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姑娘嫁的好,其實不比兒子差】 【對喲,瞧瞧陳三爺?shù)膲垩? 陳大幾兄弟出了什么, 菜, 油, 都是仙姑出的】 幾人剔著牙 , 酒足飯飽倚靠在陳大家外面的幾棵樹下說白話。 陳二那熊人窩里橫,沒啥出息, 可人家命好, 有個好女兒。 屋內(nèi),一大家子坐在一起, 剛送走家里的客人, 如今留在陳大家的全是老爺子老太太的兒孫。 昭君已經(jīng)說完話,田嬤嬤,張嬤嬤, 曾嬤嬤在一邊指揮著幾金們搬東西。 每家都有禮物, 就是昭君出嫁了的姑母, 還有堂姐家都有禮物。 正好用這個機會, 全部見一見,然后送上禮物。 以后,也就是逢年過節(jié)時,彼此送送年禮。 “君君,最近過得怎么樣?忙不忙?”大姑母性子綿軟,做不了主,在婆家沒少受欺負。因此她體會到不受待見的苦楚。 每次回娘家,對娘家的兩位侄女都不錯。昭君也感激這位曾經(jīng)幫助過原身的姑母。 只是那眼睛飄過大姑父身上,從溫柔快速切換成厲眼,殺氣騰騰,讓馬漢林瞬間秒變慫。 不敢直視二舅子家的這位“貴人”。 “過得不錯,也不甚忙。有空,大姑母帶著表妹去林家村玩。二姑母,大姐,三妹你們也去。” 幾人都是笑笑,哪有時間串門玩。不過林家村是一定要去的。 陳二,李氏想說點什么,哭哭窮,可剛剛癟癟嘴,什么也沒有來得及說,老爺子的眼睛帶著警告不經(jīng)意的掃過他們倆。 兩口子只能收斂那要哭不哭,要笑不笑,隨時準(zhǔn)備哭窮的衰表情。 三金,五金兄弟兩也看到爹娘的樣,沒眼看,真的。 觀念改變不少的兄弟倆,內(nèi)心很是嫌棄父母行為,認為他們丟人??沙讼訔?,他們能做的是盡量的勸解。 只是效果收效甚微。 送完早已分配好的禮物,昭君離開了長嶺村。 時光悠悠 ,五年的時間匆匆而過。 五年的時間,無數(shù)的成功案例讓昭君:送子娘娘,的美名,遠揚江南。 窮人,富人,貴人,全知道蘇州有位神仙點化過的送子娘娘。雖然是凡人,卻有大本事。 長大五歲的鵬宇,已經(jīng)拜林如海為師,跟隨在他身邊學(xué)習(xí)。 兩年前,隨林如海夫妻進京。如今在京城居住,可前不久兒子寫信回家說,過段時間要回來住半年,說是海伯父要到揚州任職 ,他正好回家陪陪娘。 只是昭君還留守在林家村,在家的不遠處,她正在蓋道塔。 一個不是佛塔的八寶道塔。 原本她想蓋一座道觀,可后面,也不知道她怎么突發(fā)奇想,要蓋一座塔。 八層的道塔,說是八層其實是十層 ,塔底下還有呢。 她還不能走,得督促建塔。 江南不少信徒踴躍捐贈,道塔四周還有宅子,有圍墻。全部圍起來。 五年的時間 ,不少人從外地慕名而來,有的為了生子,在蘇州,在林家村一住就是兩年。 帶動了當(dāng)?shù)叵M,有些先調(diào)理身子,然后懷孕,在育產(chǎn)套間一住就是一年,從知曉懷孕成功到孩子滿月 ,有的甚至住到孩子生下來后的三個月。 她賺的可不少,育產(chǎn)套間加蓋了好多間。 “二姑母,我們回來了?!睅讉€小侄子外甥,如今都借住在昭君家里,在林氏一族的私塾學(xué)習(xí)。 幾位小侄女外甥女也跟著在昭君這里識字,昭君如今也請了一位女先生,教她這里做事的女子識字。 都是借昭君的光,只要他們不鬧騰,昭君不介意讓他們借光。侄子外甥們讀書識字的束修,費用全是他們自家出 ,昭君也就是出點油鹽菜,糧食都是他們自家每月送一次。 破點小財換來一個安寧,她覺得劃算。 “回來了,洗洗手 ,先去書房把先生吩咐好預(yù)習(xí)復(fù)習(xí)的功課做了。等用晚飯的時間,我讓嬤嬤去喊你們。” “是,姑母(姨母)我們?nèi)プ龉φn了?!睅孜荒泻⒆?,先去做功課。 小姑娘們的留家做的功課很少,只是讓她們記住一天學(xué)習(xí)的字,然后會寫就行。連字體寫的好不好都不要求。 “去吧。”揮揮手,她今兒是有些累了。 建造道塔不需要她出體力 ,可費腦子啊。 幾個孩子不需要她督促,他們的父母都沒有指望他們以后成秀才,舉人。只是學(xué)學(xué)識字,萬一能考個秀才,那就是意外之喜。 道塔已經(jīng)封頂 ,只是里面的還需要裝飾。昭君用石灰 ,把里面刷的白白的 ,看起來亮亮堂堂。 每一層的采光也是極好的,沒有別的佛塔的幽森,滲人。 每一層到時會有各種道教神仙的雕像,財神,福神,送子娘娘,藥神等等,各種功效不同的神仙,唯一不同的是,每層都有太上老君的雕像。 參拜,香火,每次都有他。 半年后,少年鵬宇回到家,回到闊別兩年多的家,小少年長高了。 “娘,我回來了?!奔词故亲x書人,斯文人,可他在昭君面前依然是個小孩子。 下馬車就奔進院子,后邊兒的小廝全有,無奈。公子在外人面前穩(wěn)重,可在太太面前就是個孩子。 一直在屋外等待的人,剛進屋一會兒,就聽到熟悉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