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書迷正在閱讀:劍君她只想吃軟飯、治愈黑蓮花女配[穿書ABO]、王爺和臣妾生個小郡主吧、[綜漫]當(dāng)齊木的超能力叛逃、[綜漫] 討人喜歡的繪梨同學(xué)、[綜漫]在名柯世界當(dāng)刑警、[綜漫] 月黑風(fēng)高嬸出沒、[綜漫] 咒術(shù)養(yǎng)崽app、[神話同人] 道祖的咸魚情緣、[主排球]侑佐久甜餅
待郭開派出的耳目傳回三國打起來一事,他自是樂不可支,急忙進宮將這喜訊告訴了趙王。 他原本以為,以趙國七十萬將士對上三國百萬大軍,雙方實力懸殊不大,自是無須擔(dān)憂的。 他能得出這結(jié)論,自是因為往日李牧領(lǐng)軍之時,總能在無論己方力量有無懸殊的情況下,屢屢擊敗列國軍隊——連秦軍也攻不破李牧的防守,更何況是這三國烏合之眾?敢勸趙王放手一搏,他是極有自信的。 但郭開忘了,李牧那般橫空出世的戰(zhàn)神打出的戰(zhàn)績,豈是隨便一個普通將領(lǐng)能復(fù)制的? 莫說那草包趙蔥統(tǒng)軍之才,遠比不上李牧百之一二,便是司馬尚亦難以望項其背。 自從正面攔截燕軍的代郡失守后,眼看三國聯(lián)軍一路勢如破竹,趙國岌岌可危,郭開也暗暗開始琢磨起退路來。 這些年,他除了搜刮來的金玉之物,還有大量封地田產(chǎn)苑囿在趙國,若就這么跑了,實在舍不得那些不動產(chǎn)——他倒是想留下,但列國向來會善待亡國王族,卻絕不會善待他這人人喊打的jian臣啊! 再者,這天下之大,如今也不過只剩這幾個國家,他還能跑何處去? 秦國?這是他最不愿前往之國,且不說在英明的秦王面前,他毫無半分用武之地,去了秦國也不可能再次出將入相,再者,便是那狡詐的李斯、彪悍的秦人,便足夠讓他打退堂鼓的了。 他最后索性反過來一想,既然吞下趙國的是齊楚燕三國,而這三國君王皆昏聵,倒是正合他的心意,不如先徐徐觀之,看看邯鄲及周圍富庶城池,會落到哪一國手中。 屆時他自可獻上重金,賄賂新君之寵臣投誠,如此,便能繼續(xù)留在趙國故地,設(shè)法攀附新國之權(quán)貴。 但眼下,這三國軍隊內(nèi)訌的消息一傳來,郭開立刻又改了主意:若這三國軍隊能自相殘殺、死傷大半,趙軍便能絕地反擊、收復(fù)失地,俗話說做生不如做熟,旁的君王縱是再昏庸,也比不上他服侍多年的趙王啊,只要趙國存在一日,他便能繼續(xù)當(dāng)?shù)谝粰?quán)臣! 如此一來,他又忙勸趙王不可灰心喪氣,應(yīng)立刻派人前去煽風(fēng)點火,讓三國廝殺得更猛烈些,再讓司馬尚勤加cao練趙軍,以待反擊之時一舉奪回城池。 被嚇得六神無主的趙王,自是一一按他說的做了,君臣二人滿心期待那百萬大軍,能因三方互毆互砍而驟然消滅,以解趙國之困。 但還未等到聯(lián)軍自相殘殺而敗,他們收復(fù)趙地的美夢就被提前打破了,因為,在三國打得難舍難分之際,被李牧鎮(zhèn)壓多年不敢妄動的匈奴人,卻在聽聞李牧已死、四國混戰(zhàn)之事后,悄然率領(lǐng)鐵蹄越過陰山以南。 北地危矣! 但聽聞這消息的三國主將,一時卻并不敢與匈奴人對上,他們雖暫停了互殺之舉,卻以“此事重大,應(yīng)即刻回稟王上”為由,遲遲按兵不動。 饒是趙王再糊涂,也知曉這北地數(shù)郡,乃是先祖武靈王嘔心瀝血打下的,若落到匈奴人手中,想再奪回來是絕無可能的! 他急得甚至親自派出使臣,前去三國聯(lián)軍在武安城外的軍營之中,勸說對方盡快北上擊退匈奴人,然而等待他的,卻是次日收到聯(lián)軍割來的趙使頭顱! 走投無路的趙王,不得不尋來巫師襄助,沐浴焚香后親自在邯鄲城中設(shè)壇祭拜先祖,懇請他們將李牧送回趙國,在圍觀的邯鄲百姓麻木而怨恨的目光中,趙王長拜于祭壇前哀泣道,“武靈王,祖父,父王,請送李牧回這人世間吧,趙國需要李牧!” 這一刻,他第一回 閃過一個念頭,若將害死李牧的郭開殺掉,能召回李牧重返人世救趙國于危難之際,以郭開對趙國素來忠心耿耿之性,想來亦是會欣然同意的吧? ... 但他不知曉的是,早在秦國探馬傳回匈奴南下消息之時,秦王嬴政便已派出李牧、率三十萬大軍連夜啟程,從太原郡奔赴代郡攔下匈奴人的步伐。 秦國如今的騎兵作戰(zhàn)水平,雖比不上李牧曾經(jīng)親手訓(xùn)出的那些趙國騎兵,但秦國有三樣令李牧也大為震驚之物:馬蹄鐵,馬鐙與馬鞍! 世人所說的“馬蹄”,乃是指馬腳掌之角質(zhì)層部分,正如以銼刀修整指甲會使之變薄,馬匹長期遠距離奔襲途中,馬蹄亦也是極易變薄崩裂甚至是脫落的。 而在沒有神經(jīng)、感知不到痛楚的馬蹄脫落后,馬匹行走之時便是直接以rou掌觸地,極易因痛楚難忍而突然揚起馬蹄,將士卒甩下去致傷致死。 而有了這“u”形馬蹄鐵釘于馬蹄之上,這馬匹便如同穿上了“鞋”,再無須擔(dān)心于崎嶇山間奔馳之時,馬蹄會被尖銳的石頭磨損。 再者,李牧細細觀察后,還發(fā)現(xiàn)這馬蹄鐵底部平整,能保護那些因不均勻磨損、而導(dǎo)致馬蹄角部分質(zhì)層更薄的馬掌,如此一來,縱便馬蹄鐵被磨損,亦能及時更換而不致耽誤戰(zhàn)機。 而眼下,縱是最擅騎兵的趙國,也只有軟布馬鞍,用來緩解馬鬃與人體在長距離摩擦后的刺痛之感,騎兵坐于馬上擊殺之時,唯一保持前后左右平衡的方法是手持韁繩,努力將自己固定于馬背上夾緊雙腿。 但如此一來,騎兵上半身力量也被分去大半,雖然跑得比步兵快,廝殺力量卻遠比不上底盤更穩(wěn)的步兵。 而秦國這款高橋馬鞍與馬鐙是連為一體的,馬鞍前后翹起而中間平整的馬鞍,能保證騎兵不易前后傾倒,固定于馬鞍兩側(cè)的寬闊鐵馬鐙,更如同給騎兵加了一雙與馬連成一體的“鞋子”,騎兵沖殺之時,便能利用馬的速度與力量同步?jīng)_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