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僖貴妃她不想奮斗了/溫僖貴妃在線養(yǎng)老躺平
書迷正在閱讀:不死美人[無限]、世子爺今日真香了嗎、我有一座隨身海島[天災]、清穿之大齡寵妃、文房四侯(古言,NP,高H)、穿成少年秦始皇的小宮女(1v1,h)、離個婚好難(高H)、我在天庭和神君偷情的日子(1V1)、穿成惡毒小姑子怎么辦(NP)、昏帝
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皇父給你找了一門親事,暗中宣旨并未張揚,但那一天大約也不遠了?!泵羧舻ǖ溃骸案傻氖?,他選的人是我娘家侄子,那年在粵地你曾見過的,我弟弟家老大?!?/br> 聽到是法喀家的老大,舒窈頓了一下,問:“那位肅鈺公子?” 敏若含笑點頭:“不然難道法喀還有第二個大兒子嗎?” “禍、禍水啊……”舒窈喃喃念道:“太子妃嫂嫂還不把我生吞活剝了?” 敏若白她一眼,道:“你當太子妃真是看上肅鈺了?東宮看上的是果毅公府!你皇父斷然容不得這一點,不然太子妃為何忽然就消停了,因為我沒給她好臉色嗎?” 對政治問題實在不太敏感的舒窈無辜地眨眨眼,敏若用力按住想拍她小腦袋瓜的手——不行,拍不得,事關對外軍備,這腦袋瓜子拍傻了她得哭。 舒窈并不知道自己憑借聰明一半的腦袋瓜成功逃過一劫,又嘟囔道:“可若成婚,皇父還能放我走不成?若叫他回京任職,我聽聞他是水師中遠近聞名的少年勇將,回京豈不是耽擱了他?” “你把你皇父想得太貼心了?!泵羧舭腙H著眼——和康熙“談心”之后,她徹底摸清了康熙的想法,也因此徹底無語了。 舒窈遲疑一下,疑惑地眨眨眼,不過聽到婚后她與肅鈺保持一南一北的現狀不變,無論康熙是出于何種目的,她都不禁輕輕松了口氣。 敏若揚眉道:“就半點不盼著夫妻相守和睦一番?” “您盼嗎?”舒窈眨眼輕笑,左右四下無人,敏若干脆搖頭。 舒窈便又笑了,然后輕聲道:“不是誰都有大姐、二姐和五姐那樣一嫁就是一心人的本事,婚后事事順心的運氣。就是三位jiejie,對婚姻也多有經營,可恕我無能,沒有大姐和五姐處處兼顧的能耐,我的精力只夠我撲在繪圖研究上,再勻不出一點來經營婚姻。 皇父能選中品行方正、有才干亦沉穩(wěn)妥帖,是個可靠之人的肅鈺公子,我已算是走了大運了,又豈敢求順心如意從此比翼雙飛?只是如此,對肅鈺公子似乎多有虧欠,也請娘娘替我轉達,婚后肅鈺公子若是覓得良人……我愿意成全,只是皇室暫無公主和離的先例,恐要等一等,暫且委屈他與心上人。” 這額駙哪都沒問題,就是搶手了點,也不知過段日子若是在京里碰上哪家的千金,耳根子會不會被念叨得發(fā)酸。 至于后半部分話……總有一天,她的人生她做主。 皇父又如何?將來的皇兄又如何 ? 舒窈先是有些訕訕地揉了揉耳朵,然后目中逐漸有幾分堅毅之色留出,略帶諷意。 敏若聽明白了:這家伙對額駙的要求是真不高。 省事省心就行。 舒窈又低聲道:“不過說到底,這門婚事對果毅公府并不公平,果毅公怎么答應下來了?” 這年頭大勢如此,誰家娶婦,媳婦不是跟著夫婿走的? 皇父有留她在京的打算,就必然會告知果毅公,怎么果毅公還會答應這門婚事? 果毅公看起來一身正氣,也不像是賣兒子求榮的人啊——而且她也不覺得尚她這位公主會為果毅公府增添多少榮光,要論厲害,大姐轉頭休了大姐夫二嫁果毅公府,那才厲害呢。 敏若撇撇嘴,道:“你皇父那不叫賜婚,叫逼婚?!?/br> 舒窈想了一會,“嗯……我大概懂了?!?/br> 康熙逼婚的場景倒并非不能想象。畢竟一個強勢的、大權在握的帝王,有什么事是他不能做的? 舒窈咂舌一會,由衷地道:“出來混,都不容易啊?!?/br> 可能是最近在外面混多了的原因,敏若覺得在她手里活潑灑脫但不失優(yōu)雅得體的小姑娘最近忽然變得……挺社會的。 敏若用“溫和”的目光注視著舒窈,舒窈被盯了一會,只覺背后發(fā)涼,于是非常自覺地挺直腰背,將坐姿調整得端正得體。 敏若方收回目光,道:“我老了也就罷了,你現在便形體隨意,又日日伏案書寫,仔細老了腰頸都不好。” 舒窈只管點頭稱是,敏若看出她心里多少有些連累了鈕祜祿家的不好意思,想了想,道:“如今時局形勢如此,我知你心中歉疚與肅鈺成婚,但這又何嘗不是你們的緣分……你可知肅鈺他額娘為了他就是不開竅、不想成婚的事有多頭疼? 這天下男女,不僅可以有夫妻愛人情分,也可以為親、為友。他如今并無心上人,便不是你壞了他的姻緣,你們男婚女嫁堂堂正正,又談何愧對歉疚?日后相敬如賓也好,共同走過一段路后各生歡喜也好,作為長輩,我只由衷期盼祝愿你們能同心同德,至少在同行的那一段路上相互扶持、彼此照顧?!?/br> 如今這時候,容慈、靜彤、瑞初……她們每一個人都咬著牙頂著巨大壓力往前走,此刻大談男女之愛、女子一生婚姻應如何如何,似乎略有些狹隘淺薄。 敏若所能期盼的,便也只有,她們遇到的都是同路人,而不會發(fā)展到有朝一日夫妻兵戈相對的地步。 舒窈在這一點上,無疑是幸運的那個。 敏若說這話時聲音很輕,娓娓道來,卻有著不容人忽視的重量。 這似乎是獨屬于敏若的本領,容慈學到七分,瑞初學到了一點,卻又不完全像,帶著獨屬于她的那種清冷和不容人拒絕。 舒窈安靜受教,聽出敏若的殷殷關切,待敏若說完,方輕手輕腳地替敏若添茶,然后低聲道:“娘娘您放心。我也不是孩子了,自然知道活著要讓自己過得舒心?!?/br> 敏若拍拍她的手,沒再在這個話題上多糾纏。 孩子們都大了,都是能獨當一面的人了,心里總歸是有數的。 她說得再多,不如她們自己在生活中參悟到。她仗著長輩的資歷經驗硬是灌輸進去的那些東西,也不知她們能吸收幾分。 所以還是言罷即止,勿要多費口舌。 康熙暗中宣旨,并非因為這樁婚事見不得光,而是打算將賜婚的詔書與給舒窈加封授職的詔書一同頒發(fā)——詔書既頒,舒窈就是半個鈕祜祿家的人了。 朝中文武官員若以其女子之身、攻訐其教養(yǎng),康熙大可將愛新覺羅家也就是他本人的壓力正大光明地分出一半到法喀哪里。 什么,我家閨女不守婦德?她夫家都沒意見你在這跳什么腳? 沒錯,正式授職。 雖然官秩品階與舒窈本身的公主位可謂是天差地別,不過區(qū)區(qū)工坊主事——別的火器工坊主事之人大多在朝中另有職位,兼領工坊,康熙也懶得再造一個官位出來 。 到舒窈這里,既然要推她那個半正規(guī)的火器工坊入朝,以方便后續(xù)推廣新式火器、返修維護便利,康熙少不得要給舒窈一個正經說法,光是以公主之身領事還是不夠方便。 于是輕飄飄給出一個小官位,但也只是名頭好聽罷了,祿米、袍服一概沒有,比起授職,倒更像是給了舒窈一個特殊些的封號。 但即便如此,也足夠朝野內外炸鍋了。 康熙同期宣布公主的婚訊,給舒窈拉了個婆家,其實就是為了分擔自己這邊的火力,并理直氣壯、名正言順地面對引經據典恨不得噴唾沫的文官們。 不得不說,雖然法喀平時看起來雖然威嚴正經,卻沒什么架子,十分和氣親民,但——大家都是隨駕去過圍場的,也是見識過南苑大閱的。 雖然他們自認讀圣賢書,持身端正自有君子之風護身,但能一人打老虎、刀擊巨石的猛人,他們口中不屑一顧,行為上還是要稍微遠一遠的——尤其這位還不是單純的草莽猛人,人家勛貴出身名門之后,當了一輩子皇帝小舅子,大清朝堂頂級關系戶。 再有曾隨駕親征過,或者戰(zhàn)場一游過的,對這位戰(zhàn)功彪炳的果毅公就更是恨不得敬而遠之了——畢竟不是誰都能一刀劈掉敵首,濺了一臉血而面不改色。 勇莽之夫,他們這種文化人還是要稍微遠離的,精神鄙視就好,當面還是別得罪本身有本事的關系戶。 康熙拿捏準了那群“文人”的心理才這樣安排,果不其然,喊法喀趁那群人正在時來御前晃悠了兩圈,偏談孩子的婚事,偶爾還問問法喀對舒窈的看法。 去年粵地配備了一批改良過的連珠火銃,法喀便已愛不釋手,如今回了京,法喀看那新火炮時更是眼睛都要冒光了,還能有什么看法? 現在在他心里,天下的小姑娘,自家閨女第一、外甥女第二,舒窈肯定排第三! 想從他嘴里聽到一句對舒窈的不滿? 那某些人不如做夢比較快。 于是在法喀力挺舒窈,康熙似笑非笑擺明立場為法喀撐腰的情況下,乾清宮的喧鬧很快過去,康熙的耳邊又安靜下來。 而后宮則不然。 月前肅鈺的婚事弄得那樣熱鬧,永壽宮難得的“門庭若市”(和從前相比),宮里愛不愛看熱鬧的多少都留著心,想看看果毅公府這一代的小公爺最終“花”落誰家。 要知這些年果毅公與果毅公夫人情深義重的一番佳話羨煞京中多少人,不知多少夫人暗惱當年沒抓住這只戀家愛妻專一一人大姑子還疼弟婦如親妹的稀罕物。 而宮中也并非無人羨慕向往的。 有那樣的父母以身垂范,還愁小公爺待妻子薄幸嗎? 愛看熱鬧的想知道這“眾家爭一男”的戲碼如何落幕,不愛看的熱鬧的也想知道哪家的閨秀能套中這一代的“稀罕物”,因而都留著心,發(fā)現這稀罕物“花落紫禁城”,一時眾人心中又驚又似有幾分意料之中。 只得驚嘆鈕祜祿氏果毅公一脈簡在帝心,有關心舒窈的,對朝中局勢人心又有幾分清楚的,又暗中慶幸她得了這有力的夫家,日后能得臂助護佑。 不然朝中那些大人們的彎彎繞繞,豈是她一自幼只讀詩書、學禮儀的女孩家應付得了的? 舒窈的生母便是如此想的。 當年舒窈要做火器,她落了兩場眼淚;做出點成果,康熙賜了公主府命她主持組建新工坊,她又落了兩場眼淚;今年舒窈新式炮弄出來了,宮中轟動,想起女兒十六了婚事還沒個著落,她再次落了兩場眼淚。 然后就是康熙授職賜婚,這一回剛被康熙晉封的王貴人落下的終于不是悲傷憂慮的眼淚了。想起果毅公的戰(zhàn)功赫赫,想起永壽宮貴妃的威風八面,王貴人一直提著的一顆心終于落了地——再不必怕女兒在外被人欺負了。 然而這顆總算稍微安穩(wěn)了一點的心,在隱隱打聽到婚后額駙好像不會調任回京,女兒卻在京中公主府居住而非隨額駙在任后,就又提了起來。 這邊王貴人絕望垂淚,舒窈哄得一個頭兩個大;那邊永壽宮里也不安靜。 賜婚的旨意一下,原本等著結果的嬪妃們便紛紛上門了,其中舊日親近些的還笑吟吟打趣兩句——“恭喜毓貴妃,雙喜臨門啦!” 嫡親侄兒娶了看重的學生,可不是雙喜臨門了? 人家是送上門道喜的,哪怕有些素日并不相熟,敏若也不能一概閉門謝客,于是很是老實地接待了兩天。 烏希哈帶人加班加點趕制出不少花生酥、糯米棗、糖蓮子一類的小點散喜氣,這些都是時下成婚結親常備的。 但敏若看了,又叫她做了些時令的牛乳桂花糖、橘汁軟糖等等,口味自然比那些舊樣式新鮮,桂花橘子也都是好意頭,宮中上下欣然接受,并沒感覺受到怠慢。 焦頭亂額絞盡腦汁哄人也無法讓額娘信服的舒窈,啃著牛乳桂花糖,終于長長舒了口氣。 無她——貴妃,半個婆家人,送了一盒好意頭的糖果來,這是什么?這是在代表鈕祜祿家表態(tài)??! 王貴人一直不安的心終于稍微安穩(wěn)下來,又趕忙往寶華殿和天穹寶殿都添了供奉,并振振有詞地告訴舒窈:拜神不能只拜一家,若落下一家叫那家惱了呢?人都怕敬,想來神仙亦如此,兩家都拜過,日后好處福分才多! 舒窈:“……” 這難道就是額娘您把娘娘送來的糖都供起來,再不許我吃的原因嗎? 舒窈還算沒有煩惱,王貴人自己把自己哄好了,她又在宮里留了兩日,便急急忙忙出宮辦制造工坊的事去了。她如今正經有了職銜,行事和從前又可以大不一樣,名正言順地管理統(tǒng)領一個工坊需要花費的心思不少,如今身份變動,她對工坊的規(guī)劃也要隨之而變。 接下來該怎么辦呢? 舒窈將雅南臨走前留下的寶書翻得簌簌作響,干勁十足地開始埋頭做計劃。 與此同時,三年一度的大選,也落下了帷幕。 書芳大致圈了幾個兒媳備選的人選——雖然這份名單最終派上用處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做戲總也要做個全套的。 對胤禮的婚事,康熙看著不顯山不露水,其實可比她上心多了。那日她圈人選時,康熙輕描淡寫說了個名字,書芳心里一合計,好家伙,瓜爾佳大姓出身,蘇完名門,家中有做過一方總督的伯父、統(tǒng)過兵的阿瑪和長一輩甚至與老安親王岳樂一起上陣殺過敵的瑪法。 論出身,滿宮的女人,無論是長一輩還是皇子福晉輩,這位瓜爾佳格格也只略遜于有輔政大臣阿瑪、配享太廟瑪法和太祖皇帝曾外祖的敏若了。 康熙說出口的人,幾乎就是內定的未來安親王福晉了 。 康熙為胤禮選中這樣一個嫡福晉,為胤禮當家的安親王府選定這樣一位出身軍中世家的主母,所求為何可想而知。 有些兒女,是真被康熙利用到了極致,恨不得連一根頭發(fā)絲,都要為這大清的江山太平、愛新覺羅家的皇權穩(wěn)固錦上添一把花的。 說這句話時,書芳眉目微冷,許是與黛瀾相處得久了,竟有些黛瀾的聲韻,似乎萬事不經心、不在眼前過,又帶著明顯的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