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昔年先帝病篤之時,裴公也在御前伺候,裴公難道忘記了先帝的詔令?”武后驟然打斷了裴炎的話,眼底已閃過一抹殺意。 詔書是裴炎當眾宣讀的,他怎會忘記。 “裴公既知詔令,為何要幫著一個自去國姓的叛賊謀事?當眾逼迫太后還政!”監(jiān)察御史突然站了出來,大聲厲喝,“難道是徐敬業(yè)暗許裴公事成之后,權(quán)傾天下?” “血口噴人!”裴炎大怒。 監(jiān)察御史繼續(xù)道:“太后方才已經(jīng)言明,只須叛賊平定,便還政陛下,諸位都是聽見了的。唯獨你裴炎!明明聽見了,還非要讓天后今日還政,你是何居心?!” 裴炎惱怒,破口大罵:“天后惜才,是以臣才想化干戈為玉帛,能不戰(zhàn)則不戰(zhàn),能招安便招安……” “所以,依裴公所言,今日叛賊要天后還政,太后就得依,他日叛賊要陛下禪位,陛下也要禪位?”監(jiān)察御史再冷聲反問,“這就是裴公的化干戈為玉帛么?!” “來人,拿下裴炎!” 武后趁著兩人爭吵激烈之時,猝然下令。 候在殿外許久的羽林將士沖入殿上,很快便將裴炎拿了下來。 “裴炎,你身為鳳閣中書令,竟與叛賊沆瀣一氣,其心可誅!”武后沒有讓再有辯解的機會,當即下令把裴炎拖下去審問。 裴炎實乃第一宰相,今日在這殿上突然以謀逆罪之,霎時整個朝堂都安靜了下來。 婉兒靜靜地圍觀著這一幕的發(fā)生,不論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武后這招連消帶打,確實是釜底抽薪。 一邊殺雞儆猴威懾人心,一邊斬草除根以攬大權(quán)。 裴炎一倒,今后這朝堂之上,再無誰敢出言反駁武后政令。也是從今日開始,婉兒已經(jīng)可以嗅到這朝堂上彌漫開來的血腥味。 往后數(shù)年,酷吏橫行。 自王孫貴胄到朝堂官員,只要不順從武后者,皆不得善終。 婉兒只慶幸,這輩子的太平遠離洛陽,不在殺戮的中心,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地過幾年清凈日子。 想到這里,婉兒不禁悄然舒了一口氣。 揚州叛亂尚未平定,裴炎便以謀反罪問斬。武后大權(quán)獨攬之后,很快便開始全力鎮(zhèn)壓徐敬業(yè)的這場兵禍。 十二月,叛亂徹底平息。 武后大勝此戰(zhàn)后,便開始大肆提拔武氏子弟與寒門子弟。第二年,武后壽誕,太平自長安送來賀禮,恭賀武后松鶴延年。武后大喜,暗記一功。揚州叛亂時,長安乃至關(guān)中一帶,無一處響應(yīng),想來定是太平暗中穩(wěn)住了這幾處的局勢。 同年,劉仁軌病逝。 武后不朝三日,以表哀傷,隨后追謚劉仁軌,大大嘉賞,順勢命太平接管劉仁軌的全部政務(wù),繼續(xù)鎮(zhèn)守長安。 太平趁機拔擢親信,安插在了長安各處官署之中。甚至,劉仁軌在世之時,給太平推舉了好些個心腹士子,太平便想方設(shè)法將這些個心腹士子安插到了洛陽各官署的最低層。 武后不是不知太平的舉動,只是這些事情太過尋常。她那幾個侄兒也會推舉心腹入朝為官,動輒便是五品。相較于太平推舉來的八、九品小吏,武后實在是沒有理由否決太平。 太平只是養(yǎng)幾個小官罷了,沒個十余載,這些小官是絕對爬不上來的。武后反倒覺得這個女兒行事柔和,不如她那些侄子,一個兩個都懂得趁勢插針,掌控重要的官職。 反正大權(quán)在握,又是信得過的親女兒,武后現(xiàn)下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順理成章地君臨天下上,便沒有多做深究。 婉兒好幾次看見太平舉薦的奏疏,都暗暗為太平繃著心弦,思忖該如何幫太平順水推舟地辦成這些事。 哪知武后只輕笑一聲,搖頭嘆道:“太平就這點出息,準了?!?/br> 婉兒這才把心弦松懈下來,也許這便是殿下選擇的道。所謂百川歸海,莫看小吏不起眼,若是多了,也能匯成滄海,掀起滔天巨浪。 猜到太平的路數(shù)后,婉兒后面再看見這樣的奏疏,心緒終是波浪不驚,悄悄地記下了這些人的名字與官銜。 是夜,太初宮夜深人靜。 婉兒一時睡不著,便憑著記憶,在宣紙上寫了一遍這些日子記下的人名。天、地、春、夏、秋、冬六官皆有三五個小吏,甚至在武承嗣與武三思府上也安排了幾個不起眼的小吏。 紅蕊看婉兒寫得出神,不由得探頭瞧了一眼,“這些都是什么人???” 婉兒沒有立即回答,蹙眉上下掃了一遍后,忽然意識到了什么,一把將宣紙揉成了紙球,正色道:“把火盆拿過來!” 紅蕊聽婉兒語氣嚴肅,不敢怠慢,當即便把火盆抱了過來,放在了幾案邊上。 只見婉兒把宣紙移近燭火,點燃燒著,投入了火盆之中,親眼看著這些名字化作灰燼后,才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叮囑紅蕊,“方才你瞧見的名字,一個都不要透露出去?!?/br> 紅蕊猛點頭,“諾。” 婉兒微微揚了揚唇角,“早些歇著吧。” 紅蕊退至了榻邊,睡了上去。 婉兒杵著腮,輕輕撥弄那盞太平送她的走馬燈。燈上的紅衣小人依舊鮮艷,哪怕沒有眉眼,婉兒也記得她的殿下是什么模樣。 “殿下,你是想‘千里之堤,潰于蟻xue’么?” 婉兒在心間輕問,若是殿下想如此行事,明年守陵期滿殿下一定會回洛陽。她確實想念太平,可又不想太平在這個時候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