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報國 第28節(jié)
負責招工的工作人員正拿著一個大喇叭,大聲向眾人介紹著農(nóng)機廠的情況和招工福利。 聽說農(nóng)機廠比隔壁肥料廠的工資更高,福利也更好,眾人頓時都高興不已。 誰知還沒等他們歡呼,就又聽到工作人員說他們這里屬于什么技術密集型產(chǎn)業(yè),這回招的人學歷必須符合要求,最低也得是初中畢業(yè)才行。 光聽說農(nóng)機廠要招工,連招工具體要求都沒打聽清楚就跑報名的那些人就失望了,很顯然,他們中有不少人的學歷根本不符合要求。 這些人當然不甘心,就鬧著說都是一樣要干活兒,為什么非得要學歷,他們有的是力氣,希望農(nóng)機廠能改了要求。 工作人員當然不能任由他們鬧,但凡鬧事兒的就被負責維持秩序的保安隊給拉走了。 農(nóng)機廠不管是福利還是前途都這么好,真要不設限制條件,那報名的人可就太多了。 就算他們把限制擺了出來,符合初中學歷報名要求的人數(shù)依舊不少。 農(nóng)機廠的廠長見狀,又讓人出了一些跟機械類相關的考試題目,讓這些人進行考核。 只要能達到錄取線的,就能進廠當工人。 當然,如果考核的分數(shù)非常高,答的非常好的話,還將會得到他們農(nóng)機廠的重點培養(yǎng)。 雖然農(nóng)機廠拿到了林知言當初賣給機械廠的幾份農(nóng)機圖紙,只要按照圖紙生產(chǎn),廠子的生意就能紅紅火火,可他們還想開發(fā)出更多新的農(nóng)用機器。 林知言已經(jīng)去了首都那邊,他們總不能將希望都寄望在林知言一個人身上,便想趁著這次招工的機會,看能不能招到適合的培養(yǎng)人選。 對于農(nóng)機廠想要培養(yǎng)設計人才的打算,林知言覺得他們還是很有遠見的。 畢竟自己只有一個人,今后要忙的重心也不會一直在小型農(nóng)機上,如果農(nóng)機廠真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設計師,那當然最好不過。 就在林知言準備離開農(nóng)機廠去一趟縣中學,探望鐘校長他們時,誰知轉(zhuǎn)頭就看到了孫之周也擠在了報名的人群里。 想到自己跟孫之周已經(jīng)有一年沒見了,林知言當即上前跟他打了招呼。 孫之周看到林知言后也非常高興,顯然沒料到他會在這個時候回來,拉著他就開始問起他這一年在首都的經(jīng)歷。 林知言想到孫之周已經(jīng)參加了今年的高考,就對他這時候出現(xiàn)在這里有些疑惑。 心想莫不是孫之周高考沒考好,這才跑來農(nóng)機廠,打算報名當工人了?! 兩人雖然一直都有通信,只是信里很多事情沒法說的太詳細,因此林知言對孫之周這一年的學習情況,考的怎么樣都不清楚。 好在孫之周很快就打消了他的擔心,說這回要報名的并不是他自己,他是陪他表哥一起來的。 知道孫之周的高考沒出問題,林知言才放心。 他還滿期待孫之周能當他學弟呢,可不希望他在半路上就掉了隊。 雖說孫之周參加了今年的高考,然而對自己的考試結果如何,能不能被首都大學錄取,他心底其實并沒有太大的把握。 盡管這一年他都在努力學習,成績比之前已經(jīng)提升了不老少,可首都大學畢竟是國內(nèi)的頂級學府。 他考試的估分雖然不低,但能不能被大學錄取,一切還要看天意。 暫時放下對考試結果的擔憂,孫之周又興致勃勃的跟林知言提起了自己的表哥。 林知言順著孫之周手指的方向看去,就看到排隊報名的人群里有一個拄著拐杖的青年,那人正是孫之周的表哥周戈。 看著那個拄著拐杖,站在人群里身姿筆挺卻身形單薄的青年,林知言有些詫異。 似乎是看出了林知言的驚訝,孫之周隨即就跟林知言說起了他表哥的經(jīng)歷。 他表哥周戈原本也是一個健全的人,只是在初中畢業(yè)準備升高中那年,因為英雄救美被人打斷了一條腿,這才成了殘疾。 受此打擊,他表哥就沒有再繼續(xù)讀高中了。 雖然被救美的對象后來成了他的表嫂,他表哥成功抱得美人歸,只是他表哥為此付出的代價,還是太大了。 為此,他表哥還一度一蹶不振過。 還是后來孫之周跟林知言學機械修理,有一回把從林知言那里借來的兩本書落在了家里,被他表哥湊巧看到,他表哥迷上了書上的內(nèi)容,才慢慢又振作了起來。 孫之周表哥當初在上學的時候,腦子可比孫之周聰明多了,要不是突遭意外,說不定還是個考大學的好苗子。 在發(fā)現(xiàn)表哥對機械類的書感興趣后,孫之周還試圖勸說他表哥重新回去念書,然后考大學。 只是他表哥心里有顧慮,年紀已經(jīng)大了是一方面,他身有殘疾,做什么都不方便,有些自卑更是一方面,便沒有同意再回校念書。 雖然不打算繼續(xù)讀書上學了,不過周戈對那幾本講如何修理機械,制造機械的書還是很感興趣的。 再加上他在這方面似乎很有天賦,慢慢就通讀了下來。 后來他還在家門口弄了個小維修點,碰上有損壞的車輛或是舊電器,就幫著修理。 這回農(nóng)機廠招工的消息傳出來后,自信心重新建立起來,覺得自己有了一技之長,不再是廢物的周戈就動了心思。 尤其在聽說農(nóng)機廠這次招人,還會招在機械設計方面有天賦的人進行重點培養(yǎng),他想到農(nóng)機廠報名,想有朝一日成為機械設計師的念頭就開始生根發(fā)芽。 哪怕身有殘疾,周戈依舊不死心的想過來試試。 他學歷不缺,對研究這些機器也有不錯的天賦,說不定農(nóng)機廠的領導并不介意他身有殘缺,就把他留下了呢。 聽孫之周講完他表哥周戈的遭遇,林知言對這人頓時心生佩服。 要知道有很多人在忽然殘疾后,都很難再重新振作起來。 周戈不僅重新振作起來,還勇敢的向外走出一大步,為自己的理想和夢想而努力,又如何不讓人敬佩。 不過孫之周卻有些擔心,畢竟大多數(shù)廠子在招人的時候,都要求報名者身體健全。 雖然農(nóng)機廠沒明確說過這點,可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潛規(guī)則么。 萬一他表哥連農(nóng)機廠的面試關都沒能通過,就被篩了下來,再受到打擊可怎么辦? 所幸孫之周的擔心是多余的,農(nóng)機廠的領導在聽說外頭有個殘疾人也來報名后,對這人就產(chǎn)生了興趣。 不僅特地見了周戈一面,得知他已經(jīng)自學機械相關的知識兩年了,當即就讓人拿了一套招工考試的試卷過來,讓周戈寫寫看。 如果周戈的考試成績真的非常優(yōu)秀的話,他即便身有殘疾,又有何關系? 反正搞機械設計需要的是腦子和手,又不是腿腳。 遇上一個難得開明的領導,是周戈的幸運,他死死按捺住心中的激動,拿著試卷就認真寫了起來。 等周戈把考題全部寫完后,那位領導也沒讓他等多久,馬上就接過試卷進行了批改。 林知言和孫之周兩人還等在外頭,原本還有些擔心周戈的情況,不過等周戈拄著拐杖滿--------------/依一y?華/面笑容的從考點里走出來后,兩人終于放了心。 看他這副神態(tài)就能知道,應該會是個好結果。 果然,情緒莫名高昂的周戈拉著他們滔滔不絕講起了自己的面試經(jīng)過。 說起了農(nóng)機廠的那位領導為人十分開明,用人不拘一格,又說起自己當場就被對方拍板錄取。 說著說著,周戈眼眶就紅了起來。 看著對方失態(tài)的模樣,林知言不由有些唏噓。 想起鄉(xiāng)下老家的書櫥里還放著不少他曾看過的機械類書籍,那些書都是當初老馮讓老黑給他捎來的,他看過后就閑置了下來。 林知言打算等回去后,就把那些書都拿給孫之周,讓孫之周給他表哥送去。 這些書要是能幫助到對方的話,也算是充分發(fā)揮了該有的價值,總好過被放在鄉(xiāng)下,只能落灰。 從孫之周那里聽說鐘校長今天去市里開會,這會兒并不在學校,林知言就直接回了鄉(xiāng)下。 剛回到村子里,林知言就聽人說他堂伯前不久在村里又升了官兒,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是大隊長了。 林知言有些驚訝,看來他堂伯這兩年小隊長干的還算不錯,不然的話,也不會這么快就大家選舉成了大隊長。 林堂伯確實干的不錯,因為認真負責,待人待事都十分公平,也沒什么私心,林堂伯在村子里還是非常受隊員們認可的。 如今當上了大隊長,林堂伯就成了村子里僅次于村長林阿崗和村支書的村干部。 不說林知言驚訝,林堂伯自己都沒想到,自己都已經(jīng)人到中年了,竟然還煥發(fā)了事業(yè)的第二春。 林堂伯當時高興的不知如何是好,好在他性子還算自持,沒被這點小成績沖昏了頭,哪怕當上大隊長,對村里人的態(tài)度依舊沒變。 不僅沒變,林堂伯在做事的時候還更加的積極了。 誰家有點事兒,有點困難,不等人找上來,就主動幫著處理,儼然是要當一個人民的好公仆。 村長林阿崗見林堂伯這么能穩(wěn)得住,總算放了心,他對林堂伯也愈發(fā)看好。 林阿崗的年紀大了,已經(jīng)當不了幾年村長了,便打算好好培養(yǎng)林堂伯,等他退下來后就讓林堂伯接他的班兒。 林堂伯做事認真負責,不貪心是一方面,更主要的還是長生娃兒是他侄子,跟他家關系最好。 老村長覺得,他們村子里能出個這么出息還有本事的娃兒不容易,絕不能因為分隔了兩地,就讓彼此的關系疏遠了。 等林堂伯當了村長,這萬一村里出了什么事解決不了的,看在林堂伯的面子上,長生娃兒還能不伸手幫一把? 他也沒別的要求,就是希望他們村子這百來口人日子都能越過越好。 正打著小算盤的老村長在聽人說林知言回村后,再也坐不住了,直接趿拉著一雙布鞋就出了門。 林堂伯家里,林知言先是拿出兩罐奶粉還有兩身小衣服遞給林伯娘。 這是他給大堂哥家才幾個月大的小寶寶準備的,之前孩子出生過滿月他都不在,這是給孩子準備的見面禮。 不管是奶粉還是嬰兒服,都是他跟路小北換的。 奶粉選的是口碑評價不錯的進口品牌,被他撕掉了外包裝上的標簽后,根本看不出來歷。 至于那兩身嬰兒服,完全不同于這個時代嬰兒衣服的款式,頓時吸引了林伯娘的目光。 不過林伯娘并沒有懷疑別的,只以為這樣的款式是首都那些大商店里才有的賣的,拿著看起了稀奇。 摸著嬰兒服柔軟的布料,林伯娘高興的合不攏嘴。 直說林知言太客氣了,她孫子一個小孩子家家的,這會兒是見風就長的時候,買這么好的衣服,恐怕沒幾天就要穿不下了,實在是浪費。 林知言就安慰她說浪費不著,大不了等大娃以后有了弟弟meimei,再給他弟弟meimei穿就是。 林伯娘這個年紀的女人可不就盼著能子孫興旺,聽了他這話更是高興的咯咯直笑。 生怕林知言渴著餓著,林伯娘也顧不上說話了,連忙去廚房給他做吃的。 林堂伯原本正在地里檢查玉米苗的生長情況,聽到侄子回來了,馬不停蹄的趕了家。 正好半路上遇到同樣要去他家的村長林阿崗,兩人就一起進了門。 看著長高不少,已經(jīng)有了大人模樣的侄子,林堂伯激動的連聲道好,隨即關心的問起他在首都那邊的生活如何。 聽林知言說他不僅在今年的期末考核拿到了全專業(yè)第一的成績,還跟著老師參加過好幾個研究項目,拿到了國家發(fā)放的津貼,更是高興的不行。 在替侄子高興的同時,林堂伯猶豫了下,還是忍不住問起侄子跟他爹那邊最近有沒有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