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盲盒,撿漏暴富 第15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豪門后媽在親子綜藝爆紅、霽月拂塵、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大院嬌美小媳婦[年代]、我在國子監(jiān)當廚娘、新時代土地婆[玄學]、掌上春嬌、我欲穿花尋路、鄉(xiāng)間小飯館[美食]、夜時,與君對酌一杯
前兩名的人都還沒走,《藝術》雜志社干脆把三人都安排到一起采訪。 “真是年少有為,不得了,真不得了啊。”主編是位看著很有腔調的女士,一身黑色蕾絲套裝優(yōu)雅而知性,光是站在那就給人一種跨越時間的沉淀感。 溫荑謙虛的頷首一笑,于敏臉頰瞬間就漲紅了起來,支支吾吾的不知道說什么。 沈青洋見狀,無奈苦笑的把應酬的責任攬了過去。 這次的采訪雜志社顯然很重視,是王主編親自負責的。 見三人略有些拘謹?shù)臉幼?,安撫的笑道:“就是平時聊天的樣子,咱們也不要在什么嚴肅的場所,樓下的咖啡廳選個明亮的位置,我請你們喝咖啡?!?/br> 雜志社所在的大廈二樓就是個休閑區(qū),開著幾家咖啡廳,王主編熟門熟路的帶著他們過去。 咖啡廳的服務員見了都是一臉了然的笑容,“王主編又帶人來這采訪啊,昨天老板還說應該跟您要場地費。” 王主編:“那你就叫他親自來找我好了。” 服務員抿著嘴笑的意味深長的拿著單子走了。 四人選了一處圓形半包圍的卡座,四周有盆栽隔斷,距離旁邊的卡座也比較遠,是個開放又私密的環(huán)境。 王主編把錄音筆往桌子上一放,看了一眼他們三人的坐位,“看來你們已經從競爭者變成朋友了?!?/br> 沈青洋年紀大些,自己有開店的經歷也對這種溝通話術不陌生,見狀就知道采訪已經開始了,“平時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難得能見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一見面就一見如故相見恨晚。” 王主編對他們三人的經歷早就做過功課了,見沈青洋開口便順勢從他這個頭名引出話題,“我了解到你和溫荑都是一個城市的人,以前曾經互相了解過嗎?” 沈青洋和溫荑對視一眼,笑道:“這說起來確實有個故事呢。” 王主編一聽頓時提了精神,“看來這一定是個精彩的故事了?!?/br> 溫荑順著回憶聊著:“精彩談不上,就是有點離奇……” 于敏是只要別讓他說話,單是傾聽就不太能看出來社恐的樣子,見狀目不轉睛的看著他們側耳傾聽起來。 他和王主編這才知道原來溫荑和沈青洋之間的緣分起自一個烤柿子。 王主編從他們的故事中精準的卡這幾個點就把兩人需要采訪的內容都問了個遍,之后又巧妙的把話題引到于敏身上。 后者雖然有些社恐,但可能是聽故事聽的意猶未盡,順口就把自己的事當故事講了。 溫荑和沈青洋這也才知道原來于敏別看手藝是家族傳承下來的,人家卻也是正經在國內一流的美院學習過,只不過畢業(yè)之后就把自己沉浸在偏遠郊區(qū)的小鎮(zhèn)上,整日與后山的竹林為伍,每天不是破竹就是在破竹的路上,活的想個苦行僧。 溫荑看他剛過三十就布滿老繭的一雙手,很為他耐得住寂寞而感嘆。 或許想做成一項手藝,就得有耐得住寂寞的決心和毅力吧。 聽完他們的故事,王主編還有趣的看著溫荑和于敏道:“兩位都是在直播平臺傳播傳統(tǒng)手工藝,并且有了不錯的成效,那么你們對直播這件事是帶著什么樣的看法呢?!?/br> 沒錯,于敏也是在直播的,而且聽過他的經歷還在王主編的手機上看了于敏的視頻后溫荑才意識到一件事。 這個世界真的很小。 當初盲盒app第一次給溫荑下直播的挑戰(zhàn)項目時,她就好奇的在主頁上看過幾個手工區(qū)的視頻,其中有一位悶頭不說話一直在破竹的師父給她的印象很深。 當時她記得那位是在直播,觀看人數(shù)就有幾十萬,讓她大為震撼。 還一度疑惑為什么大白天的會有那么多人不工作不上課的看直播。 直到她也開始直播,才恍然發(fā)現(xiàn)很多人看直播并不是一眼不錯的盯著看,而是當個背景音一樣,就是開著。 與其說是看直播,不如說是找了個陪伴。 可是就在剛剛,她在王主編的手機上又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這才赫然發(fā)現(xiàn)原來那個被她誤以為是五十歲的破竹師父竟然是于敏。 溫荑自從意識到這件事之后就一直時不時的用復雜的眼神看一眼他,把人看的毛毛的。 聽到王主編這么問,溫荑想了想,“時代在發(fā)展,直播的形式也是一種新型的傳播媒介,也是這種方式讓溝通變得更簡單更便捷,對于普通的網(wǎng)民來說,他們能在直播上獲得快樂,然后帶著更充沛的活力去面對生活和工作,對我們這些傳統(tǒng)給手工藝人來說也很高興大家通過直播更好的認識這些精彩的藝術。“ 采訪以溫荑的這句話為收尾。 王主編關閉錄音筆,再抬頭笑容多了幾分隨意,好奇的問:“烤柿子真的那么好吃嗎?” 沈青洋半是得意半是驕傲的抬了抬下巴,“溫荑這個食客的話還是很客觀的?!?/br> 溫荑認真點頭,“確實是讓人回味無窮的味道?!?/br> 去年她要不是去沙漠錯過了季節(jié),還惦記著要去品嘗呢,誰能想到不等今年柿子季就在首都相見了。 王主編做出夸張的垂涎表情,“那我可一定要去試試?!?/br> 沈青洋:“那我一定掃榻相迎?!?/br> 曾經他把經營飯店當做是一件不得不做的苦悶事,經過兩年的時間心態(tài)也變了,自從做樹脂畫有了些成績后,他就把晚餐停了,專門做下午茶,并開始享受大家吃到他手藝時的喜悅之情。 告別王主編,三人一起吃了頓晚飯,互相探討一下對國際展的想法。 有了這次的采訪經歷,兩天之后的電視臺采訪三人應對的更自如了。 這位主持人的引導方式雖然不一樣,最終落到他們三人身上也和回答王主編提出的問題大同小異。 一回生二回熟,竟讓三人看起來更多了些默契的樣子,節(jié)目播出的時候說他們是曾經的競爭對手而且相識不過幾天,觀眾都不信。 堅信他們是早就認識的好朋友。 而那時他們三人已經各回各家了,只等一個月后的拍賣會再聚首。 這一個月溫荑也沒逼迫自己時刻思考破題之法,還在家開了幾個盲盒,完成了一些簡單的挑戰(zhàn)。 其中有一個盲盒讓溫荑很驚喜。 她又開出了靈米。 在上一批靈米馬上就要吃光的時候她一次開啟“200”點盲盒的時候開出了500斤。 這一次可是讓溫荑喜出望外,短時間內在不擔心靈米的問題了。 除此之外還入手幾樣古董,都被她轉售給了林秋石,入賬幾百萬。 靈指術也沒落下,后面越來越難了,每多熟練一個動作就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效果也顯而易見的。 溫荑甚至覺得自己這時候在做一件“瑚光珊色”絕對能比賣給謝青的那件更驚艷。 可是這時候溫荑卻發(fā)現(xiàn)一件限制自己能力的障礙。 “老師,我最多只能劈絲到54份,怎么才能做到更多的份數(shù)呢?” 暮云枝面對學生的問題沉吟半晌,當著溫荑的面給她示范了一遍。 劈絲是蘇繡的基本功,說白了就是分線。 一股絲線是有多根蠶絲和在一起的,分線之后再繡,就能讓繡品更精細、更活靈活現(xiàn)。 比如動物的毛發(fā),金魚的尾巴魚鰭,如果不能把絲線分得足夠細,就不能達成更好的效果。 溫荑看著暮云枝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 最后達到54份,這就是她的極限了。 不自覺向前探著上半身,目不轉睛的看著老師手指上比頭發(fā)絲還細的存在。 就這樣溫荑眼睜睜的看著老師手中的線消失了。 “這……” 暮云枝嘆了口氣,“劈絲能達到的極限其實和先天條件有關,你的視力能看到多細,就能做到多少份?!?/br> 暮云枝抬起兩只手舉在溫荑面前,惋惜的看著她,“據(jù)傳一條絲線的極限是255份,就連我也只能達到125份,再多就看不見了?!?/br> 這一刻溫荑簡直被如遭雷擊一般,她努力的瞪大了眼睛,直到眼眶酸痛了,也沒有辦法看到宛如“皇帝新衣”的絲線。 她早就知道做這項工作對視力要求很高,平時她已經盡量克制自己使用電子用品的時間了,沒想到還是不行。 失魂落魄的從老師家走出來,溫荑看到街邊的一家眼鏡店像找到救命稻草一般沖了進去。 “你好,是配眼鏡還是驗光?” 溫荑急切的道:“我要驗光?!?/br> 服務員看溫荑的眼睛明亮有神,疑惑的眨眨眼,“美女您是覺得看東西不清晰嗎?” 她這種工作環(huán)境早就練就了一雙厲眼,來者眼睛有沒有問題,是近視還是遠視,是花眼還是散光,就算沒戴眼鏡她也能一眼看個大概。 可眼前的這雙眼睛在她看來很健康啊。 溫荑搖搖頭,“我就是想驗光?!?/br> 服務員只好把溫荑送進了驗光室,在驗光師耳邊小聲說了兩句。 驗光室里燈光昏暗,溫荑瞄了一眼對面二人,再次強調一遍,“我想驗光?!?/br> 驗光師把服務員趕出去,帶著標準的服務笑容看著溫荑,“這位女士,您就是純粹想驗光是嗎?” 溫荑點頭,“對,我想知道我的視力情況怎么樣?!?/br> 驗光師懂了,“行,驗光50元?!?/br> 十分鐘后,溫荑拿著報告單眉頭緊鎖的走出眼鏡店。 身后驗光師從房間里走出來,服務員從溫荑背影上收回視線。 “我才認出來她好像是個網(wǎng)紅,還是個蘇繡和緙絲的傳承人,前幾天還在國家臺的采訪上看到呢,感覺她很健康,怎么突然跑來驗光啊,不是得什么病了吧?!?/br> 驗光師也很費解,“她的視力比一般人都好,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得到結果后她還是這幅樣子,就建議她去醫(yī)院做個散瞳驗光?!?/br> 服務員若有所思,“是不是壓力太大產生幻覺了?” 驗光師白了她一眼,“以為這是恐怖片呢,哪有那么容易出現(xiàn)幻覺,更何況她除了有些低落,精神狀態(tài)是很好的。” 當天晚上溫荑看著兩張報告單,整個人都顯得委頓了些。 兩份報告顯示她的視力非常正常,根本不存在先天和后天的任何問題。 可是當她詢問大夫自己能否再提升一下視力的時候,得到了對方費解的眼神和否定的答復。 “當前的科技似乎無法對這種情況再調整了?!?/br> 溫荑回想白天大夫說這句話時的語氣和眼神,突然感覺對方好像在認為自己無理取鬧。 等一下! “當前的科技!” 溫荑瞬間直起上半身,匆忙翻出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