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嘴里這么說,可靖妃的心里,同樣是不什么滋味兒。 在靖妃看來,這等行事作派,親和的名聲兒,本是她的拿手好戲。讓永壽宮搶先了,靖妃有些醋味的。 秋,菊花盛開。 本著想辦了品蟹宴,皇后審寧清自然是留了隆昌帝周昱聊聊宴會的事情。對于這等宮里的聚會小宴,隆昌帝周昱是沒什么推辭的理由。所以,這位帝王是想想后,便是同意了。 不過,說了這起子事情,隆昌帝就是揮手,讓宮婢太監(jiān)們全退了出去,對皇后審寧清說道:朕有話,想跟梓橦談談。 隆昌帝的神色慎重,審寧清自然也是臉色跟著慎重起來。 審寧清在皇后的位置,坐了這些日子,對隆昌帝公私分明的角色扮演,還是理解個透了。這會兒,隆昌帝的模樣,讓皇后審寧清知道,接下來的談話也是份外重要的。 圣上,可是出了什么事?對于皇后審寧清的關切,隆昌帝搖頭,道:朕今歲登基,一進沿用父皇的舊規(guī)距。萬事以靜鎮(zhèn)之。朝廷之上,尚無大事。 皇后審寧清聽得此話,似乎舒了一口氣,輕松了許多的模樣。 隆昌帝周昱沒變了表情,接著道:鈞哥今年五歲(此為虛歲,實歲是三歲。),逢朕登基之年,他素來有朕教導,朕對鈞哥的聰慧是滿意的。因為是膝下唯一的兒子,以于這個兒子周昱是真心疼愛的。所以,他不想結外生枝。 梓橦,朕與二弟之間的紛爭,朝廷上下皆是耳聞。朕不想膝下子,再作如此行事。朕,也是父親。周昱說得這話時,皇后審寧清是心頭一憷,眉間動了動,最終沒張口說話。可審寧清知道,隆昌帝接下來的話,對審氏一族而言,對她而言未必是中聽的。 那依圣上之意? 依朕之意,自是早早訂下名份,也免得將來兄弟相爭。隆昌帝周昱這話一出,氣氛一變,審寧清直是倒吸一口涼氣入肺腑。 不過,隆昌帝周昱沒管審皇后的看法,他直接說道:朕打算立鈞哥為太子,升唐氏為貴妃。 那本宮這個皇后呢?圣上準備如何處置,給新太子的生母讓位?審寧清這時候一點冷靜不下來了。立了太子,她這個皇后怎么辦?今后是漫漫長夜,一人坐守冷宮。 審皇后可是當年的方皇后。方皇后是繼后,她審寧清可陪著隆昌帝從東宮爬上來的。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總之,審寧清挺平靜的。 唐氏只是貴妃。朕,不會立為皇后。至于將來你是朕的皇后,是太子的母后。隆昌帝周昱望著皇后審寧清,雙眼之中的冷靜,倒是在審皇后看來有些冷酷無情了。 百年之后,圣上想二后并立。一為母后皇太后,二為圣母皇太后?這時候的審寧清,實在是覺得被傷透了心。雖然,她本來也想著,坐穩(wěn)皇后位置就足了。對太子投入的感情,是少了那么些真心。 可天下的女子,對夫君有敬重,持本份也是足夠多的吧?審寧清也沒犯了哪處的女兒規(guī)。 梓橦,你可是慢慢想想。朕與你說,是信任你。隆昌帝說得很慎重,當然,他的態(tài)度已經很明確,他這位帝王做出的決定,是可不能更改的。 隆昌帝周昱的心中,是不想他的兒子重復他的路。所以,他打算早早立下太子。將來,便是有后面的子嗣,也不會讓這些子嗣危害了太子的地位。 朝廷之上,有內閣的輔相們料理朝政。 帝王,看著夠尊貴。實際,垂拱而治,又何嘗不是一種法子呢。 隆昌帝周昱看得更明白,一個知道本份的天子,比胡亂指手畫腳,志大才疏之輩,更適合治了江山。 圣上,是不是從來就沒有期盼過嫡子?審寧清良久后,眼中含了眼,對隆昌帝周昱問道。 這問話,讓隆昌帝周昱的思緒陷入了回憶里。 嫡子啊? 周昱曾經盼過,前一世,這一世都盼過??擅凶⒍?,他與太子妃趙惠茵就是兩路人,最陌生的夫妻。 周昱不懂,太子妃趙惠茵為何不像名門貴女的譜?按說,哪個皇家的媳婦,應該都跟夫君一個立場,是盼著東宮位穩(wěn)。可太子妃趙惠茵最愛干的事情,就是拆了周昱的臺。 再后面,周昱已經死心了,不再盼了。可趙惠茵卻是生下了他的嫡子,卻是出生即夭折。 朕,豈能不盼?最終,隆昌帝嘆了幾聲,然后,說道:不過,遲了。趙氏已經去了,朕再也不盼了。 趙惠茵死了,那個前一世沒有,今世夭折的嫡子,讓周昱只是覺得,事情過去了。他這位帝王,何需要再回頭? 朕立了鈞哥為太子,就不可能再有嫡子。立嫡立長,立了長子,隆昌帝怎么可能再讓嫡子出世,去跟長子這個太子打擂臺賽? 周昱的一席話,讓皇后審寧清的心徹底涼了。 趙元后在圣上心中,就那么重要?這時候,審寧清已經不覺得唐氏是礙眼的了?就算這個女人是未來太子的生母。審寧清只是心中羨慕那個逝去的趙惠茵,為何人去了?還讓帝王一輩子想著? 對于審寧清的誤會,隆昌帝不知道。 事實上,隆昌帝一直沒抹黑了他目前的元后趙氏,那就是想拉攏了北閥趙氏一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