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 第3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錦鯉幼崽,娃綜爆紅、穿成孤兒后,首富爸爸來接我回家、搖搖晃晃的夜、我靠文物修復爆紅全星際、屠龍勇士為我做社畜【1v1高H】、鎖蝶記、巫山往事、黑藍之如愿以償、滿級女二,只想擺爛、重生七零空間小富婆
鄭玉衡盯著她鞋面上的刺繡,伸手捂了一下臉,很快又垂下手,恭恭敬敬,又有些哀怨地回道:“……臣還是跪著吧。” 作者有話說: 小鄭:qaq嗚嗚嗚嗚嗚嗚嗚還是跪著清醒 第37章 圣旨下達之后, 朝堂中果然掀起軒然大波。 雖然下旨的人是孟誠,但這一系列動作下來, 大多數(shù)人都看出是太后娘娘糾察此事, 不過最后由陛下下旨而已。有因李酌素日的為人而不敢置信者,也有懊悔與他相交者,更有懷疑憤怒、大展陰謀論之人。 董靈鷲沒有鎮(zhèn)壓這些五花八門的議論,反而放縱了一陣子, 在朝野熱議得沸反盈天的時候, 李酌的請罪書被公布于天下。 她永遠也湊不夠的證據(jù), 被她的世伯——最后一位在世的長輩, 推向了完滿的峰頂。他用自己的身后名, 為故友唯一的嫡女掃平障礙。 與請罪書一同送來的,還有一支古樸陳舊的竹笛。 那是李酌昔年在董太師府中,初見董家女公子的時候, 欣喜難抑,解下相送的。在那個朝臣清苦的時候, 李酌一眼看中董靈鷲,珍愛她聰明/慧黠,幾乎要認她干女兒??僧敵? 他最多只能拿出竹笛,作為一件滿懷心意的舊物。 只是當年董靈鷲三辭不受, 婉拒了李先生的美意。 如今, 這柄沒有送到她手中的竹笛,成了李酌的遺物,還是來到了她面前。 董靈鷲其實很難體悟他復雜的心情, 但她卻十分清楚, 沒有人是會永遠不犯錯的, 這是她的前車之鑒,在歷史上身敗名裂而死的高位者,何止他一人。 他將是孟誠終身的老師。 小皇帝下令后,一開始是悲痛、傷感,對老師的做法極為不理解,然而等那些議論浮起,質疑聲紛至沓來時,孟誠先是詫異,再是憤怒。在親手整理證據(jù)、擬旨下令的他眼中,那些指摘母后、編造真相的人,根本就是徒有猜忌、信口胡言! 孟誠每日上朝,每日都被罵得臉色陰沉,他的脾氣也漸漸不那么懦弱,一日,竟然對朝臣里最爭論不休、最強詞奪理的一位言官拍案而起,險些當廷杖責他。 新帝登基以來,向來敬重群臣,從未這么勃然大怒,眾臣紛紛震驚,對此詫異不已。 不過即便孟誠再被罵得筋疲力盡、駁議得頭昏腦漲,也依舊在踏進慈寧宮之前整理好儀表,不露出喪氣的模樣。 一日,孟誠來慈寧宮給母后請安,跟董靈鷲議論朝政,視線不由自主地瞟到了角落,見到年輕俊美的鄭太醫(yī)沒有穿官服,一身常衣,稍攏衣袖在一旁修撰醫(yī)書。 前兩日,小皇帝前來跟母后請安,請教學習時,也偶爾看到鄭玉衡請脈侍墨,只不過鄭太醫(yī)出現(xiàn)得時候不多,不知道是刻意避著他,還是本來就不曾在董靈鷲的面前多待。倒是這一天,他留在殿內(nèi)的時候很是長久。 孟誠虛心求教,偶爾也斜望過去一眼,不著痕跡地考量他的謙卑、恭順程度,眼光雖然沒有太多冷意,但仍是像一道刑、一道尺似的懸在他身上。 好在鄭玉衡沒有表露出太多錯處。 鄭太醫(yī)將自己克制得很好,這幾日只是埋頭做著分內(nèi)之事,別說“邀寵”了,連一盞茶也不敢送上去,生怕小皇帝苛責地問他:“這是你該干的事情么?” 但他只是表面做得很好而已。 鄭玉衡實際上非常焦灼,他看似心如止水地修撰醫(yī)書,實際上已將藥方謄寫錯了三遍,區(qū)區(qū)百十來字,竟然毀壞了不少紙張,為了不損耗太過,無奈之下,只得暫時放下持筆的手腕,對著眼前的空氣發(fā)呆。 他雖然隨侍,但跟正殿上位還是很有距離的,連太后娘娘跟陛下在說些什么都聽不太清。鄭玉衡先是悄悄看了一眼孟誠,然后轉過目光,望了一眼董靈鷲。 她正按著一本奏疏,手指瑩潤纖細,血管伏在玉白的手背下,蜿蜒出淺淺的青痕。 她這樣纖柔輕盈,幾乎只有持筆捧卷的力氣,身軀病弱,常年服藥,落在他身上的好似只有沉重衣冠的重量,鄭玉衡怎么也想不通,為什么這樣溫柔的一雙手,按在他脊背、后頸時,卻讓人生不出拒絕和抵抗的氣力。 鄭玉衡才看了一眼,目光就情不自禁地浮過她微動的耳墜,耀眼的金環(huán)輕輕碰撞,他聽不見那么低微細碎的聲音,但卻想起兩人近在咫尺時,珠翠交疊的脆響——然后是太后娘娘綿長煦暖的呼吸,氣息挾著徹骨的香,徐徐地籠在他的身邊。 “……咳?!睆呐允滔愕氖Y內(nèi)人輕輕咳嗽,她見陛下似乎要望過來,連忙抽身上前,假裝要換下鏤空金香球里的香片,擋在了鄭玉衡面前,阻隔住了他的視線。 小鄭大人倉促地回神,見到蔣內(nèi)人緊張地看著他,沖著他眨眼,他這才發(fā)覺自己又失了分寸,一面看似恭謙地斂回視線,一邊對她低聲道:“多謝?!?/br> 蔣內(nèi)人悄然道:“您也太大膽了?!?/br> 鄭玉衡虛虛地握著筆桿,墨眉微鎖,神情里有些憂愁:“我是要被她為難死的。” 他說得是董靈鷲那份比懲罰還可怕的“補償”,實在讓人魂牽夢縈,乃至到了勾魂奪魄的地步,偏偏小皇帝一過來,太后娘娘竟然真的忍住,成日里只知道教導皇帝和處理國事,連下棋、讀經(jīng)、陪他說話閑聊的時候都沒有了。 她的心是什么做的?是無情寡欲的菩薩性嗎?什么補償、什么疼愛,都跟普度眾生一樣。小鄭太醫(yī)煎熬地快要受不了,她已經(jīng)有整整兩日沒跟他說公事以外的話了,也沒有摸摸他的手、或是碰一碰他的臉。 整整兩日!二十四個時辰! 蔣內(nèi)人以為他口中指得是陛下,便小心勸道:“那畢竟是圣人啊,怎能有不讓著他,不讓他舒心的?鄭大人務必要耐得住性子。來日方長呢?!?/br> 鄭玉衡道:“很是明顯嗎?” 蔣內(nèi)人道:“陛下雖還沒看出來,但慈寧宮上下跟您相處多時,怎么看不出?私底下我們交談,都想著寬慰您呢?!?/br> 說罷,蔣內(nèi)人也不便停留太久,旋身過去,又做別的去了。 鄭玉衡深吸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在受刑。 他剛垂下頭,另一邊的孟誠便又望過來,掃了一眼,見這人還算規(guī)矩,便在話語中的空隙里提起,有點兒試探董靈鷲心意的意思:“鄭節(jié)的復職詔書,兒臣昨日也遣人擬過了,可以讓他回御史臺供職?!?/br> 董靈鷲道:“哀家為你選了幾個忠言直諫的能臣,若是歷練得成,日后這些上了資歷、卻迂腐不化的循吏,你可以革除賦閑一些?!?/br> 孟誠見她沒有因為鄭玉衡,便偏私于他的家人,心里又舒服了一分,道:“兒臣省得,勞動母后費心?!?/br> 董靈鷲又道:“那個叫……邢文昌的,他可有上表?” 孟誠道:“邢御史,說到這個人,倒也很有意思。此人在母后糾察朝政貪污、將諸臣傳進刑部問話之時,他很是上了一些大逆不道的奏表,不過這件事一出,邢御史倒沒口伐筆誅,憤而上了許祥在京中的私宅,險些動起手來?!?/br> 董靈鷲挑了下眉:“沒聽許祥說過?!?/br> 孟誠又道:“許秉筆一貫寡言,想是還沒學會討好主子吧。” 小皇帝也知曉許祥的出身,不以為意地帶了一句,繼續(xù)道:“幸好盈盈路過,公主府護衛(wèi)將邢御史連同他的家奴捉了出來,問及緣由,盈盈竟然自作主張,將邢御史送進了內(nèi)獄,跟罪臣周堯當面對質?!?/br> “這兩人是同榜進士?!倍`鷲說到這里,瞥了鄭玉衡一眼。 小皇帝沒發(fā)覺,跟母后相告道:“內(nèi)獄那種地方,豈是沒有腰牌詔令能擅進的?只是兒臣慣壞了盈盈,她帶著人闖進去,因為是大殷的金枝玉葉,無人攔阻,竟把邢御史跟周堯面對面關了一日,翌日才松口把人放出來,母后一定料想不到——” 孟誠搖了搖頭,笑道:“簡直是個笑話,邢御史從內(nèi)獄出來,居然筆鋒一轉,大罵那些捕風捉影、造謠生事的文官,說他們居心叵測,質疑皇太后陛下,有不臣之心?!?/br> “皇太后陛下”,這個略顯諂媚的稱呼,竟然出現(xiàn)在邢文昌的口中筆下,幾乎有一種荒謬的戲劇感。 連董靈鷲都忍不住搖頭笑嘆:“這性子……” 她話沒說完,突然又想到,盈盈路過許祥在京中的私宅?就算再有體面的太監(jiān)內(nèi)侍,也不會將私宅買在公主府周遭吧?盈盈所居的鴻雁街,前是臨安王府故居,后是公侯人家,出入者皆封侯拜相……就算是皇帝身邊的商愷,也沒有將私宅購置在此處的道理。 她還沒深入考慮,孟誠便又旁敲側擊地問:“前幾日呈到歸元宮的公文里,有些文章的字跡,似乎不是女尚書的?!?/br> 出于對瑞雪、月婉兩人資歷和身份的重視,像她們這種管理奏章文書的高級女官,皇帝偶爾也會在太后娘娘面前以“女尚書”相稱,以表尊重。 董靈鷲想起,前幾日忙碌時,鄭玉衡可是抄了不少公文,他那手字行云流水、開闊舒展,與女官們的簪花小楷大不相同,讓孟誠看出來,也是常理中事。 她道:“皇帝覺得那字可還好?” 孟誠想先問清是誰寫的,才好評價,不然若是夸獎了那個居心叵測的年輕太醫(yī),不是讓母后更看重他了嗎?便道:“也不過如此?!?/br> 董靈鷲掀開奏疏,掃了一眼上面小皇帝的朱批,一邊端詳、一邊淡淡道:“噢——不過如此。” 孟誠見她這樣,不禁尷尬臉紅,因為他的朱批實在比不上那份行云流水,只好如實道:“兒臣……咳,雖然不過如此,但一定也是執(zhí)筆者多年辛苦磨練而成的,應當嘉獎才是?!?/br> 與其說是夸鄭玉衡,不如說孟誠是為自己找補。 董靈鷲面帶笑意,伸手示意了一下李瑞雪。瑞雪便立即會意,跟小女使吩咐一句,大約只過了幾息,鄭玉衡便從簾外角落里走上前,溫潤謙順地向兩人請安。 孟誠這才近距離地正眼看他。 上一次兩人見面,鄭玉衡是穿著官服,官帽齊整、遮蔽了一半的容色。但這件淡煙灰的常衣卻很襯他,墨發(fā)玉簪,清瘦挺拔,衣襟被扣子一個個地系起,衣料掩合到脖頸,除了手和臉之外,連半點肌膚都不露。 孟誠對他的打扮還算滿意,心道,似乎很規(guī)矩,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裝的。 鄭玉衡請安之后,董靈鷲便道:“皇帝說要嘉獎你,你的字寫得很好。” 孟誠礙于面子,板著臉應下來:“朕確有此意?!?/br> 鄭玉衡這才抬起頭來,聲音克制而疏冷:“臣隨侍太后,略盡綿薄之力而已?!?/br> 他的臉一抬起來,孟誠剛剛舒緩的那點兒敵意瞬間升起,完全忘記了自己對他這連日來的規(guī)矩是什么想法了。原因無他——鄭玉衡長得太好了,能立刻激起男人對同性的羨慕、嫉妒,還有強烈的不甘和自卑。 孟誠有這樣一個母親,自然也生得出挑,只可惜董靈鷲那種雍容大氣的美,沒有遺傳到孟誠的身上,因為王婉柔時時安慰、其余的嬪御也討好美言,所以孟誠對自己的儀表還是十分有自信的。 但他在鄭太醫(yī)的面前遭到了打擊。 孟誠不自覺地換了個坐姿,正襟危坐、面露嚴肅,手指虛握成拳,擱在腿上,眼眸盯著他,道:“鄭太醫(yī)——你為慈寧宮侍墨,可有窺探上意?” 董靈鷲意外地看了兒子一眼。 她有點不解,這孩子剛才還好好的,怎么突然開始沒事兒找事兒? 作者有話說: 太后:?空氣里怎么有股火藥味兒。 第38章 董靈鷲驚奇意外, 鄭玉衡卻全然不這么覺得,他倒是很適應孟誠的這種態(tài)度。 鄭玉衡早就做好被他為難的準備了, 他跟這些姓孟、而且又當了皇帝的男人, 總是有點兒那么宿命般的犯沖的。 他更加溫潤,讓自己看上去十分無害,語調壓低:“臣謹守本分,克己復禮, 只為娘娘問藥侍疾為本分, 除此之外, 稍得賞識, 才有幸提筆解憂, 絕無半分逾越之心?!?/br> 董靈鷲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有些意味深長。 什么“絕無半分逾越之心”,什么“本分”, 她怎么不知道小鄭太醫(yī)還會睜著眼說瞎話,還說得這么熟練。 孟誠謹慎地打量著他, 從這番話里挑不出半個錯處來,才外強中干地道:“你知道就好?!?/br> 鄭玉衡斂眉不語。 這時,侍茶女使將兩人手邊的香茶換過。一盞重新添了八分、熱意濃郁的君山銀針放在孟誠手畔。 小皇帝拿起茶盞, 掀開盞蓋,垂首品茗。 在這皇帝陛下看不到的空檔里, “安分守己”的小鄭太醫(yī)突然抬起眼, 一雙清澈墨眸依依不舍地看向董靈鷲,有一股繾綣、欲說還休的控訴感,好似很是可憐、受傷。 董靈鷲差點被嗆到。 她啪嗒一聲放下茶, 抽出手帕, 抵著唇擦拭嘴角, 回望了他一眼,跟他搖了搖頭,示意鄭玉衡不要鬧。 孟誠放下茶,抬起頭,目光才投過去,鄭太醫(yī)又垂著眼睛盯向自己的腳畔,好像從始至終都這么規(guī)矩一樣。 小皇帝想了想,為了不辜負先前的話,便道:“你是母后的隨侍太醫(yī),身份跟別的太醫(yī)不同,又確實見了你一筆好字,想來賞你一方名墨最好,朕收著一枚蟠龍彈丸徽墨,以松煙、珍珠、龍腦制成,堅如玉、研無聲,便賜給你了?!?/br> 聞言,董靈鷲又有些看不透她兒子心里是怎么想的,這方徽墨確實貴重,放在宮闈之外,豪奢競購,萬金難求。若不是貢墨,連禁中也未必有那么多。 她不明白孟誠一會兒為難他,一會兒又這么大肆賞賜他,究竟是什么意思?