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書迷正在閱讀:萬人迷穿進戀愛游戲后[快穿]、離婚后我成了萬人迷、吻合、未來藥師在六十年代(未穿今)、我就是瞎的很有特色、躺好,我?guī)эw[競技]、[傲慢與偏見]紅黑女王、如你之意、[綜漫]身為解密游戲主角的我、卑微情人
當然,最后的結果眾人都知道,似乎是譚太后帶著多位高位妃嬪,想辦法免了所有肅宗妃嬪的殉葬—— 譚太后有肅宗皇帝不知道什么時候手寫的懿旨,雖然沒有國印,但字跡是肅宗的,而肅宗當年也確實與大臣們說過不想妃嬪們活人殉葬陪祭他,待百年之后再葬亦可。 不過當時肅宗同樣也答應了高家的請求。 故而,如今高家雖然瞧著位置不高,勛位只有從二品,但實際上一直都相當有分量,只不過為了不“功高震主”,加上對高貴妃頗為“疼愛”,所以才始終沒有往上升,顯得不那么出眾。 只是在如今連延續(xù)百多年的一品的武國公府都被削了的情況下,高家依然握著實權,掌著邊關虎符,可見高家還是很得帝心,并且確實有實力的。 “貴太妃娘娘脾氣很好,”蓮心姑姑道,“年輕時候,太妃娘娘還很喜歡騎馬、打馬球,最是活潑不過,如今上了年紀身子骨不比尋常,才不那么活躍,不過相比其他娘娘,貴太妃娘娘依然還是喜歡活動,不樂意拘于一處?!?/br> “那我是不是……”紀芙薇遲疑地問,“碰上娘娘時,該表現(xiàn)得活潑些?” 眾人便都笑了,蓮心姑姑忙道。 “姑娘不必勉強,該如何自如何,太妃娘娘們雖有個人的性格喜好,但都是見過了大世面的人,不至于與一個小輩過不去的。” “噢?!奔o芙薇點點頭,很是乖巧。 另一位太妃娘娘一樣是分量不輕,肅宗之寧妃是小林氏,當年便是被林家大房族長一系送去皇宮,專門照顧先為大皇子、后為厲宗的皇嗣去的,厲宗是大林氏的親子,實際上與這個小姨小林氏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親近。 小林氏的態(tài)度一直是比較模糊,并且也是在各種想法與勢力中平衡自己的。 “寧太妃娘娘素來不露自己的喜好,性子溫和,喜歡中庸之道,凡事不占先,也不愛出頭,面子上對林家并沒有格外的關照,在林家大房和二房之間也沒有特別選擇,一切以‘家宅寧和’為期待?!?/br> 蓮心姑姑倒也不藏著掖著,說得還算仔細,也好再一次安紀芙薇的心,哪怕她早打聽了一些,現(xiàn)在依然很認真。 實際上,以蓮心姑姑的地位,除了她主子譚太后的事情,其他太妃娘娘的事情,都不是蓮心姑姑不能說的。 “不過外頭依然覺得小林氏是林家大房所出,加上二房不著調的事情頗多,所以即便是厲宗登基當年對二房頗多關照,如今也依然瞧不出來什么,仍然認可的是大房這個族長一支。” 紀芙薇點點頭,認真地在腦海里勾勒這宮里頭最厲害的人物的形象。 除了肅宗后宮的,也就是當今陛下長輩、嫡母庶母們,余下多的便是厲宗后宮的妃嬪,這些雖然也叫做太妃,但實際論輩分,是圣上的嫡嫂子和庶嫂子們。 厲宗的皇后是張氏,住在壽康宮,好分辨的名頭上是西太后,正兒八經(jīng)的稱呼是“德和康佑圣顯太后”。 西太后是先帝肅宗與東太后一手挑選出來的兒媳婦,當年在數(shù)十位貴女之中,東太后看中了這位性子相對恭順、最是知書識禮不過的,也得了林家這邊的贊成,至少當時的寧妃小林氏是沒有半點反對的。 也就差不多那個時候,蓮心姑姑在譚太后身邊伺候,所以她很清楚這件事情。 “當年選擇的時候,圣睿太后娘娘讓每一個貴女都上前回話了,還私底下單獨問過話?!?/br> “都問了什么?”紀芙薇突然很好奇,這大概藏著這位太后娘娘挑選長兒媳的標準? “就是尋常那些,年歲幾何,兄嫂何人,姊妹關系……這些其實一早就知道,不過是為了知道貴女們對家人的態(tài)度、回答水平,拉拉家常好放松一些?!?/br> 后頭的問答對話,蓮心姑姑不欲多說,不過有一點倒是能提的,畢竟這是宮里內外都知道的。 “在問了讀過什么書時,當年的張姑娘,兄長還是正四品大理寺少卿的張貴女,是做了誰都沒有的回答……”蓮心姑姑面上露出幾分回憶之色,“當時大家都驚訝了,連譚太后娘娘都沒掩飾震驚,不過張?zhí)竽锬镆恢倍际沁@樣‘實誠’的人?!?/br> “她是唯一一個按著男子教養(yǎng)讀書出來的,所以她回答的《春秋》《策論》和《燕律》,還說自己讀了邸報和時政,并且在細問之后,都講的頭頭是道,當時便有妃嬪玩笑,說張姑娘該是男兒身,去考狀元郎的?!?/br> 紀芙薇一愣,不消多說,她都知道張?zhí)竽锬镆欢ㄊ莻€有成算的人,年輕時候就能讀這些書,到了這個年紀,肯定是富有詩書才懷,懂大道理,肚子里有很多很多的墨水的。 想到這里,她心里就忐忑起來。 她可是個還沒脫離“文盲”境況的,就認識幾個大字的人,同樣的年紀,張?zhí)笠呀?jīng)能比科考的男子了,少說也是個秀才水準的,結果她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好。 “當時大家都覺得張姑娘無意于皇宮,也不可能被選中?!鄙徯墓霉眯Φ?,“可偏太后娘娘就看重了張姑娘的才華,恰好厲宗也對她有意,可不就最后成了大皇子妃、后來又成了皇后和西太后了?!?/br> 幾個婢女們也聽得怔了,便是曉得一些,他們也遠不及蓮心姑姑這般,是經(jīng)歷過大事情的睿智老人,眼下不過是稍微知道一二,便覺得是無比“神往”又“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