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策馬奔騰情種埋(下)
暮靄沉沉楚天闊,紫嫣紅云霞光繞,轉(zhuǎn)眼間便過了申時,洛霞已大致學(xué)會cao縱馬兒的技巧,兩人回到了馬車處,見楓辰汐羽共乘一騎,也正行來。 正當(dāng)洛霞下馬時,方才無比溫馴的黑馬竟狂嘶了一聲,前蹄離地,向后仰去。 見洛霞從馬上被甩了下來,劉希淳無暇控制馬匹,情急下只好放開手中韁繩,將洛霞緊緊接住,才免得她跌落撞傷。 只是當(dāng)兩人自驚嚇中回過神來,才發(fā)現(xiàn)這慌忙一接,讓他們緊密接觸,還來不及分開便聽到自凌楓辰及汐羽傳來的呼聲。 劉希淳連忙將洛霞放了下來,洛霞更是滿面羞容,畢竟從旁人的眼中看來,就像是她緊緊依偎在劉希淳的懷中。 兩人被調(diào)笑了一陣,劉希淳只好解釋道:「下馬與上馬姿勢正好相反。下馬要右腳脫鐙,從馬臀部上方邁過,但絕不能碰到馬臀。洛姑娘剛剛便是誤觸馬臀,才會造成馬兒受驚…」 洛霞紅著臉點點頭,雖說凌楓辰及汐羽大致上了解了事情的經(jīng)過,不過對他們來說,任何的說詞都顯得蒼白無力,兩人還是掩不住笑意。 夕陽西下,馀暉點點撒在兩匹一前一后正狂奔著的馬匹上,劉希淳和凌楓辰各攜一女在此時已換上紅裳的大草原上策馬奔騰。 四人此時似乎忘掉了平時的身分,都變成一個個天真單純的少男少女,享受著遠離紅塵喧囂的自在。 劉希淳看著身前佳人沒有了往日冷傲孤高,縱情地高呼,露出了活潑的小姑娘神態(tài),不禁也展露笑顏,心里想著:「原來她也有這樣可愛的一面啊。」 他卻沒發(fā)現(xiàn)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似乎都讓人快忘了那個凜若寒霜的王爺,此時的他只是一個溫柔深情的男人,縱有寒冰千尺,也被柔情消融… 這晚,劉希淳如往常一般攜著紫竹簫至「幽蘭園」。只見今日十五的圓月,鑲嵌在墨藍的夜空上,顯得格外皎潔。春風(fēng)拂過,一縷蘭花的幽香撲鼻兒來。 突然,陣陣琴聲傳來。劉希淳靜靜聽著,雖說那樂音還是一樣地珠圓玉潤,悅耳動聽。但只見劉希淳眉頭一動,露出一個似笑非笑的表情。 原來,他發(fā)現(xiàn)今夜洛霞所奏竟是一曲《詩經(jīng)?國風(fēng)?衞》中的「淇奧」。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琴曲溫雅平和,希淳聽出箇中意義,那看似永不消融的表情此時竟不自覺的昇起兩抹紅暈。 劉希淳心想:「這洛霞何等聰慧的人物,哪里會不知此曲中所隱含知含意。不過看她往日一副傲視鬚眉的模樣,竟也會如此…」 原來,這〈淇奧〉大意上是在讚揚一個男子像切蹉過的象牙那么雅致,像琢磨過的美玉那么和潤。如金如錫,如圭如璧,金錫是千錘百鍊而成的金屬,圭壁是最完美而溫潤的玉器,用以比君子到達完美無瑕的境地。能見到這樣的人,怎么可能不敬慕他? 雖說這詩本不是情詩,但此時自一女子藉琴傳情,劉希淳何等敏感之人,如何能不解其中之意? 另一邊「京悅客?!沟纳戏恐?,洛霞此時已是滿臉通紅,額角生汗。幾名姑娘圍繞著她嗤嗤笑著。 原來,姊妹們早就瞧出兩人的情意了。這洛霞才情力壓天下俊才,往日都不會正眼瞧男人一眼。此次進京竟日日和這個男人琴簫合璧,甚至同騎共游。 但這廣陵王也實是無可挑剔,才貌雙全,文武全才,且又正義穩(wěn)重,實乃女子之完美歸宿。眾姊妹苦勸要把握良機,若錯過了今生可能就沒有可讓她看的上眼的男子了。 誰知這洛霞雖為不櫛進士,冷傲自信,但其實臉皮薄的如紙一般。幾位姊妹出謀劃策都被她嫌太過露骨直接,直到最后才勉強接受了這以琴傳情的方法。 雖然洛霞心理不斷提醒自己這不是首情詩。但在這保守封建的時代,未出閣的女子不吝溢美之詞地讚美男性,雖說只是彈琴,其實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正當(dāng)洛霞害臊含羞地彈奏完,靜待一陣后,都未聞劉希淳的簫聲相和。 眾女都是一陣疑惑,難道是此法過于直接明顯了?洛霞更是羞得無地自容,暗自憂心道:「難不成他嫌我過于大膽露骨,將我視同其他風(fēng)塵女子一樣隨便?」 正當(dāng)眾女還在擔(dān)憂臆測,忽然,窗外悠悠傳入一熟悉的簫聲,一樣的幽婉悅耳。 雖不是剛剛的「淇奧」,但眾女暗暗放心,至少劉希淳沒有拂袖而去。 此時洛霞心頭卻是小鹿亂撞,原來,她聽出這是一曲「鳳求凰」。沒想到這冷靜如冰的廣陵王竟比自己還要熱情狂放,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將琴代語兮, 聊寫衷腸。何日見許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于飛兮,使我淪亡… 此曲原為西漢時司馬相如當(dāng)眾彈奏,與卓文君定情之作。以琴聲“求其凰”,正喻以琴心求知音之意。 全曲「鳳求凰」講述著男女高尚非凡的理想,知音的默契。此時換作劉希淳以簫吹奏,兩人也是同樣的因樂相知,以樂結(jié)緣,竟也與此曲不謀而合。 一眾姊妹見洛霞聽了此曲后神色怪異,平日清瘦蒼白的兩頰此時竟通紅如火,便問道:「洛姊姊,怎么了嗎?」 洛霞連忙收整自己紊亂的思緒。過了一會兒,她左手握拳,似是在為自己打氣,心中下了一慎重的決定。 只見她坐回琴前,清麗飽滿的琴音隨著纖長十指流淌出來,竟是另一首「鳳求凰」。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託孳尾永為妃。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馀悲… 原來,這司馬相如共作了兩首鳳求凰。第一首表達相如對文君的傾慕和熱烈追求,自喻為鳳,比文君為凰。文君雅好音樂,相如以琴聲“求其凰” 這第二首卻是更為大膽熾烈,相如暗約文君半夜幽會,并一起私奔,。因此洛霞在彈奏之前,才會如此猶豫掙扎。 幸好眾位姊妹并不知曲中含意,只是為兩人琴簫合奏而高興。 此夜,兩人將此首「鳳求凰」來回不斷合奏,曲中之意在兩人心中翻騰奔洩。 兩人雖只見過數(shù)面,但每晚以琴簫相惜相勵,同樣都是特立獨行,驚才絕艷,原以為兩人以知音之名相交,未料情苗抽枝發(fā)芽,迅速滋長,以悄悄地突破了友情的桎梏。 靜夜,管簫齊奏,絲竹和鳴,清幽婉轉(zhuǎn)。音節(jié)流亮,感情熱烈奔放而又深摯纏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