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這后宮的地位變化可不像后來王朝的后宮地位那般容易讓人改變,現(xiàn)在是只圖后宮妃子出身的時候,而在同是科爾沁出身的太后的庇護下,這蒙古族的妃子除了沒有皇上恩寵外,這日子是過得只好不壞。 這樣想罷,魏婧薇又露出了一個溫柔之極的神情,看得順治帝心里是動容極了,一天不得寬解的情緒都得到了緩解,你的名字是什么,朕可時常喚你名字,好同你商討這詩書一說,朕也有好些字畫可讓你瞧瞧。 妾身名為婧薇。取自碧腦浮冰,紅薇染露之意。 好名字。順治越是品味這個名字就越是覺得不錯,婧字是與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意思呈了一個相反的意思,而這薇字為花上沾露,可謂是妙極了啊。 不過婧薇這個名字可不像是巴度那個老匹夫能取的名字,順治一時間不由用著好奇的目光盯著她。 魏婧薇好似看出他的想法為何了,溫聲道:妾身的名字是自己取的,妾身的阿瑪和額娘不懂漢文,妾身覺得這漢人的字是有意思極了,便給自己也取個名字告誡自己不可一日不讀書。 哈哈,朕還真是頭一回見到宮中妃子如此有意思的一面,你說的很好,朕以后在私下就叫你這個名字了。順治一天的好心情在此處得到了徹底的釋放,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可他思來想去是覺得眼前的這人是妙極了,骨子里興許還是同他一般不喜這宮里宮外眾多的門門道道。 是挺好的,魏婧薇不可置否,左右皇上這邊覺得她好就行,能順利過完這宮里的第一關,接下來就等她借助皇上的恩寵穩(wěn)固地位了。 接下來幾個月里,皇上是越發(fā)喜歡到這董鄂福晉的寢宮里了,太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這滿后宮的妃子都是蒙古旗的女子,要不就是漢軍旗的女子,蒙古族的女子出身高貴,而漢軍旗的女子性情溫順,哪哪都符合皇上對女子的期待,怎么就不見皇上寵幸這兩方的女子,偏生就對這董鄂氏起了興趣。 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早就覺得不太爽利了,畢竟皇上在這一年里就將她迎娶進宮,偏生就是不寵幸她,不過一個庶妃,皇上至于將其這般寵愛嗎,若不是皇上三番四次將她警告,說是她性子驕縱,容不得人,她早就將這董鄂氏甩幾鞭子下去,看這人還能不能在自己面前這般能耐了。 事實上,魏婧薇表面功夫做的還是挺好的,畢竟現(xiàn)在自己的地位還未得到鞏固,該是順從的時候好好順從就是了,反正又沒有讓她受到皮rou之苦,相反,她得寵的這些時日,除了一些有意無意傳到她耳邊難聽的話語,宮中的日子更是無處不順,她還是喜歡宅在宮殿里的性子,長久下來,皇上那邊還以為自己是存心在后宮里等他歸來,一時間又是一番動容。 等到皇太后越發(fā)容不得皇上到她宮里的時日越多時,魏婧薇覺得這時機是差不多了,至少沒聽聞宮里有人有孕的消息傳出,這皇長子是能趕在她肚子里出來了,據(jù)她所知,順治帝的皇長子是筆什赫額捏福晉所出的子嗣,但在幾個月之后便因身子弱夭折了,如此將這時機好好的拿捏在手中,倒是不怕她懷孕時太過顯眼。 順治九年二月時,宮中董鄂福晉有孕一個月的消息傳開,后宮妃子訝然,皇太后不得不將自己打壓董鄂氏的想法放下,畢竟董鄂氏肚子里懷得說不定會是皇上的長子,一時的恩怨倒不是什么大問題了。 順治帝自然是大喜,還有什么事比自己的愛妃懷孕一事更讓人高興的嗎?這些時日以來,愛妃不但是自己在后宮的一道慰藉,更是自己心靈上的知己,如今愛妃懷孕了,他更是高興了,恨不得立馬就出現(xiàn)在愛妃面前。 當然這后宮分位也得好好思量一番了,后宮中沒有滿軍旗的妃子居妃位,他思量著還是要將婧薇提到妃位的,畢竟婧薇肚子里會是他的長子或是長女,若是能在孩子生下來之前把生母的位子定下來,這孩子的身份也會高上一籌。 順治帝思量的很好,殊不知這事同太后商量時,又是免不了一陣爭吵,原因還是因為這蒙古旗的妃子都沒有居妃位者,董鄂氏固然懷了孩子,但是兒是女都未曾清楚,給董鄂氏一個妃位是抬舉了她! 順治帝簡直沒被氣得砸了那些個瓶瓶罐罐,當然魏婧薇是喜聞樂見這一幕的,原主的仇是與這兩人有關的,這般爭吵下去,就意味著這事情是能按照原來的發(fā)展來的,像是皇上照舊會與宮外的族姐見面,為其不顧倫理道德,將其封為正妃位。 她可是迫不及待想見到那一幕了,不過眼前還是得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上,她是想著在董鄂妃進宮前布局好一切,將來就是直接看戲的份,因而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一定要好好護著的,不光是她骨rou的緣故,更是她能在后宮穩(wěn)固地位的存在。 太后終究是不舍自己與親生兒子感情弄得太過生分,便退后一步,承諾董鄂氏若是能生下皇上長子便封為正妃,若是一個公主,那其分位不動,當然若是這董鄂福晉能夠封妃,那就將另外兩位科爾沁的妃子同時封為正妃。 太后這般自以為退后一步的條件更是讓皇上火冒三丈了,凡事都得帶上一個蒙古妃子,呵,皇額娘這是斷定他還是能掌控的稚兒年紀,非要將他下一任的繼承人都弄成是蒙古旗人所出的血脈嗎,到時這天下究竟是姓愛新覺羅氏還是姓博爾濟吉特氏都說不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