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助伯珪 喜獲援軍 伐張角 邂逅四
聞之大喜,心情頓時開朗的公孫瓚忙揖謝道:「若無玄德提點,瓚幾乎錯失良機;但怎免卻刺史罷我兵權之危,還望君不吝賜教?!?/br> 「此事易耳;」腦筋飛轉的劉備便笑著說:「公可託言助備防止寇兵東竄之藉口,率所部人馬遠屯它處,手握一軍以保伯珪暫無憂矣------」 略一沉吟,公孫瓚又問:「依玄德之見,此地以何為妥?」 想到三國那段典故,他不禁順口答道:「范陽如何?該處城堅民稠,且頗有錢糧---;公若不棄,備愿替伯珪往說之,薦公為相令。」 「老同學,你這么幫忙,叫我何以為報?」仍壓低聲音的公孫瓚忍不住興奮說:「日后倘需『白馬義從』鼎助者,玄德也別跟我客氣?!?/br> 暗自不禁竊笑著;于是,劉備曉得這次破黃巾邪教之役,己軍可又多出一支實力足和蠻騎拚硬仗的勁旅了------。 沒錯,他是故意把這根釘子深扎在幽、并、冀三州交界處的;這么做的首要原因,除了使公孫瓚所率鐵騎將成直搗賊窩之奇兵外,又可防其謀弒劉虞而導致引發(fā)后續(xù)的連串流血政變,何況萬一急圖地盤的袁紹真來冀州篡奪后任刺史韓馥之權位,劉備這老同學也能有很好的牽制效果。 基本上,效忠朝廷的劉虞是不會拒絕欽差交辦之要務,儘管他原本不欲令公孫瓚再有領軍的機會---;不過既知此人與「討寇樞密使」有同窗學藝之深厚淵源,所以席間劉備僅略一提及,劉虞就爽快的答允了。 翌日臨別前,已囑咐曹性暫助公孫瓚擬定急襲時日與路線的劉備還特地注意四弟趙云之表情,想瞧本該成為主從的兩人是否會爆出奇異火花來;但子龍對他可沒想像中有太大的感覺,頂多只隨其恭稱一句「公孫大哥」罷了,而這也讓劉備委實松了一大口氣。 和幽、并二州牧既已陸續(xù)達成了軍議共識,他現在終于能放心全力對付那掀引漢末亂局的妖人張角了;因此早派快馬至糜府召顏良、文丑偕臧霸統(tǒng)兵赴鉅鹿與役的劉備一離開易京,即領眾將自中山郡繞往鄴縣要聯系冀州現任刺使王芬,打算徹底解決這已快要危害中土百姓的心腹禍端。 劉備的戰(zhàn)略說來并不復雜;起初他僅交待陳到率所屬之「白毦兵」及徐晃、甘寧各領步騎精壯,北上聯結泰山軍馬以成左右夾擊之勢,此刻又多了公孫瓚這支機動性甚高的快速打擊部隊,本欲派關、張二人各引并、徐將士接應的劉備便果斷改命高順、張遼擔此重任,自己則跟三名皆具萬夫莫敵之勇的把弟逕踹張角總壇賊窩。 同時為防駱紅蓮旗下的「長樂仙姬」探取機密,劉備還傳令陳宮、郭嘉與貂嬋的「偵蒐組」協(xié)同義父童淵嚴格過濾入境細作;是的,有這出身于諜報組織的老手出馬,才短短數天就已肅清了幾批邪教女探。 與冀州刺使會面算是最后一道程序了;當然,既要以別人管轄郡縣做為主戰(zhàn)場,無論是基于道義或禮貌上的觀點,他都須知會一下此地州牧,雖不奢求因想劫黜靈帝而自殺的王芬派兵助陣,但至少得使對方疏通各地關隘,俾利三處聚殲的人馬集結會軍------。 比起生性怯懦的下一棒接班人韓馥,王芬勉強可算得上是一位有憂國意識的好官,縱然他反對皇帝的方法不太適用于這個時代;但由于他任內施政欠妥,手下又無善治能臣,方令此處成為黃巾教眾的發(fā)源巢xue,若非冀州地廣物豐且人口稠密,后奪州權的袁紹哪有可與諸侯爭天下的雄厚底子? 可是他此刻的反應卻使劉備喜出望外;原來已知「蛾賊」教眾深居腹地的王芬早有心除之,奈何麾下實無特別驍勇善戰(zhàn)之武將,因此一聽完對方來意,這位正自煩惱的刺使大人即滿口允承了欽差所有請求,并愿派遣二萬精銳增援參戰(zhàn),分交關羽、張飛率領。 「以外來客將統(tǒng)帥冀州狼虎之士,莫非真當我河北已無豪杰了嗎?」臨時決定只由趙云陪入險地的劉備才剛步入檢閱的校場,忽聞兩邊旁觀百姓群中有人如此沉喝著質問道;而語聲未畢,另一人也冷冷的接口附和說:「雋義所言甚是,王府君這般小覷轄內的九郡百縣人物,將何以服眾?」 劉備尚未及出聲,后面又有兩名漢子異口同聲的道:「是啊,虧咱倆從盧奴縣大老遠跑來這里投軍,州牧大人可真太不夠意思啦!」 「朝廷欽差大人在此,何人敢口出妄言?左右,都拿下了---」王芬正厲叱近衛(wèi)逮捕四個狂語刁民,懷疑河間張郃恰在其中的劉備忙揮手制止著說:「王大人且慢,備想先與這幾個仁兄會上一會?!?/br> 語畢,他便高聲問道:「某乃上黨郡太守兼『討寇樞密使』劉備劉玄德;剛才指教的四位英雄可否現身一見?備有話說------」 「現身就現身;大丈夫敢做敢當,何懼之有?」沉寂了好一陣子后,一條魁梧壯漢即從人群里朗聲走出;接著,又有三名漢子亦越眾齊至,最后那個更漫不在意的自嘲說:「講句話便要砍頭么?也罷,老潘這回倒想瞧瞧他有殺我的本事沒有------」 「諸君且莫誤會在下之意---」已拱手為禮的他看這四人模樣均非泛泛之輩,先暗示把弟們按下心中的無名怒火,又親切的續(xù)道:「適才聽公等言語,乃是為了本地俊彥抱不平之屈;恕備眼拙,愿聞大名?!?/br> 頭一個「開砲」的巨碩漢子體格雖甚健壯,書生型臉孔卻令他看來憑添了幾許斯文儒雅的氣息;這時見位高權重的人家態(tài)度頗為謙和,亦將手中的「麟戟槍」朝地一插,就抱著拳答說:「某乃河間郡張郃?!?/br> 正竊喜于復尋獲了另一位「五子良將」,劉備卻又已聽那持一雙「潑風刀」且直呼張郃表字的瘦漢道:「我是打南皮來的趜義。」 又為之一震,但暗地樂歪的劉備可沒把興奮寫在臉上,只細聆后方來自盧奴縣的兩位仁兄又陸續(xù)報出稱號;那叫老潘并揹著一條「紫金鏈子斧」的大鬍子名為潘鳳,倒提「九環(huán)大砍刀」的傢伙則是高覽。 怪不得劉備要心花怒放啦,熟悉三國史的朋友應該都清楚張郃不僅是個勇猛儒將,他所訓練出來的「大戟士」,更為袁紹所看重的步兵團頂尖勇者;而曾于界橋殺得為公孫瓚人仰馬翻的趜義,手底那支「先登死士」也與陳到的「白毦兵」、高順旗下之「陷陣營」同屬破敵精銳,儘管人數不多,卻是每個君主做夢都想延攬的破敵勁旅。 高覽在袁、曹相爭之初即與張郃、顏良、文丑號稱是河北四大名將,官渡決戰(zhàn)前還曾跟被曹cao封贈為「虎癡」的許褚拼得不分勝負---;許褚是誰啊?他可是能和西涼「神威天將軍」馬超打成平手的超級牛人耶,投靠朝廷不久縱使亦因追擊劉備而慘遭趙云秒殺,但說來還是算措手不及,雖敗猶榮。 至于潘鳳嘛,演義中他是在十八路諸侯汜水關圍剿董卓之役時被華雄干掉的;不過既能和那武力僅稍遜于「江東虎」孫堅的華雄單挑,本事想來絕對差不了太多,否則怎能被韓馥倚為冀州的鎮(zhèn)軍上將? 「請問雋義和趜兄,也是像潘、高兩位前來為朝廷效力的嗎?」不敢再講「久仰」之類客套話的劉備,此刻便開門見山的直接問說。 先和趜義對望了一眼,張郃這才坦言道:「我二人確有此心。」 「劉某承圣上委以討寇重任,時刻均惕勵自身暨所率軍士全力以赴,期報朝廷蒙賜厚恩---」點頭以示嘉勉,他這時就用極誠懇的語氣解釋說:「奈何上黨偏郡兵微將寡,既欲掃蕩幽、并二州轄屬山賊,對貴境足動搖國本之黃巾邪教匪徒,備又焉能坐視其漸成殃民禍患?故方有今日王大人遣兵助戰(zhàn)之事;但一將難求,公等若真具報效之心,何不隨我們前去討寇建功?各位若是愿意,某可代向洛陽兵部舉薦?!?/br> 這番話合情合理,照講應該是能打動眼前的四個人,不料劉備才剛說完,高覽竟嗤之以鼻的反問道:「劉大人把問題扯得太遠啦;咱只是納悶王府君為啥放著自己的人材不用,卻交付外來客將統(tǒng)領冀州萬千雄師?難不成我河北弟兄的本事真比人家差么?」 「他說得沒錯;王府君身為本地父母官,此舉豈不教咱州郡的兒郎們齒冷?」斜睨著王芬與劉備,趜義亦附和的諷問兩人。 「放屁!」令劉備二度意外的是這句話居然非出自于三弟張飛之口,而是一旁的州牧王大人;只聽eq有點不及格的他邊跳腳邊大罵著問說:「我招募校尉武將的告示公文已傳檄多久了?你們倘有真材實學,為何不趁早來這里的校閱臺參加徵選?是咱自己不爭氣,找不出上得檯盤能剿滅『蛾賊』的角兒,現在還有臉怪別人越俎代庖嗎?」 被罵得面面相覷;是的,他們先前的確知悉鄴城有募聘將領通告,但恃才而驕之馀總心存刺使能折節(jié)親顧幻想,所以遲至今日方來州府覓個晉身出路,現在聽王芬雖反駁的有理,但大庭廣眾下給欲投靠對象如此指責,滿腔傲氣頓時即全化作了著惱憤恨------。 瞭解冀州英材心高氣傲缺點的劉備忍不住莞爾了。 他明白王芬此刻就算冊封對方為上將也已于事無補啦,因此便藉機緩頰并網羅其心的道:「王大人先別責怪這四位兄弟;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創(chuàng)時勢,他們既有報國志愿,想來實為社稷之福------」 頓了頓,劉備就再次向四人拱手說:「某本擔憂義弟們才不足馭貴州虎賁之軍;公等既自負統(tǒng)兵將才,可否屈駕暫代此職,助備破敵?」 這招「以柔克剛」果真一舉奏功;聽他講完與前者有天壤之別的求賢說詞,心窩本已冰涼的四鐵漢剎時間感覺一陣溫暖,即再不猶豫的朝劉備單膝跪拜,同時說出那句原本要向王芬說的話:「我等誓死追隨主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