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穿到游戲里撿了崽崽和他爹、穿進瑪麗蘇校園文成了卷王、師父撿回個小奶娃
侯莫張崇拱手道:諸位元帥先前所言俱都有理,卻沒有提及關鍵所在,金骨阿隼那忽然向我軍服軟,心甘情愿讓出三州一郡故土,且肯犧牲哥舒夜這位燎國數(shù)一數(shù)二的智囊,他們花費如此之大的代價,目的是什么? 他不等其他人猜測,繼續(xù)說道:他無非是想爭取時間完成撤軍,返回炎都之后,金骨阿隼那在炎都正式登基,逐漸消除他們王廷內部分歧,重整大軍,鐵騎再度南侵,與我寧軍作生死角力罷了。以我對燎人了解,他們的服軟是為了以后不用再服軟,斷沒有給我們現(xiàn)成便宜的說法,陛下與諸位元帥、將軍莫要被燎人給予的這點小利遮了眼,恐怕此時燎人已經(jīng)做好撤軍的準備了。 他如此說完,營中一下便安靜了下來,諸位元帥、將軍面面相覷,蕭慶寧面無表情,問道:侯莫統(tǒng)制以為該當如何? 侯莫張崇道:斷沒有跟燎人議和的道理,開戰(zhàn)之前陛下說的是要么對燎人犁庭掃xue,要么自己亡國滅種,你死我活,沒有中間之說。陛下這些話末將是時時刻刻記在心里的,前面多少大仗打過來,沒的說到了這一刻便跟燎人擺好臉,別說議和,便是他金骨阿隼那親自奉璽投降,我們也要打到炎都,打得燎軍不剩一兵一卒! 侯莫張崇越說越激動,說到最后,他向蕭慶寧道:陛下,非是末將與燎人有潑天大仇方如此說話,而是實在不能半途而廢,讓燎人有喘息之機,當此之際,不能對燎人有任何心慈手軟,否則且不說將來后患無窮,便是目下如何對得起那些死在路上的將士們? 蕭慶寧等了他一會,看他不再說話,便說道:侯莫統(tǒng)制先請坐,你的話我記在心里了。 侯莫張崇行禮落座,蕭慶寧問道:其他將軍可還有話要講? 經(jīng)侯莫張崇這么一說,其他人哪里還有話要講?很多人原本要講的不過是議和條款上的補充,很少有人想到侯莫張崇所說的關鍵所在,但這并不包括蕭慶寧、白靖文以及慕容雅博。 因為在這之前,她們三人已經(jīng)就金骨阿隼那的手書進行過討論了。 這次軍議,蕭慶寧之所以沒有先站出來說她的意見,就是要要聽這些元帥將軍們先講,其實她的意見在跟白靖文和慕容雅博討論的時候已經(jīng)達成了統(tǒng)一,她們的意見跟侯莫張崇高度一致他們不可能跟燎人談什么條件,蕭慶寧從一開始說的犁庭掃xue就沒有變過,除非燎人身死國滅,否則不死不休。 戰(zhàn)爭不是交易,打不下去的才談交易,否則就只有你死我活。 第187章 終局(四) 原則是不能交易的。 蕭慶寧先問裴定方:裴元帥, 先前你說要籌集糧草,底下的將士如何反應?是不是不能打了? 裴定方道:雖說艱苦,卻并非不能打。 蕭慶寧:那好, 既然我軍還能打,我們還有跟燎人和談的理由嗎? 裴定方: 便連南云霽等人也都是無言以對, 她們跟燎人談判的出發(fā)點, 確實是考慮到天寒地凍,各軍將士實在已經(jīng)到了極限, 凍死凍傷者不計其數(shù),如果燎軍讓出武神城, 她們就能歇一口氣, 等開了春天氣轉暖, 京城那邊可以把糧草運送過來再進軍炎都不遲。 只是這樣一來, 她們得到修整,燎軍便也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別的不說, 到時金骨阿隼那就肯定是燎國皇帝了,他們這邊的士氣還在不在就不好說, 與其等待那個此消彼長的未來, 不如現(xiàn)在乘勝追擊,對燎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手軟。 蕭慶寧道:我不是懷疑諸位元帥對燎人的態(tài)度, 而是侯莫統(tǒng)制所言句句在理, 憑什么是燎人把三州一郡故土讓給我們?三州一郡本就是我大寧疆土, 他們有什么資格以大寧故土作為條件跟我們談?我們?yōu)槭裁匆麄冋?別說把哥舒夜送來, 就是把他金骨阿隼那和穆如山闕送來, 這場仗也不能停, 將士們冒著天寒地凍攻打武神城是為了什么?為了跟燎人休戰(zhàn)和談嗎?不談!什么條件都不談!直到我們大軍攻入炎都, 直到燎人王廷覆滅,燎國不復存在,否則沒有停戰(zhàn)的可能! 蕭慶寧如此說完,白靖文和慕容雅博,裴定方、南云霽等元帥,以及侯莫張崇等將軍紛紛起立,拱手齊聲道:陛下英明! 蕭慶寧擺了擺手讓他們罷禮落座,等眾人回了座才說道:打是要繼續(xù)打的,不過燎軍尚有戰(zhàn)力,阿隼那說他們還有八十萬軍,打個對折也有四十萬,正面打起來我們依然不討好。既然他們要借和談玩弄心機,我們何妨陪他們演完這出戲? 她說完之后,終于輪到慕容雅博開口了。 蕭慶寧的意思是打是肯定要打,但也不能直接跟金骨阿隼那撕破面皮,否則金骨阿隼那未必不會狗急跳墻,現(xiàn)在借著金骨阿隼那主動發(fā)起和談,她們將計就計,可以最大限度爭取戰(zhàn)場的主動權,比如放一半燎軍出城再打,到時她們這邊無論壓力和犧牲都會小很多。 至于如何將計就計,那就是慕容雅博要考慮的事情,現(xiàn)在輪到他跟哥舒夜斗智。 事實證明,雙方都基本猜到了對方的意圖,寧軍知道燎軍要撤退,燎軍知道寧軍不肯放他們撤退,雙方不過是借著和談爭取時間,表面上止息干戈,背地里暗流涌動,除了慕容雅博和哥舒夜的斗智,不管局勢往什么方向發(fā)展,燎軍撤退的方向無非是兩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