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热爱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成人福利资源在线,成年美女黄网色大观看全,狠狠色综合激情丁香五月,777奇米电影网99久久,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成人无码午夜成人无码免费视频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在線閱讀 - 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 第125節(jié)

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 第125節(jié)

    為了維持朝廷的運轉(zhuǎn),他一邊重用先帝留下的重臣,一邊十分寵信跟隨自己多年的心腹內(nèi)侍汪林,扶持他制衡那些朝臣。

    另一邊,他不僅重用娶了他母族表妹為妻,算是向他投誠的康王與他母族趙家人,還重用皇后的母族,也就是太子的母族。

    幾方勢力雖然爭權(quán)奪勢不斷,倒也勉強將大安撐了起來,就是苦了那些相繼遭遇各種天災人禍的大安百姓。

    旱災、蝗災、洪水、瘟疫、戰(zhàn)亂,可謂是輪番上陣,接連不斷,導致大批百姓慘死,僥幸在那些災難中活下來的百姓也民不聊生。

    若非正寧帝一直緊握手中的兵權(quán),可以鎮(zhèn)壓不時出現(xiàn)的一些民間起義與暴動,皇帝寶座可能早已換人坐。

    但在男主去那個偏僻縣城就職不久,正寧帝就因病不治而亡,太子匆匆繼位成為新帝。

    而正寧帝之所以會病成那番模樣,正因他在患頭疾后,有人奉上據(jù)說可以用來治頭疾的‘藥’,用斷腸草的種子制作的‘藥’。

    那藥固然能在正寧帝頭疾發(fā)作時,幫他緩解一下頭痛,但也讓他從此依賴上那‘藥’,頭疾犯得越來越頻繁,用藥量也越來越大。

    這才有了何殊在夢中見到的那幅瘦得完全脫相的病容,與她熟悉的正寧帝完全判若兩人。

    第一百五十章

    在正寧帝因身體原因無法上朝后, 年幼的太子奉命監(jiān)國,皇后帶著她一起上朝,充當吉祥物,除了有需要的時候, 基本不具備什么話語權(quán)。

    再加上兩人本就對朝政一無所知, 就算到了需要他們表態(tài)的時候, 也只能選擇聽信他們覺得關(guān)系更親近,應當更可信的人的話,絲毫不具備自己的判斷力。

    夢中, 或者說是書中的‘她’,也就是太子, 沒有因為小小年齡就上朝聽政的經(jīng)歷, 被歷練出經(jīng)驗與能力,還因此而變得愈發(fā)懦弱無能。

    女兒身的真相是她的心病,給她帶來巨大的壓力,所以她雖是至少明面上過得很風光的太子, 也過得十分小心與辛苦, 長得十分瘦小,仿佛是因先天不足而生得病弱。

    這樣一位對任何人都不到不威脅的太子, 在登基繼位后,皇位還沒坐熱,就毫無預兆的突然暴斃而亡,死得不明不白。

    隨后就是京中殺得血流成河, 康王用其娘家蔣氏一族的性命,逼迫已經(jīng)成為太后的皇后寫下讓他繼位的懿旨, 順利登基繼位。

    卻因不是正統(tǒng)的皇位繼承人, 沒能接掌暗衛(wèi), 還受到部分禁衛(wèi)軍的抵制,京中大半王公大臣也不承認他,還對外宣稱是他為奪位而害死新帝。

    隨之而來的便是大安境內(nèi)各地,有多個勢力率領(lǐng)百姓起義,還有多支官方的駐軍打著清君側(cè),為新帝復仇的名義起事,紛紛占地為王。

    正寧帝還活著的時候,至少還能竭盡全力地維持住大安表面上的大局。

    到了正寧帝與新帝相繼駕崩之際,大安算是走到了窮途末路,數(shù)十支武裝彼此交戰(zhàn),不時會有老勢力消失,也會不時地出現(xiàn)新勢力。

    整個大安百姓算是徹底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之前遇上各種災難時,只要能僥幸逃得生命,還能拼命前往相對較為安全的地方,求得一線生機。

    在這種處處都起義軍,朝廷名存實亡,根本沒有能力控制局面的大環(huán)境中,底層老百姓可以說是過著生不如死,求告無門,求生無路的絕境。

    當縣令的沈卓所治理的那座小縣城,倒成了這亂世中的一方凈土,吸引到聞訊趕來的大批百姓前來投靠。

    他頂住來自上官的層層壓力,堅持要與民休養(yǎng)生息,鼓勵農(nóng)耕,重用轄區(qū)內(nèi)有能力的人,整頓治安,處理各種紛爭秉持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從無偏私。

    成功取得治下百姓的信服與敬重,聽到那些逃難而來的人,講起外面那種人間煉獄般的慘境,都非常慶幸自家在亂世真正到來前,能夠迎來一位愿意庇護他們這些百姓的父母官。

    只是事實證明,他們慶幸得有些早,沈卓畢竟只是一介縣令,權(quán)力有限。

    上官見他不僅調(diào)遣,到了秋收之際,執(zhí)意不肯給治下百姓增加賦稅,不僅打算治他的罪、要他的命,還直接送來一位新縣令。

    好在緊要關(guān)頭,被柳平帶著衙吏與百姓們救下,在手下官吏與周圍百姓群情激憤的鼓動下,沈卓也明白自己已經(jīng)走投無路的事實。

    他有心護著治下百姓偏居一隅,盼著亂世早點結(jié)束,期待新朝建立的那一天。

    可是差點被府城派來的兵勇當場殺掉的經(jīng)歷,讓他明白,他的想法實屬天真,只要他還要受制于旁人,就注定沒有機會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而他若不幸死去,這座在他費盡心力才打理得井然有序的縣城,依舊會被卷入戰(zhàn)亂。

    縣城治下的這些百姓,也會在這亂世中淪落到朝不保夕的境地,所以他當場選擇答應柳平等人的請求。

    通過那些只是簡單提到過的前奏情節(jié),例如大安哪年哪個區(qū)域發(fā)生哪種災難等信息,何殊基本可以確定,那些內(nèi)容應當不是無稽之談。

    也就是說,‘夢’中的那些內(nèi)容可能是這個世界另一個走向,一個沒有她的走向。

    現(xiàn)實中的大安在她的干涉下,雖曾在相應的時間點,確實曾遭遇過那些災難,但因處置那些災難的方案與經(jīng)過不同,最后的結(jié)局也大不相同。

    也不知道可以cao控她的夢中意識的神秘力量,到底是怎樣的存在,突然讓她知道‘書’中那些內(nèi)容有何目的。

    但是對于現(xiàn)清醒了的何殊而言,知道就知道了,對她目前的生活并沒有多大影響。

    ‘書’中那位拿到美強慘的大男主,一輩子過得跟個天煞孤星似的,身邊親近之人逐一離去。

    更為苦逼的是,與他有大恩,讓他最為敬重的老師,在他成為亂世終結(jié)者后,一邊欣慰的囑咐他要做位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一邊又因自己教出的學生推翻前朝一事想不開,選擇自盡。

    給男主留下需要背負終身的責任的同時,還有終身都將難以釋懷的自責和愧疚。

    那位讓人印象深刻的老師,何殊也不陌生,正是當年在青山書院時,曾教過她的那位恨鐵不成鋼,一心想將她導入‘正途’的柳先生。

    在現(xiàn)實的這個命運走向中,沈卓雖然依舊沒能擺脫幼年失去雙親的悲慘命運,但是悉心撫養(yǎng)他長大的祖父母都健在。

    大安現(xiàn)在正值政通人和的興盛狀態(tài),率先露出獠牙的康王已被她給打發(fā)出海,此去生死難料。

    被‘夢’的正寧帝和皇后持起來的蔣家與趙家,早已被她給打壓了下去。

    唯一還剩下的一個有出息的趙晉仁,恨不得與京中趙家一刀兩斷,靠著功勞,就能名利雙收,與其外戚身份無關(guān)。

    可以肯定的是,非常欣賞沈卓這位得意門生的柳先生,肯定不會再做出那種讓人一言難盡,不知該如何形容與評價的愚忠之舉。

    所以何殊十分確定,‘書’中的那些一切,不僅對她、對大安構(gòu)不成任何威脅,也會讓沈卓這位原男主避之而不及。

    畢竟那樣的命運也太慘了一些,沈卓無論是‘書’中,還是在現(xiàn)實中,都是一位重情重義的人。

    結(jié)果這樣一個人,卻要在‘書’中看著身邊的親近之一人逐一死去,唯有他自己,可能是因為有主角光環(huán)護體,苦逼地背負著巨大責任與壓力活到最后。

    哪怕開辟新朝當上皇帝,有了至高無上的尊榮,也彌補不了那些遺憾與痛苦,從他登基后做出的那些讓人匪夷所思的選擇中,就能看出他早就活得生無可戀。

    躺在床上將某些重要內(nèi)容捊一遍后,確定多關(guān)注那些實在沒什么意義后,何殊才起床。

    何殊此前一直覺得自己是帶著宿慧轉(zhuǎn)世,但在經(jīng)歷這場內(nèi)容十分特殊的‘夢’后,她有些懷疑是不是老天爺也覺得自己若按‘書’中的命運般,當個憋屈的炮灰工具人,有些虧良心,才會臨時決定給她恢復前世記憶。

    畢竟她前世可是個生長在紅旗下,時刻以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素質(zhì)要求自己,從未有過欺人之舉的好人,怎么也不該遭遇那般活得憋屈,死得更憋屈的炮灰命運才對。

    當然,這些都是何殊的暗自吐槽而已。

    換了一般人,睡一覺醒來,腦子里突然被塞入這么一本既有場景,還帶出場人物的生平經(jīng)歷與心理注釋的‘書’,就算不被嚇得神經(jīng)錯亂,也要生出總有刁民想要害孤的危機感。

    何殊雖然覺得這場‘夢’非玄學無法解釋,但她具有前世記憶的事實,本身也屬玄學。

    所以她直接將之拋之腦后,絲毫沒有受其影響,畢竟現(xiàn)實已與里面的內(nèi)容走向截然不同的兩個方向,那些注定無法給她提供什么實質(zhì)性的幫助。

    若能早幾年出現(xiàn),她或許還能根據(jù)‘書’中透露出的各種災難發(fā)生的時間軸,要求相應的區(qū)域早做預防,從而多減少一些損失。

    如今事過境遷,再知道了那些,也沒什么作用。

    時值大年初一,她這個太子也沒有機會睡懶覺。

    需要先去乾元宮給她爹請安拜年,再去宗廟祭祖,給她母后請安拜過年后,還要去參加招待一些王公大臣的宴會,這些都是她避無可避的行程。

    這次場小規(guī)模宮宴上,安排的還有重頭戲,就是為其中幾位身體還算強健,又勞苦功高的重臣賞賜自行車。

    有正寧帝一有時間就在御書房周圍騎著轉(zhuǎn)悠,相當于是在親自代言,自行車早已成為讓所有見到過,或是聽說過的人,都無比向往的至寶。

    如今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拿出來賞賜給部分大臣,不論是對賞東西的人而言,還是對可以收到賞賜的大臣而言,絕對都是件非常有面子的事。

    當然,考慮到自行車的數(shù)量有限,能有機會收到自行車的大臣畢竟只是少數(shù),那些年齡一大把,走路都需要借助拐杖的老大人,肯定沒機會收自行車,只能收到常規(guī)賞賜。

    為裁減宮中在各種宴請方面的巨額開支,對于某些不得不辦的宴會,也會在與宴人數(shù)方面進行大幅減少。

    能在大年初一獲邀的王公大臣,每一個都是在這京中,或者說是朝堂上數(shù)得上號的大人物,絕大多數(shù)都已上歲數(shù)。

    酒足飯飽,欣賞完歌舞表演后,自有宮女內(nèi)侍將今年的新春賞賜,搬到舉行宴會的奉天殿中。

    正寧帝心情很好地當眾宣布給大家準備的賞賜不同,所存在的顧慮,讓那些王公大臣的臉色瞬間驟變,也讓注意到這一幕的何殊看著心情舒暢。

    不是那些人老成精的老大人們心機城府不夠深,才會失去表情管理。

    而是他們實在沒有想到,當傳說中的自行車出現(xiàn)在他們眼前時,他們竟因自己年齡大,不具備騎自行車的身體素質(zhì),被迫與之失之交臂。

    最關(guān)鍵的是,皇上還如此直言不諱地當眾點出他們已然老邁的事實,對某些不服老的人而言,可謂是個不小的打擊。

    第一百五十一章

    是人都有年老的時候, 何殊不僅不會對這一群體存在排斥,還會十分尊敬并重視老前輩們豐富的人生閱歷,以及經(jīng)過漫長歲月實踐與沉淀的知識和經(jīng)驗教訓。

    但這一切都有個前提,就是這些老者都能三觀在線, 活得通透而又睿智, 確實能讓后輩從他們身上學習到那些好品質(zhì)。

    可是對于某些思想頑固不化, 為維護自身的權(quán)勢、自家利益,總在排斥一切新事物,對人對事都很雙標的老人, 何殊實在很難生出任何好感。

    可是這些人往往還都是位高權(quán)重,積望頗深的那種, 就算她有手段對付他們, 也要忍著點,不能輕易出手,只能不動聲色地慢慢砍掉他們的枝枝蔓蔓,逐步削弱他們力量。

    因為稍有不慎, 就容易引發(fā)朝臣與百姓對皇上的信任危機, 大臣可能會認為皇上是為了攬權(quán)而打壓功勛老臣,百姓卻容易形成當官的都會惡行累累的固有印象。

    何殊只是告訴她爹, 現(xiàn)已生產(chǎn)出來的自行車數(shù)量有限,只能賞給幾位相對較為年輕,手腳還算靈活,騎得了車的大臣。

    讓他向諸位王公大臣如實解釋一下, 以免那些沒能得到自行車的人心生不平,會針對那些得了自行車的人。

    沒想到她爹這么實誠, 直接將賞賜不同的原因歸納于那些人太過年邁, 以其豐富的騎車經(jīng)驗判斷, 以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騎不了車。

    大年初一,就以讓人無可置疑的大實話,配合不足二十輛的自行車,讓這些王公大臣們生出一肚子無處發(fā)泄的郁氣。

    不過何殊十分欣賞她爹的這場自由發(fā)揮,某些人的失態(tài)反應,足以讓她樂一年。

    而正寧帝不僅絲毫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坦誠,給這些老大人們帶來的堪稱暴擊的高額傷害,還自認自己仁至義盡。

    心中有些不舍的讓人宣讀已然提前安排好的賞賜名單,發(fā)下賞賜,直到宴終人散后,他才有些納悶地皺眉道。

    “雖然朕能理解他們沒能得到自行車的失望和不高興,但朕不是解釋過了嗎,就他們那老胳膊老腿的,連坐上車都困難,更別說想騎了?!?/br>
    “再說這車本來就少,少到讓我們都放棄拿它賺錢了,憑什么要分給這些自己用不上的人,方便他們拿回去福澤兒孫?哼!”

    宮里現(xiàn)在也就他和皇后有,嬪妃與公主雖得了允許她們內(nèi)部訂購一輛的許諾,但是什么時候能輪她們,還真說不定。

    何殊沒有解釋自行車的事還只是其次,最讓那些人感到受打擊的,其實是正寧帝當眾指出他們已然年邁的事實。

    按照那些人總喜歡自作聰明的揣測上意的習慣,聽到正寧帝的大實話,實在很難不多想。

    “父皇也要理解一下,這自行車畢竟是那些人縱然有錢有勢,也沒地方買的好東西,誰得到自行車的賞賜,都是莫大的榮幸,他們卻因自身原因錯失,會不高興也很正常?!?/br>
    正寧帝對此深以為然,毫無負擔的點頭道,“皇兒說得是,這些人家里若無有出息的兒孫,就只能在拍賣會上出高價購買了。”

    得不到自行車,所得到的賞賜都是些御制之物,那東西對一般人而言,也是一般人有錢都買不到、也不敢買,極具意義的好東西。

    但是對于這些家中大多都積累深厚的王公大臣而言,御制之物在他們家中,還真算不得什么稀罕物件,至少遠不及自行車珍貴有體面。

    正寧十四年的大年初一,隨著近二十位一品、從一品或是二品大員們,昂首闊步地親自推著自行車步出皇宮,在大街上招搖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