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親爹卷成首輔(穿書) 第154節(jié)
登聞鼓這個詞一出,殿內(nèi)的文武百官們不管是之前聽說過的還是沒有聽說過的,都紛紛小聲議論起來。 “竟然有人在敲登聞鼓?” “敢敲登聞鼓,那必是有大冤屈呀,難道是哪兒出亂子了?” “不知,不過等下將人帶上來也就知道了?!?/br> 就在文武百官們小聲地竊竊私語的時候,龍椅上的宏景帝也被人提醒這是立在宮門外的登聞鼓被人敲響了。 按照老祖宗傳下來的規(guī)矩,當(dāng)這個鼓被敲響的時候,如果擊鼓人受刑之后沒死。那么無論現(xiàn)任的皇帝正在做什么,都要召集百官,親自審理遞上來的案子。 于是宏景帝便道:“何人喊冤?正巧諸位愛卿都在,將人帶上來吧?!?/br> 他的話音剛落,便有人往外傳話:“陛下有令,傳擊鼓者——” “傳擊鼓者——” “傳——” 一聲聲的命令傳下去,沒過多久就有兩個侍衛(wèi)拖著一個血跡斑斑的人來到了殿內(nèi)。 “稟陛下,人已帶到?!?/br> 宏景帝身邊的老太監(jiān)代為詢問:“堂下何人啊?” 被打得人已經(jīng)有些模糊的周正禮一聽,連忙咬了下舌尖,讓自己恢復(fù)了幾分清明。然后他爬了起來,讓自己跪倒在地,斷斷續(xù)續(xù)地說道:“草,草民乃沂州周家,周正禮,今日驚擾陛下與諸位大人,自知罪,罪該萬死?!?/br> “然而草民死不足惜,只擔(dān)心兒女的冤情不能被人所知,讓他們被jian人所害。” “是以草民今日擊鼓,是要狀告,狀告我那女婿,某某年的進(jìn)士,充州趙興、趙承業(yè)。草民要告其寵妾滅妻、以妾為妻、以庶充嫡?!?/br> “他不但讓一個妾室冒充我的女兒,并且還在我周家沒有同意的情況下,將庶子記作嫡子,讓其參加科舉?!?/br> 說到這里,周正禮咳了幾聲,然后繼續(xù)說道:“事情暴露之后,他還想派人殺害我們父女,阻止我們告狀?!?/br> 他的話一說完,殿內(nèi)的文武百官們都神色各異。 寵妾滅妻的人他們見過、聽過許多,但像這個趙承業(yè)這樣的卻是絕無僅有啊。讓妾室頂替正妻,他的腦子是怎么想的? 大理寺少卿也有這樣的疑惑。 他上前一步問道:“你說的這些,可有憑證?” 周正禮忙道:“有,草民有證據(jù)?!?/br> 他艱難地從懷里掏出一份包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的書冊模樣?xùn)|西,然后小心翻開,頓時就露出了里面的一張狀紙,以及一份份或新或舊的證據(jù)。 “大,大人請看!” “除了這些,這些之外,宮外還有小女,以及趙家的下人、充州的百姓等等人證。以及城外的某個隱蔽之處,還關(guān)押著趙承業(yè)派來,要殺,殺我們父女的人?!?/br> “對了,趙承業(yè)如今就在宮外!” “請陛下、諸位大人為我們做主啊……” 這些新舊不一的證據(jù),檢查過后被呈到了宏景帝的面前。 有兩個真假周氏的畫像、有趙家之前下人的證詞、也有充州百姓們證實周氏沒有離開充州的證詞。以及最重要的,十幾年前趙承業(yè)承諾不與李氏來往的那張紙,還有當(dāng)年周家調(diào)查到的李氏身份文書。 這些證據(jù)一對比,很明顯就是兩個人。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份充州趙家的族譜,這是周正禮費盡心思,花了大價錢讓人從趙家的祠堂里面抄出來的。 上面記載了周氏有三兒一女,均為嫡出,至于李氏根本就沒有在上面。 而在此時,周氏等周家人以及趙承業(yè),也被帶了上來。周家人或是平靜、或是憤怒。而趙承業(yè)剛開始還算鎮(zhèn)定,但隨著一份份證據(jù)的揭露,也很快面白如紙。 證據(jù)確鑿,無可抵賴! …… “然后呢?” 許淙因為不能上朝,所以并不知道那天周正禮敲響登聞鼓之后發(fā)生了什么。但他不知道不要緊,周耀知道啊。 因此探望過周正禮的傷勢后,許淙就拉著人細(xì)問。 周耀今日可謂是揚眉吐氣,他高興道:“還有什么然后,我堂伯祖父為了這事費盡心思,連家業(yè)都舍去了近半,當(dāng)然是成了!” “你是沒看見,昨天趙承業(yè)被那些證據(jù)捶得啞口無言,被我堂伯祖父、我岳母,還有那位大理石少卿逼問得冷汗津津。縱使他百般狡辯,但其他人都不相信,而且你的老師云大人還站出來彈劾他無故進(jìn)京。” “所以最后陛下大怒,將他關(guān)入大牢了!” “關(guān)入大牢?” 許淙疑惑問道:“既然證據(jù)確鑿,那怎么不馬上定罪,還要關(guān)到大牢里面啊?” 這個周耀倒是知道,他解釋,“雖然證據(jù)確鑿了,但人證不齊。你可還記得我們之前寫了一封信給你們家,說趙承業(yè)派人來殺我堂伯祖父?” 許淙點頭,“知道知道,你們在信里面說,你堂伯祖父好像受了點小傷,不過成功將人抓住了,一起帶到了京城來?!?/br> “不錯,就是這件事?!?/br> 接下來周耀就講述了一些許淙并不知道的事, 據(jù)他所說,那一年從青州回去之后,密州周家就開始忙碌起來了。這里周耀還特地強調(diào)了許淙并沒有聽錯,是密州周家而不是沂州周家。 因為從青州回去之后,周正禮意識到了一點,那就是沂州周家恐怕并不安全,不然怎么解釋他的兒子會突然落水而亡呢? 所以他請密州周家?guī)兔φ{(diào)查。 密州周家因為不在趙承業(yè)的眼內(nèi),所以進(jìn)展得很順利,一直到拿到趙家族譜之前都沒有驚動趙承業(yè)。而這個時候,周正禮借口病重,已經(jīng)將女兒周氏留在沂州半年之久了,趙家或許是意識到了不對勁,開始催她們母女二人回去。 接下來的事許淙就知道了,周正禮和周氏接連病倒,然后周氏‘臨終’之前,將女兒許配給了娘家侄子周耀。 不過這個舉動徹底惹怒了趙承業(yè),某一日周正禮身邊的人在他的藥里測出了,然后將一個埋伏在周家近十年的下人抓獲。 接著周家人離開沂州,一路隱姓埋名來到了京城。 當(dāng)然,他們來京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在距離京城不遠(yuǎn)的地方,周家人就遇上了一伙劫匪,不但死了幾個家丁,周正禮還受了點輕傷。 事情就出在了這伙人身上。 周耀道:“那位大理石少卿派人去拿人,但卻發(fā)現(xiàn)之前我們在半道上抓到的那個人卻打暈了看守,帶著那個下毒的一起逃跑了?!?/br> “因為沒有人證,所以趙承業(yè)狡辯說人不是他派的,要等抓到了人才能定罪?!?/br> “原來是這樣啊?!痹S淙這回聽明白了。 也就是說真假周氏的案子,是證據(jù)確鑿的。趙承業(yè)無詔入京,也是毫無疑問的,但趙承業(yè)想要殺周家父女,卻缺了關(guān)鍵的人證。 畢竟是殺人案,而且事關(guān)一個四品官,所以大理石那邊要人證物證俱全,如今物證雖然在,但人證卻沒有了,所以不能貿(mào)然定案。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好事多磨? 從周家居住的客?;貋砗螅S淙把周耀說的事跟同樣關(guān)注著此事的許明成說了一遍,許明成聽完后皺起眉頭。 “打暈了看守,跑了?” “是啊,”許淙也很郁悶,“周耀說大理寺的人正在追,但還沒有消息?!?/br> 明明周家人都已經(jīng)告狀成功了,趙承業(yè)這個原本在外地的人也自投羅網(wǎng),但居然不能馬上定他的罪,就很氣人。 許明成見狀安慰,“好了,你不用再想這個事了?!?/br> “還有半個月就是殿試,你現(xiàn)在安心準(zhǔn)備殿試要緊。趙勝此番是不能參加殿試的了,但沒有了趙勝,還有其他人,你也不能掉以輕心?!?/br> 許淙點頭,“知道了,爹?!?/br> 不過話雖然這樣說,但人的大腦有時候是無法控制的。許淙雖然答應(yīng)不再想著趙承業(yè)的事,但實際上卻還是想了。 而且不但想了,晚上他還做了一個夢。 這個夢的主角,居然是趙承業(yè)! …… 出現(xiàn)在許淙夢里的這個趙承業(yè),跟許淙昨天在登聞樓前看到的有很大不同。這個不同值得并不是相貌,而是氣質(zhì)。 昨天在登聞樓前跪在周正禮面前哀求的趙承業(yè),是一個普通的文人形象,甚至在他后來跟周正禮侃侃而談,大談特談‘將我兒趙勝記到令媛名下,讓趙勝他們兄弟娶周家女,兩家親如一家’的時候,他整個人還顯得很自大張揚。 說實話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dāng)時的趙承業(yè)看起來有點蠢,不太符合世人對‘幕后黑手’的印象。跟他之前長達(dá)十幾年偷梁換柱,對正妻和嫡女不聞不問,甚至幾次派人想要殺害岳父一家的行為,也有些矛盾。 但夢里的這個趙承業(yè)就不一樣了。 許淙第一眼看到他,就莫名打了一個寒顫。 夢里的這個趙承業(yè)雖然模樣沒變,但或許因為半張臉都隱沒在陰影之中,眼神也沒有絲毫溫度,所以看起來就像是另外一個人。 陰沉,狠辣。 明明屋內(nèi)不止他一個人,但許淙的視線就是忍不住放在他的身上。 他看著趙承業(yè)的右手手指不急不緩地輕敲著桌面,在底下半跪著的人說完后,卻突兀地停了下來,然后冷冷道:“飯桶!” “連個老頭和婦人都看不住,留你們何用?!” 第138章 被訓(xùn)斥的人不敢反駁。 過了一會兒后那人才小聲解釋:“回稟大人,小的們對沂州周家日夜監(jiān)視,原本是十拿九穩(wěn),只待擇日動手的?!?/br> “可那日周家突然掛起了白燈籠,周府的管家也大肆采買紙錢蠟燭等物,說家里有人去世了,還定了兩幅上好的棺材?!?/br> “所,所以小的們一時不察,才,才讓他們逃脫了?!?/br> 說完這話后,半跪著的人頭也不敢抬。 “兩副棺材?”屋內(nèi)的另外一個臉上有著紅斑的年輕人突然笑了起來,朝趙承業(yè)道:“承業(yè)兄,看來你的這位岳父怕是早有預(yù)料啊。” “下毒不成,想要干脆地殺了也是不成。這哪里是你之前說的那樣,只是一個平平無奇,沒有什么能耐的富商?” “承業(yè)兄,你走眼了??!” 趙承業(yè)的臉色陰沉之極,他揮揮手讓半跪著的那人下去,然后拍了一下桌子,恨恨道:“居然讓他們跑了,真是一群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東西?!?/br> 原本他打算得好好的,等女兒一出嫁,就處理了周家父女,如此勝兒的身份才算是萬無一失,畢竟誰讓周家不識趣呢? 若是他們愿意認(rèn)下勝兒,事情也不是不可以商量。但周正禮食古不化,周氏也是目中無人,才逼得自己不得不出此下策。 可誰知計劃好了的事,竟然好像是被人先預(yù)料到了一樣。從女兒出嫁的事情上開始,一步錯,步步錯,最后到現(xiàn)在不但人沒處理掉,還讓他們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