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下捉婿,我捉到皇帝了 第121節(jié)
余心樂趕緊捂嘴,趙酀將小福寶抱起搖了搖,待到小福寶重新睡著,他才將孩子放回榻上。他單手攬住余心樂的肩膀,唇瓣在他額頭碰了碰,低聲道:“別怕,有我在,此事必定不會發(fā)生?!?/br> “嗯!我相信你!”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話也就不過上午剛說,下午又從江南傳來新消息。 說前太子趙瓊在平江府竟然反了,告訴全城百姓,先帝是趙酀殺的,還譴責趙酀這一系列逆天行為,發(fā)誓要重回京城,奪回所有的一切,順應天地法則,讓百姓們過上太平日子。 江南百姓本就被這鬼神之說嚇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聽了這樣的話,又見趙瓊拿出信物,更是被唬得一愣一愣的,竟也不知究竟是該信,還是不信。 卻也容不得他們信不信。 平江府的知府已經(jīng)被他們給抓了,城門也早被趙瓊的人手給緊緊關上,如今滿城百姓都關在城里。 那趙瓊更是親手寫下檄文,用以挑釁趙酀。 趙酀收到這封檄文,不禁笑了。 因為這個消息,朝中部分官員竟也坐不住,他們本就覺得趙酀行事過于乖張,難怪天地不容!朝中頓時也多出不少聲討的聲音。 趙酀決定去一趟平江府,親手誅殺趙瓊。 這是趙酀早就想好的,魏太監(jiān)其人陰險狡詐,人手眾多,這事兒交給誰他都不放心,必須是他親自去,親手絞殺,本想大婚之后再去,沒想魏太監(jiān)自己先坐不住。 再者,他也怕魏太監(jiān)給全城百姓下毒,晚去一步,危險就更多一重。 反倒是趙瓊已經(jīng)完全不值得一提。 他當初放走趙瓊,就是為了釣大魚,甚至還在趙瓊身上下過蠱,趙瓊的生死不過是他一念之間,便是魏太監(jiān)也不知。 如今機會就在眼前,他反倒熱血沸騰,只是有些對不住余心樂。 他嘆息道:“大婚近在眼前,卻又叫你遭受無妄之災?!?/br> 余心樂用力搖頭:“放了那么久的網(wǎng),大魚終于主動鉆進來,我替你高興還來不及呢!山河無恙,天下太平,我們才有資格向天地昭告我們的感情!否則要遭天打雷劈的!” “胡說八道什么?!壁w酀捏捏他的嘴巴,有些不悅。 “嘿嘿。”余心樂撲到他懷里,緊緊摟住他的腰,說道,“你去平江府之后,一切都要小心,我知道你是個很細心的人,也知道你有諸多安排,更是完完全全地信任你,但你到底是人,不是神,一定、一定照顧好自己?!?/br> 趙酀低頭吻他。 良久之后,趙酀與他額頭緊緊相貼:“回來我們便成婚?!?/br> 朝中鬧事的官員全部被趙酀給抓了起來,他行事向來鐵血,他去了江南,鄧容卻留在京城,誰不知道這位鄧大人的厲害? 且也不知道為何,宮內、宮外忽然就出現(xiàn)很多很多陌生面孔的侍衛(wèi)。 竟也不知道到底從何而來,倒像是地底下鉆出來的! 有這些冷冰冰的侍衛(wèi)盯著,還真沒人敢鬧事。 這天,余心樂在看趙酀剛寄回的信。 趙酀早就輕車簡從地帶人騎快馬去平江府,打算與留在山中的士兵匯合,直接沖進平江府,捉拿魏太監(jiān)等人。 帝王儀仗中坐著的,不過是他的替身。 這些也是余心樂早就知道的,趙酀這封信便是告訴他自己的真實行蹤,只是兩人也知道,這并不能輕易透露,信中看似提也沒提,卻是用了僅有兩人知道的字謎。 余心樂算著趙酀目前的地點,鄧容忽然過來。 余心樂立即放下信,將鄧容叫進來,問他有何事。 卻見鄧容步履焦灼,甚至滿臉恐慌,余心樂不禁也慌了,下意識地站起身,問道:“出什么事了?!” 鄧容見四周沒人,咬咬牙,沉聲道:“其實林昶沒死!” “什么?!”余心樂驚呼。 鄧容拱拱手,將事實告知于他,余心樂尚未回過神,鄧容緊跟著又說:“這一年,林昶也算是幫了陛下不少的忙,就在方才,他忽然令看守他的侍衛(wèi)來找我過去,說有急事相告?!?/br> “到底什么事?!”余心樂急死了。 “他說,前朝余孽恐怕已與倭寇勾結!!他要拿陛下的性命與整座平江府去換取那些倭寇的支持?。?!” 余心樂大驚:“他為何此時才說?!此事到底有幾分真假?!” 鄧容也頗為急躁,又有些沮喪地說:“林昶只是魏太監(jiān)的傀儡,魏太監(jiān)倒是從未與他提起過此事,是他幼年時候有回無意中在林家瞧見過一個倭國人,后來就再也沒見過,他漸漸便忘了。 “這幾日,我與他商議江南一事,是想多點辦法,這次魏太監(jiān)突然起事,我們都有個疑問,他太急了!哪怕他快死了,也不至于急成這樣,魏太監(jiān)極慕權力,卻也貪生怕死,按理說不該如此不管不顧。 “但想來想去,也想不到其他的理由,畢竟這次機會到底難得。也就是方才,林昶想起幼年時候的這件事,想到一個可能,這才慌忙將我叫去。這事兒林昶也不能肯定,但我就怕這是真的??!” 若是真的,哪怕趙酀暗中也有幫手,又能有幾分勝算呢? 那些倭寇殺起人來從來殘忍! 而且魏太監(jiān)將這一手埋得太深,饒是趙酀也沒想到,一心想要復國的魏太監(jiān),竟還會與貪婪的倭寇合作,拼著富庶的江南不要,竟也要殺死趙酀! 說不得如今那些倭寇就藏在平江府內,等著趙酀自投羅網(wǎng)呢! 余心樂想到這些可能,立馬轉身就往內間沖去,快到鄧容愣了會兒才回過神,追上去問道:“您要做什么?!” 余心樂冷靜又快速地說:“我必須去追上趙酀,我要趕在他到平江府前,將這個消息告訴他!” 鄧容立即道:“我去?。?!” “不?!庇嘈臉坊仡^看他,一字一句道,“你若去,京城誰來守護?這是趙酀留給你的任務,也只有你能護住?!?/br> “……”鄧容想說話,卻又發(fā)現(xiàn)自己無話可說,確實如此。 余心樂鄭重道:“你放心,我身邊的護衛(wèi)都是江湖門派高手,誰也不會想到這時的我會離開京城,我很安全。況且趙酀的行蹤,只有你知我知,我不信任我們三人之外的任何人,只能我親自去??!” “可是——” “沒有可是,趙酀若真遇難,我也活不下去。我只有一個請求,若是我們倆沒法活著回來,你一定要保護我們的福寶平安長大!” 鄧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余心樂抱起還在睡覺的福寶親了又親,最后才戀戀不舍地放下。 余心樂轉身就往外走,竟是什么行李也沒帶。 鄧容反復咬牙,到底沒有阻止。 確實,他要留下來保護京城,這件事只能余心樂去。 西園不會武功,也不能騎快馬,只能留下。 余心樂帶上劉小武幾人,想了想,又叫人去方博家送消息,他想帶上許翹,許翹常年行走江湖,經(jīng)驗頗多,身手也很厲害,帶上她或許也能多個路子。 許翹在家閑得都快長蘑菇,很快就興奮異常地趕來,卻見余心樂很是嚴肅,她頓時也不敢再笑,甚至被感染得也沉重起來。 西園一個勁兒地抹著眼淚,發(fā)誓會好好照顧福寶與他的爹娘。 余心樂揉揉他的腦袋,又看向鄧容,鄧容對上那雙清澈的雙眼,差點也要落淚,但他到底深吸一口氣,屏住呼吸,只對余心樂點點頭,說道:“放心?!?/br> 余心樂燦爛一笑,轉身帶著人騎快馬走了。 很快,幾人的身影消失不見,鄧容卻還是久久站在原地。 其實對于余心樂的存在,包括陛下為這位小少爺所做的一切,他也是頗為不解的,他心中隱隱覺得于陛下而言,這位小少爺是個麻煩。 倘若沒有余心樂,陛下是當之無愧的明君。 鄧容不明白陛下為何會被一個人迷糊至此,但他也沒有多言。 他想,或許這就是感情吧,他不理解,他也不愿意尊重,但他可以保持沉默。 就在方才余心樂轉身而去的瞬間,他覺得,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叫做感情。 他很慶幸,也很感動,他們陛下能夠遇到這位小少爺。 戲文里常說的天作之合,大約便是如此。 第105章 眾人見證 余心樂帶著幾人一路飛馳。 這個時候, 帶上許翹的好處便能顯現(xiàn)出來,她常年帶隊在外走鏢,任何一種路線她都熟悉無比, 她甚至知道許多旁人不知的路線,這些路線耗時更少,只是沒少要鉆林子,還要走一走山道。 卻也不是那些很難翻的山, 山道早就被山民們長年累月地走出來。 多虧許翹帶路,比正常時間提早三天, 余心樂終于趕到趙酀此時本該在的據(jù)點,哪料并未看到趙酀與任何痕跡。 即便魏太監(jiān)私底下與倭寇勾結, 他們肯定不敢離開平江府。 趙酀途中遇難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那說明趙酀也已加速,許是想去快點解決問題。 余心樂卻也更急, 就怕趙酀要自投羅網(wǎng)。 他也顧不得休息,換了馬, 一行人直接往平江府趕去。 趙酀初時并非沒有想到魏太監(jiān)還有幫手的可能, 他甚至也與鄧容商議過, 但是兩人商議來商議去, 也想不到有誰會愿意這樣無條件地幫助魏太監(jiān)。 復國這種事, 自古以來從不斷絕,之所以一次也沒成功, 主要還是因為破國后, 這些余孽永遠無法召集到足夠多的人手。 造反也好, 復國也罷, 手上沒兵, 沒人, 就是把陰謀用盡,也無法成功。 攻城、占城,都需要幫手,需要活生生的人。 不論魏太監(jiān)老巢到底在哪里,到底是趙酀道高一尺,幾乎所有屬于魏太監(jiān)的據(jù)點,都覆蓋在他的監(jiān)視下,據(jù)他所知,魏太監(jiān)確實沒有那么多的人手。 到得半途,也就是前幾天,兩浙的探子突然尋過來,告訴他一件事。 因為江浙這一個月幾乎都在下雨、刮風,上旬更是有個小漁村,大半的人被風給卷進海里,生死不明,偏偏那風刮得那樣駭人,除非是個大胖子,誰也站不穩(wěn)。 先開始官衙倒也派人過去探查、營救,誰料那派出去的幾人也都被風給卷走,再也沒回來過,縣衙也不敢再派人,再后來便是魏太監(jiān)搞出來的那些事,前太子趙瓊又直接在平江府生事,附近州府紛紛大關城門,誰還敢往外跑? 小漁村的事情便不了了之。 這幾日,風雨漸停,趙酀的人趕到漁村去調查,果然發(fā)現(xiàn)不對。 小漁村坐落海邊多少年,漁民們經(jīng)驗豐富,狂風暴雨饒是可怕,也不至于全數(shù)被刮到海里去,他們幾經(jīng)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血跡,最后在不遠的山洞里找到幾十名差點就要餓死的漁民,才得知真相。 原來那些漁民根本就不是被風卷進海里,而是被倭寇殺死! 此處臨海,漁民們常會遇到倭國百姓,倭寇可惡,卻也不代表倭國百姓都是壞人,在海上偶爾遇到,他們還會互幫互助,就在刮風前夕,這些漁民們帶著幾名走散的倭國百姓回來,哪料就這善心葬送了他們的性命。 倭寇殺了那幾位好心幫助他們的漁民,更多的逃到山上只有村民知道的山洞里,才躲過一劫,他們害怕倭寇找回來,根本不敢下山,就這么在山洞里待了近一個月,目前對外面發(fā)生的事情一概不知。 至于那些倭寇如今在哪里? 自然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