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七零] 第11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之咸魚董端嬪、年代文男主的親meimei、小青梅、廢后阿寶、和離后成了反派夫人、[名柯乙女]審神者的女兒想要五個男友、我的S同學(xué)(sm)、被反派強制愛了[快穿]、今天拿下世子了嗎?、表妹生存攻略(清穿)
老二的成績比他好,他是那種笨人,要是老二上這個學(xué),肯定比他還要有出息。 他比老二大,按理說應(yīng)該把這個機會讓給老二,可他不想失去這個唯一能改變命運的機會,他不能留在家里干農(nóng)活,干一輩子的農(nóng)活。 當(dāng)時老二才十四歲,頭上戴著個羊皮帽子,身上穿著爛棉襖,直接說他不想上這個學(xué)了,想留在家里種莊稼。 他當(dāng)時聽到很慶幸,又很心酸,知道是老二故意讓給他的。 他當(dāng)時發(fā)誓等他上出來后,把老二也帶出來,可當(dāng)他在城里當(dāng)上了工人后,就變了。 他是廠子里的文藝青年,把自己這個還在鄉(xiāng)下打土坷垃的兄弟忘的一干二凈。 后來娶了趙玉蘭,他忙著上班,忙著過她們小兩口的日子……周向北心里說不出的后悔,后悔自己不是個東西。 在城里當(dāng)工人的這八年,對他來說,就像是莊稼人出身的娃,做的一場黃粱夢,夢里被好日子給迷昏了頭,讓他把一個人的良心給丟了。 尤其是他想起來自己那樣對事事為他著想的爹娘,那樣說話,說那樣的話的時候,他覺得那樣的自己很陌生。 就是一個忘恩負(fù)義的小人。 他在里面想了很多,把所有的事都擼了一遍,細(xì)細(xì)的想,有的時候夢里都是小時候的事。 他出來后,認(rèn)為他爹娘肯定會原諒他,哪有父母不原諒自個的娃的,即使他再混賬,再不是個東西。 那個時候,他抱著希望,抱著被接納的希望,他想再回到那個家里。 一路要飯走到這,在他爹娘面前發(fā)了瘋,跪求他們的原諒,整個人都有些魔怔了,他爹娘還有兄弟對他的態(tài)度,就像一盆冰水一樣,澆醒了他。 剛剛又遇到二姐,他竟然還期望對方能幫幫他。 他真覺得自己可笑的慌,當(dāng)初他在城里一個月拿著二十多塊錢工資的時候,都沒有幫過這個二姐。 甚至自己一當(dāng)上工人,就對這兩個姐不怎么關(guān)心了。 也沒有給她們寄過錢,他和他們之間,就像是帶有血緣關(guān)系的陌生人。 人家剛剛還給他五塊錢,已經(jīng)算對不起他了,畢竟當(dāng)初她二姐日子過的難的時候,他連五塊錢都沒有給過對方。 并且她們倆也從來沒有往城里給他寫過信,估計是從他平時回家的態(tài)度上,看出來了,所以從沒有打擾過他。 現(xiàn)在回頭看看,自己作為周家唯一出來,有出息的人,都干了些啥事,對兩個jiejie不管不問,二姐連離婚了,都沒和他說過。 他這種人,是只有落魄了,過的不如意了,需要姐弟爹娘幫助自己了,才能想得起他們這些人。 他到底是個啥樣的人啊,怎么能這樣的不要臉。 周向北審視著自己,唾棄著自己。 “走吧?!?/br> 周向北拿著自己來的時候拿來的破碗和拐杖,一瘸一拐的走在最前面。 頭頂?shù)年柟庖琅f烤的人冒油,趙玉蘭看著周向北的背影,總感覺他變得有啥不一樣了。 “娘,我不想走,爹想走讓他走,咱留在奶奶家,行不行?” 周衛(wèi)紅拽著趙玉蘭的胳膊,不愿意踏上回去的這條路。 “她們愿意要咱才行啊,她們的心都是石頭做的,硬著哪。 只講自己在城里過好日子,一點都不可憐你們?!?/br> 趙玉蘭還是很憤怒,不管她可以,可憑啥不管衛(wèi)紅和衛(wèi)東她們仨,她們仨是王翠芬和周老摳的孫女和孫子啊。 在她的認(rèn)知里,當(dāng)爺爺當(dāng)奶奶的就應(yīng)該管自己的孫子孫女,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 “你們往后要記住這一家人今天是咋對待咱的,你們的爹沒有了工作,你們的爺,奶,二叔他們就瞧不起咱一家人。 甚至連愿意留下你們,都不愿意。 衛(wèi)紅,你們一定要把這事記住一輩子,記住他們是咋對咱的,等你長大后,要報復(fù)回來……” “娘,你放心,她們不要咱,把咱趕走,等我長大了,給我等著瞧?!?/br> 周衛(wèi)紅咬牙切齒的,小臉上滿是恨意,她一個人都不會放過的,這些人這樣欺負(fù)她們。 “對,就是要這樣,衛(wèi)麗,衛(wèi)東你們倆也要牢牢記住,她們明明就有錢的很,能幫咱,卻不幫咱,虧恁爸還是那倆老貨的兒子哪。 我早就看出了,那倆老貨是個偏心眼子,他們向偏你們的二叔,一點都不疼你們的爸,要是真疼你們的爸,之前就應(yīng)該讓咱一家子留在那里。 再出錢,幫你們的爸在城里找份工作。 更何況你們的爸還斷了一只腿,就拿幾個窩窩頭把咱給打發(fā)了,咱大老遠(yuǎn)的過來投奔他們,沒說讓咱在家歇幾天。 這外面日頭這么大,就這樣讓咱滾,他們真是太絕情了?!?/br> 趙玉蘭甚至懷疑周向北不是那倆老貨親生的兒子,是抱來的。 如果是親生的,怎么能忍心這樣做啊。 他們還不如那個周杜娟那,至少人家還給了她們五塊錢,那倆老貨還有那個周向南,一分錢都沒有給她們。 早知道是這個結(jié)果,當(dāng)初為啥還要大老遠(yuǎn)的過來啊,一路上,沒餓死,倒快渴死了,地面被曬的都燙腳。 她們腳上連雙鞋子都沒有,難道他們眼瞎沒有看到嗎,不給她和周向北可以,連這三個娃都不給。 天老爺啊,你睜睜眼吧,憑啥讓這樣的孬人日子還過的這樣如意啊。 “你娘她們就是個勢利眼,見咱現(xiàn)在不行了,才敢這樣對咱,要是咱的日子還像之前那樣,她們敢這樣對咱嗎?” 路上,趙玉蘭一直和周向北發(fā)泄著心中的不滿和憤怒。 周向北就像聾了似的,腿上的傷口已經(jīng)有些化膿了,他整個人暈暈的,雙腿像灌滿了鉛似的,有些邁不動步子。 “我和你說話哪,你怎么不吭聲,我攤上你這樣沒出息的男人,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霉了,現(xiàn)在你還成了瘸子……你要是有本事點,我和娃至于跟著你在這遭罪嗎?” 趙玉蘭啥都埋怨周向北,把所有的事都怪在了周向北的頭上,氣他不爭氣,沒能耐。 她埋怨周向北的時候,也不低頭瞅瞅自己啥德行。 這種人,永遠(yuǎn)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毛病,只能看到旁人的,把自己的不幸都?xì)w結(jié)在了對方身上。 說白了,對方不僅要會掙錢,要有大出息,還要會為人處世,要讓她過的順心。 做不到這其中的一條,就等著吧,她用自己的高標(biāo)準(zhǔn),處處要求對方,一旦對方比不過某一個人,就等著被貶低吧。 她能把你貶低的處處不如人,是個窩囊廢,活著浪費空氣的那種。 這其實是精神虐待,比周向北被人敲斷一條腿還要來的痛苦。 這一路上,她已經(jīng)拿周向北和如今當(dāng)上工人的周向南比較了幾十次。 她做這種事的時候,也不拿自個和旁的女的比較比較。 “我是不如老二,不過你也不如老二的媳婦,你連人家老二媳婦的一根頭發(fā)絲都比不上,我當(dāng)初就不該娶你?!?/br> 周向北受不了了,啞著嗓子拿她和老二的媳婦劉小娥比。 趙玉蘭聽到周向北說她不如那個劉小娥,頓時難受的不行,朝周向北撲了過去, “你竟然敢說我不如她,你憑啥這樣說,你個窩囊廢,說自己的媳婦不如旁人……你是不是看上人家了,你個負(fù)心漢?!?/br> 周衛(wèi)紅也不攔著,帶著周衛(wèi)東他們靜靜的坐在一旁的樹蔭下,他們早就習(xí)慣了,來榕城的這一路上,她們的爹娘就沒少干仗。 天氣熱的不行,再加上走了這么遠(yuǎn)的路,趙玉蘭和周向北打了一會,就打不動了。 周向北這下是徹底的知道了,只能她說他不如人,不能他說她。 每個人都不愿意承認(rèn)自己不如人,即使自己心里清楚明白,但還是不想被人指著鼻子反復(fù)說,來回說,一直提醒他。 等好不容易走到雙水村的村口,周向北已經(jīng)去了半條命了。 他沒有住自己的老家,而是找到老村長,想住到村尾的茅草屋里。 那個地方是之前趙禮母子倆人住的地方,現(xiàn)在里面都結(jié)蜘蛛網(wǎng)了。 趙玉蘭說啥不愿意住茅草屋里,她想住在王翠芬她們之前住的青磚房里。 “你要是不愿意住,你可以回自己家?!?/br> 周向北說啥也沒臉住在他爹娘的房子里,那兩間大瓦房,在城里說好的,爹娘歸老二養(yǎng),家里的大瓦房他不要,全是老二的。 即使老二和他爹娘現(xiàn)在住在城里,一時半會回不來,可他還是不愿意住。 趙玉蘭這下不吭聲了,和周向北還有三個娃,在這個茅草屋里住了下來。 說來也神奇,這個茅草屋,當(dāng)時發(fā)大水的時候,竟然沒有被沖倒,不過搭在上面的茅草都掉的差不多了,只剩幾根埋在地下的木頭。 趙玉蘭住下后,就變成了一個怨婦,不,她從離開海城的時候,就成了怨婦。 在雙水村,怨天怨地怨周向北,就連她去外面挖不到野菜,回來都怨周向北。 老村長實在看不下去了,見周向北整天痛苦的用頭去撞樹,就給了他一根鐵棒,還有一塊石頭。 讓他受不了的時候,就磨磨鐵棒,發(fā)泄發(fā)泄。 周向北打那以后,就天天抱著個石頭,跑到地頭上去磨鐵棒。 …… 周紅眼想和大哥周大發(fā)修補下關(guān)系,周大發(fā)的兒子周川當(dāng)上了村子里的生產(chǎn)隊隊長,趙德厚父子倆人還是沒消息。 公社就讓周川接了趙軍的位,因為周川是村子里最有知識的。 他也愿意領(lǐng)著村民好好干,帶著雙水村現(xiàn)有的村民,爭取早日吃上飯。 “大侄子,在家哪……” 周紅眼舔著臉站在周大發(fā)家的門口,周川和他兄弟正蹲在院子里吃飯。 在灶房端碗的周大發(fā)聽到了周紅眼的聲音,干脆沒有出去,而是躲在灶房扒拉飯。 他們一家吃的也不是啥好飯,就是野菜和麥麩子還摻的一小點谷子弄成的菜糊糊。 周老摳和兩個兒子吃的是稠的,趙紅霞帶著幾個兒媳婦吃的是稀的。 男人們出力大,女人們出力小,趙紅霞的兒媳婦都習(xí)慣了,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是這個情況。 吃完飯,還要去上工,只要把這個災(zāi)年熬過去,日子就好過點了。 周川和他兄弟沒有一個人搭理這個三叔周紅眼,平時也不去上工,就讓他的幾個閨女去,三閨女已經(jīng)被他嫁出去了。 說是嫁,其實和賣有啥兩樣啊,嫁到了平原收成好的地方,拉回來了兩袋子苞米面,一袋子小麥。 聽說他還準(zhǔn)備把自個的四閨女再嫁到那邊哪,換來的糧食正好給他兒子周栓子討房媳婦。 他家的閨女巴不得嫁出去哪,嫁出去,至少能有頓飽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