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書迷正在閱讀:當(dāng)女配掌握了反派生命線、被男主他哥盯上了、穿書后,窩囊A她崛起了、女道士和女明星的愛情、滿級大佬穿成萬人迷廢柴后[穿書]、予你星光璀璨、BE美學(xué)在逃女主[穿書]、水不映月、他在循環(huán)里無限重生、穿成攻二死了的白月光
方暇眨了眨眼,他干脆把酒杯換成了碗,笑“還來嗎?” 幾個人表情更呆了,有一個反應(yīng)快些,連忙高聲答道“來!” 一旁的楊守澈被后一道聲音驚動,終于從那失神中回來。 他忙要去攔,手腕卻被抓住。明明那手只是虛虛搭在上面并未用力,但是楊守澈卻好像被定住一樣,一動也動不了,只覺得被碰觸的那地方燙得像是要燒起來。 心一下子跳得極重極快,幾乎要從嗓子眼里蹦出來,他深深的吸了口氣,想要平復(fù)那過于躁動的心情,可是下一刻他卻全然聽不見自己的心跳聲了。 因為對方一下子湊近了。 不只是心跳,周遭的一切嘈雜都呼嘯著遠去,好像他的聽覺陡然失靈。 而那失去的聽覺卻加倍的償還于別的觀感之上。 楊守澈能看清那張一下子貼近的面孔上每一寸肌膚、能嗅到那人身上清淡的酒氣、能感覺到對方一呼一吸間熱氣就噴灑在頰側(cè)。 這場景讓他陡然想起了那一日。 只是這一次,他的身體里沒有了另一個存在。 楊守澈覺得,自己該退開的、自己能退開的。 可事實上,他卻像一塊石頭一樣僵在了原地。 ……或許,他還在夢中吧。 只是這“夢”醒得實在太快,突然貼近的人又比來時更快地退了回去,楊守澈下意識地伸手想要去拉,這突兀的動作讓他從幻夢中驚醒,總算恢復(fù)了些許理智,而那句落在耳邊的語句也終于慢了許多被大腦解讀出含義。 那人說“放心,我喝不醉的?!?/br> 楊守澈呆呆在原地站著,只覺著空氣中彌漫的酒氣卻要將他熏醉了。 方暇看楊守澈明顯是不參與這些事的好學(xué)生,不由湊過去簡短的安慰了一句,讓對方放心。然后就重新轉(zhuǎn)回身來、來者不拒,把那幾個鬧騰著湊過來敬酒的全都放倒了。 看著橫七豎八倒了一地的人,方暇默然了半天,覺得自己雖然沒喝醉,但是被這氣氛一激,腦子也有點糊了要不然怎么會干出這么幼稚的事? 不過這會兒最鬧騰的那幾個都被放倒,氣氛一涼,方暇人也冷靜了很多。 他看著桌上趴的地上滾的這一群人,他深覺給自己找了個大麻煩他總不能把人都留這兒,要不然這一晚上過去,個個都得結(jié)結(jié)實實的凍病了。 自己鬧出來的殘局,收拾還是要收拾的。 方暇招呼著幾個還清醒的學(xué)生,一塊兒把這群倒著的人一個個送回去。 該說真不愧是書院的學(xué)生,喝醉了撒酒瘋也別具一格,沒有瘋沒有鬧,反而念起了詩來。 方暇一個沒摁住,他攙著的這個醉鬼就開始搖頭晃腦起來,“有美、美人兮……”[1] 跟在方暇后面一步,同樣攙了一個人的楊守澈猛地抬頭。 只不過還不等他有什么動作,前面的方暇已經(jīng)一把把人摁住,又往上扶了扶,口中隨口應(yīng)和道“嗯,有、有。”夢里什么都有。 楊守澈本欲往前的腳步一滯,不知是松了口氣還是怎么,心情十分復(fù)雜的繼續(xù)跟了上去。 沒過一會兒,那醉鬼又晃了晃腦袋,再次開口,“思悠悠……”[2] 楊守澈又是心下一提。 而方暇已經(jīng)眼明手快地再次摁住了這位搖搖晃晃、似乎想要對月感慨的仁兄,口中接著敷衍,“嗯嗯,悠悠……你可悠著點?!迸赃吘褪呛樱@大晚上的、可別一頭栽進去。 后面的楊守澈又是沉默,半晌才抬腳繼續(xù)跟了下去。 …… 這一路的折騰,總算把一群醉鬼都送了回去。 身上倒還好,主要是心累。 方暇深深覺得之前選擇拼酒的自己一定是腦子抽了。 他活動了一下身體,準備離開時,卻聽旁邊一道聲音,“方夫子,我送您?!?/br> 他側(cè)身去看,原來是楊守澈。 方暇本來是打算拒絕的,畢竟就幾步路的距離、他又沒醉,實在犯不著送。 但是打量楊守澈這會兒的神情,他忍不住琢磨了一下,對方是不是有話要對他說?再看看,又好像沒有。 至于到底有沒有? 方暇想了想,反正也幾步路的,倒也不再糾結(jié)、干脆地點了頭。 不過楊守澈好像真就只是送送他而已,路上并沒有說什么話,一直沉默著。 就在方暇這么以為的時候,卻聽身旁一聲極輕的感慨,“明月不諳離恨苦……”[3] 方暇愣了一下,側(cè)頭看過去,目光順著楊守澈的視線落到水中的月亮上。 今日還不到十五,但是月亮已經(jīng)近圓,暗色的水面倒映著一輪圓月,隨著水流潺潺,這水中的明月也漾起陣陣波紋。 自古以來,“月”這個意象好似都寄托著離別愁緒,以此為主題的詩詞更不知凡幾,也不怪楊守澈這會兒脫口而出這句話。 不過,這首詩的全首…… 似乎是在講思念心上人? 方暇心中一閃而過這個想法,倒沒有多放在心上。詩詞中的隱喻代指實在太多,以“夫妻”代指“君臣”、以“不遇良人”代指“郁郁不得志”、以“愛情忠貞”代指“衷心不改”……如此種種,不勝枚舉。那句著名的“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4]不就是以“守節(jié)之婦”喻意“不事二主”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