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 第10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笨蛋美人重生后、春心動、拯救六界從談戀愛開始、女王在末世撿男人泄欲(NPH)、返航魚線(高H)、云水之歡[古言,1v1]、冬日薄荷(校園1v1)、森林(1v1 骨科)、見微知著(弟妹 H)、緣分若如初相見
何殊知道皇后的意思, 她再怎么有心,也沒本事給那些女官都比照著三駙馬的條件,一人給分配一個各方面都合適的相公。 這首批女官的出現(xiàn)意義非凡,她們的一生, 也將會成為后來者們的參考。 所以她才不惜以太子的身份,親自為那些女官們考慮終身大事。 就像當初對待三公主般, 她絕對不會擅自為這些女官做主, 要求她們一定要成親, 或是與誰成親,而是會充分尊重她們自己的決定。 但在可以的情況下,她不介意為那些女官創(chuàng)造些機會,讓她們可以多個選擇。 作為一位只有女兒,很為自己的女兒們所表現(xiàn)出的聰明能干,以及所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愿意全力支持女兒的老父親,正寧帝也理解不了那些人的那些想法與做法。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世情如此,朕還記得,當年招錄這批女官后,還曾發(fā)生過為阻止與反對自家女兒出仕,父親當眾宣布將女兒除族、斷絕親緣的事,親爹都能如此迂腐,不支持女兒,何況那些婆家呢?!?/br> 想想他這個當?shù)?,為了能夠成全三女兒出仕的想法,當年與太子在朝堂上費盡口舌與心機,各種爭取,最后才能達成所愿的過程,正寧帝更加不能理解那位因女兒當官,就與女兒斷絕關(guān)系的父親。 在正寧帝看來,后來的這批女官之所以能有機會出仕,也有他與太子早年已經(jīng)打好基礎(chǔ),讓三公主帶了個好頭的功勞,所以他一直很支持這件事。 在他的身邊,無論是皇后幫他打理宮中產(chǎn)業(yè)所展現(xiàn)出的能力,還是三公主出仕后的表現(xiàn),再加上太子打小就表現(xiàn)出的超乎尋常的精明能干,都讓正寧帝深刻地認識到,只要給某些女子機會,她們完全可以做得不輸任何人。 何殊當然也記得這件事,還記得那件事的當事者王素月,在女官中也屬于表現(xiàn)特別出色,能力很不錯的那種。 在皇上的示意下,王素月與宗室出身的一名縣主,已于年后由九品晉為從八品,另一個表現(xiàn)特別優(yōu)秀的孟姓女官,則由從八品晉為八品。 入仕不到兩年,就能升品,固然有何殊讓正寧帝出面的因素,但是最關(guān)鍵的還是在于她們?nèi)蝿谌卧梗瑢ぷ魇钟眯牡谋憩F(xiàn),實在很優(yōu)秀,有權(quán)獲得這晉升資格。 皇上出面也不是直接要求給她們晉升,只是要求各部在年前報考評時,務(wù)必要公平公正的據(jù)實評估而已。 “是啊,這些女官即便遭遇這種種難題,依舊選擇留下,忠于職守,認真完成工作的態(tài)度,實在令人欽佩,兒臣也希望她們可以順利度過這艱難的初期,以后的人生可以過得順遂些?!?/br> 皇后嘆了口氣道,“皇兒待人赤誠,一心為她們著想,就怕世事難以如愿,何況你這次邀請進宮參加詩文會的,都是些有才華有能力的男子,他們對自己的妻子的要求,可能會更為嚴苛?!?/br> 正寧帝跟著點頭,何殊卻笑著道。 “母后有所不知,真正有能力,胸懷寬廣的優(yōu)秀男子,往往對女子也會更加理解與包容,更欣賞有能力,可以與他站到同一高度的女子,反倒是那些一無所長的無能之輩,往往自恃是男兒身,就自覺高女子一等,對女子的要求反倒更為苛刻?!?/br> 正寧帝欣慰的捻須而笑,對這番話十分認可,畢竟在他看來,自己絕對屬于太子口中的前者。 “嗯,皇兒說得有道理,就是這么回事,只有那種心胸狹隘的無能之輩,才會忌憚女子比他們更優(yōu)秀,總想貶低、打壓那些優(yōu)秀的女子?!?/br> 見他們這爺倆說得這么肯定,皇后只好道。 “希望這次能夠一切順利,可以多成全幾對好姻緣吧?!?/br> 當最新一期的公開版邸報由已初步完成架構(gòu)的郵遞部,在最短時間內(nèi),分別送往各府各縣的同時,宮里的賞花會與詩文會也如期舉辦。 何殊這個太子不過是詩文會的掛名組織者而已,真正負責主持這場詩文會的,是正寧帝的一位弟弟,也是一位年輕未婚的少年郡王。 用皇后的話說,何殊這個太子若是出現(xiàn)在詩文會上,哪怕都知道她是個不通詩文的草包,只需往那一坐,就能吸引所有目光,讓現(xiàn)場所有人都黯然失色,說是砸場子都不為過。 好在何殊對這種場合也不感興趣,所以她本就沒有前去參加的打算,讓某些很想趁機見見傳說中的那位長相特別出色的太子的少女們,都頗為失望。 宮中的賞花會與詩文會,雖然牽動著京中許多人家的心,但對朝堂并沒有造成任何影響。 “陛下乃是一國之君,怎可在公開邸報上說出那番有損陛下威嚴的話?臣認為,應(yīng)當及時召回或是趕緊通知各府縣,不可將這期公開邸報上的內(nèi)容公開?!?/br> 正寧帝知道他們重點反對的,就是他說的那句‘死不起’的話。 可是太子既然如此鄭重其事的將那句話記下,并刊登在公開邸報上,就證明那句話肯定會很有威力,所以正寧帝態(tài)度十分淡然地回道。 “朕不僅敢當著天下人公開地說,還會公開地做,對于爾等此前所奏的修皇陵一事,朕已考慮妥當,計劃由宮中內(nèi)庫撥出一萬兩白銀,一起將朕的皇陵,太子的皇陵與朕的妃陵,全都修了?!?/br> 工部尚書大驚失色地出列道,“陛下,縱然是一萬兩黃金,也修不出您說的這些陵墓啊?!?/br> 連向來以摳門著稱,總想從宮中產(chǎn)業(yè)和東宮產(chǎn)業(yè)那邊多占些便宜的戶部尚書柯文青,在聽說皇上打算只出一萬兩銀子,就想修出這么多陵墓后,也忍不住有些錯愕。 見工部尚書被嚇蒙了的反應(yīng),他稍作遲疑,考慮到修皇陵,本就是該由戶部出資的大事,終究還是忍著心痛選擇出列道。 “啟奏陛下,修皇陵,乃是朝廷大事,萬萬不可敷衍,若陛下的內(nèi)庫銀錢緊張,戶部可以考慮在其它方面縮減些支出,每年抽出二十萬兩左右,用于支付修皇陵的費用。” 修皇陵是個很耗費工期的大項目,不用一次性將所有費用都拿出來,要不然,先帝就算有心,朝廷也無力為他修出那么一座耗資九百余萬兩的大墓。 柯文青敢打賭,皇上既然說出計劃只出資一萬兩,還要修那么多墓的話,肯定沒想過要像先帝那般,修個耗時幾十年,耗資幾百萬兩的大墓。 而他代表戶部表態(tài),說是可以由戶部出二十萬兩修皇陵的費用,既是為了完成分內(nèi)之事,讓外人不要誤會,不是戶部把著錢,不愿出資給皇帝修皇陵。 同時也是因為戶部每年從東宮產(chǎn)業(yè)與宮中內(nèi)庫薅走的錢,遠不止這個數(shù),也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聽到柯文青的話,工部尚書暗自抹了把汗,心中松了口了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萬兩的銀子修皇陵,簡直是在開玩笑。 可是正寧帝接下來的話,卻告訴在場所有被驚得呆了的一眾文武大臣們,他不是在開玩笑,而是認真的、來真的。 “柯卿的好意,讓朕甚感欣慰,但是對于修皇陵一事,朕是經(jīng)過反復(fù)思考過后,才做出這個決定,朕與太子都不打算修那勞民傷財?shù)拇竽?,著欽天監(jiān)選塊地,用磚石修些普通的墓,內(nèi)里鋪些水泥,外層再涂些水泥,就行了,朕將來也不打算帶什么陪葬品,不用做那些復(fù)雜的設(shè)計?!?/br> 聽到這話,眾文武大臣忍不住面面相覷。 “陛下,我大安如今國泰民安,國庫也十分充裕,實在不必如此委屈陛下與太子,還有宮里的娘娘們啊?!?/br> “是啊,陛下英明,不管是為興修水利,為各地修橋鋪路,還是賑濟災(zāi)民,都不吝出資,怎可在修皇陵這等大事上,如此節(jié)省?” “請陛下三思??!” 想到墓修得越大,往往意味著被盜風險越大的事,正寧帝只打算修座窮墓的態(tài)度就越發(fā)的堅定。 按照時人的習(xí)慣,真要像太子隨口說得那般,死后將自己放把火燒了,好像有些不太合適。 只要能讓他在死后免于遭受被盜墓的危機,他寧愿選擇修座窮墓,窮得世人皆知,都不屑打主意的那種。 “朕與太子不委屈,皇后與宮中諸位妃嬪也無異議,做人要惜福,朕這輩子能有幸登基為帝,只想竭盡全力的多為大安百姓謀福祉,不想將那么多的銀錢,都花在地下?!?/br> 禮部尚書也終于忍不住出列,“陛下,此舉于禮不合,陛下乃是盛世明君,如今我大安國富民安,理當要為陛下修座大墓,彰顯陛下的威嚴與大氣,怎能如此簡樸?” 簡樸到讓后人以為他們正寧朝,窮得連座像樣的皇陵大墓都修不起,屆時,他們在場的這些大臣都要對此負責。 這話頓時引來群臣們的一致附和,天地良心,他們絕對沒有克扣修皇陵的應(yīng)有支出的想法。 在此之前,他們誰也沒有想到,辛苦催了十來年,皇上一直不愿修的皇陵,在十余年后,終于被提上日程時,竟然是這種情況。 他們這些當臣子的真是太難了,以往的歷任皇帝,都會很重視自己的陵墓,不惜代價的想要修得足夠奢華氣派,群臣想要勸其節(jié)省些都不行,結(jié)果他們這位皇帝,竟然反著來。 就那么一萬兩的預(yù)算,不僅要修出皇上與皇后的合葬陵,還要修妃陵,順帶著連下任皇帝的都一塊修好,簡直是節(jié)省到了極至。 朝廷若是實在拿不出這筆支出,或者是大安處境不妙,顧不上修皇陵的事也就算了,在國庫資金充足,又沒面臨亡國危機的情況下,竟然不愿修座正經(jīng)大墓,實在讓人感到難以理解。 可是面對這些大臣苦口婆心的規(guī)勸,心意已決的正寧帝始終無動于衷。 “朕意已決,朕只希望活著的人,都能生活得好些,不想讓自己的身后事,給大安添麻煩,給百姓添負擔?!?/br>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管是真心為正寧帝的聲望考慮的大臣, 還是早就盤算著想要借機發(fā)筆財?shù)耐豕蟪迹瑤缀跄テ谱炱?,也沒能勸動正寧帝改變心意。 使得這次的朝議結(jié)束后,眾大臣的心情都非常復(fù)雜, 個個唉聲嘆氣搖頭。 這是正寧帝已經(jīng)養(yǎng)成的習(xí)慣, 在沒有下定決心之前, 他可能還會猶慮和遲疑,但是一旦下定決心,他就不會再更改。 哪怕事后可能會在別人反應(yīng)勸說下, 再次生出一點動搖,但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決定。 何殊早知道大臣們肯定會對正寧帝的修墓預(yù)算和計劃提出異議, 所以她大壓根就沒去參加這次的朝議。 畢竟身為太子, 她既是臣又是兒,當朝被那些大臣逼著要勸說皇上改變主意的話,以她的身份,肯定要拿出足夠的誠意勸說皇上改變主意。 要是她一不小心真將她爹給勸得回心轉(zhuǎn)意了咋辦?畢竟她干這種活的經(jīng)驗可太豐富了。 雖說這次的事, 還真不是她給自家老爹拿的主意, 她只是實話實說的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關(guān)鍵在于她爹實在舍不得花那動輒上百萬兩的銀子,可她還是對此表示贊成。 因為在何殊看來, 修建那些極盡奢華的皇陵大墓,除了會肥了某些趁機中飽私囊的貪官污吏,就是能給后世的盜墓賊與研究歷史的考古專家做一些貢獻。 墓修得越好,遺體保存得越好, 還有那么一點小概率,會導(dǎo)致遺體被人弄出去展覽, 研究一下基因什么的, 想想就讓人覺得死都不安心。 所以何殊打心里贊成修個既可避免讓盜墓賊盯上, 還能讓遺體早點化為塵埃的墓,死后一了百了。 下朝回來的正寧帝也是滿臉的煩惱與無奈,去換下朝服后,來到御書房就忍不住抱怨。 “哼,當朕看不出來,那有些人其實就是盯著修皇陵的這樁肥差,才會那么不遺余力地非要慫恿朕修個豪華大墓,還跟朕扯什么帝王名譽、聲望,朕是在意那些虛名的人嗎?” 在意肯定是要在意的,但是在銀錢面前,尤其還是上百萬兩的銀錢面前,他絕對不會在意。 見到他回來,何殊趕緊親自為他倒杯茶奉上。 “父皇英明,只要我們自己心里明白,不聽他們的教唆,父皇不僅能得到更多的實惠,還能得到更多的贊譽就行?!?/br> 正寧帝接過茶一口飲盡,深以為然的點頭。 “讓朕沒有想到的是,戶部尚書柯文青竟然也支持修大墓,甚至還主動提出,愿意每年從戶部撥出二十萬兩,不管怎么說,對于他的心意,朕還是比較欣慰的?!?/br> “那是因為父皇的墓修得太寒酸,旁人會首先懷疑是不是戶部把著國庫,不愿撥款,才會使得父皇不得不受此委屈?!?/br> 更重要的是,那柯文青不僅看出皇上肯定不舍得花錢修大墓的事,還知道戶部就算出了這筆我,他也能想方設(shè)法的從宮中與東宮手上給撈回去,甚至還能撈回去更多。 正寧帝臉上的笑容不禁一凝,“所以說,這里面都心機盤算,一點真心實意都沒有?” 何殊一本正經(jīng)的回道,“那些按舊例能在這個大項目上插一手,說不定已經(jīng)提前和那些大建材商人勾連好了的人,勸您不惜代價地修個奢華大墓的人,絕對是真心實意。” 想到自己想要賺別人錢時的真心實意,正寧帝靠坐到旁邊的椅子上,語氣堅定地回道。 “想賺朕的錢,沒門!” 正在這時,汪林帶著人拎進來兩個食盒,笑著道。 “為了籌備這次的賞花會和詩文會,娘娘特意從宮外召回幾個大廚,做了許多精巧的小食,特意派人送了些過來,讓陛下與太子也能嘗嘗?!?/br> 正寧帝與何殊聞言,頓時都來了興致。 “快打開看看,都是些什么口味的?朕可吃不來辣口的?!?/br> 邱顏與一名內(nèi)侍上前將兩個裝了幾層小碟子的食盒打開,露出里面裝著的各種小吃,兩人逐一將那些食物取出的同時,逐一檢驗?zāi)切┦澄锏呐淞稀?/br> 確認都不存在什么問題后,皇上與何殊才開始享用。 與此同時,一改往日的清靜,變得分外熱鬧的御花園中,此刻正熱鬧非凡,出于男女之間有大防的考慮,賞花會與詩文會的舉辦場地本不在一處。 只是隨著時間過去,男客這邊沒人敢逾越,由一些夫人帶頭,逐漸來到男客這邊,雙方也逐漸變得不再那么涇渭分明。 都知道宮里舉辦這場的宴會的目的,雖然那些未婚少男少女們都有些矜持,卻是大多都不吝展現(xiàn)自己,連何昌逸在內(nèi)。 雖然他很不習(xí)慣這種場合,但是一想到宮里對他的這份心意,他只能全力配合,希望能爭取到一個好結(jié)果。 事實上,就算他不站出來展現(xiàn)自己的詩才與畫技,就憑他那能迷得四公主顧不上打聽他身份來歷,就趕緊進宮求皇上幫忙賜婚的相貌與身材,就已吸引到許多人的注意。 蔣二夫人雖然十分關(guān)心女兒這次的表現(xiàn),怕她來了宮里,臨時又反悔,可她身為已婚夫人,瞬不好在這種場合表現(xiàn)得太活躍,也不好總跟在女兒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