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紈绔不讀書 第8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歡欲(父女,高H)、難解(骨科×1v2)、故事模擬器beta、成為那條龍的白月光、迷醉花叢中(產乳,高h)、一日三餐(骨科1V1)、迷戀(完結)、命運之子沉默之空、一分為二的愛、慾望墜落的時候,開始夢
“此言大善?!睏髁窒壬溃澳悻F在已經過了府試,府試案首是一定能補生員的,現在就等三年后的鄉(xiāng)試了?!?/br> “可學生不想再等三年?!饼R鳶想了想,道,“先生可知道朝廷要開恩科的事情?” 齊鳶之前便想過,他想快點取得功名,制科考試無疑是捷徑。但褚若貞對他寄予厚望,桂提學那邊門生眾多,他們恐怕都不會贊成自己參加制科考試。 唯有楓林先生,倆人有師生之誼,楓林先生又心軟,在朝廷中也有熟人,或許可以一試。 他直白問出,楓林先生微微一怔,臉上卻沒有太多意外神色。 “你想參加制科考試?” 齊鳶正色道:“是?!?/br> “你老師可同意?”楓林先生問。 齊鳶道:“學生還沒問過褚先生。但褚先生并不喜歡學生走捷徑,制科取士的地位又低些,先生恐怕不能同意?!?/br> 楓林先生道:“你老師不同意,你卻來問我,是覺得我就不在意你的前途嗎?” 齊鳶忙道:“學生不敢。學生斗膽請先生幫忙,只因老師并不清楚齊府當前困境。錢知府覬覦我家香方已久,未必會讓學生參加接下來的道試和鄉(xiāng)試?,F在學生想參加制科考試,不過是想奮力一搏,先為齊府考取一份功名。” 楓林先生看他一眼,過了會兒,才思索道:“其實道試案首便有機會被舉薦去國子監(jiān)讀書。你現在是縣試府試的案首,明年若能奪得道試案首,那便是揚州府的小三元。揚州府幾十年未有小三元之才,到時候桂提學一定會舉薦你去國子監(jiān)?!?/br> 他說到這停頓一下,才繼續(xù)道:“不過制科考試的機會也十分難得,我會修書給國公爺一封。如今朝廷中結黨營私者眾,除了國公爺外,其他人若要舉薦你,未必是幫你。所以這事宜緩不宜急。你若是找錯了人,恐怕會無端受到牽連?!?/br> 朝廷中黨爭嚴重,受人舉薦,自然也就成了舉薦人隊伍中的一員,以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齊鳶心里清楚其中厲害,一想國公爺既是皇親,又為官謹慎,赤膽忠誠。當初就連父親都說過,朝廷上下唯一被皇帝全心信任的人,一是蔡賢,二便是國公爺。 若能由國公爺舉薦參加制科考試,幾乎事半功倍。然而越是這樣的人,越不可能請得動。 齊鳶知道楓林先生是全然在為他打算,才會有這樣的安排,心下感激,下車后沖楓林先生深揖到底。楓林先生坦然受他一拜,之后席間又跟齊方祖說起,果然齊方祖大為喜悅。 齊鳶陪著楓林先生喝了不少酒,回到自己院子里時,只覺酒意上頭。他披了衣服起來坐著,推開窗戶吹了會兒風。 窗外漆黑一片,能隱約看出院中的一棵栗子樹的深暗輪廓。 明天便是講會最后一天,之后眾人會有人回家,也會有人留在書院小住,甚至暢游揚州。這次的遠方士子里,不少人才思敏捷,頗有高論。 尤其是那位憤世嫉俗的王兄,雖然有些莽撞剛毅,但說起水患防治頭頭是道,顯然親歷過這些事務,有所心得的。另有幾位口占成文的舉人,是為了會一會孫師兄這個新科解元,他們的策論文章十分絕艷,顯然閱歷匪淺。 齊鳶這次只記不說,也感受到了一次什么叫人外有人。 那幾人約著與孫師兄一同進京參加會試,又邀了他們到蘇州小聚,以文會友。 孫輅等人已經答應,打算參加會試前,先游覽一番大好河山。 齊鳶聽著意動,滿懷向往。他也很想去,可是他眼下寸步難行,出個揚州都難上加難。 想到這,齊鳶不由再次拿出他之前畫過的輿圖,這張比送給小紈绔的那張要簡略,只是寥寥幾筆,勾勒著數處山河美景。 夜色已深,齊鳶仍無睡意,索性自己慢慢磨了塊墨。他也不點燈,摸黑用毛筆輕蘸兩下,借著夜色和寒星的數點光芒,在紙上隨意地涂了幾筆。 若是借著星光細看,倒是能瞅出大概輪廓——扁舟一葉,上面臥著王八一只。 翌日一早,齊鳶早早洗漱好,打算接著楓林先生一同回書院。 齊夫人讓人給他送了身新做的玉色襕衫,齊鳶看著親切無比,忙換好衣服去給齊夫人請安。 這邊剛準備出門,就見孫大奎嘴里喊著“少爺”,從院門口奔跑進來。 齊鳶疑道:“慌里慌張的,怎么了?” 孫大奎一口氣跑到跟前,上氣不接下氣道:“少爺!不好了!城外來了一群流民,把揚州城給包了!” 齊鳶愣了下:“你慢慢說,哪里的流民?來了多少?” “數不清,壓根兒數不清!烏壓壓的一大片,像是一夜之間突然冒出來的,外面全是人!”孫大奎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比劃著喊,“洪知縣帶了縣衙里的人去城門,根本關不上!現在老爺去玲瓏巷了,咱家的鋪子都得先關了,家里也得關上大門。這些流民現在是看什么搶什么,少爺你不能出門!” 齊鳶越聽臉色越白,等到后面,他倒吸一口涼氣。 逢舟書院可是在城外的山上!這幾天講會,書院廣納四方來客,并不像之前那般嚴加看管大門?,F在那邊除了書院自己的學生,還有遠道而來的名士舉子,各地生員,若是流民沖過去,豈不是要大亂! “讓楓林先生不要外出!”齊鳶再不遲疑,立刻道,“大奎,你和常勇點上十幾個壯仆,隨我去書院!” 事發(fā)突然,齊鳶一路快走,又驚又疑,心思急轉。他想起遲雪莊曾經說過,遲家叔父曾經來信,讓家里囤些米糧,說是不少流民已經南下了。 但是流民南下求生,一路會有官兵攔截。而且從北往南,途中經過這么多地方,各地官員怎么都沒反應?這么多人走得什么路,怎么會一夜之間出現在揚州城外? 常用已經麻利地點好了人手,一行人匆匆打開大門一開,然而齊鳶一抬頭,便愣在原地,倒吸了一口冷氣。。 東昌街上竟然已有幾十個乞丐。 他并不知道,東昌街的流民已經是最少的了,洪知縣帶人早早關上了江都縣這邊的城門。而此時,揚州城外,流民黑壓壓綿延至遠處,其他幾處未來得及關的城門已經被人擠開,饑民們蜂擁而入。 十萬流民,幾乎一夜圍了揚州城。 第100章 十月初八這天, 對洪知縣來說猶如是一場驚魂噩夢。 這天本是休沐日,他已經跟夫人說好, 這天陪夫人去法善寺上香祈福。哪想家門未出, 就見有個下人驚慌失措地跑了回來。 那下人原是告了假回鄉(xiāng)下的,到了城門口見遠處擠滿了人,里面的人出不去, 外面的進不去, 吵吵嚷嚷擠成一團。他跟守城的官兵認識,過去一問, 才知道外面忽然來了一群流民, 現在查驗路引的軍卒們完全應付不了。那些災民看著面黃肌瘦, 卻兇惡得很, 現在經糾集起來要硬往里沖。 這人倒也機靈, 眼看著事出反常,二話不說便回了衙門,直奔后衙通知洪知縣。 洪知縣一早上心里撲騰著亂跳, 聽下人如此這般地匯報一番,便知道要出大事了。他立刻點了衙門的人跟著直奔城門, 等登上城樓往遠處一看,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 只見城門外,黑壓壓的流民一群群一團團地往這邊涌來,郊外田地被踩踏稀爛,護城河的石橋上已經是人擠人。 洪知縣當機立斷, 命官兵將流民擋在門外,守城軍卒先合力將城門關死。之后, 他派人朝源源不斷涌來的災民喊話——午時后, 官府會在城外舍粥救濟災民。大家若想食粥, 需先按照三等六班分列站隊。 所謂三等,既老,病,少壯三等。城外的官兵維護秩序,號令災民分列站隊,不停以政府午時后舍粥安撫眾人。 洪知縣這邊也一刻不敢耽擱,一邊撥人開義倉開粥廠,一邊直奔府衙找錢知府稟報,商議應對之策。 等到了府衙,正等下人去通報的時候,甘泉縣的知縣恰好也趕了過來。倆位知縣憂心忡忡,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草草一揖,急忙問:“你們那也出現了流民?” 洪知縣愣了下,先道:“正是,老兄可知道這些流民從哪兒來的?前陣子雖然也有災民過來,但不過是零星幾個,今天怎的一夜之間來了這么多?” 甘泉縣知縣道:“愚兄我也有此疑問。你要說哪來的,多半是北方的災民??墒侨羰潜狈絹淼?,怎么之前一點兒風聲都沒有?” 洪知縣聽到這倒是怔了怔。他之前是聽到過風聲的,彼時城中流言四起,說山東流民南下,然而后來證明傳言中的流民,不過是一群兵匪。謝蘭庭親自處置了那幾個人,之后城內城外也一直太平,是以他并沒有真往心上去。 直到齊鳶府試后,來找他背答案時,提出了練兵和賑災的兩項提議……然而彼時的洪知縣顧慮重重,認為流民會遇到兵士遣返,不至于到達揚州,他若是興師動眾地準備賑災,怕是會失于廉和謹。因此洪知縣最后寫了個札子遞給知府過目,之后又拖延了一個月,先清查了人口,練起民兵。 賑災諸事,卻被他擱置在一旁,只興建了兩座義倉。 通報的門子很快回來,讓兩位知縣到花廳稍等,知府大人稍后便到。 洪知縣跟甘泉縣縣令隨著門子走近大門,繞去花廳,坐了會兒,果然見錢知府匆匆趕來。幾人見過禮,甘泉縣縣令將城內外的流民情形又講了一遍。 兩位知縣心急火燎,認為流民天降一事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他們卻不知道,在這之前,北方府縣已經連發(fā)急信,告訴了錢知府流民四竄之事。然而錢知府卻因今年吏部大考,忙著搜羅珍奇異寶給座師和上峰送禮,將那幾封急信隨意擱置在了案頭。 今天下人過來通報,錢知府后知后覺去翻幾封官信,才得知流民南下,凡是有兵士攔截的地方他們皆繞道,而兵力不足或官府心軟的州縣,皆遇到了流民嘯聚作亂。 因此各府州縣都已派兵在各要道嚴防死守,將流民趕往他地。揚州四通八達,務必早早設防,勿使流民入城。 最近一封是高郵縣縣令的札子。 錢知府若是早幾天看到,還能布置一番。然而現在,揚州府下轄各縣已經受到侵擾,府城更是受到了沖擊。 甘泉縣縣令見錢知府沉吟不語,著急道:“府尊大人,現在城內的流民四處亂竄,城外的流民綿延數里,若是他們糾集作亂,恐怕會釀成大禍。此事如何應對還請府尊大人指示?!?/br> “我知道,我知道?!卞X知府連連應聲,皺眉又走了會兒,卻仍是無計可施,只得輕咳一聲,問洪知縣,“洪鈞,你打算如何處置這批流民?” 洪知縣在府衙門外已經想到了齊鳶曾經的救災計策,他剛剛就懊惱自己不夠重視,因此把齊鳶當日提議從頭到尾又考慮了一番。 此時錢知府發(fā)問,洪知縣也顧不上許多,將當日齊鳶的獻策和盤托出:“回大人,流民饑窘多時,如今救災之事刻不容緩。因此下官認為,我們揚州城應當開倉救災。先于各州縣的養(yǎng)濟院和寺廟處設置粥廠,施粥賑濟,穩(wěn)定局勢。然后從災民中選年少力壯者到船廠做工,以工代賑。其他人則編分荒地,由富戶和官府貸粟賑濟?!?/br> 災民流亡日久,如今已經到了府城外,官府若見死不救既有失民心,又容易釀成大禍,因此救災這事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 洪鈞將安置招撫流民的計策分為一二三條闡述出來,安排周到,思路清楚。 錢知府聽著聽著,緊皺的眉心不由漸漸展開,暗松了一口氣。等洪知縣說完,他忍不住道:“洪縣尊對招撫流民深有心得,果然是才行兼優(yōu),守己廉潔的好官吶!” 洪知縣忙道:“府尊大人謬贊。不過如今流民暫時擋在城外,施粥之事宜早不宜遲,還請府尊大人下令開倉賑災?!?/br> 錢知府遲疑了一下,他對洪鈞的機敏很滿意,但真要開倉,卻又有些心疼。 要知道自北往南,各府對于饑民都是緊閉大門,兵卒驅趕,如今朝廷風向未定,他們揚州若是開了倉,會不會讓遠處的流民也聞風而來?揚州再富,那也養(yǎng)不起這數萬災民??! “我再想想?!卞X知府道,“你還有沒有別的法子?” 洪知縣一愣。 錢知府低聲道:“你這養(yǎng)民之法,養(yǎng)好了是民,養(yǎng)不好就是患吶。別的不說,要是流民中混入山匪盜賊,又該如何處置?” 洪知縣道:“施粥前自然要先列隊,老人、病者、少壯各分一等,每一等分男女兩班,如此眾人領粥時,順道領取各自的銘牌,以做察驗。若有疑者,先行篩出去,再做打算?!?/br> 錢知府聽著,不由道:“難得你連這些也想到了。如此,你便先去試一試,我給你撥幾個人手,若此法可行,其他地方再舍粥不遲?!彼f完一頓,又道,“這次賑濟災民,城中富戶們都應該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城東的齊府……” “大人英明!”洪知縣心里“咯噔”一聲,不敢讓他把話說完,忙躬身道,“這次賑災的計策,的確是城東齊府的齊鳶所出?!?/br> 第101章 齊鳶所獻的賑災計策, 并非十足完備毫無缺點。幾項計策也非齊鳶獨創(chuàng),而是他從歷朝歷代的救災政策中, 挑選出來的符合本朝災情和朝廷局勢的舉措。 但是即便這樣, 對于常人來說也極為難得了,若不是熟讀經史,對各朝政策極為用功, 專研過賑災事宜的人不可能對做出如此精當的判斷。 而這一切, 卻是一個十幾歲的生童做的。就在去年今日,這孩子還整日游手好閑, 招貓逗狗。彼時誰能料到, 他能在一年內連得縣試府試案首, 并給出這賑災策? 洪知縣對于齊鳶之才已經無從概括, 只能由衷地夸贊出兩個字——神童。 他現在愛惜神童之才, 怕他木秀于林,過剛易折,因此一開始并不想讓錢知府知道這是齊鳶的獻策。但現在錢知府在緊要關頭又想為難齊府, 洪知縣便不得不說了。 有甘泉縣令在此,只要這次應對的舉措有效, 那齊鳶的名聲必會不脛而走。錢知府要做點什么也要掂量一下了。 洪知縣大聲喊出,果真讓在場的倆人都吃了一驚。 錢知府鎖著眉心,瞪視著洪知縣。 甘泉縣縣令也狠狠愣住,隨后難以置信地問:“這些竟是那位齊案首的提議?” “正是。府試之后,齊鳶曾跟謝大人一同到縣衙, 練兵和救災安輯之策都是齊鳶提的,后來我還寫了札子請府尊大人過目?!焙橹h拱手, 又轉而道, “不過這兩項都是謝大人特意考察齊鳶的, 齊鳶的獻策令謝大人十分滿意。現在想來,還是謝大人高瞻遠矚,料到了會有今日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