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舉路 第4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賢弟,你的裹胸布掉了(女扮男裝后死對頭彎了)、死去的老公成劍尊了、豪門太太不做對照組、夜風吻晨晞、五個渣攻為我醋炸天、撒嬌、星際第一瀕危向?qū)?/a>、他們都想攻略我、這土地里[1950]、被狠戾侯爺占有之后(重生)
李思微趕緊安慰自己家娘親,說道:“娘親,你不用擔心,弟弟人才這么優(yōu)秀,等到三年以后會試的時候他一飛沖天、一鳴驚人,我們就能給她好好的說一門親事了,你不用擔心?!?/br> 李老夫人卻不太樂觀:“進士哪兒是這么好考的?我兒又去了長治府那個青山書院里面念書,三年之后若是考中還罷了,若是考不中是不是又要等三年?人生有幾個三年?我兒若是幾次不中,難不成就一直不成婚不成?” 這樣一來李思微便也不好勸慰李老夫人了,因為進士確實是很難考的,她也不敢打包票李思齊一定能考得中。 幸而現(xiàn)在天可憐見,李思齊考中了進士,還是個正經(jīng)的二甲進士,現(xiàn)在說親就很容易了,以前看不上他的人家現(xiàn)在也隱隱透露出了可以再談一談親事的意思了。 李老夫人和李老爺認真問了李思齊日后的意思,確定了他想要一個能夠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的妻子之后,便想要給他娉一個出宮的女官作為妻子。 之后再托李思微問了問時晗雪這一屆出宮的女官們?nèi)瞬?、品性、家世各種情況,讓她推薦一個人選。 時晗雪想了想之后,推薦了兩個人選,她們二人都是在宮中老實本分的人,樣貌不算出眾,但是才學人品過得去的,家世上也各有優(yōu)劣。 一個是京城富商之女,與李家一樣都是做生意的,只不過生意做得比李家大些。但是同為商戶,兩家的身份其實是差不多的,也算得上是一句門當戶對,二人日后成親以后可能會有很多共同語言,親戚也都是與自己同層次的人,可能比較好相處一些。 另一個是京城清流小官之女,他父親只不過是芝麻綠豆大的京官,之前考上的是三甲同進士,又沒有什么家世,走了狗屎運才能在京城留下,但是升遷基本無望了,這輩子怕是都穿不了朱紫色的官袍,家中日子一直過得苦巴巴的。 不過他對男女沒有什么門戶之見,還是認真用心地教育自己的子女,讓女兒也與男子一同念書,才使得他的女兒人才出眾考中了女官。時晗雪覺得,能夠允許讓自己女兒念書的人家,即便是重視規(guī)矩的清流人家,應當也是比較開明不難相處的。 況且現(xiàn)在李家不缺錢,缺的是文化,缺的是做官的背景或者是人脈,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就讓李家自己選吧。 李家拿了這兩個推薦人選之后覺得都挺好的,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么選,后來還是把皮球踢到了李思齊這邊,李思齊想了想之后說道:“還是問一問這位商戶家的小姐是否愿意下嫁我們家吧,我們?nèi)ヌ嵊H人家還不一定看得上呢。我可是聽說女官是非常厲害的,近來找她們提親的人家差不多踏破門檻呢,我們家這般的不一定會被人家看上?!?/br> 李思齊在長治府青山書院求學這么長時間,從之前的志得意滿到后來青山先生聲名盡毀之后的冷眼之中看盡了人情冷暖,他深知了理解和信任的重要性,也深知了不同背景的人有時候觀念真的會是天差地別。 他自己是商戶出身,雖然從小就不以為恥,但是誰知道其他人心中會不會嫌棄呢?夫妻之間是要相處一輩子的,他可不愿意對著一個隨時鄙視自己的女子,還是娶個同樣家境出身的女子要省心一些。 現(xiàn)在的李思齊覺得自己背著“青山先生學生”這么一個污名,日后在仕途上的發(fā)展恐怕有限,便沒有那么重的往上爬的心思,更多的還是思考日后的夫妻相處問題。 李老夫人拿著拜帖請了媒婆去那戶曾文達曾老爺家求娶他家出宮在家待嫁的女官閨女,曾老爺本來看不上李思齊這樣的商戶出身的進士,想讓自己的女兒改換門庭嫁入權(quán)貴家中,讓曾家日后也能借個勢。 但是曾家姑娘既然能進宮做女官,現(xiàn)在還能出宮好好地待嫁,自然也是有手段的,她讓人將所有來提親的人都打聽了一遍,知曉了李思齊這個人的才華、俊美和仗義,對這樣的男子心儀不已。 她心中是有些懷疑那個劉振乾必然是做了什么惡事才會被青山先生如此針對的,青山先生這么被毀了名聲有些可疑,但是不管真相如何,都不關李思齊的事。李思齊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愿意拜青山先生為師,在青山先生跟前侍奉這么幾年,真是難得的有情有義,她很喜歡。 于是曾玉芝便自己做主應下了這門親事,曾文達曾老爺也只能答應了。就這樣,曾、李兩家便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二人的婚事,到季興邦、時晗雪成親的時候二人的親事已定。那天李思齊作為季興邦的伴郎之一,曾玉芝作為時晗雪的伴娘之一也偷偷見了對方一面,雙方是又羞澀又滿意,只等著之后兩人辦婚宴了。 時家兄弟二人的婚事就比較簡單了,都有廣思斯這個嫡母時常觀察著、把控著,倒是不如其他幾人的婚事那么著急。廣思斯早就相看好了人選,早早就相看了起來,看的都是門當戶對的女子。 她也早就和女方家透露過了意思,女方家有些心動,但是對她信誓旦旦保證自家兩個兒子都能考中進士有些疑惑,便猶豫了一下,說要等到會試之后再定親。 后來時穆瑾、時穆寧二人果然爭氣考中了會試,名次三十幾名,有可能二甲也有可能三甲,可是這樣也無所謂了,對于他們這樣已經(jīng)有了一些底蘊的家庭來說,只要考中進士有個敲門磚進入官場就行,婚事就這么定了下來。 廣思斯給自己嫡子時穆瑾說的親事自然要更好一些,是京城實權(quán)官員人家的嫡女,也算是兩家強強聯(lián)合。給時穆寧說的親事要稍微差一些,但也算很可以的,是實權(quán)官員人家的庶女,但是人品才華很好,樣貌也很好,與時穆寧也算是相配。 至于曾陽夏的婚事則不再在討論范圍之內(nèi)了,因為他年紀比其他人要大一截,早早就在中舉人之后便在京城說了親事了,三年后的今天季興邦和時晗雪剛剛成親,可是他孩子都已經(jīng)有兩個了! 只不過他還是不知羞,非要擠進伴郎團里面和其他沒有成親的男孩子們一同去耍熱鬧罷了。 只不過京城這些婚事當中,也有一遭婚事讓季興邦覺得詫異不已,便是之前考中女官探花位置的孫映雪,說親給了周家那位考中了進士的周海山,而季興邦記得這個周海山是上輩子時媗妍的夫君,也算是自己的姐夫。 震驚過后他卻也只能嘆了口氣,這輩子好些事情都有了變化,他要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能總是用上輩子的老眼光看所有事情了。 現(xiàn)下就要遇到一遭糟心的事情呢——他就要上班去了,他兩輩子都沒有去過翰林院呢! 第105章 官升一級 季興邦其實不喜歡翰林院, 他覺得自己在外地做一個小小的縣令大人都算是在實實際際做事情,但是在翰林院里都是在玩文字游戲,沒有什么作為。 只不過在翰林院又是一個進士進入官場之后的必經(jīng)之地, 只有在這里混出了名堂來日后才會有前途, 所以他不得不入翰林院待上幾年, 還不能和別人抱怨, 否則別人只會覺得他在嘚瑟,而不會覺得他是真的在抱怨。 比如中了二甲的閔宏達、李思齊以及中了三甲靠前位置的時穆瑾、時穆寧四人都在復習功課準備考翰林院的庶吉士,他們想進翰林院而不得呢。 還有一個人也不得不離開翰林院了,那便是——季興杰。 因為大景朝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 那就是近親的人不能同時入翰林院或者同時入內(nèi)閣。其中一個需要進入這兩個地方,那么另外的人便要避開這樣的地方。 像季興邦和季興杰這般都只是六七品的小官而已,只要季興杰離開翰林院避開季興邦就行了。而若是那種內(nèi)閣大員入閣的話,他的兒子、兄弟、父親、叔父等等一家人甚至要避到京外去。 因為要避諱季興邦進入翰林院,皇上將季興杰升了一級成了正六品的官員, 然后放到了國子監(jiān)去了。因為皇上覺得季興杰真是一個教書育人的人才, 他曾經(jīng)教過的幾個弟子都很成器,人品不錯學問不錯。 而且他一點兒都不迂腐, 有點兒“有教無類”的味道, 無論是官家子弟、農(nóng)家子或者是商家子都能教育得很好, 還能讓他的弟子們互相之間聯(lián)系緊密、感情很好, 皇上心中很是贊賞。 他最早是想要把季興杰這么一個人才放到大景朝最重要的太學里面去的,但是因為太學是大景朝最高、最好的一個學府,所以盯著太學的人太多了,季興杰這般沒有任何背景的人, 甚至在學術(shù)上也沒有太大名氣的人去了太學也是被壓制的料, 掀不起什么風浪。 所以皇上想了又想, 便將季興杰放到了大家都不是很看好的國子監(jiān)之中。其實皇上對國子監(jiān)這些紈绔子弟也是很頭疼的,希望能派一個有能力有水平的人去將他們那些野馬拉回正軌來,不要說成材,起碼要做個人吧! 為了擔心季興杰心中不舒服,皇上特意給他升了一級調(diào)過去,而不是平調(diào)過去。要知道季興杰之前在翰林院三年也只榮升了一級到了從六品而已,現(xiàn)在去了國子監(jiān)做正六品的官員他怎么也不虧了。 季興杰對于離開翰林院心中是有些遺憾的,因為他還挺喜歡翰林院的氛圍的,雖然里面有汲汲營營想要巴結(jié)宮中貴人升官的人,但是也有不少像他一般只想做學問的書呆子,他在里面學到了很多知識,交到了不少朋友。 但是對于官升一級到國子監(jiān)去任職他也是滿懷憧憬的,誰不喜歡升官呢?誰不希望自己的所作所為被人肯定呢?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工作崗位而已,況且又不是沒有教過學生,便是學生有可能會跳脫一些,季興杰也是不懼的。 于是季興杰帶著他的小堂弟季興邦到翰林院去上班,順便也是自己去收拾東西,與同僚們作別。 在引著季興邦拜見了翰林院大學士之后,季興杰介紹季興邦認識了自己這三年來在翰林院相處下來的幾個至交好友,也讓他們在工作上多看顧一些季興邦,大家都從善如流地答應了。 之后季興杰便拿著他收拾好的東西去了國子監(jiān)報道,同僚們有些羨慕他官升一級,有些遺憾他去到國子監(jiān)之后將會遇到好些問題學生會很辛苦,不過這也算是是正常的調(diào)動,倒是沒有人很眼紅他。 季興邦作為新科狀元來報道,大學士自然給他幾分面子,沒有為難他。因為翰林院大學士深知——新科狀元一點兒也不稀奇,可是被皇上親自賜了宅子,新婚第二天還能進宮拜見皇上皇后的新科狀元季興邦可是獨一份的。 翰林院么,不就是隨時看著書候著,看皇上什么時候需要伺候筆墨就上去露一下臉?;噬闲那楹媚且惶炀褪侨巳硕枷霌屩セ噬厦媲奥赌?,可是皇上心情不好那一天就大家都恨不得縮到地洞里面去那種。 季興邦本就更加喜歡務實,不算太喜歡念書,所以翰林院的生活讓他在了幾個月就覺得索然無味,想要尋求一個外放的職位。 于是季興邦在家中與自己的妻子時晗雪商量這件事,看看怎么才能謀一個外放的位置。 時晗雪皺眉說道:“夫君,翰林院是新科進士們?nèi)巳硕己芟肴サ牡胤?,大家都是這么熬過來的,你在翰林院的年限不夠恐怕會影響你日后升遷的?!?/br> 季興邦嘆了口氣說道:“可是我現(xiàn)在活得很痛苦啊,每天都閑的快要長毛了,一點兒正事干不了,心中很焦急的,還不如像曾陽夏那般去參加吏部的考核,做個縣令大人呢,起碼能管著自己治下的一畝三分地。起碼可以做一做一個縣的青天大老爺啊?!?/br> 時晗雪失笑到:“曾兄謀了一個遼東小縣的缺,好些人說那是苦寒之地,不愿意去,曾兄家中這么多銀錢還謀了那么偏遠的一個小地方,好些人笑話他呢?!?/br> 季興邦感嘆道:“別說是苦寒的遼東了,現(xiàn)在便是給我一個西南瘴氣之地的偏遠縣令我也愿意去!”反正前世又不是沒有去過,去了之后會發(fā)覺那些地方只是聽起來比較可怕,其實也還好,更好的是可以自己做想做的事情,不會有現(xiàn)在浪費時間的感覺。 時晗雪皺眉,既然季興邦已經(jīng)說出了這番話來,就說明他真的不適合翰林院的工作,于是她說道:“那我明日申請進宮去拜見皇后娘娘,對她說一說你的想法,問問皇后娘娘有沒有什么高招吧。 前些日子我聽聞兩件事,一件事是皇上同意魏王殿下出宮建府了,還會像給太子挑洗馬等人一般給他挑選一個班底帶出宮去建府,若是你想要跟著魏王,我可以幫你謀求一個職位,畢竟魏王是皇后娘娘親生是四皇子,他很孝順皇后娘娘的。 第二件事便是皇后娘娘親生的九皇子寧王到了啟蒙的時候了,目前正在給他挑選一個教書的師傅,想讓他開蒙,之后好好成長。你是狀元之才,若是想要謀這個職位想來皇后娘娘也會應允的。好處就是你可以保留翰林院官員的身份直接去教九皇子。 只不過魏王殿下現(xiàn)在比較有實權(quán),現(xiàn)在隱隱有和太子分庭抗禮之勢,而寧王太小了,日后估計和大寶無緣,就是一個享樂的皇子,若是跟了他你一輩子就算是閑散人員了,難以進入權(quán)力中樞。 嗯,要不你還是不要在這些皇子身上下注,好好在翰林院工作幾年,還是算是皇上的人吧?!?/br> 季興邦心中知曉四皇子魏王殿下與太子殿下雖然是一母同胞,可是日后和太子爭起皇位來可一點兒都沒有手軟,二人斗得天昏地暗、兩敗俱傷,還是皇后娘娘更看重太子殿下幫了他一把,太子殿下才穩(wěn)固住了位置登基了。 所以魏王這條船一看就是快要漏水的,萬萬不能上。而九皇子寧王這條船還是很不錯的。 皇上和皇后雖然夫妻恩愛,但是膝下還是有十余個皇子,最后立住了的有七個,其中太子、四皇子魏王、九皇子寧王是皇后娘娘親生的骨rou。 日后皇上先駕崩了之后太子登基,皇后娘娘升了太后娘娘,都很有實權(quán)的,九皇子寧王雖然是個閑散王爺,但是日子還算過得很不錯的,跟著他是個不錯的選擇。 更何況日后若是讓他出宮基本上是不可能像現(xiàn)在魏王這般在京城里建府,和太子分庭抗禮的,而是會讓他離京就封。以九皇子的受寵程度,他的封地定然不會太差,到時候若是一直跟著九皇子也算是個不錯的選擇。 于是季興邦說道:“娘子,我一點兒都不看好魏王,我覺得皇上讓魏王出宮建府,和太子分庭抗禮是一招臭棋,是亂家之始,現(xiàn)在皇上正值壯年還不太明顯,日后弊端定然會漸漸顯現(xiàn),可千萬不能上魏王這條船。 反觀寧王我覺得挺好的,日后一個富貴王爺?shù)奈恢门懿涣说模以敢馊ソ趟?,這樣一來能教書育人有個正經(jīng)事做,還不用離開翰林院,用翰林院官員的身份去做這件事,不是正好么?” 時晗雪也覺得這樣很好,九皇子還很小,等他長大還有好幾年。到時候若是他成器季興邦可以一直跟著他,他便是不成器季興邦也還是翰林院的官員,幾年后謀個外放的實缺也不錯。 總之就是要讓季興邦穩(wěn)住心神不要想逃走,穩(wěn)穩(wěn)當當在翰林院好好地待上這么幾年。 于是第二日時晗雪正裝進宮去向皇后娘娘請安了,她與皇后娘娘說了一陣成婚之后的趣事,便直接向皇后娘娘說了來意,她的夫君季興邦希望能夠成為九皇子寧王的師傅,以翰林院官員的身份教授九皇子學業(yè),請皇后娘娘成全。 皇后娘娘聽了這件事之后很是歡喜,九皇子寧王是她肚子里掉下來的一塊rou,雖然不像太子那般是她最喜歡、最看中的兒子,但也深得她的歡心。她自然希望兒子能有一個好師傅。 翰林院其他的老先生年紀都太大了,她很擔心九皇子寧王不能與他們好好相處,反而淘氣惹怒了他們,要不就受了責罰,要不就被老先生在皇上面前告狀,使得皇上對九皇子印象不好,這都不是什么好選擇。 現(xiàn)在季興邦這個年輕有為的狀元郎不在翰林院里面爭著皇上的青睞和恩寵,反而不怕麻煩愿意做九皇子的師傅,真是讓她欣喜異常,哪兒有不答應的道理呢? 于是這么一樁兩邊都很喜歡的“交易”便達成了,皇后娘娘親自去和皇上要人,皇上雖然有些舍不得季興邦這個狀元郎去教自家稚兒啟蒙,但是自家孩子畢竟也還是很重要的,既然皇后娘娘親自開了這個口,他有些遺憾也只能答應了。 為了平復季興邦的心,不讓他覺得離開了權(quán)力的中心,失去了圣上的恩寵,皇上在下旨讓他去教授九皇子的時候還同時給他官升一級了,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是正六品的官位,與季興杰比肩了。 季興邦接到圣旨的時候真是興奮異常,這也太合算、太好了吧! 作者有話說: 第106章 師徒情深 季興邦準備了好些講義拿著書到寧王所居住的坤寧宮偏殿給他上課, 才剛剛七歲的寧王目前是皇上最小的兒子,他的其他哥哥有些也并未成年,并未出宮建府, 但是因為已經(jīng)年紀比較大了, 被啟蒙過了, 所以一同在御書房跟著另外的先生學習, 并不與他們在一處。 也就是說季興邦其實面對的只有小小稚兒——寧王——這么一個學生。 對于其他的人來說,給人做啟蒙先生可能有些跌份,便是升了官位也不愿意來做。因此季興邦愿意給寧王做啟蒙的老師皇后娘娘才會這么的驚喜。 但是對于季興邦來說,教書育人是正經(jīng)事, 山輩子他在科舉一途上沒有這么順利,當時為了家計生存也做過人家的西席,況且自己的大堂兄季興杰以前也給人做過西席,也是給小孩子開蒙,一點兒都不丟人。 反而這很重要, 季興邦覺得自己和李思齊為什么現(xiàn)在行得端坐得正?與之前小時候季興杰的言傳身教還是很有關系的。 師者, 除了傳道受業(yè)解惑,更重要的是言傳身教將自己的人品、為人處世的道理傳下來感染一代一代的學生, 讓學生們成才或者成人, 日后做個“誠實生活、不犯他人”的正義良善的人士。 季興邦從心底里很喜歡和敬佩自己的大堂兄季興杰, 所以他對自己翰林院的職務、身份這么厭惡,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入翰林院導致了季興杰的不得不離開,他知道季興杰很喜歡翰林院這份工作,所以有些自我厭棄。 近來他與季興杰交往的時候,從季興杰口中聽到他很享受在國子監(jiān)教書的生活, 覺得那些學生們雖然有些是紈绔, 有些淘氣, 但是他還是認真在教授他們知識,與他們相處得也不錯,表示很喜歡國子監(jiān)這個職位。 季興邦松了口氣,對自己的厭棄沒有那么深了,但是他心中總是存著在翰林院少待一些時間,盡快把位置給季興杰讓出來的想法。 每日在翰林院的點卯和與同僚之間的應酬加深了他的焦慮,反而現(xiàn)在做了九皇子寧王的啟蒙師傅之后,季興邦興奮不已地將自己的熱情傾注在寧王這個學生身上,想要像之前大堂兄教授自己一般好好教導寧王。 寧王殿下雖然只有七歲,但是在宮里長大的沒有誰不是人精。雖然他現(xiàn)在因為年紀小,展露出來的多是懵懂和天真的一面,但是那也只是他的人設而已,他知道自己的父皇母后對他這么小兒子沒有過多的期待,不希望自己這個小兒子有太多的上進心和太多的野心,免得造成朝綱不穩(wěn),所以自己也一直裝乖裝傻,往富貴閑人那個方向走。 在七歲啟蒙之前,寧王其實偷偷謀劃過影響自己的父皇和母后,給自己挑選一個好師傅,最好是家世好有名望的師傅,這樣一來自己日后便是出宮建府也可以有個可以依靠的勢力,說不得長大后能有機會和兄長們分庭抗禮。 可是沒有想到父皇母后的動作太快了,且不聽他這個七歲小兒的想法,給自己指定了季興杰這么一個新科狀元做啟蒙的恩師,讓他老大不高興了好久。 季興邦自己的學識確是不錯,能考上新科狀元的人能差么?可是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啊!這個季興邦乃是農(nóng)家子出身,家中唯一有個做官的親戚還是他大堂兄,只不過是一個正六品的小官而已,與他自己一般都是個芝麻綠豆大的官。 況且他的妻族也不太行,時家在京城還算不錯,但他娶的是時家庶出的女兒,曾在宮中做過女官得了皇后娘娘的寵愛,但是又什么用?寧王殿下自己就是皇后娘娘的兒子,更得皇后娘娘的寵愛,資源重合了啊,完全沒有新資源的加入,沒有任何意義的! 況且季興邦乃是太學出身,天然就是皇上的學生,并沒有什么師承之類的,便是師傅、師兄之類的人也沒有幾個,整個人簡直一窮二白,除了知識在身別的啥也沒有了,父皇母后怎么給自己選了這么一個師傅? 他們兩人是打定了主意想要把自己養(yǎng)廢嗎?就真的這么一點兒資源都不給自己?想當初太子哥哥和魏王四哥啟蒙的時候是什么光景?給他們開蒙的要么是朝中大員,要么是勛貴世家出身,可是到了自己這兒就只剩下季興邦這么孤身一個人了,這是看不起誰呢? 九皇子帶著一肚子的不滿開始了他的啟蒙生涯,可是作為皇子,還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皇子,他并不敢對自己的啟蒙師傅季興邦不恭敬。畢竟他現(xiàn)在年紀幼小,還居住在皇后娘娘的偏殿之中,若是季興邦去向母后告狀他不乖,可是很毀他在母后心中的形象的。 季興邦自然也看出了小王爺臉上的不高興和不耐煩,但是他也不以為意,只以為是小孩子想要玩耍不愿意坐下來學習,對學習生厭,而不知道是不喜歡他這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