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之我爹是朱標 第119節(jié)
等朱至和朱雄英終于將一套流程全都熟悉完,一次過,再不像之前一樣的復雜,他們也終于可以歇歇了! 做完事的內侍乖乖退去。 “郡王為何放過他們了?”這時候祝娘與朱雄英端了一杯茶水,累了半天的朱雄英接過一飲而盡,與祝娘對視道:“祝娘是在試探我?” 要說祝娘看不透朱雄英的作為是為何意,定是騙人的。 祝娘一笑,朱雄英幽幽張口道:“請禮部的人來,誰又敢保證他們不像宮里的人一樣存了戲耍我之心,或者更加為難于我?經此一遭,他們那點小心思已經暴露,害怕受到責罰的人定會想方設法補救?!?/br> 朱雄英話點到為止,一眼掃過朱至道:“我們至兒眼力上佳,也最會配合?!?/br> “夸我的話大可不必。只是宮里像他們一樣的人不知有多少。真沒意思?!敝熘寥缡窃u價,朱雄英嘆一口氣道:“宮中風氣竟然成了這樣的嗎?咱們是不是更應該反省反???” 收獲朱至詢問的眼神,反省,怎么來反省? 朱雄英沒有回答,只輕聲道:“我想想,我想想?!?/br> 可是,兄妹二人才說了一會兒的話,萬河從外頭走了進來道:“錦衣衛(wèi)將方才教郡王和郡主規(guī)矩的內侍捉走了?!?/br> 這話音落下,無論是朱至和朱雄英都站了起來,萬河正想說些什么,外面?zhèn)鱽硪魂噯柊猜?,“齊公公?!?/br> 這是伺候在朱元璋身邊的大總管,此時甩著拂塵行來,與朱至和朱雄英見禮,“郡王,郡主。” 眼見齊公公來了,朱雄英和朱至都與之頷首。 “陛下讓老奴給郡王、郡主傳句話。不懂規(guī)矩的奴才,尤其想將主子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奴才留不得?!饼R公公昂起頭傳達朱元璋的話,已然宣告朱元璋對人的處置。 “郡王留人教好了規(guī)矩挺好的,換了別的人也未必不會有人戲耍于郡王,但是,他們犯下的過錯,不會因為他們做好分內的事而當有所寬恕。否則天家威嚴何在?!睂O公公繼續(xù)將朱元璋說的話全都傳達到位,對朱雄英表示肯定是必須的。 但是,天家威嚴一道來,便證明此事沒有轉寰余地。在朱元璋看來,敢不把他們老朱家當回事的人,必須接受處罰。 朱雄英聽著半響沒有作聲,孫公公話已帶到,立刻沖朱雄英和朱至再行禮道:“奴已然將話帶到,奴先行告退!” “慢走?!弊D镆豢粗煨塾⒑椭熘翛]有作聲,連忙上前送行。 朱雄英長長一嘆,許久沒有說話。 直至朱雄英冊封為大孫,再來教朱雄英和朱至規(guī)矩的人,有了朱元璋殺雞儆猴在前,無人再敢冒犯朱雄英和朱至。 而這一日,九月初八,朱元璋正式冊封朱雄英為皇太孫。 一身冕服在身的朱雄英,在宮人左右相隨的擁護下,一步一步踏上通往大明朝堂的道路,文武百官于分列兩側,對朱雄英這個太子的嫡長子被封為皇太孫一事,其實都覺得很好。 不過,余光看到隨于朱雄英身邊的朱至,有人嘴角抽抽。 朱至一身墨色的朝服在身,仔細一看能看得清,她身上的衣裳和朱雄英身上的衣裳極其相似。 最重要的是,朱至似乎代替了禮部的宮員們送上代表朱雄英一步一步受封成為太孫的器物,如太孫玉印。 玉印該是由朱元璋交到太子手里,再由太子遞到朱至手里,朱至奉于朱雄英的面前。 一系列的冊封大典,除去朱至的出現(xiàn)讓人始料未及,而且,從朱至居于朱雄英之側,轉達朱元璋和太子所賜之物,讓人有一種,朱元璋和太子是要讓朱至輔佐朱雄英之意。 但是這個話吧,誰也不會問出口,畢竟在他們看來,太子又不是沒有兒子了,何至于讓女兒來輔佐太孫。 可是,九月九,重陽佳節(jié),應天的烈士陵園,太子親率百官以公祭。所謂公祭,以悼為國盡忠而死之士!以天下銘記其功,永世不忘! 太子致悼詞,指出這陵園內都是為攻下應天而戰(zhàn)死之士,若沒有他們的舍身忘死,應天絕不可能攻下,更沒有將蒙古人趕出中原的可能。 而后太子傳朱元璋之詔,日后每年的重陽佳節(jié),都是公祭之日,舉國上下當?shù)繛閲鴳?zhàn)死之烈士。 且,著國子監(jiān)的學子們每月往來烈士陵園,他們該對陵園內的將士們有所了解。以示大明不忘將士之心。 當然,太子更頒下朱元璋關于如何優(yōu)待烈士家人的一系列標準。 凡為大明戰(zhàn)死的將士,他的家人由朝廷撫養(yǎng),以令老有所依,幼有得持。 若為大明傷而殘者,大明將以供養(yǎng)等等等,最后提到凡為大明戰(zhàn)死將士之后,其子女可入國子監(jiān)讀書,立時間讓不少文臣有了意見。 武將之后,怎么能讓他們進國子監(jiān),國子監(jiān)成什么了? 可惜,太子似乎早料到他們有所不滿,指著身后無數(shù)烈士的墓陵問:“為我大明舍身忘死者都沒有資格得到大明的厚待,誰有這個資格?” 誰也不敢說出他們文臣有功,所以得以令后代蒙優(yōu),兒孫可入國子監(jiān),但是武將為大明出生入死卻無功于國的話。 真要敢說,往后他們覺得誰還敢上戰(zhàn)場? 再說,朱元璋和太子的態(tài)度已經表明他們支持武將,就算他們這些文臣喊得再大聲又怎么樣,他們還能不講理的要求朱元璋改主意? 烈士陵園都建成了,而且規(guī)定每年都要公祭,難道他們以為朱元璋和太子只是在鬧著玩? 雖然這些年不少人都揪著淮西功臣不放,打定主意要將之除之而后快,朱元璋不負他們所望確實殺了不少的功臣,但并不代表朱元璋糊涂了,以為天下只靠他們文臣可得,不需要武將。 文臣和武將的爭斗,其實也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事,最后誰棋高一著,各憑本事。可在皇帝明顯不糊涂的情況下,硬要將一方踩到泥里去,不可取。 文臣們饒是再不愿意接受朱元璋對武將的看重,連帶著太子似乎也要傾向于武將而有所不滿,卻也不敢胡言亂語,惹了朱元璋和太子不喜。 事成定局,往后再徐徐圖謀就是,不必急于一時。 以至于,文臣們看著朱雄英和朱至分居于太子左右,隨太子一道祭奠無數(shù)英靈,都不及他們對朱元璋和太子似乎偏重武將的憂心,也就顧不上管朱至的出現(xiàn)和存在是不是合規(guī)矩。 連著兩天累死累活,等公祭畢,太子腰都直不太起來了,看到一旁精力充沛,似乎完全不受影響的朱至,太子揉著腰同朱雄英道:“你身子不如你meimei?!?/br> 注意到太子似有不適,第一時間過來扶著太子的朱雄英聞此問一愣,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聽錯! “爹,我也不累?!敝煨塾⒈惶由舷乱煌ù蛄?,無奈解釋。 太子按著腰,同朱雄英道:“你成了太孫,公祭一過,收拾收拾準備去北平?!?/br> 啊,關于朱雄英一連串的安排是早盤算好的,眼下不過是迅速把事清落定。 “是?!敝煨塾⒉桓铱棺h,太子提醒道:“你爺爺一直在考慮遷都一事,正好,你們兄妹一道四下看看,究竟哪里合適作為遷都的地方?!?/br> 朱雄英一頓,遷都一事關系重大,且問:“皇爺爺和爹是看中哪里了?” “北平、西安、洛陽?!碧訉⑿闹袑僖獾牡胤降莱觯煨塾Ⅻc了點頭。 “北平!”朱至在那伸著懶腰半響,不知什么時候摸了過來,立刻給出答案,她覺得北平不錯。 “為何?”太子聽到朱至的話,不得不問問理由。 “因為北元離北平最近,而且隨著南宋之后,繁華的地方都在北邊,再回古都西安或者洛陽都不合適?!敝熘恋睦碛擅鲾[著的啊,經濟早已南遷,再回到以前的老國都,不合適。 朱雄英第一時間道:“皇爺爺不喜歡北平?!?/br> 北平是元朝的大都,對元人深惡痛絕的朱元璋對元朝的大都是一千個一萬個不樂意。 “為帝王者只講合適不合適,不管喜不喜歡。再說了......”朱至脫口而出就要道出那句話了,突然意識到不是該說的話,又趕緊把嘴閉上。 朱雄英正豎起耳朵等著下文,結果朱至閉了嘴,朱雄英催促問:“再說什么?” “我不能說?!敝熘翐u頭,同時將視線落在太子身上,太子都不吱聲,她吱聲很是不合適,因而絕對不能說。 太子笑了笑,也是拿朱至莫可奈何,與朱雄英道:“等你們回來,你皇爺爺應該會考慮退位。” 朱雄英?。。【谷?,竟然有這樣的事? 不是,朱元璋什么時候有這樣的打算的? 朱雄英震驚無比,隨后想的是朱元璋從何時起的心?嗯,不好問,不能問是吧。 縱然滿腹好奇,朱雄英沒有問出來,看著這樣的兒子,太子很是欣慰。 對嘛,就得沉得住氣,別管聽了什么事,不該問的就別問,不該說的也別說! “這件事你心里有數(shù)即可,不能宣揚出去?!碧幽┝硕谝宦?,朱雄英點頭如搗蒜,保證一定不會對外透露半個字!他不至于沉不住氣是吧! 咦,不對啊。朱至好像早就聽說這事了是吧? 朱雄英轉頭打量朱至,朱至乖乖點頭。 對啊,她是早就知道了不假,可是朱元璋和太子都沒有說要讓她告訴朱雄英,她肯定不能說。要不然朱雄英在朱元璋面前露出自己知道得太多,反而不美。 嗯,朱雄英面對接二連三砸下來的消息啊,半響緩不過來,但是,好像也還好。不就是不太清楚朱元璋的一些安排而已,對于他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什么事,好像沒有影響對吧。 是以,很快朱雄英就穩(wěn)住了心神。 “此番為建各地的烈士陵園出入各地,并不僅僅只是讓你管這一件事而已,你明白?”太子注意著朱雄英的反應,看著他從震驚到慢慢釋然,平靜,越發(fā)滿意,同時也將話挑明。 “你如今是太孫,但聞天下不平事,你得管,你做的事不僅代表我們朱家,也代表大明。不能丟了大明的臉面?!碧訉χ煨塾⒓囊院裢瑸榇司偷迷偃诹怂?,務必要將事情辦得漂亮。 “是。我要往各地建烈士陵園不假,同時更為深入了解百姓,看我大明的百姓過的究竟是什么日子?!敝煨塾⒄?,保證他絕不傻,不會連自己要做什么事,不該做什么事都不知道。 太子相對滿意的伸出手撫過朱雄英的頭,道:“你雖年紀尚小,也要擔起天下重擔,這是你的命。若是你不想,趁早告訴我,莫在將來責怪為父沒有給你選擇的權利?!?/br> 朱雄英怕是也沒有想到會從太子這里得到這樣的一番話,可是,朱雄英也曾問過自己,他想要什么,他知道嗎? 生為太子的嫡長子,這不是他所能選擇的,但是將來要怎么樣活著,他其實是可以選的。 縱然太子對他寄以厚望,卻也并不希望強他所難,處處對他諸多約束。 其實自小到大,太子并不曾一味希望他好學上進,很多東西是朱雄英自己想學,太子才讓他去學的。 當然,大部分朱雄英是被朱至拉著去學的。捫心自問,朱雄英看著太子如今過的日子,能想得到將來自己又將過的是什么樣的日子,他是不是已經做好了準備?是不是已經可以平靜的走向未來已知的道路? “爹,我想像皇爺爺和爹一樣,將來也能造福百姓。我知道這條路會不容易,也知道未來會布滿荊棘,可我不怕。”朱雄英是想當皇帝的,明知作為皇帝要肩負責任和重擔,他是想當這個皇帝的。 太子凝望著朱雄英道:“就算你是太孫了,可我依然給你反悔的機會,但只這一次。如果你想好了,確定將來不管面對多少困難都不害怕,將來你會一步一步走上去。你要是害怕,怕?lián)黄鹛煜?,擔不起我們對你的期望,想要后退,我許你后退。但只此一次?!?/br> 有言在先的太子爺啊,知道這條路走得并不容易,他背負著同樣的期望,同樣的重擔,可他已經沒有回頭的余地。 太子明了處于這樣的位置不僅擁有無上的權利,更有背負著無數(shù)人的期望,全天下的人生計。重擔在身,有時候也會壓得太子喘不過氣。 他不能回頭,也回不了頭。面對兒子,他想給他一個機會,一個能讓他選擇的機會。 如果朱雄英怕了,他會為兒子安排一條退路。 如果一個人不愿意擔起重任,硬將責任扣到他頭上,那對天下人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與其強人所難,太子更愿意選一個愿意擔起重擔的人。 “爹,我不怕。我也早就想好了。我會像皇爺爺和爹一樣,努力造福天下?!敝煨塾⑹且馔獾?,畢竟太子愿意給他一個后退的機會,可就這一次。只是朱雄英或許曾經會害怕,至今日卻不曾想過后退,他只會往前。 太子看到朱雄英眼中的真誠,明了朱雄英已然做好萬全準備。 “好,既然不怕那就繼續(xù)走下去,擔起屬于你的重擔?!碧有牢康呐呐闹煨塾⒌募绨颍熘翛]能忍住酸溜溜的道:“爹啊,您怎么就沒問過我樂不樂意現(xiàn)在做的事?” 被問的太子忍俊不禁,迎視朱至道:“我沒有問過?” ?。〔荒苷f沒有問過是吧!轉過頭朱至指著前方道:“爹,要不要吃烤rou?!?/br> 轉移話題的速度之快,太子也是拿了她沒有辦法。 可惜,今日公祭,外頭的攤雖然還擺著,并不代表有人在。 朱至跑了過去一看,東西都在,就是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