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亂終棄的前任登基了 第102節(jié)
帳篷內(nèi)的幾位主帥不知為何,不太敢直接走出去,萬一耽擱了帝后二人的久別重逢,那可就是大罪過了。 這廂,封堯走出營帳,就看見數(shù)丈開外的地方,一女子揚著馬鞭朝著他狂奔而來,封堯加快了步子,就在兩人即將挨近時,女子跳下駿馬,宛若一只倉鼠般跳入了男人懷中,順勢摟住了男人的脖頸,將他抱得死緊。 封堯抱住了美人后腰,覺得手感不如一個月之前,心疼極了:“怎么瘦了?” 這是男人的第一句話。 玉鸞喜極而泣,嚎啕大哭。 千言萬語,實在蒼白。 遠不如這般緊緊擁抱,來得更加狂熱。 封堯先是抬首,低喝一聲:“統(tǒng)統(tǒng)給朕轉(zhuǎn)過身去!” 他此言一出,營地所有人皆服從轉(zhuǎn)身,后背對著帝后二人,誰也不敢多看,一個個眼觀鼻鼻關(guān)心,內(nèi)心戲碼十分豐富。 封堯摟著懷中人,柔聲哄:“怎么了?可是母后欺負了你?朕回去就將她驅(qū)逐出宮?!?/br> 玉鸞抬首,本就不太大的臉蛋,一月下來,消瘦了不少,淚眼朦朧,像朵雨后凄楚的梔子花,清媚嬌妍。 “堯哥哥?!?/br> 她忽然這般稱呼。 讓封堯又是一愣,此刻,二人四目相對,仿佛回到了年少時候,二人之間再無任何罅隙。 封堯臂力驚人,將美人高高抱起,當場轉(zhuǎn)了幾個圈。 這一刻,即便玉鸞不說旁的,又即便所有心事都不宣之于口,封堯也仿佛什么都明白了。 帝后二人膩歪好一會,這才進了帳篷。 楚玄鹖始終是疼愛meimei的,故此,他一句斥責的話也無,只要meimei高興就成。 大戰(zhàn)在即,封堯有十足的把握保護玉鸞,他記得玉鸞少時就有一個夙愿,便是跟著她父兄去邊陲打戰(zhàn),這一次,封堯打算圓了她的夙愿。 “想與朕并肩作戰(zhàn)一次么?” “要不要親眼看看你夫君如何驍勇?” 帝王都如此說了,玉鸞自是歡喜應(yīng)下。 大殷兵馬逼入柔然境地那日,大殷帝王身側(cè)一女子的身影赫然醒目,她騎著一匹雪色彪騎,艷紅色勁裝,束著高高馬尾,手持星月長劍,氣度卓然,與大殷帝王并肩而戰(zhàn),竟是半分不遜色。 開戰(zhàn)后的第二日,柔然便知,那女主不是旁人,正是大殷帝王的皇后—— 楚家次女,楚玉鸞。 作者有話說: 小太子:爹啊娘啊,你們還記得京都的小包子么?我終究只是個意外,qaq~ 楚凌:看開點~ —————— 寶子們,咱們接下來繼續(xù)哈~ 第七十六章 三日后, 柔然兵馬被逼到縷縷退敗。 五日后,柔然新王命人遞上降書。 大殷帝王并沒有自己做決定,而是詢問了皇后的意見。 年僅十九歲的皇后, 瀲滟的桃花眼中俱是銳利與颯氣, 她骨子里流著楚家的血, 而今又是大殷的皇后,思緒再也不局限于深閨女子。 她接過柔然王親筆書函的降書, 當著數(shù)萬將士的面,直接給撕了個粉碎。 纖細的臂膀一揮,降書被她揚入風(fēng)里。 “大殷泱泱大國, 太上皇在位時,一直主張仁德治國。可柔然乃粗鄙蠻夷,數(shù)年來屢次叩邊,踏我大殷國土,傷我大殷百姓,此舉實在不能容忍!本宮今日只有一句話:侵華夏者, 必誅!” 眾將士的士氣被調(diào)動了起來。 他們沒人敢對玉鸞不敬。 這位可是永安侯之女,還是皇后娘娘,她一介女子都能如此剛烈,又何況是他們這些錚錚漢子呢! “侵華夏者, 必誅!” “侵華夏者, 必誅!” “侵華夏者, 必誅!” …… 數(shù)萬人馬的士氣高漲,封堯看著身側(cè)女子, 與有榮焉, 幽眸里泛著微光:“好!那就繼續(xù)戰(zhàn)!” 不愧是他的姑娘, 與他的想法一般無二。 所謂的大國禮儀之邦, 可不是服軟認輸。 也該讓蠻夷外邦見識一下,何為真正的“大國外交”! 交戰(zhàn)繼續(xù),不出一月,柔然徹底投降,成為了大殷的附屬之地,柔然王被取締,暫由封堯指派的將軍輔政。 * 大獲全勝的當晚,大殷帝后入住柔然王宮。 廣袤的草原雖是沒多少水源,但王宮內(nèi)引了熱泉,倒是可供給皇后沐浴。 封堯過來時,玉鸞已經(jīng)媚眼如絲的倚靠著溫泉池壁,美人眼神不可謂不直接,褪去了少女的青澀與懵懂,就連單單一個眼神也能輕易勾了人心。 封堯剛下池子,美人就撲了過來,用她的熱忱與主動告知帝王——她的小心思。 “呵呵……怎么了?如此主動?當真又想讓朕給你生個孩子?” 玉鸞:“你……”他是在記仇么? 她的確說過,僅僅將他視作生子工具了。 罷了罷了,都是自己人,計較那樣多作甚? “皇上如斯俊美,臣妾的確應(yīng)該逮著皇上,給自己多生育兩個孩子。” 這是玉鸞的真心話。 封堯自是求之不得。 池水蕩漾,浮浮沉沉,鶯啼啾啾…… * 當年深秋,大軍凱旋歸來。 楚凌是急性子,恨不能立刻讓帝后二人知曉,小太子在他的養(yǎng)育之下,已經(jīng)可以行走說話了。 長街兩側(cè)人頭攢動,楚凌身段高大,為了讓外孫可以瞧見自己的爹娘,他讓小太子騎在他的脖頸上。 秋日楓葉,艷紅如火,沿途燦燦灼灼,宛若十里紅妝。 帝后二人騎馬并肩走在隊伍的最前頭,受百姓跪拜。 男子俊朗高大,女子清媚無雙,好一對璧人。 百姓們看著帝后,皆咧著嘴笑,只覺得無比開心。 按理說,楚凌是站著的,存在感應(yīng)該極強,他脖頸上還坐著小太子,可誰知,帝后二人直視前方,面帶微笑,時而對視了一眼,就這么走了過去,仿佛沒有瞧見小太子一般。 “娘親、爹爹……” 小太子支支吾吾,小手往前抓了抓,卻是被無視了。 楚凌:“……” 帝后夫婦過分了?。?/br> * 帝后歸京,衛(wèi)太后再不敢造次,安安分分守在后宮,直到太上皇駕崩,她這才心甘情愿的遣散了自己的男寵。 就仿佛…… 她此生再無死對頭,也沒必要搞得轟轟烈烈去氣人了。 她當下最畏懼之人,是楚凌。故此,更是不敢招惹玉鸞。 帝后紅袖添香,過了一年又生下一個皇子。 自此,大臣不再提議擴充后宮的事。 封堯讓葉琛給他配制了男子服用的避子藥丸。 他雖然很渴望一個女兒,可兩個孩子足矣,他不愿意再多生一個,免得皇后眼里只有孩子,沒有他。 可憐的小太子更是在三歲的時候就被送去了永安侯府養(yǎng)著。 因著楚凌徹底致仕,又有一身武藝,遂擔任起了小太子的武學(xué)師父。 霍家的長孫、葉家的雙生子,以及楚凌的兩個親孫子,幾個孩子作伴,整日圍著楚凌。 楚凌被吵到一個頭兩個大。 可他又自詡職責所在,再苦再累,也要帶好幾個孩子。 小太子自是不必說,其他幾個世家子弟,皆是給小太子培養(yǎng)的心腹,將來是要輔佐太子的。 楚凌萬沒想到,他到了這把年紀,竟會cao勞到廢寢忘食。 每次出門,身后都是跟著一串孩子。 從前的那些同僚,都想巴結(jié)他,可瞧見了他,又恨不能繞道走。 一眾孩子也時常入宮陪伴皇后。 這一日,天光正好。 孩子們在御花園嬉戲打鬧,玉鸞搖著半透明刺木香菊輕羅菱扇,總覺得眼前一幕甚是新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