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百春園是有名的踏青綠地,字如其名,到了春季就會有大片綠茵和無數(shù)的鮮花綻開,風景獨秀,算是梁國一絕,而且大梁不限制有婚約的男女婚前相見,久而久之,這里也成為很多有情人出行的踩點之一。 陽春三月,春回大地,草長鶯飛,現(xiàn)在時候不過一月初旬,一般這個時候還沒有到踏青最好的時日。 溫言不知道洛寒玨為什么挑這個時候去踏青,洛寒玨說是想去看看百花,溫言覺得百春園這個時節(jié)開放的花種估計還沒有自己后花園的那些多,但她也不會這般煞風景讓洛寒玨去看自己后院種的花。 溫言想既然她想去,就陪她好了,反正這幾日沒什么要緊的事情。不是說過了嘛,對自己人,溫言有足夠的慷慨和忍耐。 但到了實地也確實和溫言猜測不差幾分,一路走來看到的所有地表都是軟軟的鋪上一層綠芽,看著就像是剛冒出來的,但也不是什么都沒得看的,面前就有一個橫跨的溪流,遠遠地溫言就看見了在水里游速迅猛的一條條黑影。 一旁的石碑上寫著“曲水橋”,走過這條長橋跨過兩邊,就可以看見內(nèi)景了,這也是這個方向唯一的通道,溫言觀察出這點,微不可察地磨蹭了腳下的板塊。 小溪,嘖…… 就待溫言踏出第一步,旁邊的女人突然扶上她的臂彎,溫言感受到了一股力量扶持著自己,詫異地看了一眼身側(cè)的女人。 她為什么會扶我? 這個念頭閃過腦海的一剎那,洛寒玨就看向了她,神色認真地說:“臣自小不敢涉水,殿下能扶著我過嗎?” 溫言深深看了一眼面不改色的某人,率先邁開了步伐跨過石橋。 等到走下橋溫言回頭了一瞬,她就看到了一條躍出水面的錦鯉,可能有些不合時宜,但奇妙的想法還是冒了出來。她準備回去就和淺椿說,晚上吃魚,那池子里養(yǎng)的也應該挺肥了。 洛寒玨走在外側(cè),調(diào)整自己的步伐,余光偷偷看到溫言認真地看著河里的錦鯉,沒有露出異樣的神色,悄然地松開手,也站在原地看了一會兒波光粼粼的河面。 今天確實不是踏青最好的時候,三月份頭幾天來才是最好的時候,踏青也不過是她找了一個和人出來走動的借口罷了,不在人面前晃悠,還指望這個薄情的來找她不成。要知道以前想和溫言套近乎的同齡人,可能從王府排到將軍府。 想到以前的記憶,洛寒玨想:或許憑現(xiàn)在這張招人的臉可以讓人排出城外了。 小時候溫言就長得好,十歲已經(jīng)可以看到未來的雛形了,還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拒人千里之外。以前除開尊卑有別,洛寒玨就知道有不少大臣的子嗣想去溫言面前露露臉,看能不能得到皇女的青睞。 以前先帝經(jīng)常組織一些踏青,游船這些社交活動,溫子薄溫言兩兄妹都是最受歡迎的兩個。 溫子薄從來不會拒絕這類活動,因為社交公開化對他有益處,其實這些活動上發(fā)生的一切也是皇家官場心知肚明的潛規(guī)則,也算是先帝給他的后繼者們一個相對公開競爭的機會。 溫言就不一樣了,除了實在推脫不了的場合,比如先帝指名的時候,她一般都會借口抱病在寢宮休息。 洛寒玨有一兩次被雙親帶去,遠遠地就能看到烏泱泱的一些人圍在小孩身邊,小溫言神色冷淡地回應他們的問題,那個時候還沒現(xiàn)在這樣討人嫌,還是有問有答的。 洛寒玨站在原地看了一會兒,得到母親的點頭后,她慢慢往一個方向走去。 小溫言其實已經(jīng)很煩了,她不喜歡出宮的原因也是因為這個,總有些不熟悉的人莫名其妙圍在她身邊,不用看都知道他們的目的,自己只想去清靜的地方呆著,皇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溫永寧那個家伙,聽說上次翻墻出侯府又被定遠侯抓了一個正著,現(xiàn)在還著不著地,更靠不上。所以她才不想出來,出來也應該把淺椿捎上的。 這樣想著,面子上還是維持著人畜無害的微笑,內(nèi)心的氣壓越來越低,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心里長嘆一口氣,這些人還有多少話要說啊…… 溫言以為要和這些人反復說這些無聊的話術(shù)磨到踏青結(jié)束,一天要被無聊的人占據(jù)。 直到—— 冷冷淺淺的,但在溫言耳中卻熟悉溫柔的聲音響起。 “殿下,五皇子殿下有事找您?!?/br> 如負釋重一樣,溫言覺得自己回去可以多吃一點了。 —————— “謝謝你,jiejie?!?/br> 小溫言走在少女時期的洛寒玨身側(cè)乖巧道謝,小孩兒完全沒有了剛在外人面前的偽裝,一步一步地跟在熟悉的人身邊,淺色系的雙眼很亮,這眼神直直黏在了先前走一步的少女背影上。 也是洛寒玨盡力忽視卻逃脫失敗的范圍。 所以,發(fā)尾高束的少女壓著心里一股氣轉(zhuǎn)身,聲音冷冰回絕道。 “殿下,這點小事不用和我道謝的。” 洛寒玨背靠著向陽停下了腳步,轉(zhuǎn)過身入眼就是一張白凈還沒消去嬰兒肥的圓臉,童稚一如往常地對她揚起了笑臉。她十六歲,自然要比只有十二歲的皇女要高出很多,矮個子的孩子站在她投射下的陰影之中仰著頭絲毫不避諱直直地看著她,可就算是這樣,陰暗的光束也沒有擋住那對澄澈琥珀散發(fā)的光亮。 陽光烘得脊背暖暖的,仿佛呼吸也融入了暖意。樣貌英氣冷然的少女卻是下意識回避了孩子看向她的眼神,自然也錯過了一雙星光逐漸熄滅的雙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