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書迷正在閱讀:[全職]孫翔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世界不對勁了、[HP德哈同人]飛躍時間、[綜漫]齊神不在的星期天、疑是故人歸、桃花染戎衣gl、千川引、風(fēng)裊玉腰、穆小姐與金絲雀、今天必須得高調(diào)了、穿書后我只想咸魚
突然間,歐陽旭狀若瘋虎地?fù)涞教蒙?,拿起剛才孫三娘呈上的硯臺,轉(zhuǎn)身就向趙盼兒和宋引章瘋砸:不許查!我沒有殺人! 堂上一陣大亂,顧千帆護(hù)住趙盼兒和宋引章急急后退,歐陽旭見無處下手,一急之下,轉(zhuǎn)身竟即硯臺擲向堂上的院判。但他準(zhǔn)頭不夠,竟然一下子將屏風(fēng)砸倒在地,露出了其后便裝的皇帝和皇后,那硯臺擦在皇帝的頭上而過,多虧皇后毫不猶豫地挺身相護(hù),才沒有打中皇帝。 護(hù)駕!隨行而來的內(nèi)侍慌亂大呼。 話音未落,顧千帆已如閃電般出手,瞬間將歐陽旭制服。 歐陽旭向皇后伸手求援:圣還未等他說完,顧千帆一腳踢在他的喉管上,歐陽旭當(dāng)即說不出話來!另有一批衙役接手制住了歐陽旭?;屎笠馕渡铋L地看著顧千帆,兩人的眼神短暫相接。 眾人驚魂未定,來不及細(xì)想皇帝皇后怎會到場,連忙紛紛躬身:官家萬安!圣人萬安! 皇帝驚怒交加,扶著皇后走向被衙役死死按住的歐陽旭:朕向來不殺士大夫,可你這等狼心狗肺之人,不配為士大夫!傳旨,削去歐陽旭所有官職,發(fā)往詔獄!看到堂下的顧千帆,突然間,皇帝又改變了主意:不,發(fā)往皇城司。顧千帆,你給朕好好地審清此案! 遵旨!顧千帆立刻領(lǐng)命。 仍在拼命掙扎的歐陽旭一眼瞥見了顧千帆眼中的殺意,看見顧千帆此刻的表情,他才終于明白了為何人人都懼怕活閻羅,與其落在顧千帆的手里,還不如讓他直接去見閻羅。 歐陽旭被押出院外時,葛招娣除下鞋子扔向歐陽旭,池衙內(nèi)一看有一挽著一籃雞蛋的老婦也在看熱鬧,上前商量了兩句后接過雞蛋,將它們悉數(shù)砸在了歐陽旭身上。他們的舉動引來了聽審百姓的一陣歡呼。 堂上的諸人也在笑著,多日的陰霾,此刻盡消。趙盼兒本以為將歐陽旭捉拿歸案就是今天最好的結(jié)果,孰料皇帝卻突然開口:趙氏、宋氏、孫氏,你三人今日破獲命案,立下大功,朕許你們一人一個愿望,盡可說來。 趙盼兒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是不可置信。 見三女都愣在原地,皇帝看向年紀(jì)最長的孫三娘:你先說。 孫三娘緊張的幾乎要語無倫次,她漲紅了臉,昏昏乎乎地說:我,不,妾身 皇帝和皇后都忍不住微微一笑。 孫三娘穩(wěn)了穩(wěn)心神,又說:妾身沒有什么愿望,就想、就想官家多來永安樓嘗嘗妾身做的新菜。對了,若是官家愿意多賜妾身一具鳳冠霞帔,讓妾風(fēng)光一回,那便更好了! 皇帝被孫三娘樸素的愿望逗笑了,他笑著道:準(zhǔn)。 皇帝又把目光轉(zhuǎn)向他早有耳聞的宋引章。 見慣了大場面的宋引章倒是沒有緊張,她從前曾多次幻想過面圣的場景,在她的每次幻想中,都以她求請官家開恩幫她脫籍為結(jié)束??山裉欤?dāng)她真的站在官家面前,她已經(jīng)明白,所謂良賤對她而言早已不再重要了。她只覺心中一松,朝皇帝深深一禮,隨后鎮(zhèn)靜地開口道:官家,妾身愿今后登聞鼓院常開,少賜笞刑,廣開門路。不要因為越訴二字,再讓無辜百姓像趙jiejie那樣必須九死一生,才能沉冤昭雪。 宋引章說話時,趙盼兒一直看著宋引章,臉上寫滿了欣慰與驕傲。 準(zhǔn)。皇帝難掩震驚,他深深地看了宋引章一眼,你果然不負(fù)柯相風(fēng)骨二字之譽(yù)。 皇后在旁提醒道:還有咱們本家小娘子呢。 皇帝目光看向趙盼兒,笑道:是了,本家小娘子,你呢? 趙盼兒跪下,向皇帝深深地磕了三個頭。 帝后都未料她大禮至此,一時也鄭重起來。趙盼兒一字一句,泣血言道:妾身所求,事涉國政,還請官家恕罪。妾身曾因家父之罪遭株,沒入樂籍,但家父卻為救民而死;宋meimei家中世代為樂工,從無沾染風(fēng)塵,平生只是醉心樂技。妾身二人與歐陽旭相比,孰賤孰良?妾身今日之所以執(zhí)意要告歐陽旭,也是想證明,賤籍之人,未必人賤! 鼓院堂下的百姓聽了,有的當(dāng)即老淚縱橫,跪下大聲道:趙娘子說得沒錯!草民雖然只是個賤籍工戶,但當(dāng)年也曾隨官家北征,還被敵人砍掉了一只胳膊!草民為大宋盡過忠,草民也覺得自己一點也不賤! 趙盼兒眼中閃著淚光:為何世人皆云英雄莫問出處,但無論男女,一旦淪入賤籍,便難有出頭之日,既不能婚姻自主,更處處低人一等。妾身欲請官家廣開恩德,不再讓樂人、匠人,及官私奴婢等,世代仍為賤籍所苦! 隨皇帝而來的內(nèi)侍眼中亦是充盈著淚光,跪下請求:請官家廣開恩德! 素娘等樂伎和其余百姓也齊齊跪倒:請官家廣開恩德! 皇后早已深受震動,看趙盼兒的眼神更有了不同,她一咬牙,也轉(zhuǎn)身跪下:趙氏所言極是,臣妾也欲請官家廣開恩德! 皇帝先扶起皇后,又上前扶起趙盼兒:平身吧。良賤之制,始于秦漢,朕雖早有心改之,只怕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數(shù)代帝王徐徐為之。不過,朕可以許大家一事,凡教坊中樂工匠工之佼佼者,可入內(nèi)侍省翰林院,授以供奉之職。既是官身,自然便不屬賤籍了。而官私奴婢,若與國有功,或長年善行者,也可向有司申奏,朝廷自會酌情處置。他停頓一下,又看向宋引章:宋供奉,你意下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