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她權(quán)勢滔天 第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星際炸貨鋪[美食]、初代名媛[80年代]、重回七零之普通夫妻、耕云釣月、黑皮書[刑偵]、帶交易系統(tǒng)混無限天災(zāi)、穿成原文女配、贅婿文男主對我下手了/龍傲天對我下手了、逆蘭(重生)、有始有終
屏兒將帶來的文書呈上,這正是林水銘的入宮時登記的冊子,上面記載了他的入宮時間和調(diào)動。 景成帝在位時,林水銘一直在舒嬪宮中伺候,舒嬪脾氣暴,對待宮人更是苛刻,但林水銘不過用了兩年的時間變成了舒嬪宮中的掌事太監(jiān),可見是有幾分本事的。 舒嬪失寵被貶后,身邊的宮人都找了門路離開,唯獨林水銘一直待在舒嬪身邊,直至景成帝駕崩,新帝即將繼位,突然便從成為舒太妃的宮中調(diào)到小皇帝身邊,一躍成了總管太監(jiān)。 冊中寫得清清楚楚,是小皇帝自己的意思,這就更奇怪了,小皇帝從小被養(yǎng)在中宮,如何與一個妃子的太監(jiān)這般熟了。 看來這冊子再看也看不出什么來了,于是便將冊子合上,偏偏是這輕輕合頁的聲音叫殿中監(jiān)嚇了一跳。 賀攸寧當(dāng)即便發(fā)現(xiàn)端倪,冷聲開口:“怎么,殿中監(jiān)可是有話要說?!?/br> 聽了賀攸寧的話,殿中監(jiān)更是有苦說不出,自己也是宮中的老人了,竟還這般沉不住氣,如今也只好想理由:“是奴才大驚小怪,擾了公主。” 賀攸寧才不想聽這奴才瞎說,厭煩地擺擺手讓他下去。 這殿中監(jiān)顯然與林水銘有些關(guān)系,只是她若深究不過是打草驚蛇,背后的事查起來只會更難,不如放長線釣大魚,一口氣查到底。 入夜。 今日事多,賀攸寧更是睡不好,叫來淡竹按了按頭才好些,半夢半醒間仿佛又瞧見了大皇子,就連父皇和母后也在,熟悉的擺式讓她知曉自己似乎是在未央宮中,彼時的大皇子十二歲,而她剛過五歲生辰。 白日里生辰宴上還是歡天喜地的樣子,等宴會結(jié)束邊換了一副誰也不理的倔強(qiáng)樣,院士她不愿去鳴山書院念書。 鬧得皇上皇后都來哄她也不行,叉著腰靠在與自己一般高的凳子旁大聲控告:“父皇說謊!母后也騙我,我才不要去那什么書院!” 景成帝被她鬧得頭大,實在不知明明在宴會上說得時候賀攸寧還是很高興的,當(dāng)著一眾大臣的面背了一首詩,還承諾一定乖乖聽學(xué),怎么宴會一結(jié)束瞬間換了個樣子。 但對于這個女兒景成帝還是愿意哄一哄的,“父皇何時騙過你,何況剛剛阿寧在宮宴上不是說了很喜歡上學(xué)嗎?出爾反爾可不是君子所為?!?/br> 不了此話一出,賀攸寧更是生氣,也不叉腰了,直接一蹦三尺高,恨不得要指著景成帝的鼻子說話,看得卿皇后一驚。 賀攸寧才管不上瞧卿皇后的眼神,心里腦里滿滿都是要出宮上學(xué),宴會上她是不知曉,總認(rèn)為上學(xué)就能和大皇兄一起,哪曉得是她一個人出宮去那書院,那她哪能依,這才鬧起來。 雖是生氣,但口齒卻清晰,一字一句就往外蹦:“父皇明明早答應(yīng)我等我長大了就要與皇兄一塊聽學(xué),如今好不容易長大了,又要我出宮去,還說我出爾反爾,我看出爾反爾的是父皇!” 此話一出,便是卿皇后都無法替她圓回來,景成帝何時被這樣指著鼻子罵過,當(dāng)即便要甩袖離去。 可剛一轉(zhuǎn)身,賀攸寧便扯著嗓子嚎起來,童聲尖利得很,刺得他不得不硬著頭皮轉(zhuǎn)過身,軟聲哄了兩句,見賀攸寧不應(yīng),又蹲下身摸摸她的頭。 賀攸寧小拳握緊,緊緊貼著眼睛,好一副大哭的模樣,景成帝和卿皇后看了半天,終于明白,這是光打雷不下雨啊。 好在這出大戲的另外一個主角終于登場,大皇子一聽meimei哭鬧便趕了過來,往日這一招是最好使的,都不用大皇子多哄,人到了賀攸寧也就不鬧了,可今日卻出了例外。 賀攸寧不僅對父皇和母后生氣,更是破天荒地轉(zhuǎn)過身去不理大皇子,這可就稀奇了。 第5章 賀攸寧實在是個復(fù)雜的小孩,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乖巧的,偶爾有任性的時候也大多是做做表面功夫并不真正鬧脾氣,是以在景成帝和卿皇后看來,哄小孩可真是一件簡單事。 但今日確是出乎他們意料,就連大皇子這個百試百靈的招數(shù)搬出來都不好用。 賀攸寧就是鐵了心不愿去鳴山書院,她不明白,都說金口玉言不容改變,怎么到了她這兒就什么都變了。 大皇子見一時半會兒哄不好她,得了允準(zhǔn)便牽著她的手往御花園走去。 一路上也不說話,就聽著賀攸寧干嚎,到最后連她自己都覺得累,也不再裝哭,只撅著嘴擰頭不去看大皇子,犟得很。 大皇子今兒個是打定主意陪她耗著,也不著急哄她,自顧自拿起魚餌喂起魚來。 果然沒一會賀攸寧便待不住了,磨磨蹭蹭走到大皇子身邊,伸出小手示意自己也要喂魚。 瞧她那別扭樣子,大皇子強(qiáng)忍著才沒笑出聲,裝作沒事人一般遞給她一把魚食。 小孩子容易分心,賀攸寧也不例外,剛開始還帶著情緒,到后面就逐漸沉浸再喂魚的樂趣中。 看著她開心,大皇子也不急著要說些什么,賀攸寧聰明,有些事她自己能想通。 微風(fēng)習(xí)習(xí),難得的愜意,卻聽見身旁傳來一聲重重的嘆息聲。 大皇子低頭瞧身邊的小人兒,拍拍她的頭,“說吧,還有什么不開心的都說出來?!?/br> 賀攸寧不是傻子,這事已是板上釘釘,她再鬧也無濟(jì)于事,只是她心中還是失落。 “有時候我總覺得,父皇不是真的疼我,在母后眼里也有更重要的東西?!?/br> 此話一出,周圍瞬間安靜,身邊伺候的宮人們紛紛低下頭恨不得把腦袋埋進(jìn)衣服里,只怨自己長了耳朵。 大皇子揮手屏退宮人,眉頭微皺,說話語氣也重了不少:“好一句不是真的疼你,口無遮攔,已把你慣的如此地步,還要受了你的怨氣。” 見大皇子有些不悅,賀攸寧也知失言,頓時換了副模樣,討好地拉拉大皇子的衣袖,又搖了搖,睜著一雙烏亮的大眼睛望著他。 大皇子蹲下身子平視她,頗有些語重心長:“阿寧,父皇母后身居高位,站的高目之所及得也就多,父皇是天子,心中裝的是天下,難道阿寧要父皇每日只陪著你一人而荒廢國事嗎?” 賀攸寧還想反駁,她還太小,嘴笨,無法完美表達(dá)出心中所想,可她也不是想父皇整日什么事也不干只陪著她。 說句實在話,這宮中的孩子,景成帝在賀攸寧身上花的時間最多,就連身為長子的大皇子也沒這樣的待遇。 賀攸寧要的不是時間,她講的是真心,若日日都在一塊,不是真的開心那又何必如此呢? 可看著大皇子的眼神,話到嘴邊還是咽了下去,她知道若是她再說,大皇子怕是真要動怒。 自知有錯的賀攸寧也不敢再鬧,牽著淡竹的手乖乖回去,更是三步一回頭,可憐兮兮地看著大皇子,直到大皇子被她逗笑,才放心地也跟著笑了起來,蹦蹦跳跳地向他揮手,腳步輕快地向未央宮走去。 看得淡竹哭笑不得,來時還是等著人哄呢,回去便成她哄別人了。 待賀攸寧的身影消失在御花園一角,大皇子臉上的笑意才逐漸消失,伸手將宮人手里剩下的魚食全數(shù)倒進(jìn)池中。 人人都說渝平公主是最受寵的,自從出生后帝后之間的感情都日漸親密,可見皇上有多喜歡這個孩子。 可賀攸寧敏感又極會察言觀色,一個在愛意中長大的孩子決不是像她這般。 是以賀攸寧所言不錯,與其說皇上疼她,不如說是為了穩(wěn)住卿家與卿皇后所做的必要舉措,一個公主多寵些又何妨。 旁人哪管什么真心,一出生便有封號,大大小小賞賜不斷,皇上還總是抽空作陪,就連去皇后宮中也勤了不少,這還不夠彰顯她的受寵嗎? 可賀攸寧不是旁人,作為被對待的本人,她最明白真心與否。 所以才這般愛粘著大皇子,她能感受到大皇子對她的關(guān)心不必自家母后的少。 大皇子身邊的原公公察覺到他的煩躁,還以為是擔(dān)心公主回去還鬧,便上前寬慰道:“渝平公主最是聰慧,想必定能明白您的意思。” 聰慧,大皇子想,慧極必傷,太過聰慧并不是一件好事。 所幸這件事也就過去了,賀攸寧還是乖乖聽話去鳴山書院上學(xué)。 皇家子女的教養(yǎng)向來都是在宮內(nèi),只有賀攸寧一人被景成帝安排去宮外世家辦的鳴山書院上學(xué)。 在大昭朝,世家于教育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quán),擁有古籍無數(shù),坐擁大大小小數(shù)千座書院。平民百姓若想進(jìn)學(xué),只需交上相應(yīng)的銀兩便可入學(xué),進(jìn)了哪家世家開的書院,變成了此世家的學(xué)生。 可以說,天下千千萬萬讀書人皆是世家門生。 倒不是皇家不想管,只是這樣的慣例從前朝時便存在,就連大昭朝如今的當(dāng)權(quán)者賀家也是前朝的大世家出身。 世家干的自然不是舍己為人的活,肯將手中的資源同天下人分享。 站在最靠近權(quán)力中心的地方,即使手中握住的東西再多,心中想的也是如何固牢階級壁壘,而不是敞開門同世人分享果實。 但事情做到太絕容易引起反抗,不若拿出手中的一點點施舍于人,還能搏個好名聲,這才有了平民百姓進(jìn)世家書院的事情。 大昭朝和前朝一樣,實行舉官制,進(jìn)了書院就有了讀書的機(jī)會,還能得世家舉薦為官,這些平民出身的門生自然是感恩戴德。 只是有些制度時間長了就會變質(zhì),發(fā)展至今整個朝堂已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勢,寒門子弟無論才干都只能為小官,連站在朝堂上的資格都沒有,更別提要進(jìn)入政治中心。 景成帝也知再這樣下去,整個朝廷變成了世家之間相互斗爭的工具,把皇家置于何地?于是便大刀闊斧對舉官制度進(jìn)行改革,只是cao之過急,引起世家不滿,反而將一盤散沙的世家擰在一起。 這次借著賀攸寧生辰宴的由頭,提議將其送往鳴山書院讀書也是想緩和與世家之間的關(guān)系,畢竟沒有比賀攸寧更好的人選。 如今的卿家在世家里很有威望,賀攸寧又是卿皇后所處,唯一的中宮嫡女,這樣的臺階遞上去世家們沒有不順勢接過的道理。 只是這些彎彎繞繞自然不會讓賀攸寧一個五歲孩童知曉,賀攸寧此時也沒心思想別的,她一門心思在想要帶些什么東西去鳴山書院。 書院坐落在靠城郊的地方,自然是不能每日來回,一月有三日休息,其余時間都要待在書院里。 因此賀攸寧左思右想,覺得要帶的東西實在是多,已把她的大皇子拋擲腦后,一個勁地指揮宮人將東西裝箱。 這些事本是卿皇后負(fù)責(zé),如今看著賀攸寧興致勃勃的樣子也不掃興,支著腦袋看她忙活。 賀攸寧完全是想到什么就指揮宮人去拿,毫無章法可言,整個未央宮的宮人都不夠她使喚的,還是秦嬤嬤看不下去,伺候這主子去休息,才讓眾人喘了口氣。 一轉(zhuǎn)眼便到了去鳴山書院的日子,這天宮中眾人都來送她。 在這幾日卿皇后的洗腦下,賀攸寧現(xiàn)在滿心都是對宮外生活的期待,絲毫沒有眾人猜測的傷心,更別說掉金豆豆,瞧這笑得合不攏嘴的模樣,好一個春光滿面。 別說大皇子,就連皇上心里都有些小失落,這孩子頗有些沒心沒肺,本來準(zhǔn)備好安慰的話硬是一句話也沒說出口。 馬車逐漸駛離,賀攸寧放下簾子才長嘆一口氣,她并不開心,只是事已至此何必讓人瞧見這些愁緒,只能徒增他人煩惱。 馬車駛過正始街便熱鬧多了,賀攸寧將腦袋伸至車窗外,看的她眼花繚亂。 長到這般大還是第一次出宮,看什么都稀奇,因是要去讀書,也不好帶多宮人,只帶了淡竹。 淡竹可管不住她,只好在后面抓住賀攸寧的衣領(lǐng),防止她掉下去。 過了正始街便都是些小攤販,大多挑著擔(dān)子叫賣,賀攸寧來了興致,要淡竹去買一碗餛飩。 淡竹卻有些為難,沒立馬回答而是問到:“公主可是餓了?車上還備著糕點,若是餓了不若先吃著墊墊肚子,外面的吃食怕是不干凈?!?/br> 知道淡竹不會如她所愿,賀攸寧乖乖拿起馬車?yán)餃?zhǔn)備好的糕點,說到:“你下去買一份吧,我就聞聞,我保證!” 見實在拗不過賀攸寧,淡竹也不再多說,轉(zhuǎn)身準(zhǔn)備下馬,還被叮囑要多給些銀子。 拿回來后賀攸寧還追問一句:“可是多給了些銀子?” 淡竹輕笑:“我的小祖宗,一碗餛飩哪就使得銀子,奴婢多給了些銅板,夠他三四天的收益。” 賀攸寧身為公主,自然不懂這些,聽了淡竹說多給了便放心下來,又想起大皇子的話,若要施舍錢財,那這世間苦難之人多得救濟(jì)不過來,只有授予他們機(jī)會,才會真正改變他們的境遇。 可賀攸寧想不出來,什么是給他們機(jī)會,她如今能做的也不過是在買餛飩時多給些銅板。 第6章 鳴山書院坐落在城南,是京都最大的書院,同時這也是大昭朝最特殊的一家書院。 它不隸屬于任何一個世家名下,而是由卿阮崔鄧四家共建,是以京城中一大半的世家子弟都在這念過書。 書院中分設(shè)明暉堂、明德堂與明義堂,想賀攸寧這般年紀(jì)的,都在明暉堂接受啟蒙,稍大些再轉(zhuǎn)入明德堂。 渝平公主要來的消息早就傳遍了整個書院,今日早課眾人都有些心不在焉,一個個心思早就飛到外面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