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四阿哥的直播團寵日常、將軍帳里有糖、穿到我兒成年前、穿成年代文女配的自私弟弟、可惡,我被反派攻略了、和離后,追著前夫去流放、皇太女只給別人火葬場[女尊]、高能學霸[系統(tǒng)]、咸魚她望父成龍、重生后我成了偏執(zhí)皇子的白月光
徐奶奶看了眼沉默的孫子,笑了笑,好呀。 大哥,前面就是,您在那停就行。林青旸給小宋指路。 車停在院子外。 小宋幫著他們把膠絲袋卸下來。 宋大哥,我們自己拿進去就行了。 林青玉跑到車窗前,奶奶,謝謝您。 客氣啥,反正也順路。原來咱們離得這么近吶,真是有緣。后半句徐奶奶說得有些意味深長。 徐榛年。 徐榛年看著林青玉說。 林青玉反應過來,徐大哥,也謝謝您。 徐榛年沒想到她會這么說,眼神呆滯片刻,隨后伸回目光。 青玉,奶奶在家等你,一會兒你要來哦?就是前頭門前有石獅子那家。記住了哈。 第10章 好香啊!小魚,我發(fā)現(xiàn)你做面食真的是這個。對不對小桐桐,mama做餅香不香?梁滿月抱著七個月大的女寶寶站在廚房門口。 林青玉一手拿著rou醬碗,一手拿著小刷子,對著烙好的油餅上刷著醬: 熱不熱啊你,把她放搖籃里唄? 不熱,我就愛抱桐桐!梁滿月嘿嘿樂道。 啊啊啊。女寶寶也不知道是為了啥,突然很興奮,對著林青玉咧著嘴叫,口水流了一圍兜。 林青玉就轉頭沖女兒飛吻,還開玩笑般,這可不行,滿月同志你得一碗水端平,還有你大侄子呢! 梁滿月被她逗笑了,知道知道,一定嚴格按照您的育兒手冊來。我說,你都是上哪學的這么多帶孩子的知識啊? 從哪學? 后世但凡像她這樣離不開網(wǎng)絡的,哪個不是各方面知識都知道點。因為短視頻平臺,什么都有。 林青玉將裹了醬的餅翻面繼續(xù)炕,臉上笑意沒停。 等你當媽就知道了! 她將餅子撿出鍋,放在案板上,當當幾下,手起刀落,醬香餅就被切成了小塊。她裝了一半到盒子里,又用手捏著一塊放進梁滿月嘴里。 好吃! 以后你們要賣這個嗎? 林青玉本在攤煎餅果子,熟練地畫著圈,聞言她很自信地揚了揚下巴,再回來,就得租店面了! 啊啊啊啊。 看看,我閨女都知道提前替mama慶祝。 做煎餅果子多快,沒一會兒功夫,她就攤了五六張。 你們先吃,我去送餅。 林青玉站在徐家老宅前。她第一感覺就是這房子要是保存到她那個年代,得上億了吧? 大門沒鎖,一眼就看到門道盡頭的石榴雕花影壁。 臺階很高,她繞過影壁來到一進院。右邊是長長的倒座房,左邊是垂花門。院子中間種了不少花花草草,圍成花圃的樣子。 有人嗎?林青玉走進垂花門,剛問完就看到在石榴樹下的徐榛年。 在看到林青玉的那一刻,眼神瞬間落在她臉上。 徐榛年坐在輪椅上,腰板挺直,水藍色的襯衣顯得他氣質溫潤,仿佛一塊無暇美玉。眉宇間的清淡,又給人遙不可及的感覺。 然而,當他對著林青玉說話,低沉的聲音里,夾雜著一絲絲不明顯的期待、歡喜: 來了。 說話的瞬間,眉宇間全是笑意。仿佛剛才的距離感都只是她的錯覺般。 嗯,你傷怎么樣了?兩個人不熟悉,林青玉雖然有點尷尬,但社交嘛,是她早就學會的技能。 沒事,養(yǎng)段時間就能下地了。能趕上你們再出攤。徐榛年滑動輪椅到她身邊,仰頭看向林青玉那張小臉。 林青玉應了一聲,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裝作看風景扭開頭,奶奶呢?我給你們送餅來。 徐榛年見她耳根微紅,輕笑道,在里面院子呢,你推我去。 一往里走,林青玉覺得自己眼睛都不夠看了。曾經(jīng)在文學作品里看到用官樣兒一詞來形容京都的文化,她覺得這座四合院就很有內(nèi)味。 雕梁畫棟、亭臺樓閣,處處都是歷史的厚重感。 或許是注意到她的目光,徐榛年解釋道: 前些年鬧事兒的時候,都給拆了。這是這幾年重新整修的。這房子是我爺爺以前分到的,對奶奶來說意義不一樣。 徐奶奶聽到聲音走了出來,看到兩人,笑意更深了。 她沒啥門第之見,早幾十年他們自己都是種地的呢。她家,也就她兒媳婦出身好些。大孫媳出身也平平,她一向都覺得只要孩子自己中意,其他都不是問題。 她和老頭子在那個年月都是自己相看的。幾十年她看過別人家的日子。夫妻之間有感情的和沒感情的,那過起日子來天差地別。 這丫頭甭管家里怎么樣,看起來和她家小榛是真般配。 況且,她一手帶大的孫子。能不了解他嗎?就他這表現(xiàn)明顯對人家有意了,自己還稀里糊涂的。反倒是那丫頭看著像沒開竅的。 青玉丫頭,來,奶奶帶你轉轉。咱家這院子啊,春可賞花,夏能納涼,秋嘗鮮果,到了冬天啊,就對著雪景,喝著小酒涮著rou。你能喝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