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她本想拔擢武氏子弟,打造一個武氏大周,可今次之事算是給了她一個警醒。若非君子,位高權重必是大患。 君子重德行,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小人貪利逐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擬詔,宣狄仁杰回京,任職冬官尚書,同平章事。”武皇突然下令。 婉兒愣了一下,“那殿下……” “公主驕縱,調任春官尚書,一邊執(zhí)掌禮部,一邊學習規(guī)制?!蔽浠收f完這句話,認真道,“今年的科舉是大事,公主新任尚書,她若有不懂之處,你多提點她些?!?/br> “諾。”婉兒知道武皇是什么用意。 這時候,裴氏趨步進來稟告,“陛下,公主在天牢哭暈了?!?/br> 武皇扶額,“真是一刻都不讓朕舒坦!”駙馬今日大鬧,她還得想個由頭,好赦一赦駙馬的死罪。 “先傳太醫(yī),莫讓太平傷了身子?!蔽浠氏认铝艘坏涝t令,最后視線回到了婉兒身上。 婉兒忍著心底泛起的酸意,徐徐說著,“公主定是擔心駙馬,所以才會哭暈過去?!?/br> “太平難得與駙馬關系緩和,朕不能在這個時候要了駙馬的命?!蔽浠仕餍渣c明了自己的意思。 “陛下可以褫奪駙馬王爵,以儆效尤。”婉兒只能幫武攸暨想到這一步,再多的,她一個字都不愿想。 第149章 名相 昨日大殿上那出鬧劇, 終是在梁王養(yǎng)板傷,駙馬去王爵的處罰下落了幕。隨后,召回狄仁杰的詔令與調任太平任職春官尚書的詔令同時出了鸞臺。 太平需要自己的勢力,工部官員雖說大半都是她提拔上來的實在人, 可不涉兵, 不涉政,這些人做的實事再多, 得到的也只是民望。 太平佯作虛弱, 第二日被人扶回公主府后,她趁機打發(fā)了宮婢回去復命。等宮婢走后不久, 她命人關了寢殿殿門,起身來到幾案邊,展開宣紙,提筆在上面接連寫了好幾個人名。 姚崇。 此人文武雙全, 如今是夏官郎中, 任職兵部。 太平回想上輩子此人做的各項功績, 若是武三思的死沒有改變此人的任職走向,他應當在數(shù)年后會拜相,然后兼任四哥李旦的長史, 成為四哥那邊的人。 若是能先收為己用, 此人絕對是他日治國的好幫手。 宋璟。 此人現(xiàn)下是中書舍人, 性情剛正, 最重百姓。趁著阿娘尚未發(fā)現(xiàn)他的相才,太平想,應該先下手為強,先把此人調至春官輔佐于她。 想到這里,太平在這兩人名字上做了批注, 先收宋璟,再收姚崇,如能得此二人成為左右雙相,那便盛世可期。 至于崔湜…… 此人出自北門學士,雖有文采,實干能力卻不及上面兩人。只是此人內媚,最易收拾。朝堂之上,該有實干之人,也該有這種容易籠絡的附和之輩,如此一來,cao控朝堂輿論便不必天子親自出手。 張柬之。 去年因為觸怒阿娘,被阿娘調任去了荊州。此人是李唐忠臣,上輩子的神龍政變也與他有關。只可惜,功成之后,還是被武三思誣陷罷相,在流放路上,郁郁而終。 這一世,武三思已故,此人若是善加利用,定能成為光復李唐的絕佳牽頭人。 對,還有一人! 太平想到了另一人,張說。今年科舉,此人會在賢良方正科的應試上策論第一。上輩子此人也是她與婉兒的至交好友,最后因為張氏兄弟構陷魏元忠一案,被阿娘流放嶺南。 “今年……”太平放下毛筆,將這張宣紙移向燈燭點燃燒毀后,她必須重新盤一盤這些人的性情與喜好,對癥下藥,方能盡收掌中。 正當這時,殿外的宮婢忽然開口道:“上官大人,殿下不適,正在休息,還請大人去偏殿稍等片刻?!?/br> “也好?!蓖駜褐粊淼眉罢f出這一句,便聽里面響起了公主的聲音。 “本宮已醒?!碧娇觳脚苤灵竭?,扶著額頭佯作難受的模樣,這才說了下句,“上官大人,進來說話吧?!?/br> 婉兒原本心里已經不那么酸了,可推門進來后,繞過屏風便瞧見公主那傷心的模樣,心底的酸澀感又涌了上來。 “駙馬已經安然回府了,殿下大可放心。” 聽見婉兒這暗藏殺機的語句,太平嗅到了一股刺人的酸意,她忍笑道:“安然回去便好?!?/br> 婉兒這下不止是酸了,還有了一絲惱意。 “公主聽旨!”說完,她不等太平跪下接旨,便颯然打開了詔令,直接眼不見為凈地攔在了她與她之間。 太平瞧她是真的怒了,跪地領旨的同時,飛快地想著一會兒該如何把她哄好。 “臣,接旨?!碧秸J真答話。 “公主驕縱,當習禮制,故調任春官尚書……”婉兒念著詔令,惱是確實惱,可一想到公主這幾日寒癥正烈,又遭人構陷險些失卻清白,她想,她似乎應該好好安慰公主幾句。 待詔令宣罷,太平恭敬地雙手接下詔令,卻并沒有起身的意思。 婉兒輕咳兩聲,示意太平可以起來了。 太平依舊跪著,一手拿著詔令,一手伸前,揪了揪婉兒的衣角,嘟囔道:“可是婉兒讓我去看武攸暨的……” 竟還是她上官婉兒的錯了?! 婉兒拂打太平的手,太平便由著她響亮地打了一下,不避不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