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主游戲[基建種田] 第20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前任渣反派后翻車了、聯(lián)姻對象是反派BOSS、死對頭影后竟是我網戀女友、獨占柔弱公主后、與會長o交往后我成了奶狗、隨口說的女朋友成真了、虐完女主死遁后我又回來了、穿書后和冤種美人相愛相殺、不復合真的很難收場
但是第天一大早,孫長恩在新住處的行禮都還沒整理好,家中的童子就已經抱著一大堆拜帖來給他了。 “公子也太不小心了,昨晚我們就不該直接告訴那顧性主人的,他大嘴巴一下子就把消息傳出去了,現(xiàn)在屋子外面全是人,把家里前后的門都堵住了,周叔早上買菜還是借了鄰居家的側門溜出去的?!蓖余洁洁爨斓貛退帐皷|西。 孫長恩但笑不語,繼續(xù)在一張霍紙上寫下一個個姓氏和地名。 等他把自己肚子里的姓氏和地名全部寫完,才拿起那堆拜帖看了起來,一邊看,一邊又繼續(xù)往那張紙上添姓氏和地名。 臨淄城里,不知道消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總之,一.夜過后,大半個臨淄城的士子都知道了他要找人為《拼音字典》做注的事,而大半個臨淄城的士子知道,也基本等于整個臨淄城的士子都知道了。 孫長恩的新家也很快被找到,孫長恩家開始變得門庭若市。 但是這時候,孫長恩一個人也不敢見,拜帖和禮物倒是收了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為《拼音字典》做注一事代表的利益實在太大了,等消息以爆炸式傳播的方式飛快傳遍了整個臨淄后,它并沒有停住腳步,而是繼續(xù)以更恐怖的速度朝著全國各地傳遞而去,鼓動起全國更多的士子,士族,不惜一切地朝著霍思城,朝著臨淄而來。 而當這股消息由青州開始從北向南席卷全國時,另一個消息,也是爆炸一般地傳播開來,自南向北。 …… 十月十三日,江南新安郡。 陳學年顫抖著雙手,將自己剛剛看過的信又收回去,然后將馬車里的人都趕出去,自己一個人靠著馬車的車壁上,無聲地慟哭起來。 漢室,亡了。 從十月中旬到十月下旬,從武昌城偷偷出發(fā)前往各個“疑似為慜帝”處的世族官員們陸續(xù)到達了目的地。 但是他們出發(fā)的時候抱的希望有多大,到達目的地后發(fā)現(xiàn)“疑似慜帝”的人并不是慜帝后,絕望就有多大。 半個月之內,各個出門在外的世族大臣們除了自己親自揭曉答案時受到當頭一棒之外,還在不斷受到壞消息。 當最后一處疑為慜帝的人也被確定不是慜帝后,無論是出門在外的世族還是留在武昌城內等消息的世族,都是眼前一黑,感覺這一次,天是真的塌了。 慜帝害死他們了??! 絕望之中,這次出門的群臣中官位最高的崔氏崔敏,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將所有外出的世族聯(lián)系到一起,定下一計。 十一月七日,武昌城內忽然傳出消息:慜帝找到了。 這是江南在經歷了半年旱災.饑荒和流民之亂之后,今年唯一的好消息。 武昌城內外皆受震動,城外軍營歡呼振奮,武昌城內長期低靡的氣氛也終于鼓噪興奮起來。 武昌城內的人雖然不至于載歌載舞,但諸世家也都做足了準備,裁新布備新衣,掃大街飾新屋,預備著要面見失蹤已久重新歸來的慜帝。 十一月十三日,慜帝車架在一眾披頭散發(fā)的忠臣和忠心部曲的護衛(wèi)下,靠近了武昌城。 城內諸世家提前接到了慜帝身邊群臣的消息,慜帝在外受苦兩年,心神俱疲,見不了太多人,讓城外的大軍后撤十里,不要驚嚇了慜帝。 城內諸世家連忙向城外軍營傳信。 然而到了慜帝回歸當天,武昌城外十萬大軍全部集結起來,在城門外十里列隊迎帝。 傳言有陳姓將軍一人,曾為謝愷謝國舅大將軍最信任之人,在謝國舅臨死前曾得其遺言,要他替自己照看外甥慜帝。 于是陳將軍尊其命,在慜帝車架回城時親自前往迎帝。 待陳將軍帶領親兵靠近慜帝時,慜帝車架卻避而不見,不僅不見,更不肯出聲,只讓身邊忠臣替自己回答陳將軍,說自己身體不適,不便見人。 陳將軍便言,謝國舅生前放心不下慜帝,愿隔三丈見慜帝一面,確認了慜帝安危才敢退去。 車架內忠臣當即怒罵陳將軍大不敬,陳將軍卻當即指出,所謂忠臣將慜帝藏于車架內,是否有挾持慜帝以效王繼之嫌?于是上前掀開車架門簾,叫破了武昌世族找人偽裝慜帝欺騙城外諸軍之事。 十一月十三日,武昌城中大亂。 當陳將軍戳破了城中世族的謊言之后,曾經因為忠于慜帝,忠于謝愷而聚集起來的十萬大軍怒了。 驚慌之中,城內世族派人到城外勸告士兵們:不是我們非要騙你們,只是馬家的人都已經死絕了,我們要是不繼續(xù)騙人,那北邊的胡人就要打過長江,徹底侵占我們漢人的土地了。我們造一個假慜帝出來,哪里是為了騙你們,我們是為了保護你們,為了保護漢人江山,為了欺騙胡人啊! 你們要是真是有識之士,今日不僅不應該繼續(xù)反對我們,還應該繼續(xù)配合我們,把戲唱下去才對。 不然胡人一朝知道了我們的事,打到江南來,那我們都會變成喪家之犬,成為胡人的奴隸,就如十幾年南渡失敗的那些人一般。 城外,收到城內世族傳信的幾個營的將領都猶豫起來,派人去問最初領頭要確認慜帝真假的陳伯。 “那些世族說的也不無道理,沒了慜帝,那我們就是無主之兵,到時候被其他人找理由追著打怎么辦?當初王繼怎么被我們打的,陳伯忘記了嗎?” 營帳內,陳伯細心整理好了儀容,帶著兩個親兵走出來,接待了惴惴不安前來問計的幾個將領。 “江南大旱,江南豪族自救尚且無力,不足掛齒,江北有王刺史,淮南貿易城溝通南北,市售一國,胡人怎敢南下?敢問將軍,現(xiàn)在還有誰有余力來攻打我們?” “更何況,誰說我們沒有主了?” “慜帝死了,弱帝也死了,馬家其他人都被王繼殺了,還有誰?”將領們不解。 “男丁是死光了?!?/br> “可建康不是還有安城公主在嗎?” …… 臨淄城內,陸瑤批完了今天的公文,一面自己揉著發(fā)酸的脖頸,一面站起來問身后進來送甜點的童子:“安城今天怎么樣?” 第220章 晉江文學城首發(fā) 慜帝六年的年末,又是一個多事之秋。 這一年,兩個爆炸性新聞分別起自南北,一個往北擴散,一個往南擴散,最終相逢于作為溝通南北貿易的淮南貿易城。 十二月,淮南貿易城中的氣氛不因天氣寒冷而冷淡,反而更加熱鬧了。 商人們帶著北方的皮毛.西北的烈酒.江南的茶葉.江北的霍紙,在淮南貿易區(qū)進進出出,每一個人都行色匆匆。 淮南貿易城就像淮河南岸的一顆明珠,吸引了全天下逐利的商人們,這里有最豐富的貨物,也有最繁榮的市場,更有最寬容也最嚴格的管理者。 只要它存在一天,天底下的商人們就仍有一條向好的生路,任何商人都舍不得說這個地方一句壞話。 馬上就是一年之尾,此時還在淮南貿易城逗留的客商都有著想要大賺一筆好回家過年的想法,這時候,他們也更加在意南北各地來的消息,因為年末也是總結一年得失,制定明年戰(zhàn)略的時候。 這時候得到的最新情報,將決定他們在新的一年的整體策略如何。 所以這時候,忽然涌入城中的兩個爆炸性新聞就如在沸水中倒入一鍋滾油,整個淮南貿易城的商人.游客.學生們都沸騰了起來。 聽說了嗎?青州刺史,百家學宮之主霍思城要召集天下的文人為《拼音字典》做注。 什么?你不知道《拼音字典》是什么?那淮南貿易城內使用的簡體字你知道吧?三個月包教包會的婦好書院分院識字班你知道吧?分院的學生人手一本《拼音字典》,那里的老師就是靠這一本《拼音字典》,在短短三個月內就能教會學生識字! 如果以上你都不知道,也不能理解,那么還有另一條消息讓你知道《拼音字典》有多偉大,為《拼音字典》做注又有多吸引人——至今為止,王霍母女所著的《拼音字典》,已經發(fā)出去了三十五萬本,至少有三十五萬名使用者,而這個數(shù)字,還在不斷擴大。 三十五萬! 這個數(shù)字徹底嚇住了聽說消息的人,繼而開始產生一種被人落下的恐慌:有三十五萬人都能靠著《拼音字典》識字了,可是我還沒有《拼音字典》,我也不識得三十五萬人都在使用的簡體字!這可怎么辦! 淮南貿易城內,學習簡體字的風潮再次席卷整個城的人,那些本不欲入學分院的人也在群體氣氛的帶領下,涌入分院。 分院識字班一日之內,就多了上千新的報名者,排隊等入學的人一口氣排到了半年后。 而淮南貿易城內的巨富頗多,不斷有原本已經報上名的人因為巨額的名額購買金前往報名處轉讓名額,在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之后,分院報名處不得不出臺告示,識字班報名的名額只能本人用,一旦反悔,直接順延給后面的人,不接受轉讓。 學習簡體字再也不是一件需要潛移默化的半強迫行為,而是成為一種風尚,一種潮流,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原本已經在婦好書院分院識字班內學過簡體字的商人們紛紛揚眉吐氣,在同伴或貿易伙伴面前眉飛色舞地說起自己當初是如何有先見之明,看出簡體字早晚要在天下大行其道,所以一進入淮南就報名學習簡體字,而不提是為了在淮南貿易城內行走方便。 更有人將自己珍藏的《拼音字典》借出來供友人一觀,當友人不解地指著上面奇怪的拼音詢問其義時,這些識得拼音的商人們但笑不語,紛紛神秘道“這是一種神奇的識字工具”“不是文字更甚文字”“一時半會兒說不清”“等你學了就知道了”。 但是不管是認識簡體字還是不認識簡體字的人,心中都充滿了一股意氣,一份希望。 即使見識減薄.地位卑微如他們,也能看到,一個全新的時代要到來了。 他們這些人,既是親歷者,也是見證者。 如果說《拼音字典》的事讓人興奮激動,那另一樁新聞就叫人不知該憂還是該懼了。 十一月十七日,武昌城改元,另立了一位新君,乃是慜帝二年歲末出生于建康城破中的安城公主。 女子即位,乃是千古未有之奇觀。 但是這一次,出奇的,從南到北,都沒有太多的反對聲或者叱罵聲。 大概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那位安城公主今年才四歲,是慜帝唯一的孩子,也是最后的皇族。 大概更因為,在安城公主之前,已經有了霍思城和王若彩,有了江北政權下一眾威名赫赫的女官和女老師們。 哪怕是最jian猾勢力的商人,也對淮南貿易城邊的分院女老師抱有一份敬意。 在這對名滿天下掌握實權的野心母女面前,一個不足五歲,皇位也名存實亡的小公主繼承王位,給大家?guī)淼臎_擊甚至還比不上霍思城六月立圣人碑給人們的沖擊來得大。 但是沖擊小歸小,新聞卻是大新聞。 因為有一件事,只要是關注天下大事的人都知道,當初謝愷大軍從建康撤出的時候沒帶安城公主,安城公主落在了后來接管建康的霍思城手里。 武昌城尊安城公主為新帝,也就意味著淮河以南的最后一股和江北敵對的勢力——武昌城代表的江左政權也霍思城表示了臣服。 如今霍思城身在青州,但是江右并沒有脫離她的掌控。 王業(yè)這個王氏的便宜將軍北伐打胡人不行,但是在漢人地盤上鎮(zhèn)壓江右豪族就做得很不錯,俗稱窩里橫。 他對江右各地各家的長處短處如數(shù)家珍,誰要是不服管,都不用陸瑤放在建康以防萬一的大軍出動,王業(yè)自己帶一小股兵前往,就能把人訓得整整齊齊的。 而王業(yè)被陸瑤放在江北關了十幾年,親眼見證王氏走向極盛又走向滅亡。 十幾年的半囚禁生活消磨了王業(yè)身為王家子的驕傲沖動,更磨掉了他東山再起的勇氣。 真正的王家早已不復存在,哪怕陸瑤讓人在江右為王家重新造起莫大的聲勢,幾乎將王家捧上了圣壇,但是知道背后一切是誰在主導的王業(yè)比誰都清楚,誰才是他真正的依仗。 王若彩和霍思城在一天,事業(yè)興盛一天,他王業(yè)才有活路,才有光明的前途。 在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的窩里橫行為下,江右豪族的氣焰日漸衰弱。 當江右各地的百姓都習慣了江北和建康來的商人和貨物,建康的女官才終于抵達江右各鄉(xiāng)縣,但是經過江北建康的商人和美好貨物的沖擊,豪族們辛苦為當?shù)匕傩肇Q起的抵抗情緒都名存實亡。 雖然當豪族出來鼓動百姓要小心建康來人時百姓們也還愿意跟著喊兩句,但是私底下大家都是喊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無論是百姓還是豪族自己,都對江北和建康的商品愛不釋手。 在這種愛屋及烏下,基層經驗豐富無比的女官們在江右百姓的一致歡迎下,正式開始接管了江右,開始了長達八百年的吳地文興。 慜帝七年年初,江南一統(tǒng),徐青兩州重歸漢室,帝女安城即位改元,史稱福帝。 第221章 晉江文學城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