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鄉(xiāng)下小女工踩點暴富! 第13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黑夜女士、我在古代拆快遞時甜誘了太子、矜持、明爭暗秀、秋收(gl)、惡夢(年下陰暗惡靈X懦弱女大學生)、重回1996、完美通關副本后[無限流]、誰是誰的替身(3p h)、男配的哥哥[快穿]
那些個火鍋烤魚是極好的,爽辣非常;可是這些傳統(tǒng)菜的考究,卻是另外一種藝術美了。 小王見菜上來了,眼見為實,也不介紹了,只說:“我媽特別喜歡吃這個菜,在家里也會做。不過這都是這兩年大家環(huán)境好了,才經(jīng)常做好吃的。以前我小時候,哪里有這樣好吃的菜?!?/br> 紀舒笑道:“舊社會,估計只有大老爺才能吃上這樣的菜。改革開放了,大家荷包里有錢,經(jīng)濟也自由了,人人都能買來吃?!?/br> 小王說:“那也要有錢啊。這飯店是國營,雞火干絲因為費工夫,也要賣到16元呢。實不相瞞,你這餐飯,估計就要花掉我工資的四分之一?!?/br> 紀舒覺得這餐飯的總價大概在70元到80元,難道小王的工資已經(jīng)有300元左右了么? 不過確實,深市工資遠遠高于內(nèi)地,內(nèi)地工人一個月拿幾十塊的時候,深市大學生在外企月薪400元的事情,都上新聞了呢。 也難怪那么多人南下淘金,大學生也不要鐵飯碗,去深市闖蕩。武市的國棉二廠也有不少人去了深市。 紀舒拿起筷子,笑道:“我請就好了。我們先吃,要是你介紹的工作真的好,我請你,我可是生意人哦?!?/br> 小王哈哈大笑:“先吃先吃!你可是幫了大忙的,沒有紀同志,米爾頓不見了,我們銀行搞不好都不能進交易所!” 紀舒也不再客套,拿起筷子就夾起了一筷子雞火干絲。 干絲充分吸收了雞湯、開洋、rou骨湯、豬油和火腿絲的鮮味,入口軟但是有一點嚼勁,實在是鮮美無比。 翠綠的豆苗應該是最后加入的,還脆生生的,咬下去似乎能聽到豆苗的水分爆出來的微響。 雞汁金黃,整道菜也是金燦燦的,難怪要帶老外來吃,這樣的好看鮮美,又不辣,外國賓客想必也是極為喜歡的。 隨后,服務員大姐又上了剩下的幾道菜,都中規(guī)中矩,不如這道雞火干絲給紀舒的印象深。 等上了酒釀,一餐飯也快結束了,小王終于講到了正題。 “這次的工作,其實是米爾頓.弗里德教授關照的。他昨晚已經(jīng)啟程飛離了海市,這次的考察很成功,他還要回國接受他們媒體的采訪呢。” 紀舒忙問:“到底是什么工作?” 剛剛美食分散了她的注意力,現(xiàn)在她的好奇心可起來了。 小王神神秘秘地壓低聲音:“你聽說了浦東要搞大事情的消息了嗎?” 紀舒真的差點笑出來,她聽說了,n年前就聽說了,她還親眼見到了浦東“搞大事”的成果。 但這消息對小王來講,估計都算是“內(nèi)幕消息”了。 然而,她也壓低聲音,瞪大眼睛,裝出一副吃驚的樣子:“什么消息?” 小王呵呵一笑,像是很有成就感,他放下勺子,酒釀也不管了,只顧說:“據(jù)說啊,只是據(jù)說,2月份大領導要來浦東考察。超級大領導。” 紀舒知道是哪個,卻附和著:“嗯嗯!” “然后啊,海市這邊可能把浦東劃成一個新的區(qū),就和深市一樣,會有很多很多的優(yōu)惠政策。包括外商投資、合資企業(yè)啊,外貿(mào)啊,土地開發(fā)啊等等,一攬子政策,會讓浦東變成海市新的掘金地!” 小王越講越是激昂,隔壁桌的人都忍不住回頭看了。 他不顧別人的冷眼,笑著說:“紀同志,你不是海市人,不知道,這邊常常講的: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意思就是浦東現(xiàn)在都是大農(nóng)村,什么都沒有,沒有人愿意去的!” 這句俗語紀舒上輩子就聽到過,而且網(wǎng)上也經(jīng)常有人講。 還有很多人發(fā)帖說:后悔死了,當初就是聽了我媽這么說,沒有在浦東世紀大道買房子,現(xiàn)在房價都12萬一平米了! 紀舒繼續(xù)裝作很新奇的樣子,說:“原來如此。也就是說,現(xiàn)在的浦東還是價值洼地了?” “紀同志不愧是做生意的,講話就是不一樣啊。價值洼地這種詞匯,嘖嘖,真是形象啊!” “多謝多謝?!?/br> 這也不是紀舒原創(chuàng),以后網(wǎng)上的財經(jīng)大v們,動不動就是價值洼地、藍海戰(zhàn)略什么的。 “總而言之,先告訴你這個消息,就是因為米爾頓介紹的這個工作,就是在浦東。” 敢情小王的鋪墊在這兒呢。 氣氛已經(jīng)烘托到這兒了,紀舒連忙繼續(xù)問:“是什么工作呢?” “有一家國外著名的企業(yè),想要在浦東投資貿(mào)易和房地產(chǎn)。據(jù)說這次的新政策,將會放松浦東內(nèi)的貿(mào)易和房地產(chǎn)開發(fā),因此這家公司想要預熱,提前入場,他們的老總是米爾頓的朋友,聽說這個消息,米爾頓就告訴我,一定要聯(lián)系到你,請你去他朋友的公司工作?!?/br> 紀舒真沒想到,米爾頓還惦記著自己??上н@個年代email還不普及,不方便直接寫郵件感謝米爾頓。她想,回酒店就給他寫封感謝信吧,雖然他收到估計要到一兩個月之后了。 聽到房地產(chǎn)三個字,紀舒的心思已經(jīng)動了。 浦東的發(fā)展,無法用一句話概括。但是房地產(chǎn)三個字,絕對舉足輕重。 她這輩子,要踩準節(jié)奏,股市、樓市,一個不能少。這樓市都送上門來了,豈有不去的道理。 況且,海市的戶口控制一直很嚴格,不多的空間就在日后的買房送藍印戶口上,這件事也和浦東有很大的聯(lián)系。 “怎么,你嫌棄浦東現(xiàn)在是農(nóng)村,嫌棄過江不方便,只能坐輪渡?” 見紀舒似乎在沉思,小王追問。 沒錯,海市目前從浦東到浦西市區(qū),只能坐船,老百姓老說:過江難、難過江。 輪渡又擠又慢,遇到惡劣天氣,還要停航。 而海市第一座市區(qū)內(nèi)的跨江大橋,要在91年底建成,南浦大橋給浦東和浦西的交通帶來了巨變。 往后,一共13座跨江大橋建成,讓海市浦東浦西的距離不再遙遠,跟不談隧道和地鐵了?,F(xiàn)在是“卡脖子”的浦東浦西交通問題,日后根本就不是問題。 紀舒搖頭,笑著說:“不會,我愿意去浦東工作?!?/br> 這樣的機會,怎么可能拒絕? 雖然她自己也可以投資浦東,可是賺錢是這輩子的目標之一,不是所有目標。她依舊希望拓寬自己的視野。 做一個外企白領,似乎會是很不錯的體驗呢! 作者有話說: 勞動節(jié)快樂!我今天也碼字勞動了!是一只勤奮的咕咕哦~ 第167章 告別了小王, 紀舒和田秋在外灘匯合。 見到紀舒,田秋激動地不行,她沖過來就拉著紀舒講:“紀jiejie, 你說得太對了,我爸媽果然去我住的位置鬧了一場?!?/br> “打聽好了?”紀舒問。 “打聽好了, 簡直了。聽說他們沒有鑰匙,竟然還找了一個開鎖的要去開門,房東阿姨畢竟是海市老阿姨哇, 硬是不讓!” “不要小瞧了阿姨們, 戰(zhàn)斗力很強的?!?/br> 紀舒捂嘴一笑, “你爸媽吃了癟,走了吧?” “是啊,這里街坊們平時喜歡說些不喜歡外地人的話,真的有事情, 居然都幫我,把我父母趕走了。前天晚上,我父母就在石庫門的墻根子底下坐著, 天冷了,沒辦法,聽說去找了個招待所。第二天又到了晚上,心疼住店的錢,就走了?!?/br> “田秋,你爸媽以后還可能會來找你的, 你看情況可以搬家?!?/br> “是的,我也這么說, 房東阿姨說可以的, 反正她這個房子位子好, 很好租掉,說我什么時候想搬家就告訴她一聲就好。以前我還覺得她刻薄呢,現(xiàn)在我覺得她人真仗義?!?/br> “這叫患難見真情。平時看不出來的?!?/br> 兩人沿著外灘行走,腳步緩慢,心情愉快。 雖然才剛剛年后,但是外灘上的人依舊很多。這個時代的一大景致就是,到處都是人,尤其是旅游景點、交通中心。 有不少攝影師掛著相機,問路人:“拍照嗎?拍照嗎?” 有些打扮入時的男女青年就找個位子,擺好姿勢,拍上那么一張。還有一些來旅游的外地人,一大家子就著外灘的背景拍全家福,都喜氣洋洋。 紀舒覺得,海市的時尚果然是走在時代前列的,這么冷的天,還有穿著黑絲襪和皮短裙的摩登女郎,實在是叫人欽佩。 遠處是灰蒙蒙的天際線,紀舒望著江另外一側的浦東,那里現(xiàn)在沒有聞名遐邇的地標建筑,東方明珠要等到1994年才竣工。 目之所及,現(xiàn)在都是低矮的民房和農(nóng)田,只有一些稍高的大樓,外觀也十分普通。岸邊停著粗曠的駁船,上面是沙子或者煤炭等貨物。 遠遠看去,倒是灰白白、綠油油的一大片。一些吊塔孤零零地矗立在大地上,那是正在修建的樓宇。 整個浦東,看起來像是大農(nóng)田疊加大工地,說這是未來的金融中心,未來的房價高地,這年頭,有多少人相信呢? 很多人日后后悔,為什么沒有早一點看到浦東的潛力。 可是實際上,站在1990年的初春,紀舒明白,有些事情,不需要說后悔,普通人能看出這潛力,也不容易。 田秋見紀住盯著江的另外一側出神,驚訝地問:“你說上次遇到的同志要給你介紹工作,不會在浦東吧?” “對啊?!?/br> 紀舒笑笑:“你很機靈嘛?!?/br> “你去嗎?那邊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啊,就農(nóng)村呀。我們老板都說,浦東的親戚是鄉(xiāng)下親戚呢,周末浦東的人都要坐輪渡到浦西來玩,年輕人照婚紗照也是到浦西來,我們店里顧客說,浦東沒有像樣子的照相館!” “哈哈哈哈!” 紀舒哈哈大笑,果然,田秋的思維在現(xiàn)在是“正?!钡乃季S。 “田秋,時代在變化。只要有決心,有干勁,滄海也能變成桑田。你看看這邊的天際線——” 紀舒指著江對面空空如也的灰白天空:“以后也許這里會出現(xiàn)摩天大樓,你想象不出的高度,如果能在這天際線邊上買上一套江景房,你這輩子就不愁啦。” 田秋順著紀舒的手指看過去,明明什么也沒有。在那么偏遠的地方買房子,就能后半輩子不愁了?想不通! 她嘟噥著:“你說是就是。不過你要注意安全,那邊很偏僻的,沒有這么多人。公交車也少很多。” 紀舒點頭:“放心吧。” 逛完了外灘,回到招待所,紀舒陪著田秋去找房子。 因為要趕緊搬家,田秋就找了一個做房產(chǎn)經(jīng)紀的趙阿姨來幫忙。 趙阿姨是田秋的房東介紹的,在公交集團上班,人很活絡,業(yè)余做房產(chǎn)中介。 見了面,阿姨打量一下紀舒,臉上笑容滿面,再打量一下田秋,臉色卻淡了很多。 “哎喲,租房子的哇,兩個女同志住一起,借給你一個大一點的單間好了嘛?!?/br> 紀舒和田秋商量好了,就說一起住,這樣安全些。無論什么時代,一個女性獨居,都容易引來圖謀不軌的人。 “對?!奔o舒說:“我們的預算不多,80元以下的就好?!?/br> “80塊以下?小姑娘,我看你穿得老時尚了額,不租好一點的嗎?” 紀舒記得,進入90年代,因為物價改革,居民的工資都有了不少幅度的提高。 在武市,88年一個工人工資100來塊錢就算不錯,但是到了90年,大約漲到了2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