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李羨塵走在洛銀河身側(cè),問道:“今日你公務(wù)多不多?” 近來公務(wù)都不多,今年的仲秋和萬壽都沒有祭禮,最占時間的,便是皇上自從被洛銀河催眠了一次之后,便迷上了這所謂能在神明幫助下窺見內(nèi)心的儀式。 時不時召洛銀河入宮,趕上心緒不定之時,也不管是何時辰,有次竟然三更半夜的讓秦更來砸門,搞得李羨塵還以為出了什么邊塞緊急軍務(wù)。 洛銀河道:“只要皇上不召……”說罷,無奈的笑笑。 李羨塵道:“那便去春衫桂水閣照看照看生意吧。” 自從上次李羨塵將春衫桂水閣買下,二人便再也沒露過臉,反倒是又給添宇找了個事,每月月底,需得帶著府上的賬房,到閣中查對賬目。 預(yù)料之內(nèi),這館子的大掌柜掛了李羨塵的名頭,幾個月來收入節(jié)節(jié)高升。掌事凌懷安每日高興笑的比春花還燦爛,有了大靠山,又能多掙錢,誰不得意呢? 花燈初上,洛銀河和李羨塵沒帶隨侍,到了館閣之中。 不來則以,一來才發(fā)現(xiàn),二樓臨街的廂閣,除了凌懷安為二人預(yù)留的一間,其余的都已經(jīng)坐滿了客人。 洛銀河幾個月沒見凌懷安了,乍一見,便又想起他當(dāng)日打量自己頸間被李羨塵造作出來的殷紅一片,也不知臉上該是什么神色,隧而朝他擠了個笑意,沒說話。 二人在二樓廂閣中坐定,凌懷安親自伺候了一些茶果點心,小菜佳釀,見李羨塵倒也無心聽他交代生意,便退了出去。 夜色漸濃,戲韻流芳,歌舞生平。 幾段舞蹈琴樂之后,花臺的戲樓上,上了一出折子戲,雖并不是什么名段金曲,可那小生小嗓聲情并茂,讓人聽著娓娓道來中,又有一股難以言喻的凄涼。 洛銀河本對戲曲爾爾,也忍不住多聽兩句,只聽他唱:“娘親本非紅塵客,奈何風(fēng)花誤,流連情深處,誰知自古君王多薄幸……” 唱得是出帝王情史。 洛銀河定睛看那唱戲小生,總覺得他面熟,但這會兒他上著妝,又難以分辨。 花臺戲樓前,人群本有些稀疏,這會兒被那小生這不知名的唱段吸引,人流漸而越聚越多。 洛銀河正聽那小生如怨如訴的唱述,李羨塵忽然低聲道:“你看?!?/br> 順著李羨塵的目光看去,只見一個富貴儒生打扮的中年人,手搖折扇,站在臺下不遠(yuǎn)不近地向臺上駐足觀望,身后跟著兩名仆從。 只看背影,洛銀河便認(rèn)出來了——皇上竟然微服出宮,來湊熱鬧了。 這會兒,臺上更熱鬧了,上了一位花衫,她扮相極美,仙姿縹緲,手持拂塵,口中唱詞念念不忘紅塵繾綣,自怨跳脫不出塵世眷戀,毀了修行。 再看皇上,竟怔怔出神,看得癡了。待那花衫一段唱完,皇上向身后一人低聲吩咐幾句,那人便應(yīng)聲到后臺去了。 不一會兒,那花衫姑娘重新登臺,向皇上的方向盈盈下拜,起身在臺上雙腳一蹬,飄然下臺,到了皇上身前。伸手在皇上腕間輕挽,便拉著他往花臺上去。 想來是皇上著人給了不少賞錢。 皇上這會兒一副風(fēng)流文士的做派,由她拉著,穿過人流,幾步登了臺。饒有興致的想看這花衫伶人接下來有何把戲。 那花衫姑娘從后臺捧著一只錦匣上來,又從懷里掏出一塊絲絹,言道:“小女子多謝先生的賞,請先生蒙上眼睛,從這錦匣中摸個紙條出來,上面寫了什么,小女子便做什么。” 這游戲,本是青樓中恩客和姑娘們喝酒助興玩的游戲,紙條上寫的內(nèi)容或平常,或香艷,大有玩著玩著,便玩到紗帳中去的。 皇上自然是知道,微微一笑,言道:“這里可沒有紅羅帳,你的紙條里都寫了些什么?” 那花衫姑娘也只回以一笑,并不說話,福了福,便要將帕子系在皇上眼睛上。 一直跟在一旁的秦更覺得不妥,正要出言阻攔,卻被皇上一個手勢攔下?;噬嫌傻媚腔ㄉ拦媚镆浑p妙手,將自己雙眼蒙住,只覺秋風(fēng)習(xí)習(xí),帕子上都浮著一股柔緩的暗香,不由得心旌蕩漾。 他伸手入錦匣,抽出一張灑金的紙箋,交給身旁的姑娘,也不忙去解開蒙住眼睛的絲絹。 “請這位貴人和奴家玩一次鬼捉人,貴人若是在奴家數(shù)完十八個數(shù)之前捉到奴家……奴家……今夜就只給貴人一人唱曲兒?!闭f著,她聲音越發(fā)的小了,低低淺笑,羞紅了臉。 美人在前,即便是門面差事,也得陪她將這游戲結(jié)束了再說,加之臺下的看客跟著起哄,這會兒若是打退堂鼓,也太掃興了。 皇上便問道:“姑娘可準(zhǔn)備好了嗎?” 那美人“嚶”的輕笑一聲,步子極輕的退開幾步,道:“好了?!本烷_始數(shù)數(shù)。 這數(shù)字?jǐn)?shù)的快慢,其實也全在于姑娘對恩客的眼緣,合了眼緣,十八個數(shù)即便是數(shù)上一天,也是十八個數(shù)。 二人在這花臺之上捉起了迷藏,那花衫姑娘極有欲拒還迎的手段,把這二人的游戲玩得倒是富了觀賞性。 皇上這會兒眼睛看不見,只得尋著那姑娘的腳步聲和軟語之音去找她,雖然連撲了幾個空,反倒越戰(zhàn)越勇,他忽而聽到身子左邊腳步低響,便尋聲去追,他去勢極快,大有一把將姑娘抱在懷中的意頭,誰料,姑娘沒抱到,卻抱上了花臺上的一棵臺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