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湖誓山盟一曲結(下)
杭州城中,最大的茶館「碧露軒」內高朋滿座,樓高三層,一樓戲臺上說書先生口沫橫飛,臺下有人對奕下棋,有人擺著龍門陣談天說地,小二忙里忙外,滿室人聲鼎沸。 「如此湖山歸得去,詩人不做做茶農(nóng)。嘿,有趣有趣?!孤屣L看著高掛店內的一副對聯(lián),正和劉希淳聊著天。 「嗯…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竹雨松風,煮茶談琴,霞兒,你們南方人生活過得可實在愜意啊。」劉希淳嘗著自己最愛的蘭花糕,望著另一幅對子,有感而發(fā)地道。 洛霞伸出纖纖玉指,從碟中拿了一塊荷花酥道:「這茶館文化在南方可盛行了呢。村夫商賈,退休鄉(xiāng)紳,各色各樣的人物茶馀飯后便聚在這兒縱論古今,月旦人物?!拐f完輕輕將手中荷花酥放入那櫻桃小口中。 老歐從剛進店便靜靜地觀察著四周,此時忽然開口道:「公子,我聽說,每個茶館都反映著這座城市的縮影,在這里,人人皆可以高談闊論,或許是個打探消息的好渠道??!」 劉希淳聽了后點點頭。 四人吃著糕點品著茶,一面聽著戲臺上的故事,有一句沒一句地間聊。忽然見鄰桌略顯sao動,似乎正在爭論著甚么。 「路暘先生成名數(shù)載,被譽為王佐之才,若不是他對俗名不屑一顧,此次科考狀元非他莫屬!」一個身著錦袍,年近天命,貌似已致仕的官紳一臉正色地道。 另一名商人打扮的年輕人道:「李縣丞,你這話可就不靠譜了。天下誰人不知路先生應考多次,卻次次名落孫山,最后索性隱居山林。依我看,還是馀杭的云神童最有機會拔得頭籌!」 原來那中年人曾做過錢塘縣的縣丞,怪不得在人中看起來頗具聲望。 李縣丞瞪大了眼睛,大聲地道:「胡說!那云小子不過靠幾個對子,還有仗著一些雜學,算得甚么神童。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娃兒怎么和百年奇才路暘先生相比?!?/br> 那商賈也沉不住氣了,提高了音量道:「那路暘中了秀才之后,鄉(xiāng)試履試不第,便終日沉醉于書畫當中,甚至還唾棄科舉,放浪形骸,一副舉世皆濁我獨清的模樣。我看啊,他此次即使重投考場,結果應該也是如過往一般不中,連個進士都撈不著,還想當狀元啊?」 說完當下更有數(shù)名友人出聲附和。 看到鄰桌爭持不休,劉希淳招來那堂倌相詢。 這茶館里的堂倌又稱茶博士,只見他一副見多識廣地道:「這位公子爺,一看您就是外地人吧?讓俺來給您說說,他們正討論著誰最有機會在科考中獨占鰲頭呢!」 劉希淳點點頭,又問道:「這路暘先生我知道,但剛剛聽他們說到云神童,您給我們介紹介紹吧?!?/br> 路暘文墨丹青皆可稱絕,在大熹朝應說是家喻戶曉,前些年一篇治國三策,其中便大肆抨擊大熹取材管道,唾棄科舉八股。 「讀書人,最不濟。爛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變作了欺計。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擺尾搖頭,便是圣門高第…」雖說評價兩極,在朝中反彈聲更大,不過隨著愈炒愈烈,還是得了一個王佐之才的美譽。因此劉希淳自然時有耳聞。 這俗話說長官不如副官,掌柜不如茶倌,他們雖然負責摻茶倒水,但除了茶藝高超,更是見多識廣,無所不知,因此被稱為「茶博士」,可說是茶館里的靈魂。 果然看那茶博士得意神情,笑道:「這馀杭鎮(zhèn)上有一男孩,名喚云奕華,雖然家境貧困,不過據(jù)說他五歲讀書目成誦,九歲能寫文章,最愛的便是對對子?!?/br> 有一次,父親把他背在肩上帶他出游,豈料有人見了便譏道:「父當馬騎!」 沒想到年僅七歲的云奕華隨口便對道:「望子成龍!」輕松地便化解窘境,并贏得了大伙的稱讚。在鄉(xiāng)里間號稱神童。 洛霞不禁問:「不知這云神童年方幾許?」 茶博士思索了一會兒道:「今年是靖嘉三十一年,算一算也大約十四歲了吧?!?/br> 劉希淳和洛霞不約而同看了洛風一眼,這洛風今年也正好十四歲,也是聰明伶俐。 劉希淳心想:「這江南之地果真地靈人杰,不知有多少能人異士,究盡誰能問鼎狀元可還是未知數(shù)呢,真是令人期待。」 這茶館果真是流通消息最快的地方,除了路暘及云奕華,透過茶博士的言談,劉希淳得知,這江南還有一奇女子,閨名喚作柳詩妍,隱居揚州。 與一般姑娘不同的是,她喜著黑衣,性格有些古怪,但性高曠且通禪理,平時不只行醫(yī)濟世,據(jù)說涉獵廣泛,諸子百家無所不讀,甚至有人專程慕名而至請求這位柳姑娘幫忙解惑開示,被鄉(xiāng)里間稱頌有大智慧。 不過令劉希淳訝異的事,傳聞這奇女子竟和大名鼎鼎的路暘先生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 靖嘉三十一年臘月十五,蘇州城人潮川流不息,大街上充斥著置辦年貨的百姓及賣力吆喝的小販們。 忽然,只見那魚販的錢老闆神情有些緊張,鬼鬼祟祟地快步走上玄水橋。 錢老闆來到一推車前,只見那賣糖葫蘆的老翁身著麻衫,慈眉善目,和藹地道:「冰糖葫蘆一串兩錢,兩串五錢,大爺要來幾串?」 街坊皆稱這老翁作怪人,一串兩錢,兩串五錢,哪有人這么賣東西的? 豈料錢老闆竟答:「旦底兩錢我不買,挖工雖貴串串甜?!?/br> 老翁聽了這奇怪的回答,臉色忽變,低聲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br> 錢老闆微露喜色,但也小聲地道:「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咕故情L生教的彌勒密語。 原來,這錢老闆的另一身分,竟是長生教蘇州所設水龍壇轄下弟子,至于旦底意思是一,挖工指二,乃是蘇州秘密的黑話。 那老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一紙團塞入錢老闆手中,錢老闆拿了兩串糖葫蘆,不慌不忙地走至隱密處拆開一看,閱完將紙吞下肚,若無其事地向城西行去。 錢老闆在一間舖子門前停下,只見那門上掛著「如銘糧行」的牌匾。他左顧右盼,確認無人跟蹤,閃身進入鋪中。 柜臺一年輕伙計,見到錢老闆便笑臉迎人地道:「小店應有盡有,客官需要些甚么呢?」 錢老闆面無表情地道:「怎不見你們謝老闆呢?」 伙計還是笑盈盈地道:「咱謝老闆今日至金陵辦事去了?!?/br> 錢老闆點點頭,轉身前去將木門闔緊,盯著伙計沉聲道:「謝老闆不在,那謝舵主該在了吧?」 那伙計聽后面上一驚,但還是抑住訝色低聲道:「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br> 錢老闆此時才面上一松,回道:「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伙計見暗語對上,連忙邀錢老闆進入柜臺,悄悄地將臺下一木門掀起,待錢老闆俯身進入后,那年輕伙計若無其事地關上木門,繼續(xù)手邊的工作。 原來這木門下別有天地,錢老闆巡著通道向前行,不一會兒便來到一略為寬敞的廳中。 廳內站著一中年男子,似已久候多時,錢老闆見了趕緊跪下道:「小人見過舵主,途中有些耽擱,來的遲些,望舵主見諒?!?/br> 原來眼前這名衣著華美,作商賈打扮的中年人便是蘇州富商謝如銘,大家只知他是如銘糧行的創(chuàng)始人,樂善好施的大善人。卻沒想到,他的真實身分竟是長生教麾下八大舵主之一,執(zhí)掌蘇州水龍壇的謝舵主,真名謝銘。 謝銘擺擺手,示意要他起身,說道:「無妨,錢老闆,本舵主聽說你有要事相稟,便馬不停蹄地趕回來,有何事趕緊說吧?!?/br> 錢老闆揮揮衣袖,趕緊站直身子道:「舵主,潛伏在京里的探子回報,這吳世藩近日重金禮聘了南方武林名宿,人稱『霸刀』的歐陽德老爺子,將要在廣陵王回京前一舉將其殲滅?!?/br> 謝銘聽了之后道:「哼!吳世藩,這jian賊雖然令人不齒,但剷除廣陵王勢必能讓大熹朝重創(chuàng)。到時人心惶惶,我們便大舉起義,一舉推翻他劉家的江山!」 長生教在各省打著彌勒佛再世的旗號吸收信徒,日益強大,偏偏當今圣上不理朝政,百姓苦不堪言,因此愈來愈多人響應長生教。 「謹遵舵主指示!」錢老闆恭敬地道。 此時卻自內廳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道:「哼!霸刀歐陽德?爾等可別小瞧了劉希淳這小子,孰勝孰敗還難說呢?!?/br> 隨著聲音傳來,一巨漢自內廳走出,身高七尺,一頭雜亂的金發(fā),面色黝黑,輪廓甚深,那高挺的鼻梁及湛藍的眼睛,說明了他的異域血統(tǒng)。 錢老闆此時還未反應過來,卻見謝銘已拱手下跪道:「二法師!」 「二…二法師?」錢老闆還未敢相信,便已被謝銘拉著下跪了。 原來,這來人竟是圣教四大護教法師之一,人稱「魔獅」的唐邵! 錢老闆位卑人輕,自是沒見過唐邵,謝銘急著問出消息再稟告唐邵,但豈料他聽不下去,竟自行現(xiàn)身了。 錢老闆緩過神來,顫抖地道:「不知法師尊駕到訪,小人罪該萬死,還請法師責罰?!?/br> 錢老闆如此畏懼也不奇怪,唐邵在教中威望極高,四大法師依序分別為「妖狐」,「魔獅」,「鬼虎」,「怪狼」,其中這魔獅唐邵力大無窮,慣用武器乃一把八十斤的鎮(zhèn)魔槌。 唐邵最為人所知的事蹟乃是在少室山腳,隻身一人,便破了那少林寺鎮(zhèn)派奇陣「十八羅漢陣」,從此威名遠播。 這等傳奇人物對錢老闆來說,本是遙不可觸,但如今相距不過數(shù)尺,活生生地面對面,隱隱傳來的威武就讓錢老闆不寒而慄。 唐邵似是毫不在意,接著道:「話雖如此,吳世藩此番尋歐陽德相助,劉希淳也絕對討不到甚么便宜。但劉小子是武學奇才,年輕一輩除了特務頭子傅炳那獨子之外,無人能望其項背。尤其蘭魂十三式,據(jù)說從未有人能讓他使完,就通通敗下陣來。」 錢老闆和謝舵主都不敢相信,傳聞中唐邵天賦異稟,對所謂的武林高手皆是不屑一顧,如今卻對一個未及弱冠的少年人如此推崇,不免有些失望。 謝銘咬咬牙道:「依二法師之言,這劉希淳如此強悍,竟毫無攻破之法嗎?」 唐邵瞪了他一眼,哼了一聲道:「本座何時這么說過,只是念他在此年紀,有此修為已屬不易。至于,哼!就讓本座來讓他開開眼界,讓他明白,何謂真正的江湖!」 謝銘聽了喜出望外,笑道:「法師親自出馬,那小子還不手到擒來?」 唐邵似乎挺沉的住氣,也沒被諂媚之言沖昏了頭,指著他那寬大的后腦勺緩緩道:「成大事者靠的是智慧,而不是蠻力。本座此次先讓歐陽德及劉希淳拚個你死我活,接著半路殺出,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這唐邵看來人高馬大卻毫不遲鈍,能坐到圣教法師之位靠的可不是匹夫之勇,智慧心計絕對少不了。 錢老闆及謝銘不明究里,似懂非懂,但卻不忘高聲喝道:「彌勒菩薩神佑圣教,法師定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