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嬌后媽與冷丈夫 第18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心碎成了好多塊、黑白灰進(jìn)行曲、【DC主蝙蝠家】潘尼沃斯的花(NPH)、致命寵愛、幼龍和他的meimei(兄妹骨科1V1 H)、愛欲之潮NP、順其自然、認(rèn)回親爹后我在娃綜爆紅了、作精美人和大佬隱婚后爆火了、狼崽兒【俊哲同人】
“兄妹嘛,吵吵鬧鬧的感情才好。”孟秀珍笑著說,“他們兩個年紀(jì)差的大,吵的都算少的,我家那兩個小的就隔了一歲,在家的時候天天吵,上初中才消停點?!?/br> 基地附近沒有初中,而縣城離家又有點遠(yuǎn),每天來回的班車又少,所以大院里的孩子上初中后基本都會住校。 孟秀珍開玩笑說:“所以啊,別人是放假就高興,我是放假就發(fā)愁,看到他們就煩?!?/br> “得了吧,”何翠霞不信她這話,拆穿道,“你現(xiàn)在這么說,等過幾年他們長大了,各有各的事業(yè),離家遠(yuǎn)回不來你更要煩。” “如果他們是因為各自有工作回不來,我怎么會煩?”孟秀珍說著想起什么,嘆了口氣說,“就怕他們下鄉(xiāng)回不來,沒有事業(yè),不好成家,平白耽誤光陰?!?/br> 何翠霞想起來問:“對了,你大女兒是不是今年畢業(yè)?” 孟秀珍苦笑:“是啊?!?/br> 她和丈夫一起生了三個孩子,老二老三年紀(jì)離得近,隔了不到兩歲,現(xiàn)在一個上初二,一個上初一。老大年紀(jì)要稍微大一些,已經(jīng)滿十七,她讀書早,今年夏天就要高中畢業(yè)。 如果是十年前,孩子高中畢業(yè),父母心里肯定是高興更多。 畢業(yè)了好啊,十七八歲已經(jīng)是大人了,可以參加工作幫家庭減輕壓力了。 但現(xiàn)在,孟秀珍心里只有愁的。 至于愁什么,她不說,在座的成年人心里都清楚。 雖然政策規(guī)定獨生子女可以不下鄉(xiāng),但他們家有三個孩子,按照政策,只能留一個孩子在身邊。 老大馬上要畢業(yè),老二老三看著不大,但頂多三四年,他們也會陸續(xù)畢業(yè),留誰不留誰,是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 如果老大是兒子,孟秀珍可能沒那么煩惱,男孩子嘛,下鄉(xiāng)多經(jīng)點事也好,而且當(dāng)大哥的,總要給弟妹立個好榜樣。 可老大是閨女,現(xiàn)在不比早幾年,下鄉(xiāng)知青過的什么日子,她們都有所耳聞。 插隊到好地方,像她們駐地附近的還行,雖然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辛苦,但至少大隊干部不能亂來。但那些插隊到偏遠(yuǎn)地區(qū)的就難熬了,男知青稍微好點,頂多吃不飽飯,女知青卻很多都被糟蹋了。 正常來說,想把她閨女安排到周邊大隊下鄉(xiāng)不難,畢竟他們戶口都在這。 但誰都希望孩子去好地方,所以每到上山下鄉(xiāng)的季節(jié),那些家里有關(guān)系的,會走動關(guān)系,想方設(shè)法把孩子往好地方分??珊玫胤讲粫ㄩ_接收知青,這么做勢必會擠掉一些人。 她男人不是那種很會拉關(guān)系的,所以孟秀珍很擔(dān)心閨女會被人擠掉名額,分到偏遠(yuǎn)地區(qū)。 何翠霞也想到了這一點,跟孟秀珍對著嘆氣,蘇婷卻覺得這不是問題,說道:“我覺得讓你閨女留城比較好?!?/br> “我也想讓她留城,”孟秀珍無奈地說,“可她留城了,兩個小的畢業(yè)后怎么辦?” 蘇婷心想今年就要恢復(fù)高考,以后都不用上山下鄉(xiāng)了,哪還用考慮兩個小的?不過當(dāng)著大家的面,她不好說得太肯定,只委婉道:“我是覺得大運動都結(jié)束了,以后政策說不定會有變化?!?/br> 這話說動了孟秀珍,但她又有些猶豫:“萬一沒變呢?” 雖然蘇婷知道政策會變,但還是順著孟秀珍的話說了下去:“如果三五年內(nèi)政策不變,那你就讓兩個小的下鄉(xiāng),反正這幾年回城政策放寬不少,等他們下鄉(xiāng)后,你再看看能不能讓他們招工回城,或者讓他們?nèi)ギ?dāng)兵,總有辦法。如果這幾年里政策變了,那就更皆大歡喜,你三個孩子都能順利留城。。” 說到這里,蘇婷話音一轉(zhuǎn):“但你現(xiàn)在讓老大下鄉(xiāng),萬一這幾年里政策變了,你到時候還得想辦法把她弄回來。本來你三個孩子都能留城,卻因為你的錯誤決定,有一個只能在鄉(xiāng)下掙扎,你自己考慮考慮吧?!?/br> 孟秀珍笑:“聽你這話,好像政策變化是板上釘釘?shù)氖乱粯?。?/br> 嘴上這么說,心里卻被蘇婷說服了,但這事她一個人做不了決定,得回去跟丈夫商量商量。 蘇婷聞言則淡淡一笑,心想這可不就是板上釘釘?shù)氖聠幔恐皇撬聡樀剿麄?,才換了委婉的說法而已。 …… 六月中旬,三火系列的第三個故事正式開始連載。 作為三火系列的忠實粉絲,騎著自行車經(jīng)過書店看到外墻張貼的宣傳單后,姚丹云果斷選擇了停車進(jìn)店。 姚丹云經(jīng)常來新華書店買書,而且最常買的就是畫報,每次三火系列的連環(huán)畫上市,她也會特意買來收藏。因此進(jìn)去后不用問,她就知道該往哪里走,在哪個書架能找到《連環(huán)畫報》。 就算書店整理書架,調(diào)整了書籍?dāng)[放位置,姚丹云也不會找錯,反正進(jìn)去后往人最多的地方去就行了。 按照經(jīng)驗,姚丹云迅速走到擺放《連環(huán)畫報》的附近,那附近果然有不少人席地而坐,而且基本都是十幾二十歲的青年。 今天是工作日,半大孩子都在上課,只有待業(yè)青年才有時間窩在書店里看連環(huán)畫。 姚丹云從席地而坐的青年之間傳過去,站到書架前,拿起最新一期的《連環(huán)畫報》,直接翻到封底,確認(rèn)有三火系列就拿著書去了前臺結(jié)賬。 走出新華書店,姚丹云將畫報放進(jìn)車筐,打開車鎖一起放進(jìn)去,然后騎著自行車離開。 她家離新華書店不遠(yuǎn),騎車七八分鐘就到了,那是一排兩層的老洋房,她家在二樓。將車騎進(jìn)洋房后面的院子,鎖好后姚丹云拿著畫報上樓。 進(jìn)屋后她卻沒有立刻看畫報,而是將煤爐提到陽臺上生火煮飯。 她回來也晚,剛把火生起來,蒸上米飯,樓梯那就傳來腳步聲,不多時,一個扎著馬尾辮的小姑娘走上來,看到她便喊:“媽你下班啦!” “早下班了,今天有作業(yè)沒?” “有?!?/br> “那你趕緊寫作業(yè)去,我做好飯叫你?!?/br> 小姑娘應(yīng)了聲,背著書包進(jìn)屋,但沒一會她就又抱著畫報出來了,一臉驚喜地問:“三火系列更新了啊?” 看出閨女打的主意,姚丹云沉聲道:“先寫作業(yè),畫報吃完飯再看?!?/br> 小姑娘嘆氣:“那好吧?!?/br> 姚丹云說到做到,吃完飯,檢查完閨女的作業(yè)確定沒問題,她就將畫報給了女兒說:“現(xiàn)在可以看了。” “媽你不看嗎?” “你先看,我忙完了再說?!?/br> 小姑娘哦了聲,坐到書桌前打開臺燈,翻開畫報看了起來。 姚丹云閨女性格活潑,嘴巴常常閑不下來,這會也是,她一下哈哈大笑,一下又尖叫不止,嘴巴還一個勁地念叨著:“快跑快跑快跑……” 姚丹云很納悶,洗完碗回到房間問:“你在讓誰快跑?” 她話音剛落,就見閨女眼淚汪汪地轉(zhuǎn)過頭:“mama,三火被壞人抓走了!” 姚丹云愣?。骸霸趺磿??” “真的,你看!” 姚丹云女兒說完,就將畫報塞到了她手上,正好家務(wù)干得差不多了,心里也好奇,她就坐在旁邊看了起來。 這一期故事的最后,三火的確被壞人抓走了。 “mama,三火能被救回來嗎?” 姚丹云剛看完,就聽到閨女問,她沒多想就說:“應(yīng)該能?!?/br> “真的嗎?” “當(dāng)然,他可是主角的,如果就不回來,這個故事就沒辦法畫了?!?/br> “那他什么時候能被救回來?” 姚丹云也不太確定,遲疑道:“也許是打倒壞人以后?!?/br> 因為閨女急著看后面的劇情,所以下一期畫報上市,她又是第一時間去書店購買。 新一期的故事中,三火被帶到了人販子的老巢,中間有些畫面看得姚丹云后背發(fā)冷,忍不住抱緊了女兒。 而她女兒雖然覺得畫上的人都很可憐,卻不懂mama為什么突然抱她,疑惑問:“mama你怎么了?” “沒事,mama只是有點害怕?!?/br> “怕什么?!?/br> “怕……怕突然有一天,你不見了。” 女兒恍然大悟,抱住她說:“我不會不見的。” 姚丹云應(yīng)聲:“嗯。” 她也有點慶幸,慶幸這只是一個故事,女兒也一直在她身邊。 可這真的只是故事嗎? 姚丹云在街道婦聯(lián)上班,為了能第一時間了解時事,他們單位長期訂購早晚報紙。 因為惦記著頭天晚上看到的故事,第二天到了單位她就開始翻舊報紙,同事見了都很疑惑,問她在找什么。 姚丹云問:“前幾個月不是有一期報紙,報道警察抓捕了一窩人販子嗎?那份報紙在哪你記得嗎?” “報道我記得,但報紙放哪了我也不太清楚,應(yīng)該就在舊報紙堆里吧?你找那干什么?” “我這兩天看到個故事,想再看看那篇報道?!?/br> “那篇報道有什么好看的?我當(dāng)時看了都覺得滲人?!蓖逻呎f,邊幫她翻找報紙,沒一會問,“是不是這份報紙?” 姚丹云連忙結(jié)果報紙,快速翻閱,沒一會就看到了那則占了一整個版面的報道,高興道:“對對,就是這個?!?/br> 姚丹云邊說,邊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 同事見她看得很專注,湊過去問:“你在看什么?” 姚丹云看著報紙,沒頭沒尾道:“最近三火系列更新了?!?/br> 同事知道三火系列是她一直在追的連環(huán)畫,點頭文:“然后呢?” “最新一期的劇情里,三火被人販子帶去了人販子的老巢,見到了很多跟他一樣被拐的人,有小孩子,也有十五六歲的小姑娘。” “那跟這份報道有什么關(guān)系?”同事仍覺得疑惑,但不等她回答就猜測起來,“因為都是拐賣,你覺得很像?” “我覺得,三火的作者可能看了這份報道,才決定畫這個故事,”姚丹云指著其中一段報道說,“新一期的結(jié)尾,三火被帶上了火車,你看這里,這伙人販子最開始也是在火車上被抓的?!?/br> 同事若有所思:“確實有這種可能,但你就為了這個猜測,至于一大早工作不做在這里翻舊報紙嗎?” “我是在想,這一個犯罪團伙被抓,這世上有沒有第二個,第三個這樣的犯罪團伙?如果有,他們的目標(biāo)人群是誰?孩子,女人?” 同事參加工作已經(jīng)好幾年,不會覺得身邊沒有人被拐賣,就覺得世上沒有這種事。 如果沒有,報道上的這伙人販子怎么會存在?規(guī)模又怎么能發(fā)展得這么大? 同事順著姚丹云的話思索起來:“應(yīng)該都有?!?/br> “是啊,都有,”姚丹云轉(zhuǎn)過頭,看著同事說道,“所以我想,或許我們能做點什么?!?/br> 冒出這個念頭,不僅因為她本身是做婦女兒童工作,也因為她有個女兒。從昨天晚上到現(xiàn)在,她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有一天,她的女兒被拐了,她會怎么辦? 結(jié)論是她會痛不欲生。 她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么,可要怎么做,才能避免這種事情發(fā)生?七月下旬的《連環(huán)畫報》為她指明了方向。 在最新一期的連載中,《連環(huán)畫報》新增了一個欄目,叫三火防拐小課堂,用幾幅畫構(gòu)建出拐騙場景,最后總結(jié),陌生人給的食物,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