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書迷正在閱讀:風流皇女她只想躺平(女尊)、穿書人設是我的炸裂網名、[原神同人] 提瓦特社死日常、[綜漫] 芥川與敦的奇妙冒險、[綜漫] 夏目家的平靜生活、[hp同人] 五年阿茲卡班三年紐蒙迦德、[HP同人] 蛇院雙煞、一生懸命、我們真的只是兄弟、怪物他只想做個好人2
美滋滋,唯一可惜是的……公主怎么大過年的就放假呢?他們完全不介意自己上工啊。 少干一天,就少掙了一天的工資,他們多希望公主殿下能夠開越來越多的工坊好呢。 現(xiàn)在,有了犁,不需要這么多勞動力整天困在田地里,自己身為家中頂梁柱,當然要養(yǎng)活一家七八口人啊。 這不,他們才剛妄想這件事情,就聽上面的管事說,要招人,立馬跑去給管事報名,我家還有二弟三弟大侄子…… 至于家中的男人不愿意?不可能,這么好的工作,在其他權貴官員的手下,可沒有這么高的工資,怎么也要掙一波啊! 誰會跟前過不去? 為什么現(xiàn)在大冬天的要建造工坊?因為之前贏今歌給研究人員送去的圖紙,給做出來了。 大部分都用木頭制作而成,一小部分用鐵制作而成,再加上從南越之地送回來的橡樹,他們可算是兢兢業(yè)業(yè)誠誠懇懇認認真真……的熬夜通宵去完成這個。 公主說了,只要在年前完全出來,便獎勵他們一年的工資,如果是年后則只有半年。 可惡,當然是熬夜通宵了,這半年的工資……一個月就已經比外面的管事都要高,半年加起來……圖紙都出來了還搞不出來,就是自己廢物了。 拿到了獎勵,那就可以給家里的父母妻兒購買好多東西了,除了出自華安公主名下工坊的產品外,還有很多其他商人世家的產品。 公主的新奇產品,并沒有跟其他商人世家搶占市場,所以才能一路順風……哦,除了一開始的制鹽工業(yè)以外。 再加上現(xiàn)在在漢中郡新開設的麻衣制作工坊,公主明顯是打算擴大麻衣的制造,更有利于普及到大秦的黔首手中。 此乃利國利民的政策,唯有那些本身從事麻衣制作的商人們不滿,不過,現(xiàn)在僅是在咯漢中郡,并未延升到其他郡縣。 在看到橡樹的那一刻,特別是知道它的用途后,研究人員都有些驚訝,這樹木……還能夠制作成這種奇形怪狀的玩意兒? 不懂,甚至有那么一度懷疑華安公主是不是逗他們玩兒,結果發(fā)現(xiàn)……誒,不是啊,還真厲害…… 研究人員掌握著大部分的設計制作,贏今歌為了保護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不被壞人盯上,特地請了自己的護衛(wèi)隊去保護他們。 至于是保護還是監(jiān)督,那就是人云亦云了。 除此之外,還有那珍妮紡紗機和水力紡紗機……嗯,珍妮紡紗機已經被新的名字給替換掉了,叫做大秦紡紗機,高于大秦工業(yè)上千年的產品。 也就是說,將來大秦滅亡了,只要這珍妮紡紗機還沒被人取代,那么大秦這個名字,就會一直流傳下去。 贏今歌對于錢財不是很看重……哦,也不對,她很看重錢財,但是對于科技人才也是很重視,縱使這些科技是自己‘買’回來的,那也是人才。 畫大餅固然能讓人心情澎湃,但只有高薪才能留住人才,人總不能夠吃西北風吧?總要養(yǎng)家糊口吧? 家國情懷可以讓人心里柔軟和熾熱,卻不能夠讓一個人吃飽穿暖。 所以,只要是有才之士,不管是研究人員還是工匠又或者是工人,只要對工坊有貢獻的,都厚賞。 賞賜,不是年終獎。 今年又是荷包滿滿的一個新年,自然是興奮極了。 研究紡紗機和自行車的,自然不是同一撥研究人員,他們都得到了厚賞,唯有負責研究時鐘的那批墨家弟子滿腦子糾結和煩惱。 明明都是一樣給予了圖紙,為什么自己就是這么難弄出來了? 難道我們比別人差? 不可能的,他們能夠廢寢忘食,我也可以!! 至此,見到其他兩撥人員都將華安公主的吩咐給完成了,還得到了厚厚的封賞,唯有他們一撥如此垃圾,心里的那個坎兒怎么也過不去。 我天生比別人差?不可能! 于是,他們幾個紛紛埋頭苦干,整天居住在研究室里面,如果不是有人按時送飯過來,他們可能都要餓死了。 贏今歌將自己名下的那些墨家弟子和工匠們分成了好幾個組,為的就是培養(yǎng)他們的競爭意識。 摸魚拿工資?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行,那么就請離開我的研究所,去工坊里面當一個工人。 就連是工匠們都舍不得離開,畢竟他們現(xiàn)在都已經不能算是一個單純的工匠,公主說,他們乃研究人員,比工匠更高一個等級。 還給她們研究人員里面排了等級制度的劃分,這個等級制度就代表著他們的工資等級,而這個等級制度也從華安公主的研究所傳了出去。 不少世家宗婦在管理家族產業(yè)時,都延用了華安公主的這個等級劃分,好管理又好區(qū)分,需要拿更高的工資?有沒有能力和本事? 建功后,則會給予等級上升,有一種大秦軍隊里的受爵制度一樣,其他宗婦都說,華安公主不愧是始皇陛下最為偏寵的一名子嗣,瞧瞧人家工坊都緊追大秦的身后。 …… 贏今歌看著送到自己公主府的兩倆車,自行車與三輪車,略微有些沉默, “做得很好!不愧是我名下最優(yōu)秀的科學人才!” 本來想給予他們科學家的封號,又想到現(xiàn)在在春秋戰(zhàn)國后的諸子百家中,明明諸多學家都已經在爭第一第二,自己又摻雜多了一個學家……多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