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 第3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笨蛋美人重生后、春心動、拯救六界從談戀愛開始、女王在末世撿男人泄欲(NPH)、返航魚線(高H)、云水之歡[古言,1v1]、冬日薄荷(校園1v1)、森林(1v1 骨科)、見微知著(弟妹 H)、緣分若如初相見
“徐公公是知道的,我蔣家一直奉公守法、謹守本分,并無過錯,這到底是為什么啊?” 身為宮中的消息靈通人士,徐立也看不出皇后為什么會突發(fā)奇想的折騰這一出,而且是事前一點風聲不透,絲毫不給自己娘家留余地。 所以他在這件事情也無能為力,推拒掉蔣二老爺悄悄遞過來的銀票,提醒蔣家人道。 “對于這件事,咱家也懵著呢,基本可以確定的是,這是娘娘的決定,咱家看得出來,皇上與太子都不知情,皇上不同意都不行?!?/br> 蔣二老爺僵著臉,強扯出一抹笑容道。 “多謝公公的提醒,一點小心意,不成敬意,還望公公莫要推辭,還望公公回頭若是知道什么消息,可以提醒家里一下,我們蔣家感激不盡?!?/br> 徐公公這才收下銀票離開,留下蔣家眾人在廳中面面相覷。 “大哥,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考依锝诳捎腥俗鲞^什么惹得娘娘生氣的事?” 說著,蔣二爺銳利的目光掃過在場蔣家男丁,卻發(fā)現(xiàn)雖然有些人神情不大自在,但都沒有太多心虛。 顯是犯過小錯,但事不大,不至于惹到皇后的事。 被追問的蔣大老爺滿臉的沮喪與頹廢,他實在不敢置信,他一直還盼著等到太子將來繼位,還能再升一升的爵位,剛到手不滿十年,就這么丟了。 連他自己都還沒坐熱乎,就沒了傳給子孫后代的機會。 “我不知道,我什么也沒做,娘娘前些日雖然派人來府上訓誡了幾句,但她沒過兩日,就將小五給安排進萬繡坊,掛在工部的品階雖不高,月俸卻不少,小五做得很高興,安排得挺用心,證明娘娘對家里應(yīng)該沒什么意見才對啊?!?/br> 雖然家里其他人對這個安排其實在不太滿意,只是蔣五郎做得很積極,難得見他愿意做點正事,才沒人說什么。 后來家里再沒與宮里接觸過,這讓蔣大老爺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實在想不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竟能將家里的娘娘得罪這么狠。 當這群蔣家男丁還在費解時,在后院得到消息的一干女眷簇擁著被抬在軟轎中的蔣老太太,急匆匆的進入廳內(nèi)。 蔣大夫人迫不及待的追問,“老爺,怎么聽說家里的恩爵被罷了?這是娘娘和太子殿下在宮里出什么事了嗎?” 蔣大老爺趕緊伸手扶他母親的同時,不悅的說道。 “母親怎么也過來了,現(xiàn)在還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情況,怎能勞動母親跟著cao心?” 蔣老太太本就是蔣家的定海神針,是蔣家與皇后之間最直接的聯(lián)系。 而且蔣家的爵位被罷了,但蔣老太太的一品誥夫人仍在,是蔣家最后的臉面,絕對不容出錯。 如今看到母親過來,蔣大老爺很擔心她能否承受得住這個打擊。 可是走下軟轎的蔣老太太擺擺手道,“我還沒有老糊涂,說吧,家里到底出了什么事?為什么會毫無預兆的被罷爵?” 本身也是一頭霧水的蔣大老爺面帶無奈的回道。 “兒子到現(xiàn)在還糊涂著呢,徐公公說,這是由二妹親自當眾上表奏請的,皇上本不批奏,二妹一意堅持,皇上最后才準奏,二妹與太子在宮里都好好的,與皇上也沒有什么矛盾。” 蔣老太太的目光掃過眾人,“你們最近可曾做過什么犯忌諱的事?” 眾人紛紛回答沒有,有人不高興的嘀咕。 “自從二姑姑當上皇后,就跟家里疏遠了,現(xiàn)在又莫名其妙罷了咱家爵位,真是太狠心了?!?/br> 發(fā)現(xiàn)是自己的小兒子,蔣大夫人趕緊呵斥道,“清守,不得胡說!” 其實這是蔣家許多人的心聲,連蔣老太太都不例外,只是這種話實在不宜宣之于口。 蔣清守也因為是大房最受寵愛的嫡子,平時口無遮攔慣了,在他母親那里也沒少聽到這種抱怨,才會隨口嘀咕出來。 。 蔣二夫人猶豫了一下,示意老太太出面將庶支與小輩都趕出去后,才說出自己的猜測。 “母親,兒媳細思半晌,想來想去,覺得家里最有可能惹怒娘娘的,可能是文秀的事?!?/br> 此話一出,蔣老太太和蔣大夫人的臉色瞬間一變,蔣大老爺與蔣二老爺則是一臉不解。 “哪個文秀?我只記得母親身邊好像有個叫文秀的丫頭,這能關(guān)她什么一個丫頭什么事?” 面對蔣大老爺?shù)馁|(zhì)問,蔣老太太雙目微合,蔣大夫人有些尷尬的解釋道。 “就是那個文秀,她現(xiàn)在在三姑娘身邊伺候。” 見他妻子說得含糊,不明原因的蔣大老爺十分著急,“你說清楚,這里面到底存在什么事,都到這種時候了,還有什么不能說的?!?/br> 快點知道原因,才能設(shè)法應(yīng)對,蔣二夫人見狀,只好開口道。 “母親有次帶文秀進宮去給娘娘請安,意外發(fā)現(xiàn)她與八公主身邊的一個宮女長得像,后來確認了一下,發(fā)現(xiàn)兩人竟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就這么意外重逢,聯(lián)系上了。” 皇后早年還喜歡重用從娘家?guī)サ娜?,可是自打生下太子后,皇后不僅與娘家開始疏遠,也不再重用娘家人。 這使得蔣家想要加深感情聯(lián)系,都找不到機會,進宮當皇后更是如此。 發(fā)現(xiàn)這種巧事后,蔣老太太與蔣大夫人立刻動了心思。 利用蔣三小姐在宮里伴讀的機會,將文秀安排到蔣三小姐身邊,許以重利,讓文秀利用常進宮的機會與jiejie聯(lián)系。 設(shè)局幫她jiejie憑借多次救急解困之事,取得八公主的信任后,多在八公主面前說蔣家的好話,設(shè)法加深八公主對蔣府的好感。 還要勸八公主要多親近外祖家,告訴八公主,公主長大后終究要出宮嫁人,外祖家就是公主在宮外的最大依仗等。 因為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蔣老太太和蔣大夫人的意思,蔣二夫人雖然出了個女兒,但她并不心虛,所以將事情說得很清楚。 既然家里最近沒犯什么錯,突然被罷爵,還是由蔣家女出身的皇后親自出面罷爵,不難看出皇后對娘家人的憤怒。 將心比心,蔣二夫人覺得自己的女兒若是被人這般算計,她肯定也會很生氣,所以她才會在第一時間想到這件事。 其他人聽她這么一說,也能基本確定,可能就是因為發(fā)現(xiàn)這件事,惹得皇后動怒,才會直接對娘家下狠手。 但是蔣大老爺不能理解這其中的因果關(guān)系。 “只是讓人多在八公主面前為外祖家說幾句好話而已,二妹怎么值得動這么大怒?我們又沒有害八公主之心。” 蔣二老爺也有類似的想法,認為皇后是小題大做。 “唯今之計,只能勞動母親再進宮一趟,向娘娘道歉,解釋家里只是想著要與八公主多親近親近,絕無它心,另一邊,我與大哥往東宮遞拜帖,看看能不能請?zhí)映雒鎺兔D(zhuǎn)圜一下?!?/br> 蔣二老爺想的是自己兄弟畢竟是太子的親舅舅,太子總要給幾分面子,因為這也關(guān)系到太子自己的面子。 何殊剛回東宮,正打算和徐從義商量下東宮產(chǎn)業(yè)的事,就接到蔣家的拜帖,她對此并不覺得意外。 困獸猶斗,何況蔣家為的是能關(guān)系一個家族興衰榮辱的爵位,怎么可能甘心就此作罷。 雖然不耐煩見,但那畢竟是她這輩子的親娘舅,為了不落人口實,不僅要見,還要客客氣氣的接見他們。 雙方簡單的寒暄過后,何殊坐在上首沒等兩人開口,就難掩無奈之色的嘆了口氣道。 “孤知道二位舅舅突然到訪,是為何事,這次實在是事出突然,孤當時來不及做任何反應(yīng),父皇已一口回拒,可是眼見母后態(tài)度堅決,連父皇都不好當眾駁了她的奏請,孤也不好當眾忤逆,事情就成了這樣,可孤甚至至今都不知道母后這么做的原因?!?/br> 不得不說,何殊的這手甩鍋技術(shù)可謂是相當熟練。 既表明自己與正寧帝在這件事情上的無辜,又解釋了自己沒有為外祖家發(fā)聲的原因,還點出問題的核心,就是導致她母后很生氣的原因。 蔣大老爺有些尷尬的笑著回道,“太子有所不知,接到圣旨后,家里人都很疑惑,畢竟老太太時常叮囑臣等,身為外戚,一定要謹守本分,絕對不能胡作非為、違法亂紀,連累到宮里的娘娘與太子殿下?!?/br> 本分?要不是她實在沒從蔣家看出這二字,她又何必對他們出手?而且是不留后路的直接雷霆一擊。 不管是宮里,還是她的東宮產(chǎn)業(yè),大錢不說,花點小錢養(yǎng)一家親戚,還是養(yǎng)得起的。 就憑皇后的面子,給她娘家一個爵位也算不得什么。 可是他們能得到這一切的前提,是他們得真正能領(lǐng)悟到本分二字的精髓。 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雖然沒犯什么大錯,膈應(yīng)人的小錯卻不斷,還在私下里搞小動作,野心昭然若揭。 此刻聽到對方現(xiàn)在以邀功的姿態(tài)提及‘本分’二字,何殊差點嗤笑出聲,這是拿她當八公主糊弄呢。 “孤雖因久居宮中,與舅舅們接觸不多,但是蔣家畢竟是孤的至親,所以孤也很關(guān)心舅舅們的情況,沒能阻止這次的事,孤很慚愧,等到孤打聽到母后會么做的原因后,一定會幫你們從中周旋,讓母后早日消氣?!?/br> 何殊說得情真意切,卻是絕口不提為蔣家爭取恢復爵位的話。 蔣家兩兄弟不動聲色的對視一眼后,由蔣二老爺出面道。 “殿下有所不知,臣等在家里也曾反復自省過,發(fā)現(xiàn)娘娘這次之所以會生氣,很有可能是因為家里一個丫鬟。” “她與八公主殿下身邊的一個宮女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姐妹重逢之后,難免會提及各自的境況,就說了些蔣府的好話,可能那位宮女又將那些話轉(zhuǎn)述給八公主知曉,被娘娘知道后,便誤會府里有蠱惑八公主的意圖?!?/br> 蔣大老爺隨即接過話,擲地有聲的發(fā)誓賭咒道,“天地良心,蔣府作為八公主嫡親的外祖家,絕對是半點都沒有害八公主的心思?!?/br> 看來這蔣家人心里挺有數(shù)嘛,這么快就意識到問題出在哪了。 何殊不知道二人是真的低估了這件事所能造成的后果,還是揣著明白裝糊涂,但是對方既然將話說到這個份上,她也不能不表態(tài)。 “原來是這樣嗎?知道原因就好,待孤明日去給母后請安時,一定會將二位舅舅的話轉(zhuǎn)達給母后,希望這真的只是一場誤會,說開了就好,別傷了親戚情分?!?/br> 眼看說來說去,何殊都只是說得好聽,不給一句準話,蔣家兄弟只得無奈告辭,希望太子真能像他說得樣,去找皇后說明情況。 哪怕何殊見的是親舅舅,為確保太子的安全,他們這些暗衛(wèi)也不敢掉以輕心,所以江衛(wèi)功一直隱身侍立附近,將舅甥三人的對話聽了個全場。 除了佩服還是佩服,這是江衛(wèi)功的唯一想法。 要不是他在頭一天跟太子稟報過八公主那邊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隔一天就出了這件史無前例的大事,他估計也會相信太子是真的不知情。 讓江衛(wèi)功深感費解的是,到底是皇后因蔣家在暗地里做的手腳大動肝火,才會主動做這件事,還是由太子慫恿皇后做下的這件事。 不過根據(jù)太子敷衍蔣家人的表現(xiàn)看,基本可以確定,蔣家肯定沒機會復爵了。 第三十三章 為了維護自己的太子聲譽, 不得不耐心應(yīng)付這種輕不得重不得的親戚,實在是件比應(yīng)付朝臣更加考驗耐心的事。 所以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何殊從來不會不因為血緣關(guān)系就要求別人應(yīng)該對自己怎樣好,也不喜歡親戚憑借這份關(guān)系要求自己該怎么。 但是因為有這份血脈牽絆, 有合適的機會時, 她也不介意多照顧一些。 可她絕不允許被照顧者因此而覺得理所應(yīng)當, 不僅絲毫不知感恩,還想要得到更多。 被照顧的例如崔景懷,哪怕只是遠親, 他自己的功績也足夠。 可他并沒因此就覺得自己能坐上九門提督的位置是應(yīng)當,而是一如既往的低調(diào)謹慎, 將自己的工作做得非常認真細致。 短短一段時間內(nèi), 京城中的治安環(huán)境大為改觀,衣著干凈整潔的巡衛(wèi)軍列隊整齊,穿梭在大街小巷。 沒有任何擾民之舉,卻讓一些宵小之徒不敢再輕易出沒, 讓城中百姓的安全感大增, 連城內(nèi)衛(wèi)生環(huán)境都得到明顯改善。 蔣家雖然沒出什么可以位列朝堂的官員,被封伯爵后, 靠著這個爵位,才能出席每月一次,或逢年過節(jié)的大朝會。 但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蔣家其實有不少人都在朝中任職, 哪怕基本都是些品階低的小官位,可是沒讓他們參加科舉考試, 就授予官身, 本就是種照顧。 有了這個比這世間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更高的起點, 只要他們愿意用心做事,有能力做好事,他們絕對能有機會得到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