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穿到游戲里撿了崽崽和他爹、穿進瑪麗蘇校園文成了卷王、師父撿回個小奶娃
蕭慶寧原先知道滬州的腐敗堪比外戚掌權的淮州,但只有真正把表皮撕開才能看到里邊令人觸目驚心的血rou,要處理這樣一批人,已經(jīng)不僅僅是派一個朝廷大員或者幾百驍騎衛(wèi)過去便能辦妥,蕭慶寧果斷命右丞相崔固安為主理大臣,然后從在淮州練兵的武溫書手中借了五千新兵給沈玄統(tǒng)一指揮,再欽點了原來的起復派官員李濂和董允作為協(xié)理大臣,詔命:不計一切代價,將代王與一眾主謀押送京城受審。 沈玄最后是用了非常手段,殺了代王府私蓄的上千門客才打開了口子。 而當代王以及滬州士紳送到京城時,一同送來的還有從全國各地皇親國戚手中送來的如雪片般的求情書,但這絕不是什么兄友弟恭、皇族情誼,他們才不會在乎一個代王的死活,而是整個宗族聯(lián)合起來給蕭慶寧施加壓力,因為他們自知自己和代王一樣,背后都養(yǎng)著一個士紳集團,不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而是天下烏鴉一般黑罷了。 當這些陳情書送到蕭慶寧御案之上,她也不看,隨便撈起其中一份,問白靖文的意見:你覺得應該怎么辦? 白靖文:白日議事時,我看王延年他們的態(tài)度是息事寧人,倒不是說他們和代王有什么利益牽扯,而是他們也不敢把事情鬧大,但我的意思 他眼睛露出少有的狠厲,得殺一批,關一批,你不得罪這些人就要得罪百姓,天下是百姓的天下,不是這些蛀蟲的天下,不要怕他們生亂,他們要是有能力生亂,你登基時各地藩王就會打進京城,說白了,這群人就是欺軟怕硬。 其實今天召集準內(nèi)閣議事,蕭慶寧能聽出左王右崔的點到為止的意思,她看白靖文全程不說話,以為白靖文也是為大局著想,代王這件事稍作懲戒,發(fā)一道模棱兩可的旨意就算含糊過去了,所以沒有當著左王右崔等人的面詢問白靖文的意見,等回了咸安宮她們兩個再私下談。 而現(xiàn)在白靖文說的這番話,實在是與她不謀而合,她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 第139章 與百姓共天下 說得好, 我們要跟百姓共天下,不是跟這些蛀蟲共天下! 蕭慶寧將那陳請的折子扔回奏折堆里,徹底放下了心中那點關于蕭氏血脈和大局為重的猶豫, 這件事如果她不辦,她回京的意義是什么?且不說后面的千秋大計, 就是當前抄那些人的家給北邊做軍餉她也要強硬執(zhí)行。 白靖文道:這件事可以交給我來處理, 我會給滬州百姓一個交代,也會給天下的藩王鄉(xiāng)紳一個警醒, 這個案子辦不好會直接影響許尚書那邊的稅制改革,其他人來做我不放心。 蕭慶寧卻道:不, 這件事我親自來辦。 白靖文:還是我來 蕭慶寧打斷他:我知道你的好意, 你想幫我去得罪宗親和鄉(xiāng)紳, 我不會讓你這么做, 你只拿了個靖親王的虛名他們對你已多有微詞,再讓你去辦這件事,他們未必不會對你動手。 白靖文沒有回話, 因為如果這件事蕭慶寧去做的話,那些人又何嘗不會對蕭慶寧恨之入骨?在這個位置上, 蕭慶寧比誰都更不容易, 別說北邊的戰(zhàn)場兇險,回到了京城, 只要想辦些事, 何嘗不是舉步維艱? 時至今日, 他唯有幫蕭慶寧多做一些, 多分擔一些, 這也讓他意識到, 他不能在朝堂之中只當一個聽取意見或者給出意見的老好人, 他需要實際的職位,真實的權力,包括政權和兵權,他要為蕭慶寧做一個權臣,而不是躲在蕭慶寧身后尋求庇護做一個謀士,就像今天一樣。 等這件事過去,姜明允和林少游從江州回京,你把通政使的位置給我吧。 白靖文忽然說了這一句,蕭慶寧想也沒想,回道:可以。 白靖文又說道:禮部那邊給我選好了一處王府,等這件事過去,我從宮里搬出去。 蕭慶寧道:可以什么? 她懷疑自己聽錯,停下來看著白靖文,問道:你要走? 白靖文:不是走,我到外面去,外面的風才能吹進來,外面的人才能來找我。 這話的意思是他要到外面培植發(fā)展自己的政治班底,他在咸安宮多有不便,姜明允和林少游那些人想見他一面都難,但蕭慶寧還是問道:有這個必要嗎?我不會不允許你參政,更不會把你當成不許干政的后宮。 白靖文笑言:我沒有這個意思,只是現(xiàn)在這樣的我已經(jīng)跟不上你的需要,比如這次我要是個權臣,這件事我便能幫你擔下來,我不能總躲在你后面,你給了我名分和職位,其他東西我要自己去討。 蕭慶寧仍有堅持:但 白靖文:我們的關系沒有變,只是我得跟上你的腳步。 蕭慶寧頓住,沉默片刻后,說道:好,需要什么跟我說,我?guī)湍戕k妥。 白靖文笑著搖了搖頭,蕭慶寧不明他是什么意思,白靖文道:你看,你還在幫我。 蕭慶寧停了一下,隨即自己也笑了,說道:好,我們是夫妻不是母子。 白靖文笑著說:有這層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