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雙職工養(yǎng)娃日常 第10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在年代文里發(fā)家致富、直播表白后,植物人老公醒了、不如去野
凌玉榮請兩個人進會議室坐下,又喊來了蘇雪楨一起聽。 謝輝跟潘小紅夫妻倆都是洪江市興喜服裝廠的職工,結婚五年未有所出,去醫(yī)院檢查過也沒問題,但就是生不了孩子。 堅持了幾年夫妻倆也放棄了,索性決定先領養(yǎng)個孩子,他們那有一個習俗也說孩子有時候靠引能引來,領養(yǎng)了一個孩子說不定子孫運就來了。 為了這次領養(yǎng)能順利,謝輝跟潘小紅特地打扮了一番才來的,穿著很素凈樸實,看著就是勤奮上進的工人形象。 領養(yǎng)家庭需要慎重考核,首先經(jīng)濟條件要比較好,不然難以支撐亮亮之后的醫(yī)療費用,第二夫妻雙方性格要善良,最好是無子或者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已經(jīng)有兩個孩子的直接不考慮。 蘇雪楨給夫妻倆各倒了一杯茶,“來的路上辛苦了。” 潘小紅笑盈盈接過,話里著重提了下距離問題:“不辛苦,我們廠離這近呢!” “半小時就到了!” 距離醫(yī)院近也是優(yōu)勢啊。 蘇雪楨在凌玉榮旁邊坐下,凌玉榮看著夫妻倆,第一印象還不錯,笑著問道:“同志,你們是怎么知道要來我們院里領養(yǎng)的呢?” 潘小紅人機靈,接話也快,“我侄子前段時間在咱們醫(yī)院做了手術,他們夫妻回家的時候跟我說了亮亮的事情,我們覺得這孩子可憐,年齡這么小還生著病就被家里人拋棄了,正好我跟丈夫結婚多年都沒能有孩子,就萌生了過來領養(yǎng)的想法。” 凌玉榮接著又說:“簡單跟我們說一下家里的情況吧,領養(yǎng)這方面,我們必須要慎重,各方面情況要調(diào)查清楚,希望你這邊能理解?!?/br> 謝輝連連點頭,“我們能理解的,是這樣的啊,我是咱們這興喜服裝廠裁床車間的小組長,我老婆呢,是倉庫管理組做質(zhì)檢的,我倆平時吃住都在廠里分配的家屬房,兩個人加一起一個月月薪有82塊,這是我們家經(jīng)濟這方面的情況。” “家庭方面的話,我是家里老大,父母都還健在,兩個人跟弟弟謝強一起住,也方便照顧孫子。” “我們家親戚關系都很單純,沒有什么矛盾,平時跟鄰里間相處也很好?!?/br> 雙職工家庭雖說忙,但畢竟是兩個人一起掙錢,經(jīng)濟水平好很多,而且他們在廠里,小孩子以后生活學習也有保障,夫妻倆看著很誠懇,凌玉榮暫時在心里給他們打了七十分,又問:“這個問題可能有點冒昧,方便問一下你們夫妻倆是什么原因?qū)е碌牟辉心???/br> 潘小紅也猜到他會問這個問題,遺憾答道:“沒什么原因,我們?nèi)メt(yī)院也查了,各項身體指標都沒問題,但就是懷不上?!?/br> 身體指標沒問題的話,那就意味著將來懷孕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的,蘇雪楨若有所思,凌玉榮輕皺下眉,“那就是說你們將來還是會堅持要自己的孩子是嗎?” 備孕這么久,其中辛苦沒人能懂,謝輝也快放棄了,坦誠道:“看緣分吧,能懷上當然是我們的幸運,不能懷上,我們有亮亮也夠了。” 聽他這話里已經(jīng)把亮亮當成了半個孩子看待,凌玉榮問了個差不多,把問題又拋給了蘇雪楨,“雪楨你來吧?!?/br> 蘇雪楨聽完了前面幾個問題,接下來問的問題要更犀利一點,直接問:“那如果你們有了親生的孩子,能保證比較公平的對待兩個孩子嗎?” 潘小紅心想你這問的什么問題,領養(yǎng)的再怎么親近自然也比不上親生的,她實話實說:“如果真有了親生的孩子,這你讓我一視同仁,確實有點難以做到,但我保證一定會認真養(yǎng)育亮亮,不會讓他受到什么委屈。” 她要是真毫不猶豫回答絕對不會偏心,那才是真的假,起碼從這個問題來看,夫妻倆都是挺真誠的人,蘇雪楨說起亮亮的情況:“亮亮得的是先天性腸閉鎖,目前剛完成第一次手術,即將迎來第二次手術,以后還有漫長的恢復期,這期間很有可能會發(fā)生類似吻合口狹窄、吻合口漏或者腸粘連梗阻等并發(fā)癥,一旦出現(xiàn)這些并發(fā)癥,就需要再次做手術?!?/br> “術后要精心喂養(yǎng),少食多餐,給他按摩腹部,喂奶的時候為了避免他嗆到造成肺炎,需要采取右側臥位?!?/br> 蘇雪楨頓了下,眼睛直視他們問道:“這樣的情況可能要持續(xù)三到四年,中間腸道問題仍有可能復發(fā),需要你們花錢花精力去照顧他,這些你們都能接受嗎?” 謝輝跟潘小紅愣住了,他們只知道這個孩子生了病,但完全不知道生了什么病,還以為只要動了手術就能跟侄子謝昕宇一樣恢復健康,誰知道這個病居然會影響這么大,面對蘇雪楨的問句,完全無法誠實地回答一句接受。 領養(yǎng)她肯定凈撿嚴重的方面講,潘小紅一狠心,剛要回答都能接受,一旁的丈夫謝輝在桌下悄悄拉住了她,猶豫的眼神代表了一切,她看向蘇雪楨,“這個可能要讓我們回去考慮一下,你剛剛也聽了,我們倆一個月加一起就八十多塊錢,實在沒什么能力能支撐他好幾年的治療。” 蘇雪楨也表示理解,能領養(yǎng)成功固然是好事,但不能為了領養(yǎng),讓孩子拖累了這個家庭,到時反而適得其反。 夫妻倆人不錯,就是領養(yǎng)條件確實還不夠格,凌玉榮站了起來,“感謝你們今天過來,我們目前想要給亮亮找經(jīng)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來,暫時您這邊就不考慮了,可以去市福利院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孩子。” 謝輝從他說完孩子得的是腸閉鎖以后其實也不太想領養(yǎng)這個孩子了,祝福道:“亮亮肯定能遇到對他好的父母的。” 潘小紅不自覺嘆了口氣,跟隨丈夫站了起來,“一定會的。” 凌玉榮先離開了,蘇雪楨送他們出會議室,想到什么提點了一句,“其實身體如果沒問題的話,可以不要給自己那么大的壓力,順其自然也許能收獲驚喜?!?/br> “承你吉言?!?/br> 潘小紅沖她笑了笑,跟丈夫一起離開了。 他們一走,亮亮的領養(yǎng)問題再次被搬到臺面上,符合他們要求的領養(yǎng)家庭,實在少之又少,領養(yǎng)的消息放出去以后,也有三五個家庭過來問情況,結果聽到亮亮的身體情況后都紛紛表示暫時撫養(yǎng)不了。 經(jīng)過近一周的營養(yǎng)補給,亮亮的身體條件達到了做二次手術的要求,在謝玉田那邊通過后,他的第二次腸造瘺手術開始了。 腸造瘺手術不難,手術時間也不長,當天順利結束,術后亮亮的身體恢復情況良好,可惜直到他能喝奶,依然沒能找到合適的家庭。 兒科的眾人也不是要求領養(yǎng)家庭有多么的富有,就是想他的領養(yǎng)父母不會再因為貧窮放棄這個可憐的孩子,好不容易搶救回來的第二次生命,大家無論如何都想堅持最初的標準來為他找領養(yǎng)家庭,哪怕讓亮亮再養(yǎng)在醫(yī)院一些時日。 身體恢復以后,亮亮也從新生兒病房轉移到了普通病房,平時白天大家誰有時間就過去看一下他,夜里新生兒病房誰值班也會多留心一下,他現(xiàn)在喝奶已經(jīng)很順暢了,比之前要讓人省心很多,再多住一段時間花銷也不大。 就在大家還在為亮亮的領養(yǎng)家庭發(fā)愁時,董文毅聽說了這件事,主動來了醫(yī)院,因為上次蟯蟲病報道的事情爆紅,他也想回饋醫(yī)院這個情,找到了蘇雪楨說:“醫(yī)院這邊主要通過員工和病人之間口口相傳來傳播這個領養(yǎng)的消息,渠道太窄了,現(xiàn)如今報紙的宣傳力度很大,如果你們愿意的話,我可以登報為他尋找合適的領養(yǎng)家庭。” 蘇雪楨覺得這個主意可行,又過去咨詢凌玉榮的意見,打電話給警察問是否允許,得到多方同意以后,董文毅給亮亮簡單寫了一段介紹,并附上了領養(yǎng)家庭的條件,留下了人民醫(yī)院兒科的電話,希望能有家庭愿意收養(yǎng)亮亮。 報紙在一周后登了出來,蘇雪楨其實有點擔心亮亮的父母看到他身體已經(jīng)恢復健康后會過來找孩子,岑柏得知她的顧慮,笑著回,“他們不會的,一旦他們出現(xiàn)就會被我們遺棄罪逮捕,留著這坐牢的時間還不如再生一個?!?/br> 看領養(yǎng)條件上面寫的要求,夫妻月薪要在90塊以上,家庭和睦,工作穩(wěn)定,非兩子家庭,為人和善。 這幾條其實哪一條拎出來條件都挺苛刻,兒科的大家一開始也沒抱太大的希望能順利找到領養(yǎng)家庭,結果他們再一次低估了報紙的宣傳力度,當這條領養(yǎng)啟事件發(fā)出的第二天,很快就有家庭聯(lián)系他們愿意收養(yǎng)亮亮,而且還有不少愛心人士送來了奶粉和孩子穿的衣物。 一周后,凌玉榮召集大家開了個會,主要從符合條件的四家中為亮亮找到最合適的家庭。 最后大家經(jīng)過一致討論,確定了收養(yǎng)亮亮的父母,夫妻倆跟醫(yī)院也頗有淵源,是洪江制藥廠的員工,姓趙。 其實他們倆的條件不算是這五家中最好的,申請的五家中有兩家都是多年未孕,這家家里已經(jīng)有了一個六歲的兒子,本來排序是比較靠后的。 夫妻倆第一次來兒科的時候,也帶上了自己六歲的兒子,讓他看看未來的小弟弟,通過親子互動可以看出這家家庭氛圍很和諧,小男孩也非常懂得分享和愛護,來的時候好奇地看里面的亮亮,還給他送了一個自己的小玩具。 聊天的時候,夫妻兩人坦言是因為看到報紙上報道亮亮的事跡讓他們想起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兒子,要是當年他們也放棄孩子的治療,就不會有眼前活蹦亂跳的兒子了。 經(jīng)過一番思索以后,才下定決心過來收養(yǎng)亮亮。 蘇雪楨在考察中也發(fā)現(xiàn)夫妻倆對照顧體弱的小孩子非常有心得,很耐心友善,包括一些養(yǎng)育理念也比較科學,投票的時候也選擇了這家。 亮亮被接走的時候正是八月中旬,喝奶和排便基本都恢復了正常,算下來,他還沒滿三個月,正是什么都不懂也不記事的年紀。 來時只有一雙薄被,走時大家送了他許多小禮物。 趙家夫妻倆也把那床薄被帶走了,公安局那邊關于亮亮父母都有記錄,只要他長大想找其實并不難,他們撫養(yǎng)亮亮其實也不為別的,不介意他長大后會去找親生父母,所以坦然拿走了被子,笑著跟蘇雪楨說,“等他成年了如果對自己身世有疑問,我們也好拿這床被子解釋,到時再帶他來醫(yī)院看看,好歹你們也當了他快兩個月的爸爸mama,他該記著這份恩情的。” 大家聽了都格外觸動。 夫妻倆抱著亮亮跟他們告別后離開了,之后帶他去公安局戶政處正式落了戶,重新給起了個名字,跟哥哥用同一個德字,哥哥叫趙德賢,他叫趙德才。 醫(yī)院大家對他再照顧,總歸不是他的家,也不是他的父母親人,這個年齡的孩子還是要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對他才是最好的。 好在前路是光明的,離別時的悲傷也沒那么持久了。 這期間也發(fā)生了一件對知識分子來說非常重要的大事,僅僅在一個月內(nèi),首都科學院研究所就提拔晉升了兩百多位研究員和工程師,隨后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上也指出應當恢復技術職稱,建立考核制度。 這在過去來說簡直太不可思議了,一夜之間,報紙鋪天蓋地報道這些新聞,其中內(nèi)容不乏要尊重勞動,尊重人才以及知識分子的名譽要恢復等等。 科學技術人才終于再次被重視起來,教育的改革也漸漸逼近。 每天早上上班前街道旁的報亭總是圍滿了人,大家都在討論今天的報紙到底又寫了什么,發(fā)生了什么大事情,醫(yī)院則是更關心調(diào)整職工工資的事情,閑暇之余總會調(diào)侃兩句,暗暗期待會不會提職稱漲工資,社會的風氣也在隱隱發(fā)生著變化。 這一系列的轉變,似乎都在提醒蘇雪楨,高考恢復近在眼前,而谷紅青預知的未來也都在一一實現(xiàn)。 作者有話說: 第79章 入夏后, 洪江市的雨水也多了起來,廣播里不斷播報臺風將登陸的新聞,提醒臨海居民注意人身安全, 市區(qū)居民注意道路洪水, 必要時可能會停工一天。 傍晚又下起了雨,暴雨傾盆如注,天色灰蒙蒙的。 蘇雪楨換上雨靴跟雨衣,騎車蹚水回家, 路上積水很深,幾乎能沒過腳踝, 水太深也騎不快, 好在到他們街道附近水降下去很多, 蘇雪楨騎車騎進大院兒,一眼就發(fā)現(xiàn)大院西北角圍著好幾個人在討論著什么,許青青看到她回來,招了下手,“雪楨, 來這里。” 蘇雪楨推著車走了過去,“怎么了?” 許青青抬手給她指了指, “這不今天下午雨太大,又是刮風又是打雷的, 把這個樹給劈斷了,正好倒在咱們這院墻上, 把墻給砸了?!?/br> “唉, 這泡桐樹也好多年了, 這么大一棵樹就這么沒了挺可惜的?!?/br> 蘇雪楨看了眼, 先前在墻角的梧桐樹大半個樹干都歪在了墻上, 落了一地的樹葉,泡在水里,墻面被砸了大半,可見力道之深。 汪晴是下了班第一個過來看的,也就是尋個熱鬧,看過她就準備回去了,慶幸道:“幸好沒砸到房子。” 梁大志剛才親自去考察了一下,估摸著墻是要重新砌回來,但是吧,這墻跟他們沒關系,是岑柏跟湯勁秋兩家共用的墻,他就不怎么想插手花這筆錢,想把自己家撇清,輕聲道:“稍微買點磚頭,混點水泥,壘兩下就行了?!?/br> 這意思就是不出錢了?讓他們自己花錢弄? 谷紅青下班回來看到墻塌了,一肚子氣,本來想大院里大家集資合伙把墻給壘回來,誰知道都打著這個小九九呢,她從心底里更鄙視梁大志了,男子漢大丈夫,也忒小家子氣。 既然都有人帶頭說不出這個錢了,剩下兩家自然不會明說要幫著付錢,梁大志看大家都贊同他的說法,還貼心地叮囑,“這兩天天氣不好,等回頭天晴了你們再壘?!?/br> 說完拉上了老婆趙曼,“老婆,走,咱們回家洗澡睡覺?!?/br> 谷紅青看著兩人離開的背影,選擇不跟他們一般見識,這種市井小民,只在乎眼前的利益,難怪以后也出不了頭。 書里,梁大志一家一直碌碌無為,后來國企改制,他成了大院里第一個下崗的工人,只能靠老婆養(yǎng)活,被媳婦看不起,兒子也厭惡他游手好閑,后半輩子憋屈死了。 梁大志一家一走,錢海隨大流,很快也跟著走了,不過不好意思表現(xiàn)太冷漠,臨走前說,“別客氣,有什么需要隨時喊我們?!?/br> 知道他說的是客套話,湯勁秋禮貌地笑笑,“好的?!?/br> 這堵墻是兩家共用的墻,為了安全著想,肯定不能一直這么塌著,不然這種高度小偷隨時可能會翻進來。 墻肯定是要修的,就在蘇雪楨考慮要怎么說的時候,谷紅青主動走了過來,詢問她的意見,“雪楨,你是怎么想的?” “你看這墻咱們是誰負責和水泥誰負責壘墻?” 他們家可不想自己承擔這筆花銷,水泥沙子加磚頭,要花不少錢呢! 谷紅青這話里的意思,無形中已經(jīng)把他們家也加入到了這個修復墻的工作中,蘇雪楨本來這段時間也正愁沒機會跟她接觸呢,一想壘墻這個過程可不是需要往上遞磚頭,手肯定會經(jīng)常接觸到,欣然答應了,“這個墻肯定是要修的,不然最近小偷這么猖獗,院墻這么矮很危險?!?/br> 谷紅青看她答應了,臉上這才有了笑容,“是啊,還是你想得周到,那些人只想著不花錢,也不想想這墻毀了要偷的又不是只有我們一家?!?/br> “是啊,而且最近雨這么大,不修的話,缺口會越來越大的?!?/br> 蘇雪楨又說,“岑柏還沒回來,等他也回來了我們兩家商量下,找個時間把墻給修好?!?/br> 谷紅青連說了三個好,目送她離開,蘇雪楨到家以后,張光香看她在那邊墻角站了好一會兒,過來問她,“說了啥?” 這兩天平平安安扶著東西就想站起來,身邊更不能離了人,張光香知道下午的時候那樹斷了,也沒時間過去看一眼,只在窗邊看到那邊的墻被壓塌了。 蘇雪楨一回來,平平安安玩具也不玩了,直喊媽,一聲比一聲響亮,生怕她注意不到自己一樣,平平扶著床邊就要站起來,小身子顫顫巍巍的,安安直接朝她爬了過來。 蘇雪楨趕緊走過去,拿起玩具陪他們玩,“來了來了?!?/br> 她只能一邊看著孩子們一邊跟張光香說話,“就是那墻被樹砸塌了,谷紅青他們家想跟咱家合作把那墻給壘好。” 本來就是要一起把墻給修好的,張光香也不反對,她老早就覺得那棵泡桐樹太大了,“年齡大了,里面木頭恐怕早就被蟲吃了,這今年的雨水又大,難怪被雷劈就斷了?!?/br> “也不知道誰種的泡桐,這樹瞧著也沒啥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