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國將難安 妾身焉存
到了下半年,眼看著婚期近了,昌平最近都忙碌的很,宮里派了嬤嬤來教導禮儀,婚禮流程復雜,要學要記的有很多,婚服頭冠改了又改,倒不是昌平挑剔,而是楚王覺得不夠華貴精細,配不上他的掌上明珠,他對昌平,是很有幾分真心實意的,這在帝王中,絕對是少見的,他不是個好帝王,但對昌平來說,卻是個好父王。 八月份的時候,邊關傳來急報,北方匈奴似有異動。 昌平不在宮中,無法得知詳情。 九月初,她的駙馬,鎮(zhèn)國公世子被派往邊關,婚禮不得不延后舉行,她不擔心婚禮,只擔心戰(zhàn)況。 世子離京后,她就被接回了宮中,楚王怕她一個人在宮外憂心。在宮里消息也靈通些,由此她知道,戰(zhàn)況不容樂觀,往年也有匈奴來犯,但是多是打一波秋風,沒有挑在秋收來犯,而且一月不去的。 邊關戰(zhàn)爭一直僵持到入冬,入了冬,對兩軍都不便利,這才戰(zhàn)火稍歇。 匈奴也遣了使者來議和,使者相貌很是英武,頗有氣度。 使者本是想使兩方聯(lián)姻以求貿易往來,草原入夏出了疫情,人沒事,牛羊倒是死的不少,所以部落上下才決定攻打楚國,久攻不下,才求和想要購買物資。 他們帶來了呼韓單于的一個meimei,也想要求娶一位公主回去。 楚王大怒,他的公主怎會嫁去夷蠻之地,草原怎么比得上楚王宮,別說公主已經(jīng)許了世子,就是公主沒選駙馬他也不會讓女兒嫁給匈奴。 楚王一怒,眾臣自然也不敢觸怒龍顏,議和不成,匈奴的使者只能冒著寒冬又返回草原。他倒是見過昌平一面,驚為天人,在都城也能聽說楚王有多寵愛這位昌平公主,倒也能明白楚王的不舍。 冬天過去,匈奴的攻勢更猛,而邊關從秋收就進戰(zhàn),半年時間,糧草不足,楚國內部爭斗繁雜,軍需一直拖延,且戰(zhàn)且退,一連被下三座城。 楚王氣得將軍情急報砸在了大臣臉上,又一月余,物資供上了,城池還是打不回來,朝堂上已經(jīng)有人提出送出錢糧布帛議和,匈奴的使臣也第二次到了楚王宮。 此次匈奴占盡優(yōu)勢,本不該低聲下氣,然而匈奴使者卻只提出貿易和聯(lián)姻,甚至提出歸還三座城池,只為單于求娶楚公主。 楚王仍舊不允,卻有大臣開始勸說楚王三思,一個公主換取三座城池還有邊關太平,況且匈奴也派了公主和親,條件優(yōu)厚,態(tài)度誠懇,實在是上佳之選。 昌平的十八歲生辰已經(jīng)過了,礙于戰(zhàn)爭,沒能大辦,楚王對她已經(jīng)很是愧疚,現(xiàn)下又有一堆臣子勸他用公主換城池,他實在不愿意。 昌平也聽說了這事,也許也是有人故意說給她聽罷,她思慮了幾天,去求了楚王,求他應允。 楚王生平第一次生她的氣,昌平在殿外跪了半天,楚王妥協(xi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