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公主孝義,倘若真的守陵三年,當(dāng)記大功。”武后的聲音響起,“哀家等你回來。”她本該不說最后那句話,可若不說這句話,她擔(dān)心朝堂上的心腹們不長眼睛,暗中對太平下手。 畢竟這些年來,她們母女二人在外人看來頗是不睦,底下之人為了邀功,勢必會用非常手段。 “兒領(lǐng)旨?!碧狡鹕?,對著武后一拜后,便從朝堂上退了出來。 李顯初次朝堂不順,憋了一肚子火,后來他下詔立后,冊立太子,百官皆一一領(lǐng)旨,到了提拔自己老丈人時,卻被裴炎當(dāng)場駁回。 “朕是天子,朕封賞國丈皆是循例!裴炎,你是什么意思?!” “陛下可以循例,卻不能越級提拔。” 裴炎挺直腰桿,半點(diǎn)不懼新帝,在他眼里,新帝實在是難當(dāng)大任,“這是國家法度,若是陛下徇私破之,今后人人效仿,官不以才量之,只以姻親許之,只會寒了天下有才之士之心,亂了朝廷綱紀(jì)?!?/br> 國丈韋玄貞才干平庸,李顯一來就想把他提拔成門下侍中,于裴炎來說,一是不屑與這樣的庸才為伍,二是厭惡這樣的人分他的封駁詔令之權(quán)。 他絕不同意。 朝堂之上瞬間鴉雀無聲,紛紛向天子身邊的武后投去目光。 武后輕笑,看向李顯,“皇帝又要胡鬧么?” 這一激,直接讓李顯憋了許久的怒氣徹底爆發(fā)。 “朕是天子!朕的詔令你們一個都不聽,一個兩個的封駁得頭頭是道!怎么?”李顯索性豁出去了,“就算我把天下交給韋玄貞,有何不可?!他怎么就做不得侍中啊!”他的話無疑是一記悶拳,狠狠地捶在了朝臣的心坎上。 外戚分疆,此乃國之大忌! 武后不怒不笑,徐徐道:“皇帝累了,今日早朝,到此為止。” “母后,朕還沒有說完!” “閉嘴!” 武后一記狠戾的眼神剜了過去,當(dāng)先帶著自己的宮人大步走出了朝堂。 起初百官無人敢動,瞧見裴炎也跟著武后走了,便零零散散地也跟著退了朝。 偌大的貞觀殿中,李顯看著殿上僅剩的宮人與內(nèi)侍,只覺一股涼意瞬間襲心而來。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他開始后悔了,今日似乎不該當(dāng)?shù)铐斪材负蟆?/br> 完了,完了。 李顯左思右想,連忙對內(nèi)侍道:“速速命御膳準(zhǔn)備午膳,今日朕要與母后一起用膳?!?/br> “諾。”內(nèi)侍領(lǐng)命。 只是,等待李顯的是武后的一記閉門羹。 武后今日閉殿不見,這樣的余怒比當(dāng)頭罵他一頓還讓人害怕。 黃昏時候,李顯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回了新后殿中,把事情跟韋滟說了一遍。韋滟聽了大急,怎么就嫁了個不會辦事的蠢貨!好端端的安排竟被他給辦成了壞事,韋滟總覺得怕是要大禍臨頭了。 太平請得旨意后,不敢在宮中多做逗留。出了朝堂,便直奔先皇靈柩所在之處,依禮制,命人將梓宮抬上了辒車,帶著挽士虎賁一千人,挽郎兩百人,唱哀曲的挽歌兩部一百二十八人,代哭一百五十人,全員換上白布喪服,浩浩蕩蕩地離開了紫微城。 此去路遙,太平只得騎馬而行。 送靈柩的隊伍走出應(yīng)天門時,碎雪便染著昏色飄了下來。 婉兒一直在阿娘身邊伺候擬詔,太平實在是找不到機(jī)會親自與她告別。雖說無可奈何,卻也讓太平覺得遺憾又哀傷。 她還想囑咐婉兒,事事小心,還想湊近婉兒的耳側(cè),小聲說一遍,不準(zhǔn)忘了她。 既然不能當(dāng)面告之,便只能勒馬回首,將這些話寄與飛揚(yáng)的碎雪,飄入紫微城深處,落在婉兒的鬢發(fā)上。 “保重……” 簡單的兩個字說出口,太平的眸光倏地落在了應(yīng)天門上——婉兒一襲素衣,提著一盞昏黃的燈籠,站在城樓之上。 殿下不能來告別,可她可以來相送。 哪怕她與她隔得這般遠(yuǎn),已經(jīng)看不清彼此的眉眼,可她手中的這盞燈籠可以代她傳話。她會在洛陽等著殿下,等著殿下平安歸來。 太平眼眶一燙,視線已是模糊一片,只剩下婉兒手中提著的那盞昏黃燈籠。 那是深植她心間的一抹暖色,也是她往后歲月的一份執(zhí)念。 太平揚(yáng)臂招了招手,終是轉(zhuǎn)過了臉去,望向了去往長安的歸路。 她會回來,一定會回來! “駕!”太平策馬,一騎白衣穿雪而過,最終消失在了天街盡頭。 婉兒啞澀垂淚,背過了身去,強(qiáng)迫自己將眼淚全部都吞回去。她還有許多事要幫殿下謀,她不能讓武后看出她的傷心。 紅蕊看得心疼,溫聲勸慰道:“哭出來,會舒服些的?!?/br> 婉兒接連深吸了好幾口氣,終是緩住了眼淚,啞澀道:“我還有一戰(zhàn),要幫殿下贏下?!蔽ㄓ腥绱?,殿下在長安這三年才算真的安全。 “大人……” “我該去太后身邊伺候了。” 第101章 請罪 婉兒回到徽猷殿的宮門前時, 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雪花在宮檐上薄薄地鋪了一層白霜,太平走后,婉兒覺得整個紫微城都陷入了寂靜之中,仿佛被誰在心房剜去一角, 涼風(fēng)可以輕而易舉地灌入心間, 又涼又酸澀。 婉兒最后調(diào)整了一次呼吸,把燈籠遞給了紅蕊, 叮囑道:“回偏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