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書迷正在閱讀:偏執(zhí)駙馬每天都在黑化、與她罪、東宮嬌妾、自定義游戲、開智、曲唑酮(父女1V1)、杜松茉莉(1v1,校園娛樂圈)、斬情(np)、穿成rou文女配后和四個男人一起HE了、我在戀綜咸魚后爆紅了
李大哥跟李母雖說免了杖責,但流放還是要的。三千里,一去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傅夏南感覺得到胸中郁氣散了大半,原主的要求真的不高。 不過李仲文那里始終是隱患。 傅夏南想了想,那家伙天高皇帝遠暫時沒什么辦法。便只能先放一邊,織布機不管是從近處還是遠處都對這個國家造成了挺大的改變,但如果要傳頌全國,讓大家想到她就會說起李仲文這個混蛋還遠遠不夠。 這個時候的資訊流通并不發(fā)達,隔兩個城的人可能就是一輩子見不到面。 最后想來想去,傅夏南開始用筆名寫話本。他腦內有他自己成神之前幾十輩子的記憶,那真的是包羅萬象,不管是書生還是屠夫他都做過。楊幼微并不擅此道,但只要把身分藏好,那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久之后,城里慢慢開始流傳了閑竹居士寫得話本。文筆流暢,情結緊湊,用語白話,而且內容頗有警世之意。 傅夏南并沒有一開始就把楊幼微的故事寫上去,反而是把多年來所見所聞給做了一些小小的分享。他活得年歲長久,碰到的事情也多,隨便拎出來就是成篇小品。等到閑竹居士開始出名以后,他就將被流放之后所遇到的事情慢慢寫了出來。 閑竹居士名聲愈來愈大,話本也漸漸流向全國,李家那么點破事也漸漸為人所知。傅夏南并沒有指名道姓,右侍郎家的閨女趙氏借筆官家姑娘晁氏,李仲文寫為李生,楊幼微則寫為羊氏。 雖說如此,但群眾的目光是雪亮的,讀書人對隱喻借比那一套簡直條件反射,甚至因為牽扯到了高官私.隱.,讓閑竹居士的警世小品銷路更上了一個臺階。 右侍郎大人慢慢的也看見了這些話本,并且也知道了自家的那點事被人拿在手上傳唱。還有人把話本改編成了戲曲,而且特別受到閨閣小姐的喜歡,畢竟這些話本不會帶歪了姑娘心性,還能從中看透人心險惡,很適合各年齡層觀賞。 侍郎大人憤怒,但也不可能因為這樣就對自家女婿做點什么。硬說是巧合人家頂多將信將疑,要是因為這些而把女婿趕出門,那不是此地無銀嗎? 只是李仲文的前途算是毀了,侍郎大人不可能在這種風口浪尖把李仲文給弄回京城,李仲文從此就在外地流轉,一輩子也沒有當上像樣的官職。畢竟他的名聲臭大街了,低調讓人想不起來才是對的。 趙氏對于話本的事情也盡知,甚至對于李家的齷齪也從話本中知道了清楚。為了不要輕信,她還特別派了人去李仲文的家鄉(xiāng)打聽。楊幼微在府城很有名,她的事跡又被寫上了話本,所以一點都不難打聽,幾乎所有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三。 對于婆家的那些算盤趙氏光聽就知道了七七八八,李仲文這些年來對她溫柔體貼做小伏低,但知道了那些事情以后,趙氏始終不敢對李仲文交心。畢竟李家人如此狠毒,微末之時的大恩人都能這般算計,哪一天自家親爹不是大官了,說不定第一個要她命的就是枕邊人。 李仲文內心有苦說不出,現(xiàn)在的日子自然是比當初未考上時要好得多,至少他也能算是不大不小的官員了。但楊幼微對他處處體貼,上孝公婆下敬兄嫂,他也不需要天天對著妻子陪小心。 而且他后來當了多年官員,似乎到了五品就是頂天。他知道這中間一定有自家岳父的手筆,目的是不要讓他留在太醒目的位置惹人注意。事實上如果只靠自己努力,李仲文大約也能慢慢的爬到這個階層。 當初愿意休妻另娶圖的不只是岳家錢財,還有期待少年得高位的權勢加成,結果現(xiàn)在打了水漂,還要時時奉承妻子,深怕岳家哪一天想起來對他出手他著實后悔得很了。 怪來怪去,都怪自家算計,也怪大哥無恥??墒悄赣H跟大哥被流放,他連個可以怨怪的對象都沒有。 傅夏南偶爾會跟來往客商或者知府大人打聽一下李仲文的動向。大家也認為他遇到了這些事情,不甘心是必然,想要知道前夫離開他是不是飛黃騰達也是人之常情。于是能說的都會說──其實李仲文的境遇也沒有秘密可言。說了也就說了。 于是傅夏南對于李仲文的失意特別開心。楊家不會因為李仲文而有危險了,他現(xiàn)在根本自身難保,如果刻意做點什么,只會把侍郎大人對他僅剩的耐性給消磨完。 這輩子傅夏南努力的改良織布機,在他去世之前,織布機已經被改良到第七代。甚至還研發(fā)出了緹花織布機。紡紗機也有了更動,各種混紡布應運而生,即使是普通人家也不用穿著粗布。 他還把毛線編織的技術傳揚開來。綿線便宜,農家如果貧窮,自己編織毯子跟衣物也能讓冬天更加好過。 最后傅夏南離開的時候,是帶著許多人的感激離開的。當婦女可以出來工作賺錢以后,受苦的女娃就慢慢的變少,這里的生活背景跟明朝相似,鼓勵寡婦再嫁??墒且粋€女子如果沒有存世的本事,和離跟再嫁都有重重困難。 一個小小的織布技術,讓北邊的游牧民族有了可以貿易的商品,兩國戰(zhàn)爭減少,商業(yè)興起,女子得以安生立命。除此之外,傅夏南也廣立慈幼院與蒙學堂,因為他而改變一生的人不計其數。 他掙下來了大筆身家,幾個嫂嫂不是沒打過主意要過繼,可惜傅夏南比他們都活得長,送走爹娘,送走兄嫂,幾個孫輩也不敢在他面前乍刺,最后他拿出了一筆錢,只要不是心性太差的,每個人都有一份,剩下的鋪子跟作坊則直接上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