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紈绔不讀書 第1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歡欲(父女,高H)、難解(骨科×1v2)、故事模擬器beta、成為那條龍的白月光、迷醉花叢中(產乳,高h)、一日三餐(骨科1V1)、迷戀(完結)、命運之子沉默之空、一分為二的愛、慾望墜落的時候,開始夢
謝蘭庭嘴角的笑意隨即凝住,皺眉地看向張御史:“此話是何意?” 張御史道:“你不是一直遺憾,自己跟順天府的小神童祁垣屢次錯開,無緣得見嗎?依我看,揚州的齊鳶也是個俊杰之才。你說這倆人名字聽著一樣,人才也都是一等的,說不定你一直該找的是這位呢……” 謝蘭庭愣住,半天后才道:“你這就醉了?這倆人雖然聽著名字一樣,但明明天差地別,哪來的可比性?” “不是我醉了,是你糊涂了?!睆堄穮s嘆了口氣,往場中看了一眼,道:“即便這個齊鳶才分不行,那自然有其他行的。今晚的孫輅我看就不錯。剛剛錢知府還說韓秀才也是順天府的案首,只是比小神童晚了兩年而已。論詩書制藝并不在小神童之下。一會兒我令他們戲做幾篇,再猜幾個燈謎,你看看大家表現(xiàn)如何,就知道所謂的小神童有幾分本事了……” 他說到這又看謝蘭庭臉色,慢慢勸道:“你若只是惜才,天下有才人多的是。今晚說不定就有遠勝神童才子的,你又何必非要管那忠遠伯的謀逆案?更何況你義父連追幾封信,已經(jīng)給錢知府下了死命令,讓他務必將你攔在揚州。揚州向來是風流地,珠翠填咽,邈若仙境。你在這里逍遙兩日也不錯。” 他說完輕輕嘆氣,既羨慕又遺憾道,“總之,我明日一早離揚,這次恐怕不能與你同行了……” 謝蘭庭輕輕頷首,隨后也看向場中:“其實我查案,并非是為了那位小才子?!?/br> 他說完沉默半晌,最后自嘲一笑,“你應該還不知道,按這個時間看,那位小才子……多半已經(jīng)死了?!?/br> 作者有話要說: [1]河圖出洛,明月在天——這個對聯(lián)是個典故,有位文人辭官回鄉(xiāng)后住在揚州彩衣巷,當時的鄰居自封“彌子瑕一流人物”,所以他就寫了這個對子,十分戲謔 [2]罵人“王八無恥”的對聯(lián)是蒲松齡寫的。本文架空,就不講究朝代了 第16章 送友人詩 饒是張御史半醉微醺,此時聽這話也不由一個激靈,徹底清醒過來。 “這是何意?” 人若出了事,死了就死了,沒死就沒死,怎么會“多半已經(jīng)死了”。 若是重病命?!矝]聽說過那位小才子得病??? 謝蘭庭眉心輕輕蹙起:“我也是才得的信,祁公子今年解了足禁后隨伯夫人離京,在運河上落了水,約莫是不行了。春日天寒,尋常人經(jīng)這一遭恐怕都受不住,更何況他一個文弱書生?” 張御史“啊”了一聲,面色惋惜無比。 “太傅對這位小才子可是寄予厚望?!睆堄酚杂种梗挠膰@氣道,“祁家祖上雖是小小侍衛(wèi),但畢竟是有從龍之功的,又被封為了外姓伯。這些年他家若只安穩(wěn)度日也就罷了,偏偏出個小才子,又偏遇著那樣的人……如今父子兩個,竟是要生死相隔了嗎……” “人禍難躲?!敝x蘭庭點點頭,目光不由投向場中:“其實我對這位小才子沒什么執(zhí)念,不過是當年有過一面之緣。又恰好聽到他的萬言策,深為震撼而已。至于忠遠伯叛國謀逆案,也只是因意外不明之處太多,想一探究竟。” “蔡相顯然對此極為反對……”張御史搖頭道,“蘭庭,莫要因小失大。如今你既然要網(wǎng)羅……” 話沒說完,就聽場中有人道:“那小神童不過是仗著自己年幼,得了太傅的青眼而已。十歲孩童能做得了什么文章?一樣是我韓師兄手下敗將?!?/br> 謝蘭庭聞聲去看,正是錢知府帶來的兩個秀才,瘦高個姓李,另一位上額窄,下巴尖的長臉秀才姓韓。 李秀才正侃侃而談,看樣子不知為何提及了京中的小神童。而另一桌的劉文雋正面色難看地反駁道:“雖然都是院試案首,但那位小公子可是順天府的小三元,這其中差的可多了去了。更何況你們既然不曾同科考試,又如何分得出高下?” 李秀才道:“當然是府尊大人說的!” 劉文雋更是冷笑:“順天府的知府大人三年一換,兩次院試的府尊大人也不是同一個,又如何比得?” 李秀才一時語塞,瞪著他道:“你是什么意思?” 兩方人眼看就要爭執(zhí)起來。錢知府和褚若貞等人都知道等會兒要比試一番,因此也不做阻攔。場中眾人神情各異,唯有齊鳶低著頭,似乎在認真吃飯。 張御史:“……” 齊鳶正小心翼翼地給自己斟了一杯神思酒。 這酒是謝蘭庭離席之后美婢們剛送上來的,湛若春露,色如金波。齊鳶忍了一晚上,這會兒聞到酒中陣陣清香,似乎甘甜無比,終于還是忍不住了。 他并沒有喝過酒。當年他惹惱皇帝,被下令閉門讀書不可出府時,倒是一度想過借酒澆愁,也嘗嘗淳淳泄泄,百慮齊息是何種滋味。然而等后來拿定主意,讓丫鬟去買酒時,他又心疼起了銀子。 忠遠伯府是老夫人主持中饋。她不喜歡齊鳶,因而后者每月分得的例銀很少,平日吃飯罕見魚rou,筆墨燈油的錢更是省了又省。 買一壇酒所用的銀子,換成土紙能夠他寫完半本時集。若換成燈油或者墨錠,那可以足足用一個月。 齊鳶心心念念許久,最終仍是沒舍得。 如今神曲佳釀在前,齊鳶左看右看,見大家都是一杯接一杯的下肚,看著也沒有喝醉的,自己思索半晌,心癢難耐,這才小心翼翼倒了一杯。 場下的爭論他當然聽到了。只是話題雖然跟“小神童”有關,起因卻是李秀才吹捧同行的韓秀才,說韓秀才是順天府案首,又力壓太傅看好的小神童,所以韓秀才最有資格進入藏書館。 揚州這邊的劉文雋當然不服,他并不是真的如何崇拜小神童,只是看不慣京中來人夸大其詞,又瞧不起揚州士子罷了。 齊鳶對此并不在意,因此對那倆人的爭論充耳不聞,自顧自地輕輕抿了一口美婢說的“神思酒”。 神奇的是這酒一點兒都不辣,甚至有絲絲甘甜,像是齊府早上給他喝的桃花露。齊鳶忍不住又喝兩口,這次神曲下肚,細品竟有春風和熙之妙,腹中也隱隱發(fā)熱起來。 齊鳶正新奇地咂摸著舌尖的那點回甘,就覺對面人影一晃,跟他同席的謝指揮史去而復返了。 齊鳶抬頭瞅了對方一眼,這下不得不放下了酒杯。 他不清楚自己的酒量如何,因此并不敢當著謝蘭庭等人的面暢飲。這神思酒雖然看著價格不菲,但齊府有錢,自己回去后再買來喝就是。 齊鳶重新正襟危坐,自己完全沒意識到兩側臉頰已經(jīng)開始發(fā)熱發(fā)紅,眼睛也比平時亮了起來。 張御史回席后,心里仍在為突然喪命的小才子惋惜,因此已經(jīng)沒了剛剛的高漲情緒。 李劉等人爭執(zhí)不休,他想了想便道:“下官本想點戲聽曲,讓幾位戲做幾篇制藝比試一二?,F(xiàn)在看來,同題應試,諸位難免各有千秋,互相不服。不如這樣,你們各選兩人互相出題,誰若答不上誰就算輸,如何?” 京城來的有兩位士子,揚州這邊再選兩位,互相出題自然都會百般刁難對方,這樣一兩個回合就會分出勝負。謝蘭庭心里有事,自己今晚也沒有了宴飲取樂的心情,不如早點結束早點省心。 張御史拿定主意,見眾人都應了,又道:“做文章若倉促成就,反而不妙,因而你們只需破題承題即可。等比出輸贏之后,贏的一方再推選進入藏書館的人。裁判便由錢知府、洪知縣和褚先生來擔任……” 說完又叮囑兩句,隨后便讓雙方選人。 京城的李秀才率先拱手出列,徑直選了孫輅。 這便讓劉文雋十分驚訝。他剛剛三言兩語已經(jīng)試探了李秀才一番,對方顯然忌憚孫輅,而不怎么把自己放在眼里。因此李秀才站起來時,劉文雋還有些微微的興奮和激動。 他又不懼李秀才,巴不得對方跟自己比一比。 玲瓏山館向來是朝廷大員和名士巨儒往來之所,這次張御史會讓他們幾個生員上山已經(jīng)十分難得,自己若能在玲瓏山館一戰(zhàn)成名,那可比取得案首都要讓人得意呢! 另一邊,李秀才顯然也是這樣打算的。 但他自從考過院試后便沉迷于尋歡作樂,書本一年都摸不到幾次。每年為了保住生員的一等考核,還要給負責考核的官員送銀子。因此,他雖然外表猖狂,但內心很有自知之明。 既然跟劉文雋比自己并沒有把握贏,那索性來一個策略,學學田忌賽馬,由自己這匹下等馬會會孫輅這個上等的。 反正韓師兄是有些真本事的,到時候贏過剩下的那幾人不成問題。 至于自己這次比賽,只要不輸就好。 李秀才決定在比賽條件上做手腳。 孫輅見李秀才要與自己比賽,淡然站起,走入場中。 李秀才打量他兩眼,隨后沖張御史道:“張大人,府尊大人,今晚既是玲瓏館宴,那這比拼應當有時間限制,要不然萬一孫兄破題破到天亮如何是好?” “我們孫師兄怎么會破到天亮!”張如緒忍不住梗著脖子道,“你太小瞧人了?!?/br> “李公子是有什么想法?”張御史也問。 李秀才忙笑:“古有曹植七步成詩避禍,后有史青五步詩得官,再有七歲寇準三步詩詠華山。學生認為,既然是破題承題,那也應當限制一下步數(shù)。破題兩步,承題三步,我們就比五步如何?” “五步?荒唐!” 不等張御史說話,褚若貞已經(jīng)怒道,“如今鄉(xiāng)試在即,竟還學這歪風邪氣!科舉制藝是要你們發(fā)明義理,當以言之有物為宗,宣圣主之教思,正學者之趨向,豈是讓你們賣弄捷才的!” 考試時,一篇四書寫一天的都有。制藝本質是闡明義理,代圣人言。雖然有人心有所得,下筆成章,但也有人需嘔心瀝血才能做出一篇。后者未必就比前者差。 況且但無論哪種,五步破題承題都實在荒唐。 褚若貞是不想學生學些奇yin技巧,反而走了歪路,因此盛怒。 李秀才卻怪叫道:“既是比試,大家都有五步的標準,有何不可?還是先生的學生自知不敵?不敢一試?” 孫輅雖然氣憤,卻不敢說自己有把握。他之前做文章,最快的一次是縣試時,因題目熟悉,所以寫得快了些,但那樣也足足用了一個時辰。而那次也正因他急于答題,并沒有得縣試案首。 五步,若是指破題,自己還是敢試試的。畢竟自己看過的書多,平時也會隨手破題試試。但還要承題…… 李秀才洋洋得意地看著他。若孫輅答應,那他敢篤定,五步之內倆人都做不來,所以結果只能是平手。等下一局,韓師兄只要勝過一人,那就成了。 韓師兄完全可以選齊鳶,齊鳶這個小草包上次在酒樓擺了自己一道。不就是個只會吃喝玩樂的小紈绔嗎,今晚也讓他嘗嘗在人前丟臉的滋味。 錢知府等來等去,見孫輅遲遲不應,臉上便有些不好看,認為褚若貞跟孫輅給自己丟臉了。揚州士子竟然怯而不戰(zhàn)。 他臉色一沉,瞪著孫輅。 孫輅沒辦法,只得硬著頭皮道:“學生愿意試試?!?/br> 他說完沖李秀才點頭,示意李秀才出題。 李秀才眼珠子轉了轉,笑道:“五步是有些難度,為了孫兄好做,在下只出個大題?!毖酝庵猓]有選擇難度更高的小題或者截搭題。 四書題的考題,有大、小題之分,區(qū)分的標準跟字數(shù)多寡,題目長短沒關系。而是看題目難易、偏全、冠冕是否正大。凡是截章斷句、刁鉆古怪的題目都是小題。 而截搭題也屬于小題,只不過更碎屑一些,是由完全無關的兩句話,隨意截斷捏合而成。 李秀才選擇出大題,卻不是為了降低難度,而是他打算選自己當年院試的題目,這樣孫輅答不上來的時候,他完全可以背一下自己當年的答案。 眾人沒料到他會無恥到這種地步,都在認真地聽著。 李秀才道:“那孫兄聽好了。題目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br> 他說完,故意沖張御史、錢知府、洪知縣等人點點頭,示意自己要邁步了。 孫輅在他出完題后,立刻緊張起來,飛快思索破題之法。“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是出自《論語·顏淵·仲弓問仁》。 原文是: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br> 一篇文章好壞,全看破題。破即說破的意思。破題目的便是要題意融會于心,隨后以一言道盡命題主意。 孫輅緊張思索這具題目的意思,正想如何破的有新意,就見李秀才已經(jīng)繞著他,抬腿,落腳,走出了兩步…… 五步比試,還要承題! 孫輅當下有些急眼,一想破題化意為上,其余次之,便將思索結果沖口而出:“圣人教賢者以為仁,隨在而致其敬也!” 他兩句說完,李秀才剛好邁完了三步。 褚若貞與張御史等人俱是震驚,隨后紛紛點頭,目露贊嘆。錢知府也不由暗暗多看了孫輅幾眼,內心十分欣慰。 孔子的這番話是在教仲弓何為以仁,核心乃一個“敬”字。孫輅這次破題雖急,卻破得十分工整渾厚。 關鍵是三步破題,何等聰敏! 李秀才也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沒想到孫輅竟然真的能破出題目,且這破題比他當年苦思半天的答案要強的多!他這番費力可不是為了讓孫輅出頭的,心里一惱,立刻抬腿,邁出了第四步。 孫輅的額頭上已經(jīng)急出了一層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