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讓我發(fā)家致富[年代文] 第22節(jié)
“二叔,我才幾歲?這不著急的,再說了,如今可是有婚姻法的,男子20 ,女子18才能結(jié)婚,這可不能隨便胡來?!?/br> “這我知道,可鄉(xiāng)下人有幾個懂這個的?又有幾個結(jié)婚是去扯證的?別的地方不說,就說咱們村,就我所知,除了幾個當(dāng)兵出去的,和在城里招工的,其他的一個沒有?!?/br> 說到婚姻法,沈二叔板著的臉露出了幾分笑意。鄉(xiāng)下人讀書識字的少,對法律更沒多大的概念,婚喪嫁娶行的依然是早先的一套。就是他自己,若非老大早早就去了城里,日常走動間聽得多了,見的多了,怕是也不會上心。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既然侄子有這個概念,那有些事兒說起來就容易了,也更有理由了。 “不過你這理由不錯,加上你爹剛走,怎么也能拖上幾年了。” 嗯?不對啊,剛才那話說的,難道不是想讓他早點結(jié)婚的意思? “想什么呢,我只是想告訴你,你的親事要心里有數(shù)了?!?/br> 是為了這個?不能吧,那么嚴(yán)肅的表情,還說的挺深沉的樣,傻子都知道這里頭肯定有別的。 “確實有,我的意思,大夏啊,你是大哥,你爹沒了,你就是你弟妹們的依靠,所以為了他們,你許是要辛苦些,將婚事先往后放放。不是我說你將來娶得媳婦就一定不好,不愿意和你一起撫養(yǎng)弟妹??!只是……怎么說呢,為了將來家里不至于因為這個鬧出矛盾,損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情分,最好三單四雙小學(xué)畢業(yè)之后在說你結(jié)婚的事兒。這樣的話,哪怕……他們兩個將來找工作也不至于太難。” 這年頭長兄如父,長姐如母是常態(tài),也符合大眾的價值觀,可真并不是說事兒到了自己頭上,每一個都愿意付出的,所以說這個話的時候,沈二叔小心的打量著沈夏的臉色,生怕這侄子因為這個緣故,心里不痛快,或者就此覺得弟妹成了包袱。 好在沈夏不是那樣的人,或者說他從來就沒想過自己哪天會因為別人不管自家這幾個小的,所以聽了沈二叔的話一臉的驚詫和不解。 “二叔,你這說的是什么話?什么叫矛盾?什么太難?我是長子,還接了爸的班,沒畢業(yè)就有工作可干,有錢可掙,那撫養(yǎng)他們成年這不是應(yīng)當(dāng)應(yīng)分的事兒?” 侄子這么有責(zé)任感,這么懂事兒,沈二叔是真高興,看著沈夏的眼神溫柔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親爹呢。不過該說的還是要說。 “你這么想二叔真高興,只是丑話說前頭,這副擔(dān)子一挑,少說也要四五年,你心里要有準(zhǔn)備。” “四五年后我也不過是剛二十,這也能算負(fù)擔(dān)?要我說,他們讀書越多我越高興。爸早年說過,不管什么時候,讀書都是有用的。所以希望咱們家的孩子能多讀書,只要能考上去,多讀點將來才路更好走。所以啊,別說是四五年了,就是再多我也供著。要是能出個大學(xué)生,那咱們家不定還能出個干部呢,多光宗耀祖啊。” 這話可真是有見識,沈冬聽著直點頭,雖然后頭十年,讀書人倒霉的不少,可同樣的,真能在哪個時候從底下往上爬的,哪一個是文盲?哪一個沒點水平?再說了,只要熬過了那個階段,讀書好的立馬就魚躍龍門,乘風(fēng)而起了。 沈二叔對于這個調(diào)調(diào)也是贊同的,畢竟沈父當(dāng)初能那么順利的進(jìn)了運輸隊,多少也有他識字的緣故,不然為啥不選別人呢對吧!可以說沈家,那就是讀書的既得利益者,既然自己親身體會過這差別,沈二叔如何能不積極。 “你爹這個話說的對,所以哪怕在難,你那三個堂兄弟,我都送去上了學(xué),哪怕讀不上去呢,也不能當(dāng)睜眼瞎?!?/br> 聽著沈二叔也贊同他的論點,沈夏說的越發(fā)的起勁了。 “至于你說的結(jié)婚的事兒,不說這會兒說這個還早,就是真到了那時候,我自己掙錢養(yǎng)我自己的弟妹,誰能說什么?有意見的我干嘛要娶?給自己找事兒嗎?二叔,我又不傻,心里有數(shù)著呢?!?/br> 有數(shù)?呵呵,這可真是夠有數(shù)的。 雖然沈夏這么有擔(dān)當(dāng)沈冬聽著很感動,心里暖暖的,可這鋼鐵直男的后半句……但愿到了那時候,你腦子不會進(jìn)水,還能記得這句話吧!你要真一直這么堅持……唉,為啥莫名的這會兒就開始為未來大嫂嘆氣了呢! 沈冬覺得沈夏鋼鐵直男,可沈二叔不覺得啊,他只覺得這個侄子好的不能再好,滿臉歡喜的就轉(zhuǎn)頭對著沈父的墳頭表揚起來了。 “大哥,你聽到了?大夏真的很好,你這兒子養(yǎng)的,真的值?。】梢詮氐追判牧???矗笙?,你爹高興了,墳頭草在動呢,這是給你做見證了呀……” 天剛蒙蒙亮的時間,大雪皚皚的山頭上,冷風(fēng)呼啦啦的吹著已經(jīng)夠冷了,二叔啊,你還總和墳頭說話……唉,這上墳上的可真是夠有氣氛的。 作者有話說: 第32章 新年新喜 雖然談話的地點有點冷, 可事兒卻說的挺順,算是將老沈家下一個五年計劃粗粗的定了下來,雙胞胎懵懂,沈冬心里卻對沈二叔十分的見情。雖然她一直知道, 自家這大哥是個有擔(dān)當(dāng)?shù)? 可在他們家只有大哥看起來有前途的情況, 不是什么人都會為他們幾個孩子的處境著想,為她們說話的。就像是沈二叔說的村中人想給大哥說親這事兒, 又能掙錢, 又能得人感激,這樣的事兒有的是人想插手。 因為這份感念, 沈冬年假在沈二叔家的日子越發(fā)的討喜勤快了, 不僅是幫著二嬸做家務(wù), 還很用心的當(dāng)了幾天的樹洞,聽她碎碎念, 喜得二嬸一個勁的遺憾,她怎么就只生了一堆的小子, 沒有一個貼心小棉襖。 二嬸在自家說話吐槽半點沒遮掩,說起沈山三兄弟的各種糗事更是手舞足蹈, 外帶各種評論,弄得三兄弟羞惱的差點離家出走。這一家子熱鬧的呀, 讓沈冬這一行四個徹徹底底的享受了一把人多的滋味。 與此同時, 沈二叔當(dāng)日在山上的話也十分有趣的應(yīng)驗了,明明不過是串門閑聊,十個里居然有七個會說到沈夏的婚事。當(dāng)然這并不是說所有人都有做媒介紹女孩子的意思, 可大部分人都覺得, 沈夏早點娶媳婦, 日子能過的更輕松些。畢竟讀書的沈冬不可能一整天在家干家務(wù),也不可能全心全意的照顧工作辛苦的沈夏。 好在沈二叔提醒的很及時,沈夏自己也有充足的理由,將國家規(guī)定,和擔(dān)心瞎來影響工作為由,到底是一竿子支出去了四年的時間。 除去這一個小小的瑕疵,這次過年的回鄉(xiāng)之行還是很圓滿讓人高興地,好的到了離開的時候,雙胞胎抱著二嬸的腰,大哭著不舍離開。 “行了,都是大孩子了,怎么還像三四歲時一樣,動不動就掉淚呢,真是夠丟臉的?!?/br> 沈冬嘴上調(diào)笑兩個小的,笑嘻嘻的劃臉羞他們,心里卻十分的心疼。 若非早早沒了親爹媽,他們怎么會將二叔二嬸看的這么重?他們濡慕親近的那么明顯,顯然是將對父母疼愛的渴望放到了二叔二嬸的身上??杉俚慕K究是假的,還是要面對的不是嗎? “三單,你是哥哥,還是個男娃,怎么和女娃一樣哭唧唧的。趕緊的,將眼淚擦了,讓人見著了你好意思啊。” 沈夏顯然也很明白這一點,這邊沈冬的話音剛落,他就皺著眉戳著沈單的心窩子說了這么一句。 你別說,這一句還真是有用,小家伙立馬就放開了二嬸,開始使勁的擦臉了。 “沒,就是,就是,就是讓四雙給帶的。” 呵呵,這鍋丟的可真快,人才呀老三。 四雙顯然這會兒還處在懵逼狀態(tài),渾然不覺自己被信任的三哥推出來頂崗了,只喃喃的對著沈冬討好的問: “二姐,二嬸不能去我們家住嗎?” 哎呦,這小可憐的樣哎,沈冬差點就答應(yīng)了,好在她到底腦子還在,所以只是笑著反問: “你是要搶堂兄弟們的娘啊,你問過他們了沒?他們能答應(yīng)?” 那肯定不能啊,哪怕是日日嫌棄老娘翻老賬,說他們糗事兒的沈山,都能一本正經(jīng)得搖頭,更不用說那還是個奶娃的沈海了。 “四雙,壞蛋?!?/br> 看,友誼的小船翻車了吧!沈海都開始掐腰罵人了,也不知道跟誰學(xué)的。 跟誰學(xué)的不用細(xì)究,有了這么一個打岔的,總算是讓沈冬一行人能順順當(dāng)當(dāng)?shù)碾x開了。和來時不同的是,這會兒不只有他們兄弟姐妹四個,二叔拉著板車和他們走在一起。 “二叔,這會兒去公社干嘛?人家應(yīng)該才上班吧。” “聽人說,昨兒就上班了,這會兒去正好,人少,尋人說話也能多磨磨時間?!?/br> 磨時間?干啥要和人磨? 那自然是和種地有關(guān)的事兒唄,鄉(xiāng)下農(nóng)民,最關(guān)心的也就這么一個事兒了。 “上頭分下來那么些個技術(shù)員,不早點去和領(lǐng)導(dǎo)們磨,留下個深刻的影響,人多粥少的,能輪到咱們村?” ???搶技術(shù)員?這人還得搶?就如今這局面,只要是有利于增加產(chǎn)出的事兒,怕是不用你們?nèi)フ遥松项^也會派人輪著來教一遍吧。 “怎么不想要了?誰先誰后這都得看上頭怎么安排,你說,這要是將咱們村放到最后,那能成,一個不好,等人來的時候,春耕下種都完事兒了?!?/br> 哦,要這么說,這是該多上心些,不是聽到這話的沈家兄妹沒有大局觀,只顧著自家啊,這事兒放到誰身上,多半也都是這么想的,畢竟胳膊肘往里拐嘛。 不過這事兒怎么讓沈二叔去?他既不是村干部,也不是有門路人脈的,就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村子里的干部難道不怕他白走一趟? “那肯定不會,也不用擔(dān)心,我們那是輪著去的,只要公社那邊辦公室有人,基本兩天去走一趟,爭取讓公社的每一個領(lǐng)導(dǎo)都知道我們迫切的需求。” 噗,合著你們這是用人海戰(zhàn)術(shù)耍無賴??! “不然呢?這災(zāi)荒是過去了,可人心里的那股子差點被餓死的恐慌卻依然還在,哪怕是為了多攢點糧食,讓人心里安生呢,也得多上心啊,寧可讓領(lǐng)導(dǎo)們覺得咱們煩,也不能放過一絲一毫的可能?!?/br> 二叔的臉上無奈的表情很明顯,同樣的,他眼里的堅定也很清晰。他確實不是干部,也不是哪個領(lǐng)導(dǎo)的誰誰誰,去了基本屬于刷個存在感,可他是村子里的一員,是老沈家的爺們,是家里的頂梁柱,他哪怕再沒本事,也得為全家、整個老沈家,甚至是整個村子努力呀。 寒風(fēng)吹得人滿臉發(fā)青,不過是才出村,眉毛上就像是結(jié)了冰晶一般,眨一下都能感受到一絲涼氣,讓人每走一步都想縮著脖子哆嗦。 可形容再怎么狼狽,當(dāng)沈二叔說起這番話的時候,沈冬卻覺得,自家二叔特別的偉岸,這無關(guān)身材和長相,而是一種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的擔(dān)當(dāng)。 “二叔,其實出了技術(shù)員,想增產(chǎn)增收,還有別的路可以走?!?/br> 許是被觸動了心中感性的一面,許是因為這是自家二叔,小心謹(jǐn)慎慣了的沈冬難得插了嘴,引得二叔和沈夏都下意識的轉(zhuǎn)頭看了過來。 “大哥,你還記得你是怎么短短的時間就考過了正式工考核的不?” 瞎,還真是差點忘了這個。 沈夏被提醒了,一巴掌拍到自己額頭上,然后滿臉不好意思的對著二叔說到: “是我疏忽了,二叔,這技術(shù)員有本事那也是老師教的,書里學(xué)的,若是咱們能弄到書呢?那是不是即便技術(shù)員不能及時過來,咱們村子也能自己摸索著改善改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這可是老人家說的,聽他的話一定不會錯?!?/br> “老人家的話是不會錯,可問題是,咱們村子里有幾個讀書人?就是書真有了,有幾個能看懂的?叔知道你們是好心,是為了村子才出了這么一個主意,可這辦事兒啊,最忌諱的就是半懂不懂,半瓶水晃蕩,那是地,關(guān)系到所有人吃飯問題的地,怎么小心都不為過。咱們可不能胡來!” 這絕對是老成持重,有道理的想法,有書讀不懂……那確實反而好心辦壞事兒。不過自來辦法總比困難多對吧,看,沈夏因為沈冬的提醒,腦洞打開了,所以一轉(zhuǎn)眼就又有了個主意。 “村子里沒有人讀得懂,可這并不是說咱們周圍就沒人能讀懂了呀,比如小學(xué)的老師,他們文化水平可以吧!還有種地的經(jīng)驗,讓他們來幫忙讀,結(jié)合實際分析,那能差到哪兒去?” 咦,要是這么說的話,好像這法子還真是可以?畢竟能當(dāng)小學(xué)老師的,那怎么的,也得有個初中畢業(yè)是吧,這樣的的文化水平,即使是上頭派下來的技術(shù)員,大差不差也就是這樣了。 那么如今問題來了,這書又該從哪兒尋摸? “農(nóng)校??!這地方能少了這個?這都是他們的課本,找農(nóng)校的關(guān)系,這個總比去公社大院里磨人容易吧?” 這倒是,鄉(xiāng)下地方,親戚之間攀關(guān)系什么的,那是最容易了。只要周圍有親戚的親戚,和農(nóng)校能搭上一層皮,那他們怎么都能找到人。 比如隔壁村某某家媳婦娘家的弟媳婦的兄弟,好像就是在農(nóng)校讀書的?還有那誰誰誰家的親家兄弟的表侄子,是農(nóng)校后勤處的老師?等等。 反正吧,出了這主意之后不過是一個禮拜的功夫,沈夏都還沒來得及用自己的人脈幫著尋關(guān)系呢,那頭沈二叔就捎來了信,說是村子里的干部已經(jīng)和農(nóng)校搭上線了,不僅如此,因為他們村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還引來了農(nóng)校某位老師的注意,在熟人牽線下,已經(jīng)有了下鄉(xiāng)幫他們看看的意思。 哎呦這事兒辦的呀,沈冬都為沈二叔他們的效率給驚著了!這年頭的人也沒小說里說的那么木訥不知道變通嘛,還有這會兒的專家居然這么好請?這可真是夠接地氣的。 第33章 節(jié)禮、跳級 沈二叔那邊的事兒屬于后期cao作, 這個暫且不說,這會兒咱們先回過頭來看沈家兄弟姐妹們回到鎮(zhèn)子上之后的事兒。先頭就說了沈冬在家里攢下了不少的東西,就準(zhǔn)備借著年節(jié)的時候,好好的走一波的禮, 給沈夏積攢下點人脈情分, 為以后漲工資做準(zhǔn)備。 什么?沈夏才十六, 年歲太小?剛升了正式工,上頭不會那么快就再給他機(jī)會?或許吧, 可即便這樣, 這人情難道就不用走了不成?上一次沈冬升正式工的事兒里,這些走動的人家可是給了不少方便的, 哪怕這多是早年沈父留下的遺澤呢, 那是不是也該回個禮, 表示一下自家知道好歹,知道感恩。 再一個, 人情這東西,越是沒求人的時候走動那就越顯得心誠, 若是真到了關(guān)鍵時刻再上門,你這是走禮還是利益交換?臨時抱佛腳什么的, 終究上不得臺面。 沈冬雖然不是什么社牛,更算不得人jingzi, 可大面上的道理還是懂得。所以她對這次的走禮那是相當(dāng)?shù)挠眯? 盡量照顧到方方面面。 “大哥,你看這布怎么送?要不裁成三塊分給三家吧。” “三塊?這一共才多少?分成三塊,一塊才能做個褂子吧, 這送了……人家怎么做衣服?要不分成兩份吧, 好歹也能做個正經(jīng)衣裳?!?/br> 沈夏啊, 還真是實誠人,自打知道了沈冬的小秘密,心下就越發(fā)的少了算計,總覺得有老爹的遺產(chǎn)在,又有沈冬那時不時的補(bǔ)貼,日子過得輕松,做事兒就越發(fā)的大氣了。 可平日出事兒能大氣,往上級領(lǐng)導(dǎo)那邊送東西能太大氣?那不符合他們家明面上的情況呀,一個不好可是要闖禍的。他們一個個才幾歲?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稀罕東西,是偷得還是搶的?這年頭名聲最是要緊,哪怕只是一點子懷疑呢,都能毀了一個人的一輩子,不,甚至可以說是毀了一家子的一輩子。 沈冬看著這樣的大哥,微微嘆著氣,沒好氣的反問他: “大哥,就咱們家這情況,你說,咱們一年能省下多少布票?能給上一身衣服的布是好,可太好了,別人會怎么想?會不會覺得咱們條件不錯?會不會懷疑咱們東西的來處?人家要是問了,咱們又該怎么答?這些你都想過沒有?” 肯定沒有,不然這會兒沈夏的表情也不會那么迷茫,眨著眼睛半響才明白沈冬到底是什么意思,滿臉尷尬和遲疑的問: “你的意思是,這樣送……是咱們盡了全力的意思?可這,這也太那個啥了點?!?/br> “這塊布是不大,可這年頭有幾個人做衣裳用的全是新布?還不都是拼湊的多?再說了,成人做衣裳不夠,可孩子卻絕對夠用,若是孩子小,添上幾塊大零,就是做一身都能湊合了。” 你要這么說的話,那這布確實夠,最多就是兩個袖子用舊衣服上拆下來還體面的布料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