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36節(jié)
第55章 殿下 正文第五十五章 當夜,榮晟帝仍是宿在徐妃宮內(nèi)。 徐妃拆下發(fā)間珠環(huán),見榮晟帝仍在燈下翻閱榮烺的新書,便披著一肩青絲過去,坐在榮晟帝身畔一起看,“我只當阿烺小孩子淘氣,折騰出寫書的事來,沒想到還真叫她折騰成了。” “是啊。”榮晟帝道,“阿烺這書寫的,頗有益處?!?/br> “陛下親自給寫序,當然得有益處了?!毙戾焐闲χ?心下頗是吐血。這書里,太后皇后陛下榮綿,都寫了序,就獨沒請她寫。論身份,她是不及鳳儀宮尊貴,烺是她生的,是她閨女。 一想到榮烺更親近萬壽宮一系,徐妃便有說不出的郁悶! 別人家的閨女都是跟娘親,怎么她家這個就格外不一樣哪! 親疏都不分了! 榮晟帝翻到榮烺自己寫的小序,頗是欣賞,“阿烺這孩子,定有一番造化的?!?/br> “她是陛下的女兒,自然有造化?!?/br> 榮晟帝合上書,對徐妃道,“你別整天都把心擱阿綿身上,阿綿是男孩子,潑辣著些無妨。你也多看顧阿烺些?!?/br> 徐妃道,“我哪兒不看顧阿烺了。什么東西,有阿綿的就有阿烺的,我都是一碗水端平。阿烺年紀小,我心里也是很疼她的?!?/br> “你呀?!睒s晟帝握著書敲徐妃腦門一下,“是不是小時候學習太笨,見著學習好的不自在?!?/br> “我,我哪兒笨來著!”徐妃氣嗔,“好像就陛下聰明似的,我那是正常人的學習,你少瞧不起人?!?/br> 榮晟帝就喜她這份嬌俏薄嗔的性情,哈哈大笑,“我可不敢瞧不起你?!?/br> 徐妃氣的給他兩下,榮晟帝握住徐妃雙腕,兩人自有一番無盡纏綿。 徐妃有一樣好處,她為人的確不屬聰明的那一掛,奈何會投胎,出身夠硬。但自從徐家生出許多貪心,徐妃也開始得隴望蜀,徐妃就徹底不受鄭太后待見了。 但她十分聽榮晟帝的話。 榮晟帝讓她多看顧榮烺,雖則在她心里還是兒子最重要,晟帝的話,她時時記在心里。再加上母女天性,徐妃也是疼榮糧的,既便榮烺在她心里屬第二梯隊,可這畢竟是親閨女。何況這閨女在鄭太后身邊很受看重。 徐妃還沒傻到疏離親閨女的地步。 所以,第二天徐妃就來了,給榮烺帶了許多紙筆。 徐妃說話很坦率,“我少時讀書一般,阿烺阿綿都是愛讀書的。母后這里自然樣樣不缺,我胡亂準備的,是我的心意。阿烺你愛寫書,拿去用。以后也要多讀書,向你父皇和你皇祖母學。咱家有的是好師傅,把師傅的真本領都學到家?!?/br> 榮烺收到親娘的禮物也高興。 徐妃大事辦不來,譬如煲湯做菜、縫衣繡花,做些小物件兒什么的,都不差。當然也不是徐妃親自做,她也是堂堂貴妃,貴女出身,她指點著叫下人做,那就是她做的。 于是,她便時常弄些貼心的東西給兒女們。 連榮烺都覺著,她母親既不拐彎抹腳的讓她去幫忙要差使,也不使什么邪招瞎折騰,好像是真改好了。 榮烺正忙著準備自己的小宴。 這次的帖子,她把所有為書冊出過力的姑娘們都請了來。 宴會的菜品、飲品、宴上的歌舞、游戲,都是榮烺、姜穎幾人一起敲定的。 就榮烺幾人寫的那書,這都印好了,除了賞給內(nèi)務司張總管的一冊,也就是鄭太后、榮晟帝、鄭皇帝、榮綿、徐妃每人一冊,其他的,都存在梨花院的書房,連嘉平大長公主進宮,榮烺都沒送一冊。 嘉平大長公主、順柔長公主都聞了信兒,跟榮烺打聽,榮烺說,“已經(jīng)印好了,只是現(xiàn)在還不能送姑祖母和姑母?!?/br> 順柔長公主笑,“還這么神秘啊?!?/br> “不是神秘。除了皇祖母、父皇、母后、母妃、還有皇兄,我得先開一場小宴。這書是我們十五個人一起合力寫出來的,我得先給大家伙一起看過,然后,再正式贈給長輩,賜予各大員家眷?!?/br> 榮烺說的這樣正式,嘉平大長公主、順柔長公主都說,“那我們就再等等?!?/br> 榮烺道,“咱們重注《貞烈傳》的事也得抓緊,到時《貞烈傳》注好,兩本書可以一起印一波,給女孩子看都有益處的?!?/br> 榮烺做事認真,井井有條,更兼她言語清楚,什么事都能有自己的意見,慢慢的,大家就覺著,不是榮烺總說大人話,是榮烺本身像個小大人兒。 梨花院小宴的日子,正趕上梨花盛開,大家在廊下一面賞梨花,一面看印出的書冊。如楚姑娘、羅姑娘、楊華這些幫著收集卷宗的人,沒想到自己的名字也在作者一欄。 楊華言語直接,“當初也就幫著收集了些案宗,我們也沒寫書,怎么能算作者呢?!?/br> 榮烺笑,“不僅是收集卷宗,咱們每次聚會都會把卷宗的案子一個個討論過去。這是大家伙齊心協(xié)力的結果,所以大家都是著書人?!?/br> 大家自然高興,這樣有面子的事。 莫說是帝都貴女,多少讀書的男人,也以能著書為榮哪。 林mama帶著小冰把十來冊書放在案上,榮烺問她們,“你們的私印都帶了吧?” “帶了,公主您在帖子上特意哈哈過的?!?/br> 幾人都帶了。 榮烺取出自己的私印,翻開一本書的扉頁,把印鑒印在中間,然后遞給身邊的姜穎,“咱們把自己的印都蓋上,然后,這本就是咱們的紀念。以后即使印再多的書,也沒有跟咱們這個一樣的。這是咱們一起努力才有的書,咱們永遠記著?!?/br> 于是,在榮烺的帶領下,大家都把自己的私印蓋了上去。 最后,榮烺先取一本,跟榮玥說,“阿玥姐你幫我寫上,元圣二年三月十五,梨花院?!?/br> 其他姑娘也依次各取一本,這便是大家一輩子的紀念,對少年時代的紀念。 以至許多年后,這些姑娘們變成了妻子、母親、祖母、母時,仍會含笑說到少年時光,“小時候,寫了本書。” 第56章 給榮烺這儀式搞的,大家皆心潮小有澎湃。 接下來一起宴飲、看歌舞,都擺出小大人模樣,原本下午榮烺還準備了投壺,不過,大家都表示,不玩兒那個了,咱們得討論點大事! 譬如這書怎么個賞賜法,這個榮烺是有計劃的,準備依批次來, 第一撥先給帝都有爵貴女,誥命夫人。 誥命夫人,這是有品級規(guī)定的,三品以上誥命,才可稱夫人。低于三品,自稱夫人,這是逾制。 樂平郡主之女羅湘道,“帝都誥命賞賜起來便宜,在外諸大員之妻,誥命品級也夠,天南海北,要如何賞賜?” 楊華道,“外任大員也有回帝都述職的時候,只是這樣一來就零零散散的了。” 榮烺道,“我倒沒想到這一點。” 大家便聚在一起想法子,史太傅家的閨女說,“我聽說朝廷有事,都是派郵驛兵快馬疾馳,送至各處。不然朝廷的公文怎么派發(fā)下去呢?” 顏姑娘一拍手,“對,我也想到了。有一個辦法,朝廷每月都要將邸抄派發(fā)各地方。咱們這書,倒可隨邸抄,送至各處?!?/br> 這些姑娘的出身,見沒見過邸抄,反正都聽過。楚姑娘亦弱柳扶風一點頭,“這是個好法子?!?/br> 然后,大家嘰嘰喳喳的討論一回,就把這法子定下了。 待告辭的時候,大家都跟榮烺說,“殿下,再有什么事,您只管叫我們來,我們都愿追隨殿下,一定能把事情辦好。” 榮烺也說,“咱們一起使勁兒,什么事都能辦好。” 大家摩挲著手里的書,都認同榮烺這話。 各閨秀回家難免要給父母看一看自己這書,由陛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大皇子殿下一起做序,自己的名字還出現(xiàn)在著作者一列哪。 越是顯赫門第越在意聲名,這書有這四位顯赫人物作序,那當然得看一看了。何況,去歲閨女逼著父兄給找案宗的事,他們都經(jīng)歷過的。大家翻開,先感慨太后娘娘與皇帝陛下的圣明,然后從著作者中找到自家女孩兒的名字,看不看書中內(nèi)容的,都覺著體面的了不得。 這可真是太有面子了! 也有家里人問,“你也沒寫書,怎么也是著作者?” “公主說案子是大家一起收集的,每個案子都是一起討論的,所以大家都是著作者,我們的名字便也都在里面。” 尤其方御史家的閨女還跟母親說,“先前御史臺參人還無中生有的連帶上公主,母親你看公主人多好啊。就是公主不帶上我們,我們也說不出旁的來,畢竟我們不是執(zhí)筆寫的人。可公主沒忘記我們的辛苦,把我們都帶上了?!?/br> 榮烺能把書寫成便足以令人驚訝,先時還覺著榮烺是鬧著玩兒的,覺著榮烺肯定是找代筆的,這回也都服了。 無他,公主這事兒辦的忒明白,誰出了多少力,書上印的清清楚楚。公主也只是寫了兩成的內(nèi)容,這是一本群策群力的書。 公主一人辦這事,大家是不信的??蛇@么多人一起參與,這書的確是能寫成的。 諸貴女把書帶回家,連這些貴女家人都覺著,公主這事辦的公道漂亮。原本他們覺著榮烺有點愛折騰,現(xiàn)在統(tǒng)一改變想法:公主是個能做事的人啊。 于是,榮烺還沒開始宣傳,帝都官宦人家就都傳開了:公主殿下寫了本書,這書是由太后娘娘、皇帝陛下、皇后娘娘、大皇子一起作序的,等下回咱們進宮請安,就能賞咱們一本。 這書可了不得,這可忒體面。 鄭國公在家休養(yǎng)。 他上了年紀,自年下染上風寒,一直斷斷續(xù)續(xù)不見大安。見二孫女回家?guī)Щ氐倪@書,也湊趣看了一回。 第一頁就是榮烺和大家伙兒的印章,印章形狀不同,有方的、圓的、不規(guī)則的,榮烺的印章在最中間,其他姑娘們的印章便都圍著榮烺印章落下。 鄭繡滿臉榮耀的跟祖父說,“旁人家只有一本,等大jiejie回來,還能帶回一本,咱家就有兩本?!?/br> 鄭國公道,“阿繡跟阿錦都在上面。” “嗯。大jiejie肯定在的,我以為沒有我們,結果都有。公主說,這是大家伙兒一起努力才寫成的書,所以,大家伙兒的名字都在上頭?!编嵗C忽然想到一事,跟祖母說,“祖母,下次月初到宮里請安,您、老祖宗、還有我母親、二嬸,都一起去。公主說了,先賞賜帝都誥命,三品以上的誥命是第一批賞賜的,介時咱家還能得四本?!?/br> 鄭國公夫人笑,“那得一起去?!?/br> “嗯,這是一批是最好的,里面是雪浪紙,扉頁是謝家十錦堂的梨花紙,這里還有標記,萬壽宮梨花院內(nèi)制。公主說,就第一批這么印,接下來的,再沒有這樣的了?!编嵗C指給祖父、祖母看。 當然,她這本是最最特別的!世間唯有十五冊!她是誰都不給的,自己一輩子收著! 鄭國公看出孫女的小心思,笑道,“阿繡這本我先借來看看,待看完再還你?!?/br> 鄭繡說,“好。祖父隨便看,什么是時候給我都行?!?/br> 重要的是在這個“給”字,這是要給的。 鄭國公身子好時便會靠著軟枕讀上幾頁,孩子的筆法很直白,書也并不厚??删瓦@樣一本薄薄的書,鄭國公翻來覆去讀了幾遍。 宮內(nèi)。 榮烺跟著祖母商量第一輪的賞賜,帝都三品以上誥命,每人一本。待諸誥命進宮請安時發(fā)給大家便好,另外,在外地的就隨朝廷邸報賜下。 榮烺這主意不錯,頗為可行,不過辦起來也得細致,譬如,朝廷三品以上誥命名單便要先找出來,在帝都的,外地的。外地又分河南河北,江南江北,分方位,一個地方的一起派送,可節(jié)省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