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 早朝后,皇帝宣李知憬去書房說話。 三郎,你年紀(jì)不小了,朕有意為你聘下謝府三娘為妻。 李知憬早已練就喜怒不形于色,可還是面上一驚,忙答道:阿爺,謝家少將軍英勇,有望繼承大將軍之位,她的天地在軍中,而不是后宅,恕兒不能折去雄鷹的翅膀。 皇帝怒極反笑:大淵不缺一個領(lǐng)兵打仗的女將軍,朕也不是只有你一個兒子。什么時候想清楚了,什么時候過來回話。 說完一拍案,一張紙滑落至李知憬腳下,他彎腰拾起,上面寫著謝杳杳的生辰八字,以及批注:主鳳格。 他終于明白不只有一個兒子意味著什么,阿爺是在告訴他,太子之位可以換人,但太子妃之位只能是謝三娘的。 昨日夜宴結(jié)束,回東宮的路上,青嵐來報,上月初皇帝下了密旨,命定遠(yuǎn)將軍謝杳杳以休沐探親之名回京述職,昨兒早上到的長安,下午便入宮赴宴。 原來阿爺是要殺他個措手不及。 昨日再見謝杳杳,他還幻想著將來君臣和睦,把酒言歡,今日臣子變妻子,還是同一個人,卻無論如何也欣賞不起來。 李知憬退出書房時,皇帝幽幽道了句:慎兒,莫要重蹈覆轍。 作者有話說: 文案已經(jīng)替換,想看最早一版的,可以移步微博@晉江春生玉蘭 本章掉落十六個紅包~~~~謝謝小可愛留言 第五章 接連幾日大雨洗去早到的酷熱,長安又恢復(fù)如春,天剛放晴,徐姑姑就叩響了謝府的大門。 派人傳個話就行,怎還勞煩徐姑姑親自上門接她。許是吹了風(fēng),謝夫人這兩日偶感風(fēng)寒,咳得有些厲害,屋內(nèi)還殘留著淡淡的藥味。 徐姑姑上前扶謝夫人坐起,熟練地給她身后墊了個靠枕:不礙事,我正好出來走動走動。今兒個一早洛陽的牡丹就送到鳳棲宮了,開得正盛,姹紫嫣紅惹人喜歡得緊。 皇后殿下原是想邀您一同進(jìn)宮,聽說夫人病了,保重身體要緊。殿下親自選了兩盆牡丹,命我送過來,給夫人舒舒心。徐姑姑話中有話:殿下還說了,她與您本就是親親的姐妹,往后親上加親,好不歡喜。 謝夫人一愣,隨即苦笑兩聲,點頭道:臣婦謝過皇后殿下。 皇后雖是皇帝的結(jié)發(fā)妻子,膝下卻只有四公主李永怡,嚴(yán)格來說三位皇子皆是庶出,其中李知憬生母位分最高,但因難產(chǎn)而亡,理所應(yīng)當(dāng),他一出生就被抱去了彼時無子的皇后宮中,名義上算作嫡子。 所謂嚴(yán)父慈母,皇后憐惜李知憬,對他細(xì)致溫柔,比親生女兒更甚。不少人私下議論,說皇后這般做,是因為將來李知憬登基為帝,只會尊她一人為太后,地位權(quán)勢穩(wěn)固如山,還可保家族榮寵不衰。 話傳到謝夫人耳朵里,她搖頭不語,皇后并非急功近利之人,王氏家族不是沒往長安送過姑娘,皇后又一概送了回去,態(tài)度堅決。 謝夫人和徐姑姑正說著話,婢女輕道:三娘子來了。 徐姑姑起身去望,從頭到腳一打量,差點兒背過氣去:小祖宗,你這是入宮賞花,還是面圣述職? 身著緋色常服素面朝天的謝杳杳一攤手:姑姑,我已經(jīng)五年沒穿過裙子了。 咱們先入宮吧,皇后殿下還等著,謝夫人好生休息。徐姑姑有了主意,行禮告辭。 出門先喚人叮囑一番,見那人策馬揚長而去,才對不遠(yuǎn)處負(fù)手而立的謝杳杳行禮:三娘子,請上車吧。 宮里的車輦行得極穩(wěn),所行之處,百姓皆要避讓,謝杳杳笑得人畜無害,同徐姑姑套話:還有哪家的娘子一同去賞花? 徐姑姑也笑:只你一人。 我向來跟這些風(fēng)雅之事不沾邊,皇后殿下叫我去,不是牛嚼牡丹嗎? 賞花只是其一。 其二呢? 太子殿下也會去。 謝杳杳笑不出來了,她原本還抱著一絲希望,只要皇帝宣她入宮述職,她有信心說服皇帝,大不了終身不嫁,為國為民,戍守邊疆也不是不行。沒等來皇帝,等來了皇后,難不成還要他們二人相看一番?什么窘迫模樣沒見過啊。 三娘子不必?fù)?dān)心,尚服局已備下衣裙釵環(huán),離賞花宴尚有一段時間,來得及。見謝杳杳坐如針氈,掀簾子往外瞧,徐姑姑緩緩道:外頭有親衛(wèi)三十六人,沿路武侯百余人,三娘子,長安百姓好不容易把您小時候的頑劣事跡忘了,別再提醒他們。 哪兒能啊,徐姑姑說笑了,我現(xiàn)在穩(wěn)重著呢。謝杳杳面色一沉,眉頭緊鎖,捂著腹部:只是只是我早起吃錯了東西,現(xiàn)下肚子疼得緊。 徐姑姑撩起簾子,對外道:來人,三娘子身體不適,請?zhí)t(yī)到鳳棲宮候著,車走得快些,咱們快些入宮。 謝杳杳:阿娘,我想回家。 進(jìn)了鳳棲宮的門,皇后的面還沒見到,謝杳杳就被一眾婢女嬤嬤簇?fù)碇チ藗?cè)殿,隔著屏風(fēng)太醫(yī)診脈半晌,說了兩個字:積食。 既然不打緊,又緊鑼密鼓地沐浴更衣梳妝打扮她踏出側(cè)殿門時,已是兩個時辰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