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書迷正在閱讀:風流皇女她只想躺平(女尊)、穿書人設是我的炸裂網(wǎng)名、[原神同人] 提瓦特社死日常、[綜漫] 芥川與敦的奇妙冒險、[綜漫] 夏目家的平靜生活、[hp同人] 五年阿茲卡班三年紐蒙迦德、[HP同人] 蛇院雙煞、一生懸命、我們真的只是兄弟、怪物他只想做個好人2
“沒有,就是羊毛制作成衣物有些繁瑣,步驟有些難搞,不過沒多大問題,快克服了,到時候成功了,黔首們也能在冬天御寒保暖,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了。” “公主大義,也就只有公主會這么關心黔首了,而且,羊毛的需求高了,塞外的水草是有限的,就會降低其他畜牧。”韓信覺得公主甚是聰明,這么好的辦法都能想到。 “別這么說,我阿父也很關心黔首的,只是大秦的事務太多,著重的地方太多了。”贏今歌謙虛道,在這里夸夸就好了,如果傳出去了,那些官員可要記恨你了。 什么叫做只有公主關心黔首?我們不關心嗎?我們這些當官的,可關心了!! 不管私底下怎么想,表面上,都是為國為民的好官員! 中午,二人吃了頓飯,途中韓信還給贏今歌說了一下關于塞外風光和打仗時的事情,不算有趣,但贏今歌都能接得住。 相談甚歡的告別后,贏今歌還被召入宮。 秦始皇得知韓信在崗回了府邸沒一會兒就去公主府了,二人相談甚歡,還吃了頓飯,就在考量這個問題了。 “今歌,你覺得韓信這個人怎么樣?”秦始皇是個崇尚高效率的人,沒有過多的委婉試探,十分直白的問道。 你喜歡或者不喜歡,直接說明了當。 如果不喜歡,我就換個人選,別磨磨唧唧的。 “韓信?是個優(yōu)秀的將領,在攻打匈奴的戰(zhàn)績中,阿父也能看見,是我們大秦下一代的領兵人物?!爆F(xiàn)在年輕一代,可沒有與韓信相媲美的。 “除此之外呢?”秦始皇不想聽這個,難道他不知道韓信的優(yōu)異之處? “嗯?除此之外?阿父,我覺得如果您想南征南越,可以讓韓信去,月氏和東胡在我們攻打匈奴時也是蠢蠢欲動,我覺……” “今歌,你之前跟我說過,賜婚的對象要求諸多,你認為韓信符合嗎?”秦始皇沉默片刻后,直白的問道。 今歌要求多,還寧死不嫁,他總不能夠逼迫孩子吧? “韓信?賜婚?阿父,韓信今年才十六歲啊!”贏今歌才反應過來阿父剛才的那個問題是什么意思,可,韓信才十六歲啊!這么著急嗎? 【十六歲,只不過是個初高中生的年紀,不合適吧?】 【而且,我才十八歲,青春少女一枝花的年紀,哪能這么快就結(jié)婚呢?】 “阿父,我覺得此事不著急,應該好好考慮一下,大秦這么大,人選這么多,多挑幾個?!壁A今歌很是認真, 【等阿父挑多幾個,再等幾年。】 【我還沒玩夠呢!雖然現(xiàn)在也沒玩耍,但為什么非要嫁人呢?】 “不早了,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八了,朕……也四十有二了?!边^了年,就四十有三了。 如果朕的天命只有四十九,也只能夠護著你六年了。 想要當秦二世,沒有這么容易的,朕當年也耗費了不少心血才執(zhí)政。 如果朕的天命不止四十九,就培養(yǎng)你的孩子,有她護著,你才能夠過得安穩(wěn)。 上蒼賜下的神器,是福也是禍。 【哈?阿父怎么突然說他四十二了?還這么感慨的語氣?該不會是覺得自己老了吧?】 【四十二正是男人一枝花的年紀啊!人家劉邦四十八才起義反秦,你慌什么??】 ———————— 劉邦:謝謝你啊,在這個時候想起我! 韓信:公主這么關心我,是不是…… 今歌:我的人才得保重身體啊,不能像霍去病一樣早逝 - ps:關于小可愛在評論區(qū)的問題: 1,土豆種植在韓齊舊地,位于河南到山東一帶,作者查到百度資料顯示土豆能放2-3月 2,匈奴地帶與俄羅斯氣候不同,以蒙古國為例,以種植小麥,土豆為主,白菜,蘿卜,青瓜,西紅柿,西瓜等蔬菜,糧食自給率大抵在40%。 - 第45章 秦始皇正在提拔來自贏今歌推舉的人才,還安排了李斯,王綰和徐德澤教導過贏今歌,為的就是讓他們偏向贏今歌。 同時又讓贏今歌跟在自己身邊學習,贏今歌和她手中的神器是很重要,可大秦的江山與未來,更重要。 如果第三代出來了,他還能考察一下,再下一代的繼任者如何品行。 甚至……如果自己活得長的話,秦三世的教育就由他親自來。 不似扶蘇的放任教育,而是手把手教,他就不信,他教不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 秦始皇垂眸,遮掩住了內(nèi)心的所有情緒,再次抬起頭看向贏今歌時,溫和而慈祥。 “阿父……”贏今歌從秦始皇的口吻語氣中聽出了些許的悲傷,心里的萬般思緒交雜錯亂,最后,喃喃的喊了一聲。 秦始皇想了一下,年輕一代,韓信可以掌兵權,王離也可以,如果自己活得不夠久,年長一輩的…… “看你意愿,朕也不是非要強迫你?!鼻厥蓟薯W了閃,縱使因為趙姬一事有陰影,不過…… 等到贏今歌回去后,又召見了朝中大臣的新一代少年郎,之前調(diào)查過資料,三四個也不少了。 長得還算可以,韓信打仗,剛毅帥氣,但……萬一今歌喜歡白白凈凈的呢? 秦三世的位置,總有人愿意想保。 王家的王綰,王翦,馮家的馮去疾,馮劫,蒙家的蒙恬,蒙毅,已在大秦扎根多年,是他狹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