喝酒不影響身體健康?!?/br> 霍善道:“你怎么不說人李益還活到了八十好幾?” 蘇軾道:“那不一樣,做人還是得像白居易這樣才有意思。知交滿天下,碰上誰都能喝上幾杯,難道不是最快活的事嗎?” 若說蘇軾過來這邊最想見誰,那肯定是白居易無疑了。畢竟他常常自詡自己和白居易很像,只是名氣不如白居易大而已。 霍善不是很懂他們這些讀書人。 他們這些家伙怎么一個兩個都有自己心心念念的前輩! 來都來了,蘇軾也不急著去洛陽,而是趁著霍善繼續(xù)義診在周邊到處幫他探店,說是替他嘗嘗那家店味道最好,到時候霍善直接去吃就好了。 要是霍善太忙沒空出去吃,他還可以幫忙打包回來。 看吧,他這個朋友多貼心啊! 霍善見他身體沒啥大毛病,也就由著他去了。 蘇軾浪到下午,還真給霍善拎了不少好吃的。 他說怕霍善自己吃太孤單,所以又坐下陪霍善繼續(xù)吃。 霍善時常疑心蘇軾是不是自帶【吃了又吃】技能,要不怎么每次見面蘇軾都是在吃吃喝喝。 三人(算上賴著不走的李湊)正圍坐在一起大快朵頤,就聽人說外頭有客人來了。 蘇軾跟著霍善出去一看,一眼瞧見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聯(lián)系到霍善昨天的見聞,確定了,這是活的杜牧! 蘇軾一點都沒有自己是陌生人的自覺,硬是杵在旁邊聽霍善和杜牧說話。 杜牧覺得這可能是霍善家中長輩,也沒太在意。 他這次過來一是因為母親與弟弟身體有所好轉(zhuǎn),所以帶著禮物登門道謝;二則是詢問霍善是否還會留在長安,往后母親和弟弟能不能過來瞧病。 江西距此何止千里之遙,他得把家里人都安頓好才想。 霍善道:“有什么問題可以過來說一聲,我過來時自會去看看?!?/br> 杜牧聞言自是又道了次謝。 眼看旁邊的蘇軾都快憋不住要蹦出插話了,霍善便給他們相互介紹了幾句,瞧瞧他們自己對不對脾氣。 杜牧對蘇軾很客氣,看起來并沒有與蘇軾深交的打算。 蘇軾也不失望,與年輕的杜牧聊了會《阿房宮賦》便覺盡了興。 杜牧告辭離開后沒多久,又有客人登門了。 第310章 來人不是旁人, 正是蘇軾惦記著的白居易……的好友元稹。 白居易和元稹,那可是年紀輕輕就約好一起退休的好朋友。 只不過中唐文人相約退休當(dāng)鄰居,大抵都是成不了的。 譬如柳宗元給劉禹錫寫詩說“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dāng)為鄰舍翁”, 結(jié)果貶謫沒幾年, 柳宗元就病故在任地柳州了,到死都沒有再見到劉禹錫。 至于約好“歲晚青山路, 白首期同歸”的白居易和元稹, 那也是年紀比白居易小許多歲的元稹早一步病逝。 倒是劉禹錫和白居易兩個樂天派晚年偶爾還能湊到了喝個小酒, 寫詩說“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更待菊黃家醞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他們快七十歲了都還能喝個一斗酒, 并且還說好秋天來了再約一回、不醉不歸! 雖說蘇軾也曾辛辣點評過中唐幾個著名詩人, 說他們“元輕白俗, 郊寒島瘦”,但他本人很愛讀白居易他們的詩文, 對元稹的到來他也是頗為期待的。 霍善昨天已經(jīng)替蘇軾“行卷”過了,別看蘇軾寫的詩常被袁枚他們這些家伙吐槽, 實際上他也有一些佳作佳句, 要哲理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要趣味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至于蘇軾寫的許多詞, 白居易他們應(yīng)當(dāng)也是會喜歡的, 畢竟宋代的很多詞牌名都源自于唐代教坊曲。 要是擱在唐初可能很多人欣賞不來, 擱在唐代后期愛喝酒愛聽曲的白居易身上,那壁障相對來說就要小一些。 要知道白居易自己就和劉禹錫一起唱和過《憶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