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你要上去干什么?”路桓則微微了瞇瞇眼。 面對路桓則犀利的目光打量,寧牽脫口而出道:“我上去拿件外套給你,你加班辛苦了,要多穿點?!?/br> 路桓則:“?” 他這是在說的什么鬼話!寧牽使勁掐了自己一把,果然今天用腦過度了。 面對寧牽的尷尬,路桓則只是扔下一句:“沒事的話,跟我來書房?!?/br> 寧牽忐忑地跟在路桓則身后進了書房,這是他第二次進來,書房里依然是冷淡的黑白灰布置。 路桓則從文件包里抽出一份文件放到寧牽面前:“這是我擬定的分紅合同,你看看有沒有什么疑問。” 寧牽飛速掃了遍文件,合同內(nèi)容和上次去路家拿到的那枚扳指有關(guān)。 路老爺子把扳指給了寧牽的第二天,路桓則就找人接手了那幾家公司,對于這幾家公司路桓則并沒怎么放在心上,處理完手頭其他工作,他才想起來多了這么一些產(chǎn)業(yè)。 他不在意,不代表寧牽不在意,聽杜管家說起寧牽盼著他回來,他猜測多半是這幾家公司的事。 路桓則拿出這份合同只是為了先試探一下,據(jù)他所掌握的情況,寧牽以前花錢就大手大腳,他父母離世后給他留下了很大一筆遺產(chǎn),足夠他躺平吃到老死,沒想到還沒等到他大學畢業(yè),就已經(jīng)被揮霍得差不多了,由奢入儉難,過慣了奢靡生活的寧牽只得把目標投向找金龜婿,加上他的那些親戚也忍受不了寧牽的爛毛病,就把他扔到他這來了。 那天和寧牽談起這個扳指的事,寧牽毫不在意地把扳指給他,路桓則猜想寧牽一定不清楚這個扳指帶來的是多大一筆收益,所以他專門找人把這幾家公司的資產(chǎn)和每年的收益做了詳細分析統(tǒng)計,附進了合同里。 合同內(nèi)容是這幾家公司經(jīng)營權(quán)和分紅的有關(guān)協(xié)議,路桓則提出的分紅是七三開,定下這個分紅比例時他甚至帶著幾分頑劣的惡意,在他看來,扳指是寧牽拿到的,但現(xiàn)在只分得到三成,要是他當時不交出扳指,那就是十成,這個落差不可謂不大。 看到這個合同,寧牽會不會后悔的哭出來,甚至像以前那樣撒潑大鬧?路桓則饒有興味地打量起寧牽的表情。 對于這個分紅比例,寧牽的確有些意外,畢竟公司是路桓則去經(jīng)營打理,他完全不用去cao心,路桓則居然愿意給他三成分紅,大佬在還沒有黑化前可真是個大善人! 三成分紅對于路桓則要東山再起的大業(yè)可能影響并不大,但對于只追求美美養(yǎng)老的寧牽來說,已經(jīng)算是一大筆錢了。 寧牽眼眸亮晶晶地問道:“我在這里簽字就可以了嗎?” 沒有看到預(yù)期的反應(yīng),路桓則一時語凝,過了幾秒才開口道:“你看清楚合同了嗎?七三分成。” 說到“七三”兩個字還加重了讀音。 寧牽以為路桓則這是求表揚的意思,便說道:“看清了,謝謝大佬,打我平時用的那張卡就行?!?/br> 路桓則:“……” 是愛錢的樣子,但又沒那么愛。 路桓則收回打量的目光,又問道:“婚內(nèi)協(xié)議都背完了?” 寧牽以為路桓則要檢查“家庭作業(yè)”,忙點頭:“背完了,要我現(xiàn)在背給你聽嗎?” 路桓則抬手示意:“不用。” 他當時只不過是為了給寧牽找點事情做,免得他又去瞎混。 寧牽卻有些不樂意:“你當時說好了,我背完就給我一個獎勵的。” 他明明已經(jīng)背完了,是路桓則天天不回家導致他找不到人背,超過時限可不能怪他。 路桓則看著寧牽這副像是得不到糖果的模樣,心內(nèi)有些好笑,剛剛那個合同那么欺負他,他都不在意,現(xiàn)在對著一個未知的獎勵倒不高興起來了。 “我沒說不給你獎勵,”路桓則見寧牽又重新亮起的眸子,心中微微癢了一下,話到嘴邊又賣了個關(guān)子,“你這周末有其他安排嗎?” 寧牽搖頭,自從入了咸魚教,周末加班什么的就已經(jīng)說拜拜了。 “那周末帶你去個地方?!?/br> 第22章 對于路桓則賣的關(guān)子,寧牽倒是沒繼續(xù)追問,獎勵這種東西還是要保持一些神秘感才能有驚喜。 不過在此之前,他要趕快把本周的工作完成,免得耽誤他的周末。 周澤南安排了優(yōu)化工作給他們后就不再管他們了,對于出勤這件事他似乎也不怎么放在心上,整天都把自己關(guān)在實驗室里鼓搗自己的事情。 這可把寧牽給高興壞了,既然組長不強求他們非要每天到實驗室出勤打卡,那他在家里完成工作不也一樣嗎,而且還可以省掉路上來回的時間。 周澤南安排的優(yōu)化工作,其實不是很難,寧牽看過整個數(shù)據(jù)后,知道周澤南并沒有甩手把突破瓶頸的難題交給他們,只不過讓他們在現(xiàn)有研究進度的基礎(chǔ)上優(yōu)化數(shù)據(jù),更像是讓他們給這個項目做一個“臨時包裝”,讓這個項目看起來多那么幾分可行性。 這個對于寧牽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甚至不用進行實驗檢測,光是憑借計算機運算以及用他的大腦模擬,就足夠得出一個不錯的包裝構(gòu)想。 他用了半天時間就做出了一份方案,剩下時間就是給這個方案“改錯”。 沉浸工作時寧牽習慣順著思路走,所以捎帶手的就把突破瓶頸的幾種思路也給列了出來,等到做完他才發(fā)現(xiàn)做過頭了,要是這份方案提交上去,不小心幫助周澤南一下子把瓶頸給破了,他豈不是就露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