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棺材橫行修真界、嬌軟美人在民國當(dāng)文豪、頂流萌娃是只千年烏鴉、成為造物主的我被封號后[星際]、氣泡月光七分糖、人氣NPC在逃中[無限]、我在無限游戲里進(jìn)行物理超度、錯認(rèn)主角團(tuán)后我成了白月光、我炸星球做論文、美人謀(小媽)
“是嗎?” “當(dāng)然了,聽說不少禁衛(wèi)軍的弟兄都去領(lǐng)略那位嫂夫人天生神力了。” “怎么樣,怎么樣?” “沒見到嫂夫人就被齊恒大人打的鼻青臉腫,不過有點(diǎn)奇怪,他們說齊大人剃胡子了,瞧著跟個小年輕一樣。” “唉?” 第106章 胤祐 胤祐小的時候一直以為他們家只有四個人。 阿瑪、額娘、二哥和他, 在他小小的世界里一直都是這樣認(rèn)為的。 因?yàn)橹挥兴麄內(nèi)齻€能穿明黃色的衣服,他們會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其他都是奴才, 只有他們才是一家人。 后來他才知道, 原來他們家有那么多人啊, 他有好多個哥哥,好多個jiejie, 好多個弟弟,還有還多的妃嬪也是他們家的人。 認(rèn)識的人多,家里人反而少了。 他們家有三個人, 阿瑪、額娘和他。 那是他最敏感的時期, 那個時期的他防備著所有人, 即使臉上笑嘻嘻,但是心里可不是那么明朗。 那些人表面溫良謙恭,但是在背后說額娘的壞話,他們說額娘霸道, 他們說額娘心機(jī)深。 胤祐誰也沒告訴他聽到了那些話,他想保護(hù)額娘。 然后他就遇到了刺殺事件,他用最冷靜的思緒找出了救自己的最佳方法, 那就是拉六哥下水。 不,那可不是他的哥哥, 那說不定就是幕后黑手的兒子呢。 可是六哥明知道他的心思,還是伸手拉住了他。 從那天起,他的家人多了起來。 不僅是阿瑪額娘, 對他真心的都是家人。 他總是活潑的不得了, 因?yàn)樗麜r刻充滿好奇心, 他不明白世界怎么會那么有趣。 路上的螞蟻有趣, 樹上小鳥有趣,紅墻上的貓咪有趣,哪里都有趣,他好喜歡新鮮的東西。 他的探索范圍從坤寧宮和乾清宮擴(kuò)大到整個紫禁城,他想出去看看,不只是在紫禁城。 可是阿瑪不同意,竟然還殘忍的給他安排了老師,真是沒意思。 四書五經(jīng)、資治通鑒,那都是什么破玩意,他看幾遍就會背了,還必須得背一百二十遍。 “額娘,為什么一定要背一百二十遍啊?” 胤祐歪著圓圓的小腦袋,向自己最愛的額娘提出了這個問題。 玉瑤把兒子拉過來,拿出手帕給他擦擦額頭的汗,溫柔的笑著。 耐心的回答兒子的小問題,“因?yàn)槟惆斁褪悄菢幼霭。斝r候不知道怎么努力就只好這樣去背書,才能將知識記得牢,阿瑪那么厲害對不對,所以胤祐也要像阿瑪那樣努力還好啊。” 康熙小時候確實(shí)不是受到重視的那個,他的師傅遠(yuǎn)遠(yuǎn)比不上如今皇子們的師傅,所以他只能自己私下努力。 把書背一百二十遍,這就牢牢記住了,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 小小的玄燁就是那么努力的,所以最后他成了康熙。 他絕對不允許自己的兒子成為一個不學(xué)無術(shù)的人,所以皇子們的教育十分嚴(yán)苛,即使是最笨的那個孩子放出去都絕對不輸一般的進(jìn)士,這是很了不起的。 可是胤祐才不吃這套呢,這就是聰明孩子的弊端了,他總能找到你話里的漏洞。 “所以阿瑪那么笨嗎,要一百二十遍才能記得住,我只要看兩遍就會背了,而且還不會忘。” 玉瑤愣住了,“呃.....” 康熙黑著臉大步邁了進(jìn)來,無視玉瑤微妙的眼神,抓著聰明兒子的后背衣服,給他的小屁股一頓竹筍炒rou。 胤祐憤憤不平的把山楂糕當(dāng)成了阿瑪咬,真是讓人生氣,戳穿了阿瑪?shù)谋康氨举|(zhì)就要挨打,天底下絕對不會有比他更慘的小孩子了。 胤祐痛苦的進(jìn)入了上書房學(xué)習(xí),為上書房帶來了一陣青風(fēng)。 每天看著胤祐的痛苦臉龐,其他哥哥們很不厚道的看熱鬧。 師傅得了皇上的獨(dú)特吩咐,務(wù)必保證七阿哥認(rèn)真學(xué)習(xí),不得過度玩耍,且進(jìn)度需要加快。 康熙冷笑,笨蛋才需要背一百二十遍,聰明人自然應(yīng)該加快進(jìn)度啊。 這年,康熙不知道抽了什么風(fēng)。 從六月初二開始跟大臣炫耀了自己的每個兒子,每一個,不停歇,足足一個月啊,每天都在念叨這點(diǎn)事,說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是多么的嚴(yán)格多么的認(rèn)真。 然后終于在六月三十這天領(lǐng)著大臣去上書房檢查皇子們的功課了。 各種書籍?dāng)[放在桌子上,不僅有儒家經(jīng)典還有兵法水利農(nóng)業(yè)等等,可謂是一應(yīng)俱全。 康熙隨手抽出一本書來扔在那里。 “諸位愛卿不必客氣,隨意拿出一本書令諸位皇子誦讀?!?/br> 這明擺著是皇上在炫耀自己兒子出色,大臣們肯定配合啊。 別以為誦讀很簡單,這時候的老八才五歲啊,十幾本書的字都認(rèn)識,而且還能抑揚(yáng)頓挫的讀。 年紀(jì)大的胤禔和太子就更別提了,別說讀了,背都是信手拈來,還能給講解的明明白白。 大阿哥胤禔現(xiàn)場就講了一段儒家的‘格物致知’。 胤祐年紀(jì)小,就讀了一段《春秋》 大臣們熱烈的鼓掌啊,這可是皇后的兒子,皇上唯二的嫡子,誰能不給面子。 單看皇上的眼神就明白,這次考查很有可能就是皇上故意在炫耀七阿哥聰明呢。 沒看前面一個月,皇上提了大阿哥4次,三阿哥兩次,太子八次,而七阿哥足足有十六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